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後,5段場景看懂《千與千尋》

2021-12-31 光明日報

收錄於話題 #映像 46個

文|張天水

上映13天,4億,豆瓣9.2分。宮崎駿動畫長片《千與千尋》18年後登錄國內院線,隨即掀起一陣觀影熱潮。

對中國觀眾來說,《千與千尋》並不算一部新片。早在2001年,《千與千尋》便憑藉劇情、配樂、導演等各方面的精彩表現風靡全世界,大大小小獲獎無數。

在國內,很多觀眾都將它奉為動畫圭臬,千尋的奇幻之旅也成為一代人心中最美好的影像回憶之一。

電影中,白龍對千尋說,不要回頭,我們一定會再相遇。誰想,當我們和他們在銀幕上再相遇的時候,時光已經流逝了18年。

要用什麼樣的詞語形容這部動畫?有人說它是懷舊經典,深深地打下了時代變革的烙印;有人說它是匠心之作,簡單的手繪世界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還有人說它歷久彌新,每次看都能帶來不同以往的體驗。一千個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觀眾心中都有自己的《千與千尋》。

「只能送你到這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在《千與千尋》中國大陸正式海報上,千尋和白龍遨遊在藍天白雲之上,白龍褪下的鱗片在空中飛舞閃爍,這個畫面曾讓無數影迷感動到淚流滿面,第一次感受到了成長與愛的力量。

在這場跨越時空的成長教育課中,是否有一句臺詞、一個畫面、一種情愫讓你終身難忘?讓我們走進影院,在大銀幕上重溫這五個經典段落,並且帶著這份溫熱的感動一直向前,不回頭。

1、即使渾身顫抖,也要大聲喊出「請讓我在這工作」

成長總是發生在一瞬間。對於十幾歲的花季少女來說,走進這個神秘世界之前,她還因為「第一次收到花就是送別的花」這件小事悶悶不樂;而下一刻,她卻不得不獨自面對這個危機四伏的新環境,承擔起拯救父母於生死邊緣的使命。

湯婆婆一語道出了現實世界的殘酷:「為什麼你想要工作,我就要僱傭你?你看起來又笨又愛撒嬌又愛哭。」

儘管如此,千尋想要工作的心情卻越發堅定。因為她知道,要想活下去,就必須依靠自己的雙手去爭取、去努力。

 

2、「不要長太胖,否則會讓人宰了吃的。

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吃神的食物而變成了豬,被湯婆婆關進了豬圈。當白龍帶千尋來看望父母的時候,卻看到他們因為吃得過多而趴在地上呼呼大睡,只能任憑宰割。「不要長太胖,否則會被人宰了吃的。」千尋哭著喊出這句話,然後頭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如今這幅畫面已經被網友做成了搞笑表情包,廣泛流傳在減肥圈和美食圈之中。但多年前看到這裡時震驚的心情,仍然難以忘懷。

貪吃就會變成豬,如此深刻的道理用簡單的形式就表達出來了,這大概就是動畫的動人之處吧。

 

3、面對不義之財說出「我不要金子,謝謝你」

無臉男這個角色曾經是很多人兒時的噩夢,會吃人的血盆大口、面具裝飾的面孔、漂浮不定的身形,以及空虛寂寞的內心,都讓人不寒而慄。但這一次很多人表示,再看《千與千尋》,忽然能夠理解這個人物了。

它只是一個需要朋友的可憐人。為了報答千尋的恩情,為了和千尋做朋友,無臉男變出了數不盡的金子。

當周圍人對財富趨之若鶩的時候,千尋卻堅定地說「我不要」,並詢問他有沒有家,之後還願意帶著這個新朋友踏上未知的之旅。

堅定內心,遠離誘惑,助人為樂,善交朋友,這些我們從小就會背誦的品質,在紛繁複雜的當下卻越發顯得珍貴。

 

4、「大家一起紡的紗,能夠帶來好運」

下了有去無回的電車,經由一盞跳動的檯燈帶路,千尋和朋友們來到了錢婆婆的家,影片也進入了一段難得的溫情時光。

誤會消散了,心事解開了,曾經沉睡的記憶也在慢慢甦醒。在溫暖的燈火下,小烏鴉和小老鼠紡紗織線,錢婆婆、千尋和無臉男喝茶小憩,其樂融融。

臨走之前,錢婆婆送給千尋一個漂亮的發繩:「這是護身符,大家一起紡的紗,能夠帶來好運。」 

眾人拾柴火焰高,當所有人齊心協力的時候,最艱難的任務、最遙遠的夢想也會一點點變成現實。這不是魔法,卻擁有最強大的魔力。

 

