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菜問答徐長安 | 紅樓夢菜點與故事(三)

2021-02-17 陝菜網

紅樓夢三十七回至三十九回講:大觀園裡的一批公子小姐們閒得無聊,便商議組織個「海棠詩社」。史湘雲得知後喜出望外,便和薛寶釵商量擺設一次螃蟹宴,宴會後賞菊題詩各顯其才。

這次宴請是經過深思熟慮、精打細算的,是比較節儉的。然而仍吃去了六七十斤籠蒸清水大螃蟹。據劉姥姥估價得花去十七八兩銀子,感嘆地說:「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稼人過一年了。」

蟹肉營養豐富,味道極鮮,中醫認為能散淤血、通經絡、續筋接骨,故歷來受到人們的推崇和讚賞。大江南北的螃蟹自隋朝起(公元581—618年)就是向皇帝獻禮的貢品,聲望更高。

從形式上看,吃籠蒸的螃蟹似乎是一件很簡單很平凡的事。其實不然,吃螃蟹很有講究,有很多學問。可這些學問知識紅樓夢書中沒有直說,多是巧妙地隱藏在故事情節的敘述中,含蓄的向讀者做了介紹。所以一個一個地分析這其中的道理也就很有必要。例如:

一、蟹肉雖味美,但其「性寒」,若食之不慎,也會傷人。所以賈府採取了以下防範措施:

1、注意保溫,趁熱吃蟹。王熙鳳說:「螃蟹不可多拿來,仍舊放在蒸籠裡,拿十個來,吃了再拿。」

2、以酒、生薑驅寒。燒酒性最熱,可以去除螃蟹之寒氣。賈母等人一入大觀園就看見幾個婆子在那裡扇風爐燙酒。到正式開宴時王熙鳳又喊道:「把酒燙的滾熱時拿來。」吃蟹光用酒驅寒還不行,還必須同時吃薑。寶釵有詩道:「性防積冷定須姜」,即由此而發。儘管如此,那個玉體嬌貴的林黛玉仍然受不了,不久便覺得心口痛,忙又吃了一口「合歡花浸的燒酒」才不痛了。

二、吃螃蟹要有節制。賈母對史湘雲說:「別讓你寶哥哥林姐姐多吃了。」又囑咐湘雲、寶釵二人說:「你倆個也別多吃。那東西雖好吃,不是什麼好的,吃多了肚子痛。」賈母何出此言?因蟹除了性寒之外還有小毒,並有點腥氣。故而吃蟹時必須配醋以解毒去腥。同時用蟹肉蘸醋又增加了鮮味。平兒正在吃蟹見王熙鳳走來,忙剔了一殼蟹黃送給她吃,熙鳳說:「多倒姜醋。」這是這個道理。不過有些地方的醋味偏重酸度太高(如山西、陝西),可以酌加白糖加以調理,也就酸甜可口了。

三、王熙鳳因剛才忙著侍奉別人,沒有能好生吃過,事後又叫平兒來要螃蟹。平兒說:「多拿幾個團臍的」,團臍的就是雌(母)蟹,因腹中裝滿了一兜蟹黃,特別好吃、但這種好景不長,到下個月就會產卵,體內變得空虛起來,就要改吃尖臍(雄蟹)的了。民間有一句吃蟹的俗語:「九月團臍十月尖」,就是指此而言。當然了我們做廚師的都懂這個,也應該把這一常識介紹給廣大群眾,特別是北方人。

四、蟹黃有油,還有些腥氣,沾到手上不宜洗淨。所以在開宴之處王熙鳳就命小丫頭去取菊花葉兒桂花芯燻的綠豆面子,預備飯後洗手。綠豆面子中拌有皂角灰,在古時只有用這種綠豆面子洗手才能去腥留香。現如今雖然有了現代化的洗手劑、洗手液,但與綠豆面子相比還稍遜一籌,畢竟綠豆面子是用澱粉、皂角粉、花中精油配製成的利用配料物自身固有的屬性去除異味異物的純天然「洗手劑」,比起現在以化學合成制出來的洗手液,在保護皮膚滋養皮膚方面要勝出許多。

