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海明威:在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那裡有尊嚴

2021-01-09 黛妮的世界文藝

作家海明威最拿手的事就是在文章中寫對白。他有一副極為敏感的耳朵,能夠辨別人們談話中極為細緻的差別,而且善於使用一種「風格化的口語」表達出來。《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就是展示了海明威的拿手本領。整篇小說很簡短,但很乾淨,寥寥筆墨,以對白就勾出三人性格。

清晨時分,在西班牙的一家咖啡館裡,一位老人正在喝白蘭地。一個年輕的侍者很生氣;他希望那位老人能離開,這樣他和一位年長的侍者就能關掉咖啡館回家了。他侮辱那個聾子老人,當他說「老人是個討厭的東西」時,他對老侍者的感受漠不關心。然而,年長的侍者意識到,這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喝白蘭地並不令人討厭,他只是孤獨。毫無疑問,這就是那位老人上周要去上吊自殺的原因。

當老人離開時,侍者們關上了咖啡館。年輕的侍者離開家去了,年長的侍者走到一家通宵營業的咖啡館,在那裡他想起了他強烈認同的老人生活中可怕的空虛。喝完咖啡,年長的侍者回到家裡,再過幾個小時他就要睡覺了。在此之前,他必須勇敢地面對漆黑的夜空。

這個故事裡發生了什麼?什麼都沒有。這些文字代表什麼?什麼都沒有。故事情節是什麼?什麼都沒有。事實上,因為沒有情節,海明威讓我們完全專注於故事的意義——也就是說,在一個以虛無為特徵的世界裡,故事中的主人公會發生什麼可能的行為呢?同樣的,沒有一個角色有名字。

這個故事的主題是 迷惘或虛無。

那麼這個故事的主題是什麼呢? 迷惘或虛無。這正是這個故事的內容:虛無和我們對抗它的方法。當面對一個毫無意義的世界時,一個拋棄了所有舊價值觀的人,一個現在完全孤獨的人——這個人該如何面對這個貧瘠的世界?那個人如何能夠避開虛無的黑暗?

故事的背景是一家乾淨的西班牙咖啡館,兩位不知名的服務員(一位年長的,一位年輕的)正在討論一位老人(同樣不知名),他每天晚上都來,一個人坐著,喝白蘭地,直到打烊。那位年輕的侍者提到那位老人上周企圖自殺。當老服務員問老人為什麼要自殺時,年輕的服務員告訴他老人已經絕望了。「為什麼?」老侍者問。「沒什麼,」年輕的侍者回答。

年輕的服務員說,如果一個人有錢,絕對沒有理由去自殺(他聽說老人有錢)。對於年輕的服務員來說,錢能解決一切問題。對於一個年老、富有的人來說,試圖在面對虛無的絕望中自殺,這超出了年輕侍者的理解範圍。然而,空虛是老人每天晚上來咖啡館喝酒直到喝醉的原因。

相比之下,老侍者知道所有關於絕望的事情,因為他在乾淨的、先前燈火通明的咖啡館熄燈之後還會呆上一段時間。老侍者也知道恐懼。「那不是恐懼,」海明威這樣評價這位老侍者,「那是他太熟悉的微不足道的東西。這是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一個人也是虛無縹緲的。」在一家廉價的通宵酒吧喝了一杯後,這位老服務員知道他要到天亮才會睡覺。

故事中重要的不僅是世界的虛無狀態,還有老人和老侍者對這種虛無的感受和反應。因此,海明威在這篇文章中,真正的主題是對人的虛無狀態的感覺,而不是虛無本身。不過請注意,這兩位老人都不是被動的受害者。這位老人有他的尊嚴。當年輕的侍者在評價這位老人時, 老侍者並不否認他的這種說法。老人是乾淨的,他喜歡在乾淨、明亮的地方喝白蘭地。這位老人確實帶著尊嚴離開了。面對人類的虛無狀態,這並不算什麼——這一點點古老的人類尊嚴,但是,海明威說,有時候,這就是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年輕的侍者想讓老人去一家通宵營業的咖啡館,但老侍者反對,因為他相信清潔和光線的重要性。在這裡,在這個光線充足的咖啡館裡,燈光是人類試圖阻擋黑暗的象徵——不是永久的,但至少有用。在有尊嚴的地方,老人本質上的孤獨就不那麼難以忍受了。孤獨、黑暗、虛無的危險就是自殺。

老侍者比年輕侍者更聰明、更寬容、更敏感。

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老服務員和年輕服務員之間的差異,尤其是他們對老人的對立態度。然而,在最初兩位侍者對一名過路士兵和一名年輕女孩的評論似乎非常相似,他們似乎都憤世嫉俗。當年輕的侍者談起這位老人時,他說:「我可不想那麼老。」然後我們看到兩個服務員之間明顯的區別,因為老服務員為老人辯護:「這個老人是乾淨的。他喝酒不灑出來。即使是現在喝醉了也是這樣。」

