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胸無點墨,鬥大的字識不了幾個,為何能在盛唐一手遮天?

2020-12-23 寫乎

作者:許雲輝

「李林甫胸無點墨,鬥大的字識不了幾個!他執掌吏部事,看見判詞中有『杕(dì)杜(《詩經》篇名,孤生赤棠樹,喻人孤立無援)』二字,張口就問副職:『杖杜是啥意思?』副職被嚇得低頭假裝沒聽見。這就是他『杖杜宰相』的來歷;他的小舅子媳婦生兒子後,李林甫附庸風雅,親手寫賀詞『聞有弄璋之慶』,愣把『弄璋』寫成『弄獐』。小舅子往客廳一掛,把客人們笑得噴飯。從此,李林甫又被稱為弄獐宰相。」

「他雖然沒文化,但獨攬朝政,欺君罔上,勢壓群臣。他把一個正直的諫官趕出朝廷後,殺雞儆猴召集諫官們訓話:『當今天子聖明,我們貫徹執行旨意尚且來不及,還諫的哪門子言!你們難道看不見那些做儀仗的馬,因為每天一聲不吭,所以頓頓好吃好喝伺候著!只要不守規矩瞎吼,就會被馬上踢出團隊!你們好好琢磨琢磨!』」

「李林甫鼠目寸光,為鞏固相權,竟然奏請天子重用安思順等少數民族將領擔任節度使,使安祿山得以渾水摸魚,長期控制河北,最終導致安史之亂,逼得聖駕西幸至此!」

公元756年8月,成都,唐玄宗行宮裡,幾個朝臣七嘴八舌議論李林甫。唐玄宗作總結性發言:「李林甫的確是舉世無雙的『妒賢疾能』之人啊!」

給事中裴士淹直言不諱:「陛下既然早知其為人,為何還讓他擔任宰相長達19年?」唐玄宗被問得「默不應。」

(一)曲線拜相

李林甫出身官三代,因為沒有文化,請求擔任司門郎中職位時被無情拒絕:「擔任郎官者必須德才兼備,李林甫是麻布繡花----配不上!」李林甫削尖腦袋先進東宮當了個閒官,又混到國立大學當了個副校長,逐步官運亨通,一路直升至吏部侍郎(相當於今組織部和人事部副部長)。

為再上新臺階,李林甫把寶壓在武則天的孫女武惠妃身上。武惠妃在三千粉黛中獨享恩寵,兒子壽王與盛王被唐玄宗愛屋及烏格外恩寵,太子李瑛逐漸失寵。李林甫打通關節,奴顏婢膝向武惠妃表忠心:"願保護壽王!"武惠妃視其為強援,經常幫他吹枕頭風。

在高力士暗助下,李林甫將唐玄宗的一項宰相任命消息提前洩露給當事人。宰相就任後投桃報李,力薦李林甫德才兼備「堪為宰相」,武惠妃也不停地為他吹枕邊風。李林甫如願以償,與侍中裴耀卿、中書令張九齡同時升任宰相。

就職時,裴耀卿與張九齡都謙恭地彎腰疾行,唯獨李林甫倨傲地站在他倆之間大搖大擺接受任命書,眉宇間得意洋洋。旁觀者驚嘆:「這哪兒是三個宰相上任,分明是一雕挾持兩兔啊!」

(唐玄宗)

(二)曲意逢迎

曲意逢迎,是李林甫深得唐玄宗歡心的不二法門。

秋收時節,唐玄宗欲從東都洛陽返回長安。宰相裴耀卿等諫言:「陛下於農忙時節西行,難免騷擾百姓。臣等建議等到入冬再回長安。」李林甫見唐玄宗有些不爽,便假裝腳疼,散朝後一瘸一拐落在後面,趁唐玄宗詢問緣故時才亮出底牌:「洛陽和長安本就是陛下的東西宮,陛下想去哪兒還用選擇時候嗎?如果擔心擾民,陛下宣布免除沿途州縣的租稅即可!」唐玄宗大喜,依計而行返回長安。

