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條司非常喜歡法國版,對成龍版也能接受,絕口不提李敏鎬版原文出處:日本電影資訊網站「映畫.COM"整個2019年,一共有兩部根據北條司漫畫《城市獵人》改編的電影公映,一部是日本原班人馬製作的劇場版動畫《城市獵人:新宿的私人之眼》,另一部是由法國著名忠實粉絲喜劇演員菲利普.拉肖自編自導自演的大製作(1850萬歐元)粉絲向 動作喜劇真人電影《城市獵人:丘比特香水》。後者衝刺100萬觀眾人數的時間比《新宿的私人之眼》還快些(法國人口不到日本一半),雖然其發行方索尼影業不知如何給男性部位打碼 未能排定日本檔期,但消息很快就傳播到日本網民之中。日本電影網站"映畫.COM"日前對原著作者北條司進行了專訪。現由筆者翻譯如下:——被法國拍成真人電影的經過,能講一下嗎?我是接到電影公司方面的聯絡,才知道拉肖導演想把《城市獵人》拍成電影的。這樣的邀約,美國和日本的電影公司都發了很多,每次都要求「請把故事大綱拿來」,這次也一樣。這次與企劃書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封拉肖導演寫給我的親筆信,那封親筆信充滿了對原作的愛與熱誠。說實在的,我沒怎麼碰到過這樣的(帶著對原作的愛發來請求)的事情。我一直在想,如果真的要把漫畫搬上銀幕,應該交給那種有著強烈的「包在我身上!」意願的人。儘管漫畫改編的真人電影中,偏離原作精神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我認為那種狀況應該得到控制。(註:從拉肖導演與北條司接觸,到北條司審定通過整個劇本,歷時約一年半時間)當我讀到故事大綱的時候,意外發現有很多盲點。「原來是用了這樣的手法,來製造冴羽獠自己的危機!不是那種動作性的危機,而是讓主人公遭遇危機,因而帶出很多笑點。」「連我都沒想到(居然可以這麼發揮),讓他們放手幹吧!於是就同意讓他們拍了。」——法國是《城市獵人》在全世界最有人氣的地方,如今被法國拍成真人電影,您作何感想?說句老實話:我的感覺是「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我之前一直在想,怎麼還沒有接到來自法國電影界的改編邀約呢?而且還是《臨時保姆2》的導演兼主演親自操刀,他的每部作品的作風都豪放生猛,劇本精心設計且趣味橫生,是因才華橫溢而備受歐洲影壇注目的導演呢。——看過整部影片之後,您感覺如何?我非常放鬆地開懷大笑、很享受也很開心。說白一點,現在看好萊塢大片我都想睡覺——驚險場面營造得太誇張了:讓人忍不住吐槽「正常情況下人都該死翹翹了吧」「果然是虛構啊」這種地方特別多。這片子就不走美國人這條路子,反而在喜劇片的語境中營造出一種「藝術真實」。雖然也有誇張的場面出現,但很快就變成笑點。而且搞笑要素實在是非常密集。此外還有法國獨有的「原來那個部位也可以露出來」的尺度——這個表現尺度不知道日本的女觀眾能不能接受(笑)。雖然不是什麼誘惑女性的男色福利,但法國那邊可沒什麼PG概念,也不會給特定部位打上馬賽克,日本上映時肯定是要打馬賽克的。——在公布人物造型之後,法國版電影在日本這邊也掀起了話題。能跟我們講講,人物塑造搞得怎麼樣?海坊主這個角色真是一模一樣,的確是栩栩如生。飾演海坊主的那位先生是格鬥選手出身,臺詞非常少,這一點或許反而使他更像海坊主了。還有阿香這個角色。我喜歡的電影往往是這樣的:女主角一開始沒有刻意展現什麼魅力,隨著故事發展,越來越展現身上的光彩。這部電影就是這樣,女主角隨著行動和表情的一一展現,變得越來越可愛。——北條先生在籌備階段提過什麼要求嗎?基本上沒特意提什麼要求,只是,最後的場景有些地方與冴羽獠的本來性格不符,經過我指出之後,拉肖導演也認為「確實如此」,立即對有問題的地方進行了修改和打磨。