年輕的侍者拒絕再給老人倒一杯酒,因為他想回家和妻子團聚。相反,老侍者對年輕的侍者的行為感到不滿。老侍者知道在黑暗中回家是什麼滋味;他自己要到天亮才回家睡覺——那時他就不必在黑暗的虛空中入睡了。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位老侍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海明威的代言人,因為他指出,這位老人離開咖啡館時帶著尊嚴地,他肯定那位老人很乾淨。年輕的侍者性急,有妻子可以回家,而老侍者則不像年輕的侍者那樣從容不迫,因為沒有人在等他,除了他的空房間,他沒有地方可去。老侍者比年輕侍者更聰明、更寬容、更敏感。

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有個獨特的寫法,就是愛用「零度結尾」。

海明威說的是:為了遠離虛無、黑暗和虛無,我們必須擁有光明、清潔、秩序(或紀律)和尊嚴。如果其他一切都失敗了,人類必須有所依靠,否則唯一的選擇就是自殺。但我們知道得更清楚:老侍者睡不著是因為他害怕黑暗,害怕虛無。海明威本人也遭受了嚴重的失眠,感到孤獨和被遺棄在宇宙中。

海明威的文字乾淨而明亮。他的短篇小說有個獨特的寫法,就是愛用「零度結尾」。讀者原指望作者最後亮出意圖,或者像歐亨利那樣,來一個出乎讀者意外的結局,結果卻是平平淡淡地滑去,像是結束又不像結束,把茫然的讀者懸在半空。故事淡然而止,留給讀者的是一片思念、感想?或者是一片茫然?但無論如何,我相信這三個人的形象已種入讀者的心田了。