此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蟹生活在陰暗潮溼的汙泥、水草中,甲殼的縫隙及雙蟹的絨毛中極易沾染細菌、寄生蟲卵和贓物,烹製前必須用刷子洗乾淨。這類事情都由賈府的下人去做,書中就省略了。

2、蟹以水中幼小動植物為食,並特別愛吃死魚爛蝦。腮是呼吸器官,過濾出的汙物有時也積存在裡面。所以進行粗加工時一定要清楚淨肚腸和腮,並且衝洗乾淨。

3、中醫認為蟹是「大發物」,能發固疾及皮膚病。對於有食物過敏症患者,食用時應慎之又慎,最好不吃。

4、中醫認為,蟹腳能催產下胎,孕婦慎用,對於有習慣流產的人更不能吃

5、死蟹有大毒,堅決不能吃,這一點已被科學證實(見1984年《食品科技》)。海蟹離水易死,不在此列,但也要辨別其是否新鮮。

為了擴大同行師傅的知識面,下面將全國各地用蟹製作菜餚的名稱、方法、色味展示出來,供參考:

笏板全蟹,河北菜、炸、色精紅、味鹹鮮微麻;八寶芙蓉蟹,福建菜、蒸、色豔紅、味鹹鮮;清蒸蝤蛑,浙江溫嶺名菜、蒸、色豔紅、味鹹鮮;炸烹梭子蟹,河北菜、烹、色紅亮、味鹹鮮;一品蟲戈搶蠣,福建菜、煎、色全黃、味鹹鮮;桂花蟲戈肉,福建省1983年全國名廚表演菜、多烹法,色紅白相間,味鹹鮮;雯麗大蟹拼(火靠)大蝦,山東省1983年全國名廚表演菜,多烹法,色黃白相映、味多味型;八寶鴛鴦蟳※,福建菜、蒸、色黃白相映、味鹹鮮;雪花蟳肉,福建菜、蒸、色雪白,味鹹鮮;蟳肉燴鍋巴,福建菜、燴、湯色乳白、味鹹鮮幹香;八寶蟳飯,福建菜、蒸、色紅白相間、味鹹鮮;炸面色蟳塔,福建菜、焗、色豔紅、味鹹鮮;脆皮炸蟹鉗,廣東省1982年全國名廚表演菜、炸、色金黃、味鹹鮮;百花釀蟹鉗,原廣州大同酒家名菜、炸、色紅亮、味鹹鮮;金錢蟳,原福建泉州名菜,炸、色金黃、味鹹香;南湖蟹粉,浙江嘉興名菜、燒、色黃白相間、味鹹鮮;醉蟹,山東涼菜,醃、色豔紅、味鹹鮮酒香;清柘榴蟹,土海菜、蒸、色粉紅,味鹹鮮;芙蓉蟹腿,吉林菜、燒、色白亮、味鹹鮮;蟹黃芥蘭炒雞翼球,原廣州大同酒家名菜,炒、色白綠相映、味鹹鮮;芙蓉蟹鬥,原上海大加利中餐廳名菜、蒸、色潔白、味鹹鮮;薑汁毛蟹,山東涼菜、蒸、色紅亮、味鹹鮮帶濃鬱姜香;蟹肉丸子,山東菜、汆、色白亮、味鹹鮮;醬爆毛蟹,山東菜、炒、色紅亮、味鹹鮮略酸;炊鴛鴦羔蟹,蒸、廣東名菜、色紅亮、味鹹鮮;清湯蟹丸,廣東潮汕名菜,色白亮、味鹹清香;烤蟹肉,上海菜、烤、色金黃、味鹹鮮;蟹肉丸子,北京宮廷菜、熘、色淡黃、味鹹鮮;酸砂子蟹,原北京又一順名菜、熘、色紅亮、味酸甜鮮鹹;香汁炒蟹,苑廣州北國酒家名菜、炒、色紅亮、味鹹鮮;七星螃蟹,原南聚豐德飯店名菜、蒸、色紅亮、味鹹鮮;蟹粉扒雞腰,上海菜、炒色奶黃、味鹹鮮;炒蟹黃油,上海市1983年全國名廚表演菜、炒、色淺紅、味鹹鮮;雪花蟹鬥,江蘇省1983年全國名廚表演菜,多烹法、色潔白、味鹹鮮;清海棠紅蟹丸湯,福建漳州市名菜,蒸、色粉紅湯清亮、味鹹鮮(見1993年劉永安編撰廚師工具書《原料烹製菜餚表》127頁至129頁)。