還有在起草劇本的時候,我提出過:要掌握好分寸,不要讓女觀眾有嫌惡感。——對將漫畫拍成電影一事,北條先生怎麼看?有很多不顧漫畫和電影兩種藝術的本質區別而一味生搬硬套的作品,有些在漫畫裡成立的東西到了真人電影裡就必須換個手法,如果不經過精心設計,就會破壞影片的情境。懂得這一點的製作者絕不會這麼幹。還有,在各種相關人等的小算盤之下,很容易就會將「原作精華」「原著讀者想看到的東西」棄之不顧的情況。換而言之,如果不交給「我發自內心想拍」的人來負責,很容易拍糟了。(譯者註:韓國電視劇版《城市獵人》就是相關人等打小算盤打太多的典型例子,既想迎合韓國大媽為主的電視觀眾口味,又想全面打開日本市場——日本購買韓劇出價遠高於華語區,還想著儘量收窄尺度以符合韓國無線電視臺的相關規定,最後在韓國播出中途就口碑下降,在最大目標市場日本只在地方臺下午四點垃圾時段和小眾收費臺各播一遍。)——漫畫有漫畫的表現,搬上銀幕就必須調整?迄今為止,所有來談《城市獵人》電影改編權的人都跟我誇口:「阿香的一百噸重大錘子必然在正片中出現。」而我往往說:「不,不這麼拍也行」。漫畫和動畫裡,百噸大錘子是個重要道具,現實生活中根本沒人能揮動百噸大錘子。如果不把它安排在幻想和夢境世界,就會導致觀眾出戲,我是很討厭出現這種結果的。——對1993年問世的成龍主演版電影《城市獵人》,您怎麼看?當年我接到了香港嘉禾電影公司的邀約,在嘉禾邀約之前,我拒絕了其他所有拍攝真人版的邀約。當時《城市獵人》的正規連載已經結束,我把嘉禾版電影看作是「就當是獻給粉絲的最後服務」。我當時還想:「如果是成龍主演,即使不忠於原著,作為成龍動作片也會很好看吧」,於是就同意了。最終拍出來的效果,果然和我預期的一樣,是有著成龍式動作片呢(笑)。——那版電影裡可有著成龍穿成春麗的模樣打架的雷人場景呢!當時真是嚇了一跳,不過當時中國人是那麼看待ACG的,從別的意味來講倒是很有趣。雖然不能當成《城市獵人》的改編作品來看,但是拍出來的效果單純有趣。在電影公司試映室跟助手一起看的時候,我們笑得抱腹絕倒。當年嘉禾公司給我們看了故事大綱,但也告訴我們:最後的成片必然有大幅改動——這似乎是因為:當時中國(香港)電影圈競爭激烈,各大電影公司互相打探創意,尤其是劇本這一塊,一旦把完成劇本交給原作者看了,可能在中間環節就會被竊密,然後被其他公司惡意搶拍,所以開拍前沒有完整劇本是家常便飯。(譯者註:香港電影界乃至電視界一大陋習——「飛紙仔」:開拍前沒有完整劇本,對白內容開工當天趕工寫好,以字條形式交給演員。)——最後,為了創造跨越國境和時代而受人喜愛的作品,北條司先生有什麼心得嗎?在我們那個年代,漫畫是被視為通俗快消品讀物的,也就是在那個時代流行的、符合那個時代的、給那個時代的讀者閱讀的東西。我和編輯部都是那麼想的。誰都沒想過「描繪一部足以長久流傳的作品」。但是,為什麼現在還有人讀它呢?魅力在哪呢?我還想向你請教呢(笑)。常有人說:「請您再畫一篇作品吧,哪怕短篇也好」。坦白講,我已經畫不來了。《城市獵人》是那個時代特有的熱量和青春活力共同孕育的東西。現在重讀,我會意識到「這不是六十歲老頭子能畫得出來的東西」。我想,《城市獵人》的成功,也許是我在其中傾注了只屬於那個瞬間的東西吧。