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雍正為什麼要用「巧言令色」那麼重的話語,斥責張廷玉

2021-02-08 青史本紀

在「獨尊儒術」的封建官場體系裡,如果一個人被罵作「巧言令色」,那麼,他就基本上就不能再混下去了。

為什麼呢?

因為,《論語》有云:「巧言令色,鮮矣仁!」(花言巧語之人,鮮有仁義之心)

既然,孔老夫子早就已經將「巧言令色」與「不義」,劃上了等號,那麼,如果將一個人斥責為「巧言令色」,就無異於在罵其是「不仁不義」了。

而「不仁不義」又「枉為人」,按照這樣的邏輯推演下去,巧言令色之人,簡直就不是人,那麼你還混個P啊?!

故而,在古代社會,斥責某人為「巧言令色」是一句非常重的話語。

在《雍正王朝》,張廷玉絕對是雍正皇帝的股肱之臣——早在胤禛還是四阿哥的時候,張廷玉就有意無意地慢慢向其靠近,給予其暗中支持;在暢春園繼位之夜, 張廷玉更是義無反顧地支持勢單力薄的四阿哥;後來,雍正皇帝要殺自己的親弟弟張廷璐樹威,張廷玉也是「上書支持」。可以說,雍正皇帝能夠在兇險萬分政治環境下站穩腳跟,張廷玉功不可沒。

但是,他們君臣二人也曾發生過信任危機,甚至於雍正皇帝都用上了「巧言令色」這樣的詞語來斥責張廷玉。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我們都知道,雍正皇帝是一個「大有為」之君,他處心積慮地參與「九子奪嫡」,絕對不是單單為了獲取最高權力,享受生活,而是為了「搞事情」(改革)。所以,在其上位之初,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雍正新政」。

而所謂的「雍正新政」,除了「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舉措之外,還有一項重要改革:讓無產無業的旗人自食其力。

這是從何說起呢?

原來,自滿清坐穩江山之後,愛新覺羅一族為了緊緊地抓住「刀把子」,就效仿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之舉,以高官厚祿將那些滿清兵勇恩養起來。

這些政策在實施之初,確實利大於弊:國家花點錢,不僅可以集中兵權,還可以得到那些被恩養的滿清旗人的忠心,可謂一舉多得。

可是,時間一久問題就來了:畢竟是農業社會,國家的稅收總量是有限的(隨著土地的兼併、國家機構的冗員現象出現,稅收甚至會越來越少),但是,那些整天無事可幹的旗人「造起人來」可是一點也不歇著。

弄到最後 ,國家的財政越來越緊張,可是需要朝廷恩養的旗人數量卻越來越龐大。

很明顯,這是一項將國家慢慢拖進無底深淵的弊政。雍正皇帝為了革除這個弊政,於是就「曲線救國」,將國家每月給旗人發放米糧,改為給旗人發放土地,讓其自給自足(不用納稅)。

不得不說,這是一項「雙贏」的舉措,不僅可以減少國家開支,而且旗人們依然享受紅利。可是,這些好逸惡勞的旗人並不領情——畢竟他們以前什麼事都不幹,就可以領取錢糧的,現在卻要下地幹活,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所以,這些旗人自然一百個不願意。

在雍正皇帝和上書房大臣商議此事時,作為滿族人的八阿哥、隆科多、馬齊等人,都以「有違祖制」為由,極力反對此項新政。

當天, 最為支持雍正皇帝的十三阿哥因病缺席會議,故而,張廷玉成了雍正皇帝唯一的「救命稻草」。

雍正皇帝曾多次尋求張廷玉的支持,可是,張廷玉卻因為自己漢人的尷尬身份,以及「不可犯眾怒」的原則,就是不說一句瓷實話(不是沉默無語,就是顧左右而言它)。最終,一肚子窩火氣的雍正,拍桌子怒斥張廷玉是「巧言令色」。

其實,雍正這麼生氣也可以理解:畢竟「患難見真情」,作為心腹,在領導最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去幫忙,卻在計較個人得失,不罵你罵誰?!

好在,雍正皇帝始皇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會後單獨留下了張廷玉談心,而張廷玉也不愧其「權謀大家」的身份,悄悄地向雍正提出了兩條建議,就將「讓旗人耕種就是違反祖制」的「陰謀」打破。