梭子蟹—也叫「蝤蛑」「槍蟹」「蟲戈」,頭胸甲菱形寬大,兩側有長棘,長約80毫米,寬150毫米,暗紫色、有青白色雲斑,背面有三個疣狀突起,螯足長大,長結後緣末端有一刺,第四對步足扁平似漿始於遊泳,沿海各地均產,其肉肥厚而腴美、味極鮮為海味上品,並有清熱、散血、滋陰的功能。蟳—也叫「海蟳」「青蟳」頭胸甲橫、六角形、背面有橫走脊梭,額上分六齒,前側緣左右各六個銳齒,最後一個最長,指向外側,其餘五個指向前方,鰲足強大,不甚對稱;步足各節背、腹緣上均有剛毛,第四對步足扁平似漿適於遊泳,腹部密被軟毛,生活在水草或泥砂的線海海底;最普通的「日本蟳」青綠色,頭胸甲長60毫米,寬90毫米,肉質鮮美,為海味上品,中醫認為其肉味甘、性寒、有利尿通乳、明耳目及制酸止痛作用。

徐長安簡介


中國烹飪大師、陝菜大師、陝西省餐飲商會名廚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陝西省飯店協會副會長、《陝菜問答徐長安》專欄主編


陝西大長安飯莊陝菜問答徐長安工作室榮譽出品


主筆:徐長安


副主筆:張民民


顧問:劉永安


主任:劉峻岭


欄目諮詢電話:13892892860 或 029-86162431  

大長安飯莊,地址:勞動南路西北工業大學西門創新科技大樓北二樓

編輯:趙雨凡

圖片:網絡

「陝菜網」微信平臺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劉陸訓、劉瑞、金凌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為,必將追究責任。轉載請聯繫「陝菜網」公眾平臺。

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相關內容(上下滑動查看)

陝西美食探秘之旅:
大荔 | 蒲城 | 富平 | 華陰 | 白水 | 潼關 | 澄城 | 合陽 | 韓城 | 華縣 | 臨渭 | 三原 | 乾縣 | 禮泉 | 涇陽 | 興平 | 長武 | 旬邑 | 淳化 | 彬縣 | 永壽 | 武功 | 秦都 | 渭城 | 漢苑 | 周至 | 戶縣 | 清真專場 | 藍田 | 官府菜 | 高陵 | 臨潼 | 閻良 | 長安 | 岐山 | 鳳翔 | 眉縣 | 金臺 | 扶風 | 麟遊 | 隴縣 | 太白 | 鳳縣 | 陳倉 | 渭濱| 千陽 | 楊凌 | 耀州 | 王益 | 印臺 | 宜君 | 2015 研討會 | 漢陰 | 嵐皋 | 漢濱 | 留壩 | 略陽 | 養生宜君 | 城固 | 白水味道 | 養生印臺 | 陝菜在北京 | 白水研討會 | 陝菜品牌高峰論壇 | 第七屆陝菜研討會 | 定邊 | 高陵老磨油餅 | 富平農機酒店 | 西泰厚泡饃館 | 祥龍賓館 | 小楊烤肉 | 第八屆中國陝菜文化研討會 | 漢陰(高端定製)|