太子李瑛與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都對唐玄宗獨寵武惠妃而冷落他們的母親心懷不滿,時有怨言。唐玄宗龍顏大怒「將罪之」,遭到賢相張九齡義正辭嚴的反對,心情很是不爽。李林甫當面不發表意見,背後卻通過太監向唐玄宗表明立場:「帝王的家事,何須與別人商量!」在李林甫與武惠妃內外勾結下,唐玄宗最終聽信李林甫讒言,把三個

唐玄宗打算重用行政能力很強的節度使牛仙客,張九齡以其才疏學淺為由堅決反對。李林甫表面附和,暗中卻把消息透露給牛仙客,又四處散布消息聲援唐玄宗:「只要有真本事,又何必滿肚子學問?而且天子要重用什麼人,有何不可?」唐玄宗認為李林甫善解人意且不專權,從此更加疏遠張九齡,後來索性罷免張九齡和裴耀卿相位,獨寵李林甫,任命牛仙客為宰相。

(三)排除異己

李林甫因為沒有真才實學,全憑溜須拍馬上位,所以把「武大郎招夥計----比自己高的不要!」當做用人原則。才望功業超過他的文臣、被唐玄宗倚重的武將、權勢地位嚴重威脅到他的官員,都成為李林甫處心積慮消滅的靶子。

兵部侍郎盧絢風度翩翩,唐玄宗讚美他氣質超群。李林甫吃起乾醋,動用各種卑劣手段,將其貶職外放。

唐玄宗打算重新啟用絳州刺史嚴挺之,李林甫絞盡腦汁從中作梗,使唐玄宗誤以為嚴挺之年事已高且患風疾而作罷。

宰相李适之不信邪,公開與李林甫叫板。李林甫根據他性格粗疏的缺點設下圈套,故作神秘告訴他:「華山有個大金礦,可惜皇帝不知道。」李适之果然中計啟奏。唐玄宗問李林甫,李林甫假裝一片忠心:「臣早知此事。但華山是陛下的本命山,豈可開採!」唐玄宗深受感動,斥責李适之:「您以後奏事前,先與李林甫商議好,免得張口就放黃腔!」李适之自此逐漸被疏遠,最後罷相遭貶服毒自殺。

唐玄宗為網絡人才,詔求有精通一藝的天下士人入京候選。杜甫聞訊,興衝衝入京應試。李林甫唯恐士人們在對答時揭露自己的滔天罪行,竟然說服唐玄宗對士人們層層篩選到京城統一參加考試,再指使心腹擔任主考官。在李林甫導演下,上演了空前絕後的讓全體考生落榜的鬧劇。杜甫也成為這場鬧劇的犧牲品,「舉進士不中第」,被困長安十年。李林甫對唐玄宗撒下彌天大謊:「本屆考生無人及第,證明在您的英明領導下,民間已經沒有一個被遺漏的賢才!」

(四)一手遮天

被拍昏頭的唐玄宗對李林甫從精神到物質都「恩寵莫比」,李林甫由此權焰燻天,為所欲為。他舉薦性格軟弱的陳希烈出任宰相,自己在家處理政務,把陳希烈當照片貼在政事堂上。陳希烈天天坐班,既無人謁見,也無公文處理,只有偶爾在幾份無關緊要的公文上簽名的權力,閒得天天看螞蟻搬家。

太子李瑛被殺後,東宮儲位空懸。李林甫為回報武惠妃,多次勸唐玄宗立壽王李瑁為太子。唐玄宗最終選擇更成熟穩重的忠王李璵,立為皇太子後,改名李亨。

李林甫唯恐皇太子繼位後失勢,決定釜底抽薪扳倒太子。他指示心腹爪牙楊慎矜監視太子的妻兄韋堅,誣奏韋堅與邊將勾結,企圖擁立太子為帝。唐玄宗聽信讒言,將韋堅與邊將貶官,令太子休棄太子妃韋氏;李林甫賊心不死,炮製出一起矛頭直指太子的冤案,在政壇掀起一股腥風血雨,造成韋堅與邊將等官員無辜被殺或畏懼自殺。由於太子行事穩重無過失,唐玄宗對太子也非常信任,李林甫的陰謀詭計最終未能得逞。