附註1:城市獵人 動畫/漫畫/電影 中法譯名對照表(粗體的部分是電影登場的人物名稱,中文譯名以臺灣東立正版為準)法語:Nicky Larson 中文:冴羽獠法語:Laura Marconi 中文:槇村香法語:Tony Marconi 中文:槇村秀幸法語:Mammouth (直譯:猛獁象)中文:海坊主法語:Hélène Lamberti 中文:野上冴子法語:Raquel Lamberti 中文:野上麗香法語:Gants noirs (直譯:黑手)中文:將軍法語:Miki 中文:美樹法語:le cartel Union Teope(直譯:Teope幫)中文:樂生會(這一個倒是臺灣版改名了,法文版反而是從日文直譯了,香港玉皇朝版則是音譯」優尼安-特奧貝「)法語:Christopher 中文:御國真司 (劇場版動畫《城市獵人:新宿Private Eyes》新登場人物,法語版中由菲利普拉肖配音,日文版是山寺宏一配音)附註2:本片涉及的各種情懷梗一覽表(現在網上的搶快版字幕,由於翻譯匆促丟了很多梗;還有一個由在下經手的修訂版字幕,點出了很多梗,但礙於篇幅,注釋較為簡略)開篇第一個登場人物」莫科裡先生「,其名字就是一個《城市獵人》日文原著漫畫讀者才懂的梗————「莫科裡」是冴羽獠的外號「モッコリ(勃起)」 的音譯。冴羽獠的公寓裡掛著一幅畫,畫上是一個騎士正在划船,船上用法語寫著「十二宮騎士」,這裡是拿《聖鬥士星矢》的法國官方譯名《十二宮的騎士們》玩梗。冴羽獠想起他參加過Jeanne和Serge的婚禮——其實就是日本動畫《勝利女排》女主角葉月優和白馬王子立樹爽的婚禮。。。。。在球場,配角潘丘遇到兩個小男孩,一個叫Olive,一個叫Tom。如果要讓中國觀眾領略其中的奧妙,應該翻譯成大空翼和若林源三(高橋陽一《足球小將》,齊達內的最愛漫畫)。冴羽獠在球場開槍時,給了子彈底部一個特寫,子彈上刻著原名「CITY HUNTER」。冴羽獠找野上冴子尋求幫助以及阿香第一次拿起錘子錘人那幾分鐘戲碼裡,牆上的電視畫面,尤其是電視畫面最下方的字幕玩梗更加瘋狂,程度幾乎直追日本動畫《pop子和pipi美的日常》。第一行字幕是「眼鏡蛇扯斷獸醫的手臂」是拿寺澤武一的《眼鏡蛇》開搞。然後市長「莫科裡」腫著臉出來的造型,以及下方的字幕「市長先生剛剛視察了一應高校(fou fou college)」,是惡搞日本漫畫《高校奇面組》。 然後還有字幕「一刻公寓爆發梅毒,只有健次郎一人生還」——高橋留美子《相聚一刻》和原哲夫武論尊《北鬥神拳》的法國粉絲估計笑到趴地了。接著又提了一下Olive Atton(大空翼),好像是說他搞賽車去了。最後以「小不點驅回邊境」,影射了一下美日合作動畫《小不點》(央視曾於1986年播出)。導演看來很喜歡高橋留美子作品,在冴羽獠與秀幸見面那場戲裡,冴羽獠跟一個女孩搭訕,那個女孩叫「Ranma」,其實就是「亂馬」。《龍珠》在法國也是風靡一時,導演怎能放過。在影片前段,主角們詢問建築物的時候,路人回答時提到了「C17」。在影片後段,全世界觀眾通過手機圍觀直現場的時候,龜仙人老爺爺居然也在拿著手機看直播。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法國電視一臺的「多蘿西俱樂部」欄目中播出了大量日本和美國動畫、情景喜劇。主持人多蘿西在法國少年觀眾中的人氣比起鞠萍姐姐有過之無不及。多蘿西女士在電影裡客串了一個被香水誘惑的機場售票地勤,特寫鏡頭一大堆。內衣秀上出現的大牌明星傑西卡福克斯,其飾演者帕梅拉安德森本身就是一個梗:她憑藉著傲人的身材和一對假胸,通過美劇《BAYWATCH》大紅大紫,成為一九九零年代歐美青少年心中的肉彈女神。國內地方電視臺曾經播出過《BAYWATCH》前兩季的遼藝配音版,當時的譯名是《海魂》,而鳳凰衛視同期播出過臺灣配音版,譯名是《護灘使者》。在晚宴上,阿香遇見了活動安排者聘請的」時尚警探「,要拉她去測謊,」時尚警探「的裝束來自美國動畫片《神探加傑特》。片中出現了動畫片的日版歌曲和法版歌曲,日版歌曲是插曲《FOOTSTEPS》和片尾曲《GET WILD》,法國版歌曲是法國版OP。法版OP唱了兩次,第一次是舞會上改了歌詞的慢版,第二次是片尾接著《GET WILD》響起的原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