陝菜探秘之旅:

漢陰 | 

陝菜旺店:

手擀麵 | 蒸餃 | 菠菜面 |  郭老三面莊 | BiangBiang面 | 小田園食府 | 澄城水盆 | 八福長安餃子 | 大秦面莊 | 明輝樓 | 老陳家燴菜 | 大海子 | 西泰厚 | 老城味道 | 九大碗 | 福潤德 | 細柳臊子十三花 | 建行大廈 | 老秦味道 | 關中小廚坊 | 九煲一鍋 | 遇見長安 | 開鍋羊肉 | 一碗麵 | 海榮鍋貼 | 森鹿 | 尋味記涮吧 | 禧田園 | 天下第一面 | 星月樓 | 紫竹煎餅屋 | 元寶席面 | 德泰樓陝菜館 | 原點肉夾饃 | 砂罐豆腐丨胖嫂威海海鮮 | 長安大牌檔 | 長安真味丨天順樓 | 春發芽 | 香酥雞 | 聶家牛羊肉泡饃 | 大秦山莊 | 德泰樓宴會廳 | 雷記澄城水盆羊肉 | 貢院門大碗面 | 偉強飯莊 | 永壽大酒店 | 香正食府 | 秦源早晚羊肉 | 一家春酒樓 | 香再來飯莊 | 老郭家爐齒面 | 金地食府 | 錦翔熗鍋魚 | 中國守藝人 | 粥八戒養生粥鋪 | 萬牧驢肉村 | 欣鈦如意餐飲 | 天下香民俗風味體驗館 | 肖家餐飲 | 到家嘗飯莊 | 草灘公社大食堂 | 梅花弄堂餐飲 | 鹹陽鄉風印象 | 華陽假日酒店 | 利味記牛肉水餃專家 | 長虹飯店 | 草堂印象 | 大唐戶縣第二熱電廠賓館 |海榮客棧 | 嘉苑陝菜 | 紅升好粥道 | 一品餃子館 | 老碗餐飲 |倉頡飯店 | 陝菜養生體驗館 | 人民路羊肉館 | 福茂源 | 誠悅軒葫蘆頭 | 三顧香牛羊肉泡饃 | 澄城水盆羊肉會斌總店 | 戶縣飯店 | 樓強假日酒店 | 中良休閒農莊 | 伊水源 | 彭衙刺角面  | 蘋果人家65號 | 九合居私房菜 | 秦福樓 | 秦楚味道 | 三橋飯莊 | 聚源春魚莊 | 春來大酒店 | 老百姓食堂 | 秦林賓館 | 錦德軒私房菜 | 張剛生汆丸子 | 東江情餐飲 | 小楊烤肉 | 第八屆中國陝菜文化研討會 | 漢陰(高端定製)|

陝菜探秘之旅:

漢陰 | 

陝菜專欄:
如畫陝菜 | 陝菜春秋 |陝菜人物| 白劍波專欄 | 高巖專欄 | 何金銘專欄 |  朱立挺專欄  | 徐長安專欄  | 王子輝專欄 | 典藏陝菜 | 陝菜向東 | 陝菜培訓 | 陝菜情緣 |

陝菜在北京:  

秦門陝西菜 | 京城陝菜 | 陝菜大講堂 | 陝菜文化沙龍 | 陝菜企業專題活動 |

其他:

永興坊 | 陝菜探秘 | 陝菜小鎮 | 關中十三珍 | 渭南老街 |


聯合運營:大唐博相府文化藝術酒店、陝菜研究院、中國陝菜網、陝菜文化研究會

支持單位:陝西省商務廳、陝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指導單位:陝西省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北京陝菜協會、深圳陝菜協會(籌)、上海陝菜協會(籌)、三秦文化研究會、西安旅遊協會

協辦單位:渭南老街、關中十三珍、陝菜小鎮、北京秦漢風韻、北京秦門陝西菜、索哥食品、深圳老碗會、深圳大秦小宴陝西菜、紅餐網

媒體支持:華商報、三秦都市報、微博大V自媒體、陝西電視臺影視娛樂頻道

陝菜文化傳承創新的領導者!