相關焦點

  • 海明威的巴黎,靈感處處
    簡單的拱門變成了畫框,從那裡可以飽覽巴黎城的宏偉壯麗。無需多大運動,沿著這些街道獨自行走就會有不少收穫,這些賜贈會自動呈現給藝術家的靈魂。海明威喜歡讓這些景象走進自己的記憶和經驗,它們會成為生活以及未來要寫的小說的內容。
  • 《受益人》的受益人,就是那些渴望一個明亮乾淨地方的人
    《受益人》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裡,它核心的部分,看起來像是個黑色電影,但到中間我們才發現,它只是借了個黑色電影的殼,但在每個環節上都和黑色電影背道而馳,製造了一個最大的變數,最後給出了一個煥然一新的世情故事。 這個變數,就是感情。
  • 紀念日 海明威:死於1961
    海明威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不僅是一個和詞語鬥爭的作家,在死後50年,他的聲譽已經傳遍了全世界,無論讀沒讀過《太陽照常升起》或者《永別了,武器》,許多人都能想起一個胸毛茂密的男人,有不屈的眼神和一桿獵槍。他觀念保守,鄙視女人,殺戮動物,喜歡戰爭,四海為家,現代社會的一切秩序都與他相悖,但人們仍然尊他為偶像。
  • 海明威:是硬漢作家、是多情渣男,更是終極酒店控
    如果海明威今天還活著,他也許會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酒店博主。麗茲大酒店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批作家、藝術家幾乎都有著一個相同喜愛的地方:位於旺多姆廣場的麗茲大酒店。我們坐在酒吧櫃前的高腳凳上,看酒吧侍者用一個鍍鎳大調酒器調製馬丁尼雞尾酒」海明威 《太陽照常升起》 上海譯文出版社譯本這其實是故事結尾的告別場景,海明威甚至借著主人公的嘴說著自己的感受:「真奇怪,你一到大旅館的酒吧間裡,就有種了不起的高雅的感覺。」
  • 從海明威到三島由紀夫:十大傳奇作家的自殺悲劇
    deCODE基因公司宣稱他們的調查結果顯示,像畫家、音樂家、舞蹈家、作家這類富有創造力的人得精神病的概率比創造力低的那些人高25%。哈佛精神病學教授羅滕伯格認為,精神病跟創造力之間沒有必要的聯繫,我們依舊把19世紀飽受精神病折磨的藝術家們的故事浪漫化了。不管這期間到底有沒有聯繫,下面我們列出了10 大傳奇作家的自殺悲劇。
  • 海明威的巴黎 | 一次充滿愛和失落的旅行
    貢布斯特街的聖·奧諾雷酒館 誘惑始終在那裡,近鄰一家溫馨舒適的咖啡館等著海明威光臨。外面燈光明亮,擺著很多散布到人行道上的小桌,總是吸引著海明威進去待下來,寫上幾個小時的東西。夜幕降臨這個城市時,海明威就坐下來回想自己的觀察所得以及在這個新地方參加的活動—這個城市現代主義的光芒閃爍明亮,召喚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巴黎為家,讓萬物煥然一新。
  • 【賞析】海明威《老人與海》
    董衡巽在《海明威與現代小說》一文中指出,海明威創造的是一種現代英語文體,他拋棄了19世紀作家全知全能的縱向敘述,而採用橫切面的表現手法,使作品簡潔而明朗。牟強的《海明威美學思想初探》進一步指出,海明威以海面之上八分之一的物質世界,來表現海面之下八分之七的心靈世界。
  • 作家與貓:俘獲村上春樹、博爾赫斯、海明威的靈感繆斯
    今年出版的《作家與他們的貓》一書中,記錄了作家們與貓主子的情感與日常。海明威曾寫道:「貓能做到情感上的絕對坦誠。人,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總會隱藏自己的感覺,但貓不會。」海明威的貓咪大家族在他死後繼續生活在佛羅裡達基韋斯特的海明威故居博物館裡,也算是完成了最後的陪伴和守護了。03村上春樹HARUKI MURAKAMI誰能想到,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最著名的小說之一《挪威的森林》,是為了還一個幫忙照顧貓咪的人情。
  • 海明威:二十世紀偉大的作家,最後親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說起海明威大家並不陌生吧!尤其是他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家喻戶曉。海明威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郊區奧克帕克,美國作家、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
  • 海明威早到書裡說過,你知道在那裡嗎?
    喜愛文學的人一定聽過著名的文豪海明威的一句話,「如果你也想和別人一起私奔,龍達是最合適的地方,整個城市目之所及,全是浪漫的風景」。僅僅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感受到這位作家對於龍達給出的高級評價,然而時過境遷,來到了21世紀,龍達的遊客並沒有因為海明威的一句話變得多,反而因為他的書變得稀少。
  • 作家與貓,俘獲村上春樹、博爾赫斯、海明威的靈感繆斯
    這位寫出了《老人與海》和《喪鐘為誰而鳴》的作家,無論何時都擁有幾十隻貓。海明威的貓咪大概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貓了,它們甚至能擁有自己的客房,他親切地稱它們為「呼嚕工廠」和「愛的海綿」。
  • 海明威在古巴喝過的
    很奇怪,在聽到這個消息時,我的第一反應不是去聽歌,而是想起了海明威。想起了一個叫La bodeguita的小酒吧,至今在那個酒吧的牆壁上,都留有海明威的一句話:我的莫吉託在小雜貨鋪,我的邰吉利在小佛羅裡達。
  • 各位讀者好,本篇向大家介紹近代作家海明威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國作家和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郊區的奧克帕克,晚年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
  • 福克納與海明威的齟齬
    他也不管福克納說他缺乏勇氣具體內涵指的是什麼,便讓自己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朋友C.T.蘭哈姆準將為他作證,說明他在戰火中表現如何。準將寫了一封三頁長的信掛號寄給福克納,證明海明威當戰地記者時有「特殊的英勇表現」。1947年6月28日,福克納復了信。裡面說:
  • 海明威:喝最烈的酒,泡最漂亮的妞!他的3條人生準則也太野了
    最初只是一名非學院派文學青年的海明威,後來融入巴黎文壇,成功地贏得了各種大獎。他怎麼做到的?真正的海明威許廣平,餘秋雨棄糠妻李紅娶小其16歲,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喜歡戰爭、拳擊的硬漢作家。從記者的身份轉變為戰士。
  • 海明威的時間
    他的頭部中了一顆獵槍子彈。他的一些朋友說他情緒沮喪;另一些朋友認為他心情很好。他的妻子發表聲明說,海明威是在擦槍時因意外走火把自己打死的。 海明威與卡斯楚(右) 一想到我的生命消逝得那麼迅速,而我並不是真正地活著,我就受不了——《太陽照常升起》
  • 紀念海明威誕辰120周年 《整個巴黎屬於我》出版
    不巧的是,《星報》的編輯此時對海明威的工作印象深刻,開始派給他更重要、也更費時間的選題。他們把他派到歐洲的各個地方。那時的歐洲仍然沒有走出上次大戰的餘波,同時也在積極地籌備下一場戰爭。在海明威立誓「把這些全都拋開」後不久,他便踏上了日內瓦採訪之旅,奔走了將近一個月。
  • 「老爹」海明威實際上是怎樣一個爹?
    最新出爐的第五冊主要刊載了海明威在1932年1月-1934年5月期間的書信,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了解他的日常生活,意識到真正的海明威不僅是一位作家、一名運動員,同時也是一位父親。這一時期,海明威在他的小說裡探索著為人父的款款深情。卻又在信件中坦言,育兒生活會導致他從寫作這件最重要的事情上分心。寫作事業「絕無藉口」海明威總共有三個兒子。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海明威:與死神擦肩而過,深刻影響其創作生涯
    01 巨匠誕生 1899年7月21日,美國作家海明威出生於伊利諾州芝加哥郊區的奧克帕克鎮,他在家中的六個孩子中排行老二。當時他的父母絕不會想到,將來,這個孩子會成為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沒有人比馬爾克斯更孤獨,哪怕是獵鯊的海明威
    在一次訪談中,當被問及如何理解作家這個行當及其成功的時候,他引用登山運動員作為例子,認為寫作跟登山運動一樣是個孤獨的工作,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能幫得了你,而當你成功地攀登到頂峰之後,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體面地下來,然後再去尋找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