那麼,張廷玉到底給雍正說了些什麼呢?為什麼說它是官場權謀的典範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下期再聊。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杜雨路老師飾演的張廷玉,讓人回味無窮
    1997年,在唐國強主演的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扮演一代忠臣張廷玉。讓人印象深刻,他飾演的張廷玉老城持重,在諸王逼宮時,雖已鬚髮皆白卻能舌戰群王據理力爭,一番慷慨陳詞讓人不禁動容。張廷玉他經歷康雍乾三朝,康熙重用他,雍正留他輔佐兒子乾隆。我們需要清楚的是:第一,張廷玉不是草根,而是出身名門。他是康熙朝大學士張英之子。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他的忍辱負重,最後之所以成功奪位,不可忽略他手下的年羹堯、隆科多和張廷玉等幾大重臣,在這次奪位之爭立下汗馬功勞。究竟為何,讓多謀善妒的雍正會行霹靂雷霆手段除掉了兩位權臣,唯獨留下了張廷玉呢?
  • 《雍正王朝》隆科多為什麼被康熙重用?又為什麼會在雍正朝叛變?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朋友們想必都知道,四阿哥胤禛能夠順利登基皇位,離不了隆科多手裡的「傳位昭書」,要知道那份「傳位昭書」的出現是在康熙在暢春園去世後才拿出來的,當時眾皇子對於大位的爭奪已經是一片混亂,很顯然隆科多手裡的這份詔書就尤其顯得特別的重要,那麼對於這份康熙帝留下來的「傳位昭書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是在聽了張廷玉勸諫後,才下決定賜死年羹堯?
    《雍正王朝》中,雍正雖然將年羹堯不斷貶謫,但是他卻頂住百官的壓力,始終沒有下令將年羹堯處死。直到在聽完張廷玉對其的進言之後,雍正這才最終下定了決心,賜年羹堯以自盡。實際上,張廷玉向雍正諫言處死年羹堯,這其中既有「於公」的成分,當然也有他的「私心」。而對於雍正來說,他看似遲遲不肯下最後的決定,其實也是一直在等待著張廷玉的這番勸諫。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逼宮時為什麼張廷玉敢站出來?其實他有殺手鐧!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33期)在《雍正王朝》中最驚心動魄的一幕,莫過於老八胤禩搞得八王議政逼宮大戲了。
  • 《雍正王朝》:喬引娣初次服侍雍正,雖然忐忑,卻發現他的另一面
    《雍正王朝》中,雍正把喬引娣從老十四身邊搶來,第一次服侍的時候,給他倒了一杯牛奶,雍正喝一口便噴吐出來,「涼的!」喬引娣跪地認錯,雍正卻沒有怪罪她,讓她留下來聽他議事。大臣們退下之後,雍正端起茶杯發現沒水,嘆了口氣喊李德全進來。
  • 雍正王朝:為什麼張廷玉再三強調年羹堯該殺?其實他是為了報仇!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死可謂是驚天動地,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雍正帝「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雖然劇中刻意描述雍正帝糾結的樣子,但並無法改變這個現實。在年羹堯之死的問題上,有好幾個人起到了助攻的作用,比如孫嘉誠、比如李紱、比如李衛。但真正迫使雍正帝下達處死年羹堯命令的,卻是張廷玉!
  • 雍正王朝:從「田李爭鬥」中的沉默,看張廷玉的大局觀與處世之道
    《雍正王朝》版的「田李爭鬥」上演。如果張廷玉貿然支持田文鏡和李紱二人中的一方,另一方必然會跌入深淵之中,可即便是二人得到了張廷玉的支持,也同樣要面臨非常嚴重的後果。而如果張廷玉支持李紱,那麼朝堂上對于田文鏡的反對聲音將更加呈現一邊倒的趨勢。可這並不是對於李紱的支持,因為此時的李紱等人已經為雍正打上了朋黨的標籤,如此一來,不僅會將自己陷入其中,難以自圓其說,更重要的是,將會有許多官員因為一念之差,在跟風中遭到打壓,而李紱也會因此更加為雍正皇帝所記恨,其最終的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 雍正王朝:佟國維和張廷玉兩個職場「老狐狸」相比,誰更勝一籌?
    雍正王朝:佟國維和張廷玉兩個職場「老狐狸」相比,誰更勝一籌?
  • 康熙駕崩,雍正命懸一線,張廷玉一招攪局,把雍正推向大位!
    《雍正王朝》有個細節,越想越有意思。康熙駕崩那天晚上,老八一夥橫生枝節,一口咬定皇上說的是傳位十四阿哥,不是四阿哥。為此,老十六允祿和老十允娥打了起來。 這時,張廷玉突然閃出來,一句話救了雍正一命!