頭號陝菜新媒體!

陝菜企業品牌首席策劃專家!

陝菜網:www.chinashancai.com

新浪/騰訊微博:@陝菜網

陝西美食探秘之旅活動Q群:205212033

↑長按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陝菜問答徐長安 | 什麼樣的菜才算好菜
    中國陝菜網陝菜文化傳承創新領導者頭號陝菜新媒體陝菜品牌首席策劃專家徐長安簡介中國烹飪大師、陝菜大師、陝西省餐飲商會名廚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陝西省飯店協會副會長、《陝菜問答徐長安》專欄主編。陝西大長安飯莊陝菜問答徐長安工作室榮譽出品主筆:徐長安副主筆:張民民顧問
  • 陝菜問答徐長安 製作油爆雙脆這道菜,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陝菜問答徐長安工作室榮譽出品主筆:徐長安顧問:劉永安主任:劉峻岭欄目諮詢電話:13892892860 或 029-86162431陝菜網」微信平臺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劉陸訓、劉瑞、金凌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為,必將追究責任。轉載請聯繫「陝菜網」公眾平臺。
  • 陝菜人物 | 陝菜豔桃李 篤行心坦平 國家高級烹調技師李平走筆
    他告訴記者,在以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故事傳說豐富多彩的陝菜製作烹調的二三十年裡,自己不僅有幸得到包括師德文師老、李有堂、馮保榮、翟耀民、鄭新民、莊永全、杜西鋒、李創倫、李克明、馬建軍、劉峻岭、張紫光、李衛義、師永虹、盧建超
  • 陝菜人物 | 從中國大地原點走出的陝菜名廚 梁子尚品商貿餐飲公司董事長梁寅生素描
    促使梁寅生擁有這一「靈感」進而下定決心拼命要幹成這樣一件大事情的,還要從2008年梁子奔赴湖北武漢三鎮的那一次學習調查走訪當地餐飲市場說起。在武漢街頭,梁子與武漢餐飲界代表性人物李俊先生不期而遇。自打近三十年前義無反顧地踏進玉山藍水之濱烹飪培訓學校的那一扇大門開始,寒來暑往,韶華更替,於耳濡目染之中,王彬恩、樊建國、徐長安、左汀、梁力行、王志民等六位德藝雙馨的陝菜烹飪藝術家的大名,對梁寅生而言,早已經是如雷貫耳,欽仰有加。
  • 陝菜動態 | 這家水餃店要把你的故事拍成微電影 還要倒貼你錢!
    【投稿時間】4月18日——5月18日【內容要求】1.第一集,三個短片,分別以「愛心」「良心」「匠心」為主題創作。分別用三個小故事表現,以上的三個主題內容。2.題材不限,要求故事線路清晰,溫馨感人,短小精悍,有可傳播的價值力度。
  • 朱立挺專欄丨「三皮絲」—解讀陝菜文化的密碼
    每一個背影都帶走了一個故事和解不開的秘密。一輩子太短,無法了解太多的人和事。不要說人和事,就連一道菜餚,你都不一定了解它背後的秘密。很多人吃飯只是完成一件很普通的事,如同一張餐巾紙,用完就忘了。反而去關注一些形式上的,與自己切身並不十分相關的事。
  • 陝菜情緣 小小曦北方的家宴