5、只要相信,就一定會重逢

在影片的結尾,歷經千難萬險之後,白龍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坊寶寶勇敢走出了室外,千尋父母身上的魔咒也破解了,而成長最大的莫過於千尋自己。曾經那個愛哭的小女孩,笑著拯救了全世界。

在神隱世界的入口處,千尋問白龍,我們還會重逢嗎。白龍拉著千尋的手說,一定,一定,你快回去吧,記得別回頭。

在明亮而又略帶憂傷的旋律裡,兩個人拉住的雙手逐漸分開,千尋的身影也在草坪上越行越遠,一場如夢似幻的旅程接近尾聲。

當夢境和現實的界限開始模糊的時候,千尋頭上的發繩仍在熠熠發光,似乎在訴說著曾經的一切。

只要經歷,就不會忘記;只要相信,就一定會重逢。

就像18年彈指一揮間,短暫的分離,也許是為了讓相遇更加動人吧,讓我們在時光的旅程中變成更好的你和我。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總編室

責編:王子墨

編輯:孫小婷 常瑩 李如皓

相關焦點

  • 18年後才看懂《千與千尋》:它是一部屬於成年人的成長曆程
    《千與千尋》18年後首次在中國內地上映,很多人都說看過N遍了,還是忍不住到電影院再去看一遍。不同的人對這部電影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看到了成長、有人看到了欲望、有人看到了孤獨寂寞冷、有人看到了愛……而我,也是在18年後才看懂了這部電影,它不是一部童話,它是一部屬於成年人的成長曆程。
  •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些情節,長大後才能看懂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些情節,長大後才能看懂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在小學時,大概是在動畫頻道看到的。已經不記得當時是什麼樣的感覺,也不記得劇情,只是特別的喜歡白龍。後來再一次觀看,已經上高中了,當時終於理順了全部的劇情,也有了一定的感觸。
  • 《千與千尋》18年,原來無面男才是男主角!
    《千與千尋》是在2000年2月到2001年7月製作,2001年上映至今,持續18年日本票房排行榜第一,真正意義上跨越了兩個世紀。《千與千尋》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金像獎和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動畫長片。
  • 《千與千尋》上映刷屏:18年後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無臉男無法融入集體,他常常孤獨地在橋頭佇立。
  • 《千與千尋》再上映:18年後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18年後這部電影再一次搬上了大銀幕,昨天剛上映,可是長大之後我們再去看《千與千尋》卻有了不同的領悟。 其實,《千與千尋》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電影。有時候和一個人聊天,我們發給對方的消息,他很久才回復,可是我們收到對方的消息,卻總是迫不及待地大段大段回復給他。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習慣,給一個很重要的人發消息,如果對方一直沒有回,那自己就會默默刪了那個對話框。 因為總感覺那個對話框,見證了自己的卑微和討好。
  • 《千與千尋》再上映:18 年後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18年後這部電影再一次搬上了大銀幕,昨天剛上映,可是長大之後我們再去看《千與千尋》卻有了不同的領悟。 其實,《千與千尋》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電影。有時候和一個人聊天,我們發給對方的消息,他很久才回復,可是我們收到對方的消息,卻總是迫不及待地大段大段回復給他。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習慣,給一個很重要的人發消息,如果對方一直沒有回,那自己就會默默刪了那個對話框。 因為總感覺那個對話框,見證了自己的卑微和討好。
  • 《千與千尋》:18年後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等長大了,我們再去看《千與千尋》卻有了不同的領悟。其實,《千與千尋》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電影。 成人的世界,時刻都面臨著「成為豬」的誘惑 《千與千尋》裡面有一幕,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有時候和一個人聊天,我們發給對方的消息,他很久才回復,可是我們收到對方的消息,卻總是迫不及待地大段大段回復給他。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習慣,給一個很重要的人發消息,如果對方一直沒有回,那自己就會默默刪了那個對話框。 因為總感覺那個對話框,見證了自己的卑微和討好。
  • 《千與千尋》的成人秘密,你看懂了沒?
