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念念不忘的黃四娘,究竟是位怎樣的女子?

2021-01-07 書蟲講歷史

眾所周知,蘇東坡是宋代文化圈的頂流,才華橫溢,魅力超凡,老少通吃。但他還有一個身份,不太為人所知——他是詩聖杜甫的知音和鐵粉。

蘇東坡不僅詩文做得好, 而且還寫得一手好字。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時人常以能得東坡先生的一副墨寶為榮。

東坡先生生性曠達,別人求上門來,自然不好意思拒絕。作為杜甫的鐵粉,為人題字時,蘇東坡經常抄錄杜詩,而《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是他書寫頻率最高的一篇詩文。

他在《書子美黃四娘詩》一文中說了自己喜歡這首詩的理由,還順帶著發揮了一下感慨:

子美詩云:「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此詩雖不甚佳,可以見子美清狂野逸之態,故僕喜書之。昔齊魯有大臣,史失其名,黃四娘獨何人哉,而託此詩以不朽。可以使覽者一笑。

蘇軾畫像

在蘇東坡看來,這首詩雖不咋樣,但是表現出了杜甫的清狂野逸之態,所以他非常喜歡書寫。

相較於這首詩的水平高低,蘇東坡更在意的是這個叫黃四娘的女子。

其實,蘇東坡不僅經常抄寫這首有關黃四娘的詩,他還在自己作的兩首詩中,提到了黃四娘:

其一,「西郊欲就詩人飲,黃四娘東子美家」 。

其二,「主人白髮青裙袂,子美詩中黃四娘」 。

黃四娘就是何許人也,竟然令東坡先生如此念念不忘?

故事得從大唐上元二年(761)說起。

這年的春天,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落成一座草堂。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這座草堂的主人了。

他就是為躲避安史之亂,從隴右 (今甘肅省南部)輾轉來到成都的杜甫。

杜甫畫像

四處漂泊的老杜,攜著一家幾口住進了友人(嚴武)出資築造的草堂之中,生活總算稍稍安穩下來。

此時的老杜,已年逾半百,初來乍到,無所事事。為了遣愁消悶,每天沿著浣花溪畔散步便成了他的必修課。

某日,老杜邁著小碎步,沿著浣花溪畔遊蕩著。走著走著,一股濃鬱的花香隨風飄來,老杜一下子來了精神,定睛一看,原來是黃四娘家的鮮花盛開了。

因為跟黃四娘是鄰居,一來二去比較熟悉,再加上院門兒沒關,老杜就不請自入了,因為這花香實在太誘人了。

黃四娘家的院子不小,裡面種滿各色花草,奼紫嫣紅,連碎石鋪的小路都快要被遮蔽了。春天在哪裡?春天就在黃四娘家的院子裡!

千萬朵碩大的花團盛開在枝葉裡,微風吹來,枝條忍不住上下顫動著,似乎是不堪其重。

有鮮花的地方,自然少不了逐花的蝴蝶。看那眾多彩蝶忽上忽下,時左時右,乍停乍飛,翩翩起舞,好不熱鬧。老杜一時心醉神迷,不知身在何處。

忽然,一聲嬌嫩的鳥叫讓老杜回過神來,原來是一隻可愛的黃鶯立在枝頭,擺弄著翅膀,唱著動聽的歌兒。

寫意畫

此情此景,讓漂泊大半輩子的老杜眼眶溼潤了起來: 這些花兒開得如此燦爛、這群彩蝶忙得不亦樂乎、這隻黃鶯活得如此怡然自得,而我老杜呢?

也不知在黃四娘家的花園裡沉醉了多久,出來的時候,一首佳作便在老杜的腦海中形成了: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老杜這首詩,寫得生機勃勃、韻味悠長,卻也留下了一個千古謎團:詩中的「黃四娘」究竟是位怎樣的女子呢?