    小小曦的大姑奶是餐桌上的行家,既會吃又會做,家宴就是敏姐一手操辦的,陝菜為主的菜單彰顯陝菜的魅力,盡情後醉心。長長的菜單,陝菜的特色一目了然,大盆的老鴰撒(sa),是陝西麵食最具代表的飯食,濃香爽口,大氣勢大氣魄。老陝大燴菜,菜湯融和,吃菜喝湯都是安胃佳品。老陝餃子皮,看起來簡單,味道要求必須正宗,酸辣當首,麵皮筋道。南瓜八寶飯,好看好吃,似如藝術品,南瓜的甜面和糯米的黏香相互浸潤,軟筋香甜。國花原是以粵菜為主打品牌菜系,經歷了時間,陝菜一躍為品牌菜系。
  • 陝菜情緣 | 秦韻秦食碗碗腔
    賽格六樓的飯店,幾乎吃遍了,遺憾缺少陝菜的味道,2018年2月11日,田老師,邀約我和劉老師,一起去碗碗腔釆訪,幸運的是與莊老師、鄭老師、朱老師、郝老師,孟總相遇,見識了正宗陝菜的真味。八人聚,酒香菜香,熱鬧而親切,嚴揮行政總廚,一手打理其店,店內環境和菜品,無不透視著陝西的特點。當時答應田老師一同去採訪,特別的店名,是我的興趣點。
  • 《千年陝菜》中的官府菜,精湛技藝呈現沉睡千年的大唐盛宴真容!
    他不但有一手令人羨慕的烹飪技藝,多年來還致力於陝菜的推廣和文化整理,曾參與編輯《中國陝菜·官府菜》《中國陝菜·翟耀民典藏陝菜》《中國陝菜·養生菜》《中國陝菜·烹飪技藝大全》《中國陝菜·漢陰美食》《味·道:西安美食圖鑑》等多部陝西飲食著作。在採訪中他談到:古菜新做,難就難在有些菜我們誰也不清楚到底做出來是什麼樣子、味道,標準在哪?
  • 《千年陝菜》首集上線|宮廷美食驚豔全民味蕾
    熱播電視劇《裝臺》裡僅僅一閃而過的美食,饞得大家意猶未盡,殊不知這些僅僅是「陝菜家族」裡的九牛一毛。昨晚,大型人文美食紀錄片《千年陝菜》第一集「九鼎之味」與第二集「妙造自然」在CCTV2重磅上線,引得無數觀眾圍觀「舔屏」,收視衝入全國前十,抖音、微博話題破2000萬。在千年傳承與精心炮製下,陝菜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 陝菜動態 | 王小成:創造舌尖美食,傳承秦漢文化
    大多數南方人認為陝菜就是一碗麵、一瓣蒜、涼皮和肉夾饃,一碗羊肉泡饃配糖蒜……他們對陝菜的認知就是麵食,當然,麵食是陝西上千年飲食文化而傳承下來最傳統的東西,但是陝西作為千年古都、歷史名城所在地,餐飲風格自成一體,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完全可以定義為:中國菜之母。
  • 《千年陝菜》首集上線 宮廷美食驚豔全民味蕾
    昨晚,大型人文美食紀錄片《千年陝菜》第一集「九鼎之味」與第二集「妙造自然」在CCTV2重磅上線,引得無數觀眾圍觀「舔屏」,收視衝入全國前十,抖音、微博話題破2000萬。在千年傳承與精心炮製下,陝菜散發出獨特的魅力。該片零點準時在優酷視頻、騰訊視頻、愛奇藝、西影視頻等平臺同步上線,多平臺高位推薦,為全國觀眾提供全方位的視覺美食盛宴。
  • 黃馬甲公司獲評「陝菜供應鏈優選企業」
    原標題:黃馬甲公司獲評「陝菜供應鏈優選企業」   在昨日閉幕的首屆陝菜
  • 紀錄片《千年陝菜》2月1日起央視首播
    紀錄片以鏡頭多角度勾勒恢弘的千年陝菜變遷,其背後三秦兒女傳承「陝味」的故事,讓「酸、甜、苦、辣、鹹」三秦五味攪動全國人民的味蕾。據悉,《千年陝菜》共有6集,分別以「九鼎之味」「妙造自然」「面裡乾坤」「三秦五味」「炊金饌玉」「古意薪傳」為分集主題,全景呈現了陝菜的淵源與流變,既有鼎盛的繁複輝煌,也有人間至味是清歡的生活本味。
  • 陝菜人物 | 陰晴思奮起 風雨每趲行 陝西烹飪大師崔亞傑寫真