楊慎矜青雲直上,嚴重威脅到李林甫地位。李林甫唆使爪牙製造流言,言之鑿鑿稱楊慎矜本是隋煬帝玄孫,一直賊心不死圖謀恢復隋朝。唐玄宗聞言大怒,李林甫趁機栽贓陷害,使楊慎矜最終被滅族。

鹹寧太守趙奉章搜集了彈劾李林甫的二十餘條罪狀,李林甫搶先一步暗示御史臺逮捕趙奉章,以妖言惑眾之罪,將其活活杖斃。

(五)自作自受

李林甫殺人不見血的骯髒手段,被其心腹楊國忠等人學得有模有樣。當他們明顯感覺到來自李林甫的威脅時,決定結成利益共同體,以其慣用伎倆還治其人之身。楊國忠審理一樁謀反案時,故意將李林甫牽涉進去。天天看螞蟻搬家的陳希烈按捺不住,跳出來作證。唐玄宗開始對李林甫心有芥蒂,逐漸疏遠。

752年10月,南詔國侵犯邊界,李林甫趁機奏請唐玄宗,令劍南節度使楊國忠速赴劍南就任擋槍子。楊國忠又氣又怕,唐玄宗安慰他:「愛卿先去劍南處理一下軍務,朕很快把您召回,升任宰相!」

李林甫得知後「心尤不悅」,憂患成疾。唐玄宗巡幸華清宮時,李林甫抱病隨從,病情加劇,一病不起。

楊國忠剛到劍南就被召回,前往華清宮謁見李林甫。楊國忠見李林甫已是奄奄一息,決定痛打落水狗,送他見閻王。於是,他在李林甫病榻前流淚表忠心後,迅速與安祿山合謀,彈劾李林甫曾與叛將阿布思約為父子,約定裡應外合謀反。安祿山還煞有介事地安排阿布思手下的降將作證。在楊國忠威逼利誘下,一些素來仇視李林甫的李氏親族出庭做偽證。連李林甫的女婿都唯恐受牽連,出面誣告嶽父在家中用巫術詛咒唐玄宗。

案件審理過程中,李林甫病逝華清宮。唐玄宗給予他「贈太尉、揚州大都督,給班劍、西園秘器」的隆重待遇。李林甫的兒子們護柩還京師,準備擇日安葬。

與此同時,「林甫與蕃將阿布思同構逆謀」案件落下實錘:罪名成立!

唐玄宗震怒,詔令褫奪李林甫官爵,廢為庶人,將其諸子貶謫嶺南。此時,李林甫尚未入土安葬。唐玄宗怒不可遏,令人劈開棺木,挖出李林甫口內含珠,脫去金紫朝服,改用小棺材「用庶人禮葬之。」

(六)受寵緣由

唐玄宗對裴士淹的追問沉默不語,但史書清晰地記載下李林甫得以獨寵的原因。

首先,李林甫心機深沉,出手大方。他用重金買通唐玄宗身邊所有嬪妃、太監、廚子、宮女,把他們變成全天候監視器,由此對唐玄宗的心思和行蹤了如指掌,成為唐玄宗腹內的蛔蟲。所以,他的諫言上奏,全都符合唐玄宗心意。

其次,唐玄宗自恃開創「開元盛世」,勞苦功高,開始踐踏法度、疏於聽政,對曲意逢迎的李林甫言聽計從,只聽歌功頌德之語,拒聞真實逆耳忠言。他高居深宮,「恣行宴樂」,沉溺酒色,「不以為恥」,心安理得當甩手掌柜。李林甫推波助瀾,徹底架空唐玄宗。

