5月29日,在第12屆貴州省茶產業博覽會如火如荼開展之際。來自省內外重點經銷商、採購商和目標市場的企業家、新聞媒體齊聚都勻毛尖核心產區——螺螄殼茶旅示範基地,在這裡觀茶道,品茶香。
在螺螄殼茶山,俯仰之間儘是青山綠水,茶香撲鼻。有人用雙手把幹茶葉搓碎,以掌心的溫度逼出香味,來檢驗一款茶的質量是否優越;有人用鼻尖萃取毛尖的清香,再一品芳茗;還有人用手機留下茶山與高寨水庫的倩影。
嘉賓們走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毛尖茶製作技藝傳承人•張子全手工藝茶廠,張子全開始介紹他的「獨家手藝」。
「攤勻、殺青、揉捻、做形、提毫……每一步都影響著茶葉最終的品質。」張子全說,要喝乾淨貴州茶,做健康中國人。
「茶博會是一場茶文化的盛會,打造茶旅融合新路是我們當前思考的首件大事。」張子全說,一定要到螺螄殼茶山看看、走走,來這裡旅遊,感受這裡的美景,呼吸這裡的空氣,再品上一杯都勻毛尖。同時,我們做茶人也將更加努力,守好生態茶園,規劃好旅遊路線,加大宣傳,不僅為客戶提供好茶,還要提供良好的茶旅體驗,進一步將茶文化融入到旅遊中去。
據統計,每年都有上萬人從五湖四海而來,前往螺螄殼旅遊,有效增加周邊茶農40%左右的收入。
而在高寨水庫茶場,這裡將「茶旅融合」體現得淋漓盡致。採茶制茶體驗、品茗、休閒、徒步、露營、住宿,這裡應有盡有,是度假旅遊的勝地。
都勻毛尖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選舉向來觀旅的嘉賓介紹說,今年生產的綠螺毛尖、白雲針、都勻白茶、小青葉毛尖、都勻功夫紅茶這5款茶葉都特別好,非常適合飲用。茶形優美、湯色清澈明亮的都勻毛尖吸引現場很多人駐足觀賞、品飲。
來自龍裡縣盤腳茶場的茶商陳信琴說,她已經入行十餘年,全家人都是做茶的,如今已擁有200餘畝的茶園,今年產出1噸多茶葉。正值茶博會期間,特意來都勻學習如何生產、經營、銷售茶葉。
「都勻風景很美,平時也不怎么喝茶,這幾天來了以後還特意去品了品,覺得都勻毛尖還是很不錯的。」受邀到都勻參加茶博會的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的媒體人任芳芳說。
據悉,在2019年末,都勻市茶園面積發展到37.83萬畝,全市茶葉總產量8500噸,綜合產值18.53億元。2020年4月,都勻毛尖以35.28億元的品牌價值,進入「2020中國產業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帶動12.5萬茶葉從業人員增收致富,3181戶貧困戶1.14萬貧困人口依託茶產業實現脫貧。
目前,都勻市以毛尖茶文化主題為中心,以特有的高原生態環境為依託,先進的文化旅遊為經營理念,健全的基礎設施,茶旅融合的新思路,走出了一條具有都勻特色的綠色發展、產業富民都勻毛尖茶產業發展之路。(蔡鳳 陸家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