    古銅色的皮膚,濃密的一頭黑髮,炯炯有神的一雙慧眼,加之瀟灑幹練的舉手投足……眼前的這一切都在默默地告訴我,從廚已有二十五個年頭的陝西省氣象局氣象賓館中可以成功帶領近三十名庖廚的這位陝西烹飪大師、陝菜大把式,這位作為行政總廚的岐山漢子,身上一定會有不少與大美陝菜烹調千絲萬縷的故事。
  • 陝菜各品類示範店103家上榜,快來@你中意的企業吧!
    4家,陝菜示範街區1家。且很多都是有年頭的老店,能夠堅持將一種小吃品做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此對於小吃店,專家評委們也對陝菜小吃店也做了最細緻的劃分,針對每道小吃,以及每家店的地域及風味特色,做了27種品類細分,精選出66家陝菜小吃示範店。例如,首次對品類細分到油潑麵、餃子、肉夾饃、水盆羊肉等陝西的美食IP上,讓消費者的心智能夠迅速接收到品牌的定位、價值。
  • 央視2套首播《千年陝菜》---漢陰美食亮相全國觀眾(視頻版)
    近日,一部大型人文美食4K紀錄片《千年陝菜》在央視二套首播,影片中構圖優美的畫面、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樸實動人的故事,受到全國觀眾的眾多好評。六集紀錄片《千年陝菜》以「九鼎之味」「妙造自然」「面裡乾坤」「三秦五味」「炊金饌玉」「古意薪傳」為分集主題,通過20多個講述老陝人物與菜餚的故事,將這道蘊含人間煙火的歲末珍饈,通過央視端上億萬觀眾的「餐桌」。《千年陝菜》六集紀錄片中有兩集播出了漢陰美食,把「陝菜之鄉」漢陰美食充分展示在全國觀眾面前。
  • 飲食文化系列談(二十五)——談紀錄片《千年陝菜》裡的遺憾
    紀錄片《千年陝菜》,如期在央視2播出。作為該片顧問的我,在籌備期和編導的交流中,談到了一些自己關於如何解讀詮釋三秦大地上沉澱出來的美食及文化。在開機後,無論是拍攝過程中還是後期編輯製作,我都沒有再參與。因而,看了正式播出的成片後,一是表示衷心祝賀,二是從自己研究領域出發,從學術觀點上提出一些遺憾問題,為今後拍片,或做研究、做學問、做教學,留下點自己的看法。
  • 專訪川陝名吃創始人——柳奇:「責任和擔當,讓陝菜在美國飄香」
    他就是川陝名吃的創始人——柳奇因為餐廳豐富的菜品種類獨具特色的中式菜品、傳統味道令華盛頓白領、美籍華人、海外留學生等讚不絕口短短六年,川陝名吃三次獲我認為陝西菜式特色有「三突出」,一是主料突出:以牛羊肉為主,以山珍野味為輔;二是主味突出:一個菜式調味品雖多,但主味卻只有一個,酸辣苦甜鹹只有一味出頭;三是香味突出:除多用香菜作配料外,還常選幹辣椒、陳醋和花椒等。在美國人還沒有完全了解熟悉中華飲食文化的情況下,如果一下子推出很多美食,會讓當地人覺得眼花繚亂、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配餐了。
  • 陝菜情緣 紅梅花開迎春來
    | 西泰厚 | 老城味道 | 九大碗 | 福潤德 | 細柳臊子十三花 | 建行大廈 | 老秦味道 | 關中小廚坊 | 九煲一鍋 | 遇見長安 | 開鍋羊肉 | 一碗麵 | 海榮鍋貼 | 森鹿 | 尋味記涮吧 | 禧田園 | 天下第一面 |陝菜專欄:如畫陝菜 | 陝菜春秋 |陝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