最後,李林甫外表忠厚,心藏奸詐。他「口有蜜,腹有劍」,喜怒不形於色,害人於不動聲色之中。他消滅異己,培植親信,終日挖空心思設計如何構陷政敵。他權焰燻天,殺人如麻,連兒子李岫都感到恐懼。李岫曾哭著跪求他收手,李林甫置若罔聞。

李林甫自知罪行罄竹難書,生怕遇刺,出門時戒備森嚴,令武士前呼後擁。他把臥室改造得如同迷宮,夜裡連續更換臥室,打一起換一個地方,連家人都不知他夜宿何處。

平心而論,李林甫的手段並不高明。他能憑藉拍馬、收買和構陷這三板斧,盤踞盛唐相位近二十年的原因,唐玄宗心知肚明:權力一旦被放出籠子,必將如虎兕出柙吞噬一切。而親手打開籠門導致李林甫為所欲為多年的人,正是唐玄宗自己!

【作者簡介】許雲輝,男,1984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雲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六十餘萬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評論和轉發。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中,為何聖人不把朝政交給太子反而交給李林甫?
    那麼問題來了,李隆基為何要把朝政大權交給李林甫而不交給太子李亨呢?原來大唐王朝的歷任皇帝都被太子整怕了,也整慘了。 第一任,李淵。李淵開始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結果李建成圖謀造反,發動了楊文幹兵變,被李世民撲滅之後,摁下葫蘆浮起瓢,李世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跟李建成明爭暗鬥。最終李二幹掉李大,尉遲恭戴甲進殿,逼迫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沒過一個月李世民就把李淵趕下臺,自己當了皇帝,李淵當了九年太上皇方才死掉。
  • 歷史上著名的宰相之李林甫-口蜜腹劍勢燻天
    但是通過對唐玄宗的一舉一動的掌握,李林甫可以很快分析出他的想法,藉此在朝政建議上能迎合唐玄宗的心意,慢慢開始被唐玄宗重視。而且李林甫還對後宮的勢力格局了如指掌,藉此拉攏後宮的妃嬪為自己所用,李林甫善於權謀,最擅長的就是坐山觀虎鬥,自己則坐收漁翁之利。
  • 從嚴書記被捕談唐朝李林甫:兩面人能可怕到什麼地步
    歷史是最好的「照妖鏡」,近讀唐史,讀到李林甫,一個典型的「兩面人」。不禁遍體生寒。靠著「兩面人」的做派,他從一個小「保安」一路竄升為盛唐宰相!「口蜜腹劍」這四個字,說的就是他。但是,這位「烈士」的家屬沒能沾到多少光,兒孫沒能繼承長平王的爵位。其子(李林甫的祖父)李孝斌僅做到市政府秘書長(原州長史),其孫(李林甫的父親)李思海僅僅是個揚州參軍,相當於縣團級的軍區司令部參謀,只是七、八品的小官。在這種情況下,李林甫想憑藉皇族身份大富大貴,不現實,只能靠自己打拼。
  • 蓋世太保在納粹德國「一手遮天」,但對這個非納粹組織,卻不敢惹
    同時因為蓋世太保在執行任務中,可以不經過德國既有的司法體系。對那些可能不滿意納粹德國統治的人,進行有罪定刑。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蓋世太保在德國做到了「一手遮天」的概念。納粹帝國統治下的百姓,無不擔心自己,在哪一天不小心,就被蓋世太保安上「不滿納粹政府」而被剝奪人權。
  • 盛唐詩歌與盛唐氣象
    (王之渙《登鸛雀樓》)「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李白《廬山謠》)「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在這些詩句裡洋溢著一股涵天蓋地的雄渾之氣,千載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壯。