關於這個謎團,一千多年來,總有「好事者」試圖解開。

清代文人浦起龍在《讀杜心解》裡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 「黃四娘」是妓人。

浦起龍所說的妓人,當然不完全等同於今天的失足婦女,而是包括音樂、歌舞、雜技之類的藝人,類似於今天的演藝界人士。至於「黃四娘」到底屬於哪一種,就見仁見智了。

國學大師蕭滌非先生認為,「娘子乃唐時對婦女的美稱」,在他看來「黃四娘」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女子。

北京外國語大學丁啟陣教授,於1998年在《杜甫研究學刊》上發表過一篇關於「黃四娘考證」的文章,他提出了一個比較新穎的觀點:「黃四娘」是一位花禪,即早年淪落風塵,後來遁入空門的女子。

浣花溪

由於年代久遠,資料缺乏,「黃四娘」究竟是豪門貴婦還是貧苦村姑,是豆蔻少女還是鄉野老嫗,是良家婦人還是失足女子,沒有標準答案。

真正的答案,也只有當事人老杜才知道,可惜他並沒有告訴我們。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筆者看來,「黃四娘」是一位靈魂透著香氣的女子。

此話怎解?原因有三:

首先,愛花之人愛生活。

種花養花,這是一件需要勤快、耐心和細心的活兒,來不得半點兒馬虎。你對花兒投入多少精力,花兒就會回報你多少燦爛和芬芳。

平常人家的院子, 可能就是栽幾棵樹、種幾叢花,可是老杜詩中的「黃四娘」,竟然將整個院子都種滿了鮮花。

從平整土地到挑選花籽,從播種施肥到澆水除草,從修枝剪葉到日夜守護,不是真正熱愛生活的人,能做到這一切嗎?

其次,愛花之人氣自華。

一個人如果與鮮花朝夕相處,久而久之,女人會變成花仙子,男兒會變成花公子。比如古代的陶淵明、林和靖,比如近現代的梅蘭芳、李子柒。

一個熱愛花兒的人,想必多是情趣高雅、品味不俗之人。花園是勞累時放鬆身心的歸宿,是閒暇時呼朋引伴的佳所,是悲傷時獨自暗銷魂的秘境。

一座花園,承載了」黃四娘」的歡喜和悲傷。春去秋來、花謝花開,黃四娘付出的是時間和汗水,收穫的卻是優雅從容、怡然自得。

花園

最後,愛花之人人愛之。

試想一下,如果黃四娘不是愛花之人、沒有在院子裡種下那麼多的鮮花,杜甫會走進她的院子、會把她寫進詩中嗎?答案不言自明。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一文中有言:「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想在歷史長河中留下點兒自己的印記,然而經過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永遠是極少數。

「黃四娘」能否稱得上「倜儻非常之人」姑且不論,至少她因為杜甫的詩而流芳百世,羨煞旁人矣!

「黃四娘」這位靈魂中透著香氣的女子, 超越了時空,俘獲了文人墨客的心,溫柔了人世間的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涉侵刪除)

