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這個師傅,用大火熱油,做的一口地道口味菜!

2021-01-19 芒果馬欄山

大家對湘菜的第一印象都是辣和油,其實湘菜還有眾多花樣,今天就帶大家來打卡一家熱炒店。

這家店叫侯師傅熱炒,裝修很是有老長沙的風格,又像動畫片的閣樓,做的全是大火熱炒口味菜。

豆豉排骨,精選豬的瘦排,焯水備用,在用豆豉和幹辣椒粉蒸,細火慢蒸,蒸到肉爛入味,可以上桌了,吃的時候,一咬,肉和排骨分離開來,油湯泡飯,韻味十足。

爆炒田雞,田雞快速過油,鎖著細嫩口感,裡面的大蒜子和蒜苔,符合香氣,上桌也是香氣四溢。

吉祥三寶,裡面是爽滑的海藻,粉條油亮且滑嫩,大火熱炒之後迅速出鍋。

雞蛋和豆芽搭配,粉絲根根分明,搭配粉皮裹著吃,每一種味道都在嘴裡迸發出來,實在是鮮香至極。

熱炒雞雜,雞雜過水,Q彈有嚼勁,搭配酸辣椒和酸豆角炒制,簡直是下飯神器。

當然,這裡的大菜也是值得品味的,就是老長沙全家福,裡面有手工肉丸,蛋餃,魷魚片等,湯濃,料足,一口都是幸福滋味,大家喜歡的可以去打卡這家店哦。

相關焦點

  • 靈魂飄香,口味與性價比齊飛,侯師傅做到了。
    傳統湘菜的老手藝,鍋熱、油寬、火硬,食材的香味在短短十幾秒之內爆發,口味決勝於一兩秒間——侯師傅熱炒有辦法讓年輕人愛起來。  「30多年只搞熱炒一件事」  侯師傅年輕時從事地質勘探工作,走南闖北,練就了就地取材、搭灶做飯的好手藝。
  • 這家用15秒大火爆炒出來的口味湘菜再次風靡星城,侯師傅新店來啦
    侯師傅最想帶給各位食客的,就是如此。經過了一年的摸索歷練,它已成為許多老口子心中的堅定選擇。位於車站北路的侯師傅新店強勢來襲,並於12月18日火熱開業。懷舊且乾淨的裝潢,編織竹簍與牆上處處可見的地道長沙話,令人倍感親切。進門可見的明檔廚房,廚師們在熱火朝天的忙活著。
  • 外地人來長沙吃喝指南,吃完必胖二十斤...
    地道的湘菜廚師是關鍵,鐵胖子的老廚師在鐵胖子工作了21年,師傅從年輕小夥到結婚生子,精湛的手藝吸引了一批批忠實粉絲。烤全羊是辣妹吃過全長沙最划算的!外焦裡嫩,撕起來特別帶感~鐵胖子除了烤全羊,還有超多地道老長沙口味菜,每道菜都有著自己的特色。想要打卡的寶寶們,高峰期早點去,不然要排長隊哦!
  • 吃喝指南 | 外地人中秋來長沙吃完這些,必胖二十斤...
    某音上霸屏的曾娭毑,也是出了名的老店,15年的時光流逝,店鋪地址一直從未搬遷,用最本真的態度,為食客們帶來令人難忘的美食。平鍋牛肉,平鍋中加入調料翻炒的熱油,在火上繼續加熱,等油燒熱後,把醃製好的牛肉倒入鍋中,用熱油的溫度將牛肉煎熟。
  • 這位師傅30年磨一劍,只為一口地道的家鄉味!
    一位川菜師傅的功夫是否深厚到位,可以從最簡單的涼菜中瞥見一二。選料上好的五花肉,經過蒸煮加工過後,已無半點腥味兒,用純熟的刀工片成薄片,肉質晶瑩剔透。夫妻肺片,這道經典的川菜,重點看師傅如何用調料將食材肉和筋的組合口感呈現出來。滷製過後的牛雜變得鬆軟有張力如同海綿一般吸收了紅油中的精華,筋肉切得非常薄,紋理清晰可見。搭配蒜泥和香菜,每一口筋肉中隱藏的滷汁和紅油都逃不掉。
  • 歷時7天,一條微信帶你領略最地道的長沙味~