  • 雍正王朝:孫嘉誠明知雍正派他到年羹堯處是送死,為何欣然前往?
    如果說每一部電視劇相當於一個小世界一般,那麼無疑雍正王朝這個小世界是相當完善的,很多地方都是耐人尋味的,有著諸多職場道理和人情世故,所以又被稱之為職場教科書。那麼今天宋安之來分析一個有意思的劇情,那便是孫嘉誠到底是死於雍正的設局之下,還是死於其他原因呢?為什麼有些人覺得雍正派孫嘉誠前往西北年羹堯處分明是一個死局,為何孫嘉誠還會欣然前往呢?
  • 雍正王朝:語言是件武器!「八王逼宮」,張廷玉為何就能鎮住場面
    此時的張廷玉就是直接打斷雍正皇帝的話,恐怕也會讓雍正皇帝感動非常!張廷玉之所以這樣問,這樣開始自己的發言,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或者向朝臣們表明強調一下當前的局勢:雍正雖然處於下風,但他現在還是皇帝,我等會說話的時候,最好別反駁,沒啥好處!用自己對雍正皇帝的依然尊重,喚醒滿堂朝臣的站位態度,並為自己的發言掃清可能出現的障礙,這才是張廷玉第一句話的真正意圖。
  • 張廷玉因為篡改康熙實錄受到重用?雍正皇帝給他的三個評價絕了!
    看了雍正王朝的人,總喜歡把電視劇的劇情當成了歷史。不得不說,好戲觀眾絕不會埋汰,這部電視劇中的老戲骨秒殺今天一眾小鮮肉,而其中演的尤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老臣張廷玉。
  • 雍正王朝劇組:「年秋月」銷聲匿跡,「張廷玉」和「鄔思道」離世
    康熙雖然輩分比雍正大,但是其實《雍正王朝》在1999年播出,出品時間比《康熙王朝》早兩年,一定程度上為後者做了鋪墊。《康熙王朝》更多的是開疆擴土的「創業」,感情戲較多,但是在一些細節處理上沒有那麼嚴謹,因此受到一些觀眾的批評。
  • 《雍正王朝》胤禩兩聲「百官跪迎」年羹堯,為什麼雍正沒有吱聲?
    《雍正王朝》是一部很優秀的電視劇,對上至康熙、雍正兩位皇帝,下至皇子龍孫百官臣僚的刻畫細緻入微。為什麼年羹堯入朝晉見雍正皇帝時,雍正皇帝會給予其特殊優待?而廉親王胤禩也極力抬舉年羹堯?其一,是要利用年羹堯的跋扈增加百官對年羹堯的怒氣。這個時候的年羹堯最風光,正值得勢受寵之時。若想搬倒他,就必須為他多多樹敵,進一步激發其囂張氣焰。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年羹堯早日走向人生的轉折點,讓他在千夫所指之下盛極而衰。其二,眾所周知年羹堯是從雍親王府出來的包衣奴才。年羹堯既是潛邸中的老人兒,更是雍正皇帝手中的一柄利劍。
  • 雍正王朝:八爺黨逼宮後,雍正抄了老八老九的家,為什麼放過老十
    在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橋段,雍正想要整頓旗務,在他的兒子弘時的建議下把關外的四大鐵帽子王招到京城中,一起商量整頓旗務這件事兒。張廷玉有點擔心,認為四大鐵帽子王進京,考慮到他們和八王爺的關係,很可能會搞出點事兒來。
  • 雍正登基後除掉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什麼張廷玉沒事?
    結黨營私的隆科多隆科多是滿洲鑲黃旗人,清聖祖孝懿仁皇后之弟,由於雍正年幼的時候被孝懿仁皇后扶養過,所以隆科多也算是雍正皇帝的親舅舅。可是孝懿仁皇后扶養過很多的皇子,很多皇子都可以和隆科多走的近。那麼隆科多為什麼選擇了幫助雍正皇帝呢?
  • 雍正王朝劇組:「年秋月」退圈,「張廷玉」和「鄔思道」已離世
    康熙雖然輩分比雍正大,但是其實《雍正王朝》在1999年播出,出品時間比《康熙王朝》早兩年,一定程度上為後者做了鋪墊。《康熙王朝》更多的是開疆擴土的「創業」,感情戲較多,但是在一些細節處理上沒有那麼嚴謹,因此受到一些觀眾的批評。
  • 二月河《雍正王朝》-雍正為什麼適合做皇帝
    最近對二月河先生的小說《雍正王朝》改編的電視,頗有感悟,說給大家聽。康熙後期-貪腐成風 國庫空虛      二月河老先生的《雍正王朝》改編的電視劇可謂精彩至極。故事開始黃河發大水,朝堂議論如何救災;清廷臨近省份無糧食可調,國庫無錢可撥(戶部可調撥資金不足50萬量)。
  • 《雍正王朝》中,誠如張廷玉的當堂咆哮,到底誰才是滿清的狗?
    其實作為一個漢人,要當一隻對滿人有利用價值的狗,也是挺不容易的,第一需要真本事,第二需要保持一顆忠心;在滿清的統治下,當時的晉升之路基本只有兩條,第一是科舉出仕,第二就是被貴人提攜,下面我們結合《雍正王朝》來看看,劇中哪些人有資格能被稱為滿人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