相關焦點

  •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筆下的黃四娘是誰?
    」宋元詩人的詩歌作品中都曾經出現過黃四娘這個名字,比如元代張可久的《山坡羊_春日二首》的第一首,就引用了黃四娘的典故:「芙蓉春帳,葡萄新釀,一聲《金縷》槽前唱。錦生香,翠成行,醒來猶問春無恙,花邊醉來能幾場?妝,黃四娘。狂,白侍郎。」由此可知,這首詩在宋元時期,就已經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了。杜甫筆下的黃四娘,究竟是個什麼人?
  • 黃四娘家花滿蹊,杜甫筆下黃四娘是何人,是歌姬還是寡婦?
    關於黃四娘身份的問題以前沒有注意過,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個黃四娘還真有不少人研究過。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是杜甫在成都時創作的。關於黃四娘什麼身份,杜甫並沒有詳細介紹。根據後人的分析以及詩歌中的用典,有人說妓人,有人說是寡婦,也有人說是一個地位卑微的婦人。
  • 蘇東坡坎坷多舛的一生,三位女子相伴
    王弗陪伴蘇東坡度過了他的青年時期,在這個階段,蘇東坡雖沒有大的成就,但一直是上升趨勢,他們的生活是充滿希望和夢想的。王弗的撒手人寰冥冥中影響了蘇東坡的命運,從此之後,蘇東坡的仕途開始波瀾起伏,再無寧日。所以,王弗早逝對她還說未必不是一種幸運,豪放豁達如蘇東坡,在日後顛沛流離之時亦可如此安慰自己。
  • 話劇《蘇東坡》是一位怎樣的蘇東坡?導演編劇這麼說
    這是國家大劇院2018年「全國人民藝術劇院話劇邀請展」在西南唯一邀請的劇目,也是《蘇東坡》這部話劇全國巡演的首演。每位中國人心裡,幾乎都住著一位蘇軾。這部劇,將為當下的國人呈現一位怎樣的東坡?導演查麗芳:看懂《蘇東坡》需要帶著一種的德「蘇東坡不是一位可望而不可及的聖賢,而是一個生活在現實之中,有血有肉,有著與常人一樣喜怒哀樂的普通人。」
  • 究竟是一鍋怎樣的煲仔飯,竟然讓人念念不忘八年!?
    而真正讓我念念不忘的,卻是一鍋噴香回味的柴火煲仔飯。究竟是一鍋什麼樣的柴火煲,讓人念念不忘八年呢?赤坎老街,門口的大灶上,瓦煲有序地排滿,燃燒的柴木散發著淡不可聞的木頭香,在呼哧呼哧燃燒的猛烈大火,煮飯師父有條不紊地烹調著,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一鍋鍋焦香和味的黃鱔腊味土雞飯紛紛出爐。
  • 蘇軾這首詩,令一個平凡女子千古留名!版本眾多,真相到底是什麼
    蘇東坡即將離開貶所黃州前夕,在一次送行的宴會上,官妓李宜求其在自己的領巾上題詩。蘇大學士寫完前兩句,即擱筆與客人笑談應酬。並且此二句詩看似意境平平,似無奇特之處。良久,李宜再拜來求,蘇軾方才想起此事,遂補足畫龍點睛的後兩句。此事被傳為佳話。如同杜甫那句「黃四娘家花滿蹊」,讓鄰居黃四娘留名至今;蘇軾這首詩,也使一個默默無聞的官妓「李宜」,成了知名人物。
  • 蘇東坡,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蘇東坡傳》說明了這些道理
    蘇東坡是北宋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是一位傳奇人物,近乎於神一樣,有著數不清的傳奇故事,留下了大量經典的詩篇。在中國古代文人中,可以說蘇東坡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沒有人能超越他。蘇東坡帶給人們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勵了很多人。
  • 人見人愛蘇東坡
    林語堂說:「蘇東坡是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間絕版。」余光中說:「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杜甫太苦哈哈了,恐怕太嚴肅;可蘇東坡就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全世界一共評出12位,蘇東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甚至也是唯一入選的亞洲人,大家都感到震驚。
  • 蘇東坡書法
    蘇東坡的書法風格跌宕,「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黃魯直)」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名家之長,早年學二王,再將王僧虔,徐浩,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晚年又學李北海(可以參看上一篇《蘇東坡和愛他的朋友們》)如果用環肥燕瘦來形容書法的話,宋徽宗的瘦金體是燕瘦,蘇東坡筆墨的「黑熊當道,森然可怖」就是環肥了。