    推薦:筍子肉包、鮮肉包、鹽菜糖包等地址:馬王街15號人均:6元營業時間:06:00-10:30位於稻穀倉的「超超水餃店」,一天就能賣掉2000多個蔥油粑粑。蔥油粑粑的製作並不複雜,摻了黃豆的秈米磨成米粉漿。熱油燒旺,手腳麻利地將米粉漿倒入模子內。刮平,中間刮出一個孔,再伸進沸滾的油中,待粑粑與模子分離浮出油麵。
  • 老長沙人都愛的小缽子蒸菜館,地道家常口味延續22年,好呷不貴!
    小碗的蒸菜很適合稍稍有點忙碌的長沙人,不管是午休時間短的上班族還是想要改善夥食的學生仔,點菜方便快捷,口味地道家常,就是它的致勝秘訣。後來,四姊妹就商量開店,希望把家常美味帶給更多的朋友,沒想到,這一開就是快22年,四姊妹在自家的老房子裡一起做一件事情,用心的做出乾淨的長沙本地家常美味,實在是太有人情味了。用餐區域分了三個部分,首先是外面搭的棚子,天不冷的話坐外面吃還是蠻舒服的。店內的桌子一般都是不鏽鋼桌,除了還有一個小房子,用的是木桌子。很簡易卻有著吃家常菜的溫馨的滿足。口袋君兢兢業業一女的,下午四點半就到了。
  • 老長沙酒席上的頭一碗菜,如今很難吃到了
    父母的婚禮,我因故未能按時出席,此為今生最大之遺憾,為了彌補這個遺憾,我從懂事起就喜歡上了父母婚宴酒席上的頭碗菜——大雜燴。當然,這是一個玩笑,但自從曉得吃東西起,記憶裡面就有大雜燴的味道。並不是所有的雜燴都叫大雜燴。
  • 一份30年的紫蘇炒鱔魚,是老長沙人的獨家收藏!
    很多人對蒸菜的固有印象都是來自瀏陽蒸菜,但湘春酒家的地道長沙蒸菜絕對值得一試。有人說魚肉的鮮是自帶的,所以用的食材越少,越能品出魚肉的鮮。這家的魚肉全靠蒸,簡單的幾顆豆豉、一勺剁辣椒,再來些許鹽就是這道菜的全部了。
  • 什麼意境菜/創意菜,口味菜才是王道
    走菜流程:1.牛柳肉500克頂刀切成片,加蔥姜水80克充分攪打至全部吸收,放入打發的蛋清40克、鹽4克、色拉油8克抓勻。2.鍋入底油燒至六成熱,下入芹菜段80克,蒜苗段、萵筍葉各50克大火快煸,調入少許鹽、雞粉翻勻出鍋,盛入盆底。
  • 【年終巨獻】長沙50家私藏口味館子,2017吃遍每一家!(收藏)
    魷魚肉絲是把好多來長沙的明星都徵服過的口味菜,魷魚是幹魷魚,吃起來很有韌性,有嚼頭。老乾媽蒸排骨也是一絕,油而不膩,排骨口感很好非常入味。新搬家的尚辣口味海鮮味道還是一級棒!口味海鮮應該算得上是長沙數一數二的!招牌海鮮匯火鍋,鍋裡有蟹、蝦、章魚,烏龍麵打底,海鮮的甜鮮加上口味做法,那叫一個韻味!口味油甲肉多飽滿,寸骨肉多入味,一口下去好滿足!
  • 臭豆腐、香辣小龍蝦,長沙特色菜遠不止這些,剁椒魚頭那辣才叫爽
    我居住在三線城市株洲,要說能代表這個城市的特色菜還真沒有,不過株洲到省城長沙坐高鐵十幾分鐘就到,現在長沙、株洲、湘潭3個城市正在推進一體化稱長株潭。也許株洲與長沙算是同根連氣,長沙有的美食,株洲一樣不少,所以能代表長沙的特色菜,便也能代表株洲的特色菜。
  • 長沙必吃的口味菜館,等了21年,它終於賣小龍蝦了!
    當然嘍,屬於長沙人最傳統的吃法,還是那一盆盆肉汁油湯,紅油濃湯的口味蝦。雖沒有任何改變的口味蝦,卻仍是大家最熟悉的滋味,如同長沙每個夜宵攤上的味道。據廚師長講,將油爆後的大蝦,以滷汁來提味,再以高湯來增鮮,大火燒開,小火慢煨。
