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2月26日訊(通訊員 秦瑤 記者 萬凌雲) 隨著網絡購物的興起,電子支付也逐漸成為支付的主要方式。很多人為了購物方便開通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並將銀行卡綁定在微信、支付寶、Apple Pay等帶有支付功能的軟體上,這兩者既給日常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又同時產生了不少糾紛。26日,記者從句容法院獲悉,該院日前審結了一起銀行卡被異地盜刷索賠案。
記者了解到,2011年6月15日,湯某在句容某銀行開通尾號為4990的儲蓄卡。該卡於2019年10月27日11時50分許,以驗證碼的方式開通「Apple Pay」業務。此後,分別於2019年10月27日、2019年10月28日、2019年10月29日,在該銀行蠡縣支行通過ATM機被取款共計47500元。
上述每次取款過程中,該銀行均通過客服電話向湯某發送簡訊通知,告知其帳戶取款及餘額變動信息,但簡訊通知載明的帳戶尾號為9953。
2019年10月29日,湯某通過其手機簡訊知道上述取款信息後,立即報警。同時,湯某曾分別於2019年10月28日通過案涉銀行卡消費兩次,該銀行也通過客服電話向湯某發送了簡訊通知,告知其帳戶取款及餘額變動信息,載明的帳戶尾號為4990。
2020年1月3日,湯某向句容法院起訴,要求銀行賠付47500元。
法院審理後認為,銀行與湯某之間儲蓄合同法律關係依法成立並生效,雙方均對其資金安全負有相應責任。某銀行作為案涉儲蓄卡的發卡行,應為保證卡內信息安全提供設備、相關技術支持,合理控制並分擔風險。
院方根據銀行卡的交易流水和公安局立案材料等,可以確認涉案的異地取款行為並非湯某本人所為,但該情形並不影響銀行因儲蓄合同法律關係產生的義務,第三人的行為導致的資金減少並不免除銀行向持卡人承擔不能足額償付本息的違約責任。
同時,就湯某而言,關注餘額變動簡訊提醒是持卡人保護銀行卡帳戶資金安全的方式之一,湯某曾在2019年10月28日消費並收到尾號4990銀行卡的餘額變動簡訊通知情況下,仍未對卡內餘額異常情況予以關注,故湯某作為持卡人沒有盡到妥善的保護和注意義務。
因此,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酌定湯某對其在收到載明尾號為4990銀行卡號的簡訊內容後再產生的20000元存款損失自行承擔20%的責任,判決銀行賠償湯某損失43500元。
校對 蘇雲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