  • 只因未讀蘇東坡
    全世界一共評出12位,蘇東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甚至也是唯一入選的亞洲人,大家都感到震驚。 不是李白,不是杜甫,蘇東坡以後來者的姿態,成為了後世最念念不忘的中國文人。 了解他的人當心領神會,因為——當你真正讀懂蘇東坡,人生便再也不一樣了。
  • 《蘇東坡傳》:一個真性情的蘇東坡
    女同事說:林語堂寫過:「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的會心一笑。」蘇東坡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詩詞,他的一生也帶給我們許多的感悟。蘇軾少年得志,而中年以後,從北到南,接連貶謫。這跌宕起伏、四海飄零的一生,卻被他過得有模有樣、有滋有味。
  • 當蘇東坡見到六祖真身後痛哭,頓悟一生顛沛的前生後世 !
    不久,蘇東坡的書信到了,說他現在已經到了奉新,很快就可以同大家見面。三人非常高興,一路小跑趕到城外二十裡的建山寺等蘇東坡。蘇東坡到了後,大家對他談起了三人做相同夢的事,蘇東坡若有所思道:「我八九歲時,也曾經夢到我的前世是位僧人,往來陝右之間。還有我的母親剛懷孕時,曾夢到一僧人來託宿,僧人風姿挺秀,一隻眼睛失明。」
  • 感情裡,讓女人念念不忘的,到底是怎樣的男人
    在生活裡,那些能讓女人念念不忘的男人,往往有著屬於自己的魅力,他們知道怎樣打動女人。那麼感情裡,讓女人念念不忘的,到底是怎樣的男人?在他們身上又有哪些打動女人的地方?1.沉熟穩重的男人成熟穩重的男人往往給人一種沉穩可靠的感覺,更值得讓人依賴,遇到事情,他們往往冷靜理智,知道怎樣應對。
  • 蘇東坡見到六祖真身後痛哭,頓悟一生顛沛的前生後世!
    ?」三人非常高興,一路小跑趕到城外二十裡的建山寺等蘇東坡。蘇東坡到了後,大家對他談起了三人做相同夢的事,蘇東坡若有所思道:「我八九歲時,也曾經夢到我的前世是位僧人,往來陝右之間。還有我的母親剛懷孕時,曾夢到一僧人來託宿,僧人風姿挺秀,一隻眼睛失明。」雲庵驚呼道:「五戒和尚就是陝右人,一隻眼睛失明,晚年時遊歷高安,在大愚過世。」大家
  • 《清平樂》VS《蘇東坡》
    其實在十幾年前也有一部反應北宋的電視劇,那就是《蘇東坡》,整個故事講述了一代大文豪蘇東坡的一生,從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一直到徽宗。此劇本人看了兩遍,應該是看的人比較少吧,因為蘇東坡是本人偶像,所以看的比較認真, 劇中的人物基本都是生於仁宗朝,但大部分活躍於神宗,跟王安石變法息息相關!
  • 「1038」讀書會|偶像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看看林語堂眼中的蘇東坡...
    而文學史上最引人矚目的「追星」,可能就發生在林語堂與蘇東坡之間。(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作為學貫中西的民國才子,林語堂從來不掩飾自己對蘇東坡的熱愛與景仰,並且為他著書立傳,寫出了被譽為二十世紀四大傳記之一的《蘇東坡傳》。
  • 蘇東坡以妾換馬,是真是假
    喜歡東坡詞,因而也喜歡蘇東坡本其人,在明.馮夢龍的《情史類略》裡《朝雲》篇讀到,蘇東坡以妾換馬,這還是那個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的蘇東坡嗎?以前曾一直關注過一個某大學教授,特別喜歡他在長江邊三峽旅行十年寫下的那些小說,一顆赤子之心躍然紙上。
  • 《安家》中讓人念念不忘的佛跳牆,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對於吃貨的我來說,從一開始就很好奇,為什麼秦律師對佛跳牆這麼念念不忘?真有那麼好吃嗎?本著嚴謹(好吃)的態度,我一定要了解這道劇中的隱藏大BOSS,到底是怎樣的一道菜!還記得小時候看《食神》,唐牛製作的超級無敵海景佛跳牆簡直絕了!
  • 林語堂《蘇東坡傳》-文忠公
    這些偶記題跋中,往往有蘇東坡精妙之作。如今所保存者,他的書簡約有八百通,有名的墨跡題跋約六百件。實際上,是由於蘇東坡受到廣泛的喜愛,後來才有搜集別的名人書札題跋文字印行的時尚,如黃山谷便是其一。當年成都有一位收藏家,在蘇東坡去世之後,立即開始搜集蘇東坡的墨跡書簡等,刻之於石、拓下榻片出賣,供人做臨摹書法之用。有一次,蘇東坡因對時事有感而作的詩,立刻有人抄寫流傳,境內多少文人爭相背誦。
  • 蘇東坡在馬踏湖
    傳說蘇東坡在密州做刺史時,在一個秋高氣爽的季節,蘇東坡逛罷了華不注山(又名華山,位於今山東濟南),遊興未艾,從山下華泉乘船,順流而下,經章丘,過高苑,船就像離弦的箭兒,一下子馳進了馬踏湖裡。蘇東坡放眼望去,馬踏湖美景如畫,漂亮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