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不僅地大物博,有著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而且還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著56個少數民族,為了便於行政管理,自然頭等大事便是做好行政區劃,從天下分為「九州」開始,再後來實行郡縣制。目前,我國主要採取的五級管理制,分別是省、市、縣、鄉、村。其中直轄市、自治區與省平級,自治州與縣平級,自治縣、市轄區與縣平級,縣級市介於地級和縣級之間,屬地級市代管,還有一部分與縣級市平級的省直管市,鎮與鄉平級,村與社區、居委會平級。放眼全國,鄉鎮和村之間同名的比比皆是,因為鄉鎮和村作為最基層的單元,在全國實在太多。但是縣以上基本無重名的,縣級別的行政區域一共有2862個。其中縣級市374個;1636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和林區);852個市轄區。在全國是沒有完全同名的,但是完全同音的卻至少有兩個。
今天來介紹兩個讀音相同的區縣,分別是湖南岳陽的雲溪區和湖北十堰的鄖西縣。雲溪和鄖西,雖然寫法完全不一樣,但讀音都是[yún xī],讀音完全相同,別人問你是哪裡人,自然都說是[yún xī]人。
雲溪區地處湖南省東北部,西北部與湖北省監利縣隔江相望,是嶽陽市下轄區,總面積403平方公裡,總人口16.8萬。是湖南優先發展的優勢地區,嶽陽市的工業區。雲溪區位交通優越,地處長江與洞庭湖交匯的三江口南岸,有京廣鐵路、武廣高鐵、京港澳高速、隨嶽高速等交通大動脈穿境或伴區而過,水陸空多元交匯,區位獨特,出行便捷。
雲溪區的產業基礎比較雄厚,發展勢頭非常強勁。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石化、火電和紙材基地,航運物流業基礎雄厚。山川湖泊眾多,種養殖業發達,大閘蟹、湘蓮、口味醬菜全國聞名。精細化工、城鎮建設、綜合物流、文化旅遊等產業助力雲溪步入快速發展之路。境內旅遊景點有陸城古鎮和坪田牌坊等。
陸城古鎮位於雲溪區東北部,長江航道緊繞古鎮西北經過,與荊州、嶽陽、赤壁等三國旅遊勝地一水相通。古鎮歷史悠久,素有「千年古鎮」、「歷史重鎮」、「文化名鎮」美譽。相傳三國時期,吳國將領陸遜屯兵於此,築土城為營壘。後人念其功績,使地以人名。陸城從北宋至民國一直為臨湘縣治。是湖南和湖北兩省交界地區的交通要道。
坪田「樂善好施」牌坊位於雲溪鄉坪田村,是清戶部主事劉兆梅為其節母來氏所立,建於清光緒年間,佔地面積12平方米。牌坊由青石、麻石和漢白玉等堅硬石料砌成,其結構嚴謹,造型精美,是雲溪區最早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
鄖西縣地處湖北省西北邊陲,北依秦嶺,南臨漢江,三面環秦,一面接楚,福銀高速穿境而過,武西高鐵即將設站,是華中和西北西進東出的「橋頭堡」被譽為古都西安在湖北的後花園,是秦嶺南麓一個山區縣。鄖西縣域面積3509平方公裡,總人口51萬人。鄖西被譽為中國喜鵲之鄉、油桐之鄉、天河七夕文化之鄉,是中國馬頭山羊原產地、國家香料煙基地、全國四大杜仲基地之一。境內擁有天河、五龍河、龍潭河、上津古鎮四個4A級景區,還有萬畝石林、夾河關等2A級以上景區。被湖北省政府評為「湖北旅遊強縣」。
天河旅遊區位於鄖西縣城西南部,景區以縣城為核心,以天河為紐帶,包括七夕文化區、道教文化區兩大分區。七夕文化區以「天河飛鵲橋、牛郎會織女、秀峰留神影、浪漫七夕情」為旅遊主題,以觀光遊覽、婚旅度假、休閒療養、生態保護為主要功能,兼顧城郊文化公園性質。道教文化區以「仙道崇拜、道教養生」為特色,以真武文化為主題。
龍潭河旅遊區位於鄖西縣羊尾鎮境內。景區內自然景色優美,景點特色鮮明,風貌古老淳樸,空氣涼爽清新。共有天光一線、銀河飛瀉、龍女出浴、龍潭瀉月、龍子擊鼓、貢爺古居、千年古鎮景點。
從上可以看出,若論經濟發展,雲溪實力更勝一籌。如講文化旅遊,鄖西山水更有特色。雲溪得名於溪邊彩雲,寓意吉祥的雲彩,名稱看起來比較優雅。鄖西得名於鄖陽以西,鄖陽地區就是現在湖北省內的十堰和神農架林區,地名聽起來比較通俗易懂。雲溪和鄖西都是省內的邊境區縣,雲溪是湖南省內與湖北隔江相望的一個區,鄖西是湖北省內與陝西隔山而居的一個縣。希望兩地攜手共進,締結地名同音之緣,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和文化旅遊等產業發展,更好造福兩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