  • 一生至少貢獻3個成語的李林甫真的只是個奸臣嗎?
    在一般人眼裡,或者說在一般的文學作品裡,李林甫是個奸臣,《新唐書》也直接把他列入《奸臣傳》,那他只是個簡單的「奸臣」嗎?如果他僅只是一個奸臣,那麼,他為什麼能在大唐宰相位上一呆就是19年呢?唐玄宗眼瞎了嗎?
  • 《長安十二時辰》給孩子最直觀的盛唐氣象,劇中名人你都認對了嗎?
    大部分家長都不願意孩子花太多時間看電視,但今天小愚還真要給各位寶爸寶媽推薦一部口碑網劇,正在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甚至有媒體稱它是「2019第一國產好劇」,適合小學3年級以上的孩子看,帶著課本上的知識點去看這部劇,孩子們真的能獲益匪淺。我們知道長安城是現在的西安,在盛唐時期,這可是國際有名的大都市。
  • 李林甫是奸臣,為什麼宰相卻做了19年
    李林甫最大的優勢,是交際能力,當上保安後,依靠舅舅姜皎,和親戚源乾曜,坐上了國子監副校長的位置。在宇文融和張說的政鬥中,支持宇文融,事成後再次升級,調到御史府,職位是御史中丞,正式進入中央高級別官員的行列,此後再接再厲,與侍中韓林聯合,職位升到了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 「大忽悠」李林甫:一句話將人忽悠成病
    上回書我們也講到,大唐厚黑學高手李林甫,忽悠人的功夫,不比本山大哥差。(見拙文李林甫的厚黑學:一番忽悠,讓潛在對手明升暗降)。今天,讓我們再次見識一下李林甫的忽悠術,如何「忽忽悠悠」就讓人得病了。中書侍郎嚴挺之素有傲氣,看不起李林甫,且在政治上站在李林甫的對立面。大唐開元二十四年,李林甫抓住嚴挺之為贓官開脫講情的罪過,指使宦官打小報告,將嚴挺之貶為洺州刺史。
  • 正史上真實的李林甫是怎樣一個人?
    獲得這些功績後,唐玄宗開始大放異彩,貪圖懶惰、懶政,尤其任命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這些奸詐無比、專權的宰相給唐朝留下了巨大的隱患,並將其拖入了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可以說這是唐朝走向滅亡的前奏。李林甫是個狡猾、狡猾、毒辣的小人。外表看起來滿嘴甜言蜜語,和藹可親,其實他總是在無時無刻不在暗算別人,特別是那些冒犯他的人,沒有投靠他的人,或者只是比他高的人。
  • 太平廣記之李林甫
    或謂曰,汝為吾著某事,雖雪深沒踝,亦不去也。庫部益親憐之,言於班行,知者甚眾。自後以蔭敘,累官至贊善大夫,不十年,遂為相矣。權巧深密,能伺上旨,恩顧隆洽,獨當衡軸,人情所畏,非臣下矣。數年後,自固益切,大起大獄,誅殺異己,冤死相繼,都忘道士槐壇之言戒也。時李公之門,將有趨謁者,必望之而步,不敢乘馬。忽一日方午,有人扣門,吏驚候之,見一道士甚枯瘦,曰:「願報相公。」
  • 除了李林甫,宋朝還有三位奸臣竟也能善終
    不遂如人意的是,唐宋這四位奸臣竟也得以善終。李林甫口蜜腹劍講的就這位唐玄宗朝宰相,善交通權貴,卻每每構陷於暗處,屢興大獄。李林甫幹涉議立太子不成,遂屢次興大獄引禍水入東宮,從北向南,誅殺官員無數,被貶前宰相李适之竟被嚇得服毒自盡。河西節度使王忠嗣與新太子李亨自小生活,後為玄宗朝名將,威震西域。門下名將若雲(如哥舒翰、李光弼等),英勇善戰,被玄宗視若義子。如此重臣,竟也因李林甫構陷被褫奪兵權,鬱鬱而終。此類事件種種,不一一贅述。
  • 唐玄宗時期的奸臣,除了李林甫,還有個野心更重!