  • 長沙本地人最愛吃什麼?來長沙旅遊一定要吃什麼?何炅告訴你
    現在隨著長沙越來越火,越來越多的人來長沙旅遊,可是很多網上很多很火的餐廳其實味道沒有那麼好,只是花錢做宣傳,讓大家都以為長沙人都會去那裡吃,可是當你去了以後就會發現,事實上去吃的都是一些外地人,他們也是從網絡上面看到了才慕名而來的。那麼人緣最好的何炅也是常常請客吃飯,一般都會請來大本營的嘉賓們吃長沙的好吃的,那麼跟著何炅看看,長沙到底有什麼好吃的呢?
  • 全長沙吃貨注意!冰爽特惠三文魚來了!店家一年賣出上萬斤!
    虹鱒三文魚骨椒鹽——把魚骨上少有的嫩肉,以及剖下來的魚皮在熱油裡邊入鍋瞬間提起,魚骨就變得格外酥脆,撒上花椒鹽出鍋。保留了魚香,更是入口清脆,魚骨都全部可以嚼碎。家常太極頭——這道菜屬於長沙老口味,味道偏重地地道道的湖南口味呀。我以前是不太吃的,可是這家店的黃鱔因為招牌菜太出名,我嘗了兩口,真的!味道好到推翻我之前全部的認知。這道菜在店內屬於超火點菜系列。
  • 據說這家口味海鮮能搞熨帖長沙人的胃?軟妹子都搞得完幾碗飯....
    能徵服長沙人挑剔的胃的美食絕對是不簡單的角色又是在夜宵聖地,從不缺恰的東瓜山在一個老屋子裡搞起東瓜山僅此一家的口味海鮮那肯定是有十足底氣才能港好恰牆壁上全是3D手繪的逼真油畫,一樓還原了長沙裕南街舊時風貌,仿佛身臨其境回到了老長沙的時代,二樓的立體大蝦霸氣側漏,栩栩如生,極具現代感。而店內的桌椅卻很古樸,老闆說這棟房子有40幾年歷史了,尊重房子的歷史感,基本沒做大的改造。單說環境將現代與古典如此恰到好處地結合,還未吃美食好感度就已經蹭蹭上漲了~
  • 【臺灣菜】10道正宗的地道臺灣菜
    欣葉是一家經營地道臺灣風味餐廳的連鎖餐飲集團,
  • 長沙的美食在哪裡?速速保存!
    劉記削麵店已經開了12年,是水風井的劉家六個兄弟姐妹經營的,掌廚的是家裡的老二劉師傅,地道的長沙人都知道,刀削麵曾是新華樓的天下,劉師傅就是新華樓出來的老師傅。所以大家尋著老師傅的人氣,也找到了"劉記"。
  • 二十年的湘菜老店你還記哪些菜必點嗎?| 福利
    水庫一直是吃貨們愛聚集的地方,特別是真真正正的長沙吃貨。這裡大大小小的口味館子藏有不少,口味地道是對這一片飯館的普遍評價。
  • 8款師傅分享好菜,各個檔次應有盡有!
    對於廚師來說,多看看別人做的菜品,多聽聽別人分享的心得,多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都有助於相互學習,共同提升。今天,幾位師傅便在此,跟大家分享他們的自家好菜,大家看看,是否能從中得益。王義寧沙窩鮮露胡椒蝦製作:1.大腸加入麵粉和白醋反覆搓揉,洗淨後放入紅滷水中,大火燒開,改小火滷至成熟,撈出切成長2釐米的段;拆骨肉切成薄片;青辣椒切成滾刀塊。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A料爆香,先下入大腸段煸炒出油,接著下入拆骨肉和龍牌醬油炒勻,最後放入青辣椒、紅椒圈,翻炒出鍋,裝入生鐵鍋內,上桌後加熱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