    距離首映18年後,《千與千尋》終於在中國上映了!這部喚起無數中國觀眾青春記憶的動畫電影,是宮崎駿的集大成之作,曾以304億日元的驕人成績,位列有史以來日本電影票房冠軍,並榮獲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可謂蔚為大觀。
  • 影視 ▎《千與千尋》再上映:18年後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18年後這部電影再一次搬上了大銀幕,昨天剛上映,可是長大之後我們再去看《千與千尋》卻有了不同的領悟。 其實,《千與千尋》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電影。有時候和一個人聊天,我們發給對方的消息,他很久才回復,可是我們收到對方的消息,卻總是迫不及待地大段大段回復給他。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習慣,給一個很重要的人發消息,如果對方一直沒有回,那自己就會默默刪了那個對話框。 因為總感覺那個對話框,見證了自己的卑微和討好。
  • 《千與千尋》:這些深刻寓意,你絕對沒看懂
    《千與千尋》背後的秘密 5月9日,宮崎駿的經典力作《千與千尋》確認引進中國內地,中文海報隨之曝光。 不少網友表示:18年,終於等到你!
  • 18年後再看《千與千尋》,才知道宮崎駿為什麼了不起
    《千與千尋》2001年在日本上映,獲得的包括奧斯卡在內的獎項數也數不過來。18年過去了,仍是日本票房冠軍,至今沒有誰能撼動它的霸主地位。因此它在內地宣布定檔後,熱搜榜就時不時出現死忠粉們期待的消息:比如V姐前兩天剛分享的,由國內口碑最好的海報設計師——黃海製作的《千與千尋》中國版海報↓
  • 《千與千尋》18年後上映:成長的故事,看這一部就夠了
    沒錯,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將要在18年後登錄中國大陸,就在6月21日,中國影迷終於有機會在電影院的大熒幕上看到這部動畫電影。18年前的童年記憶,每當我們回想起《千與千尋》,心中有滿滿的感動,時間過去了這麼久,這部經久不衰的動畫電影依舊被許多人所懷念。
  • 《千與千尋》再上映:18年後,不知道多少父母真正看懂了
    作者:無影  主播:楊槍槍01被譽為日本殿堂級的動畫片《千與千尋》終於在國內上映了。這部被譽為「影響一代人的電影作品」,18年後重看,還是讓人莫名感動,曾經的畫面一幕幕湧上腦海,滿是回憶的味道。都說《千與千尋》是一個寫給成年人的童話,現實中我們又有多少孩子,和無臉怪一樣,他們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在不斷討好別人的路上越走越遠,找不到真實的自我
  • 《千與千尋》的成人秘密,其實我們都沒看懂
    距離首映18年後,《千與千尋》終於在中國上映了!提前預警一下,這本書可能會徹底顛覆18年來大家對《千與千尋》的認知。《千與千尋》的美術指導及主創人員,事先對原景地做過周密的實地調查。之所以用「四方津」作為故事開始的舞臺,是因為它位於日本「20號國道」甲州街道。在宮崎駿繪製的分鏡頭劇本中,明確表示這個場景,需要再現「20號國道」的印象。
  • 18年後,我才看懂了這部「成人」電影!
    《千與千尋》18年後首次在中國內地上映,很多人都說看過N遍了,還是忍不住到電影院再去看一遍。不同的人對這部電影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看到了成長、有人看到了欲望、有人看到了孤獨寂寞冷、有人看到了愛……而我,也是在18年後才看懂了這部電影,它不是一部童話,它是一部屬於成年人的成長曆程。
  • 18年後再看《千與千尋》:人生是無法回頭的一方通行.
    《千與千尋》全球首部同時獲得奧斯卡和柏林電影金熊獎的動畫電影,從2001年至今,仍然以308億日元的票房穩居日本電影票房史第一位。曾經看過電影的孩子,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曾經看著千尋與無臉男乘坐的列車沿著海平面一路沒有盡頭的奔馳,現在察覺自己的人生也已經在不回頭的疲憊奔走。
  • 《千與千尋》小時只看圖文和故事,長大後看懂的是人生!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
  • 18歲的《千與千尋》,看笑了孩子看哭了家長
    作為動畫影史的巔峰,影片在上映前已創下多項紀錄:貓眼24.7萬的想看人數位居日本引進片第二;9.7分的點映成績和97%的上座率皆創新高,並在八次登上微博熱搜後佔領各平臺熱搜,實時票房居當日第一。不少影評人和業內人士紛紛發文製圖,助力這部不朽經典的上映。
  • 【夜讀】《千與千尋》再上映:18年了,年少不知劇中意,如今已是劇中人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 :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小時候看《千與千尋》,以為就是一個小女孩跟隨父母來到鄉下,誤入了一個怪物的世界,然後小女孩在這個世界冒險,最後帶領自己父母逃離的童話故事。18年後這部電影再一次搬上了大銀幕,昨天剛上映,可是長大之後我們再去看《千與千尋》卻有了不同的領悟。
  • 長大以後,我才看懂了《千與千尋》,我們都活成了面目全非的樣子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長大了,當我長大後再去影院看《千與千尋》,我才看懂了這部電影,也發現自己活成了像電影中那些配角一樣,都是面目全非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