    楊國忠是武則天情夫張易之的外甥,這人從小就不愛學習,成天和人喝酒賭博,是出了名的敗家子,同族的人都非常討厭他。楊國忠也知道自己不受人喜歡,就去從了軍。 楊國忠野心越來越大,逐漸不滿足於在李林甫手下辦事了。他先想辦法排擠掉李林甫的幾個親信,削弱了李林甫的勢力。
  • 他身高只有1米5,卻能在香港隻手遮天,劉德華還敬他如父,為何
    在八九十年代,香港影片盛行,一個個巨星層出不窮。但要想在圈中有一定地位,沒資源、沒人脈、沒背景是很難走下去的。但也有一些沒外貌有實力的演員,比如黃渤。他身高只有1米5,卻能在香港隻手遮天,劉德華還敬他如父,為何1945年,泰迪·羅賓出生於廣西桂林,原名關維鵬。
  • 看似胸無點墨,實則是腹中錦繡的星座
    現在就讓我們看一看在十二星座中,這三個看似胸無點墨,實則腹中錦繡的星座吧!金牛座當你和金牛座相互熟悉之後,你就很少見過他們主動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以至於他們到底有多少真實的實力你都不知道,所以你還是認為金牛座是那種默默無聞的大多數。
  • 李林甫是把唐朝帶入深淵的奸臣?還是維持開元盛世的能臣?
    因此,李林甫憑祖蔭入仕時,起點也不高,只是品級不高的千牛直長而已。但李林甫對功業的渴望是十分強烈的,唐玄宗開元初年,李林甫曾主動向自己的親戚源乾曜求官升遷,源乾曜卻認為李林甫的品行和才望都不高,便沒有答應李林甫。故而,李林甫在開元初年的仕途雖有升遷,但不迅速。從開元十四年起,李林甫的事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時期。
  • 倘若李林甫在世,安祿山還敢謀反嗎?皇帝:這亂子就是他惹出來的
    而在眾多臣子中,權臣、能臣、奸臣、忠臣、清官、汙吏,官場眾生相各有不同。而事實上,大多數奸臣也是能臣。權臣。如果不是具備很強的能力,那麼他們也做不到權傾天下乃至於禍亂朝綱。大家都知道唐朝由盛轉衰,始自安史之亂,而在當時,宰相李林甫充當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反面角色。宋代蘇軾的《荔枝嘆》中曾這樣寫道:「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伯遊。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
  • 這個化名林九郎的李林甫到底是不是奸臣?
    《長安十二時辰》裡有個看著不太像壞人的大反派——跟易烊千璽演對手戲的林九郎。林九郎的原型是唐朝的宰相,李林甫。李林甫的歷史評價很壞,影視作品裡面都是以一副奸相出場,嘴上稱兄道弟,跟抹了蜜一樣,轉過身就把你的話添油加醋地報上去,成語「口蜜腹劍」說的就是他。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是李林甫
    可這時李林甫卻收了手,因為他明白,唐玄宗只想打壓文官集團,但並不想消滅文官集團。制衡,才是唐玄宗最在意的事。後來,落井下石的官員們被唐玄宗斥為黨同伐異,一個個弄的灰頭土臉,而李林甫則以厚道本分的形象大獲唐玄宗的歡心,自此青雲直上,直做到宰相的高位。除了察言觀色的超高情商,李林甫還是個辦事得力的上進青年。
  • 杜甫一首詩,捧紅八個唐朝酒鬼,李白鬥酒詩百篇,卻只能排到第六
    李白鬥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賀知章是盛唐時期的文壇泰鬥,他性格豁達,視金錢如糞土,曾請李白喝酒,卻忘了帶錢,於是解下腰間金龜袋充作酒錢,這便是「金龜換酒」典故的由來。 杜甫描繪賀知章酒後之態,說他喝醉以後騎在馬上前俯後仰,像坐在搖晃的船上一樣,給他扔到井裡他都醒不過來。憨態可愛,畫面感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