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消逝的時候,我們能做些什麼

2021-02-08 Magic心理情感

                     

美好的愛情我們每個人都很嚮往,嚮往和心愛的人約會看電影,一起旅行欣賞這世間的風景,甚至一起壓馬路都是開心的。戀愛的開始都是各種甜蜜,隨著兩個個體的距離越來越近,會發現問題也越來越多,生活習慣不一樣造成的爭吵,家人不同意造成的爭吵,爭風吃醋沒安全感造成的爭吵,無論是哪一種,吵到最後感情進入到疲憊期,都在對方眼裡找不到當初非你不可的堅定,開始各種懷疑猜測,這個時候兩個人的處理對待方式非常關鍵,決定著這段關係的走向!大部分情侶走到這個階段都會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是拼命的抓住想回到原來的感覺,另一種害怕繼續下去會受傷,就停止付出。

一.對於喜歡的東西,先是愛,然後是毀滅,然後再去愛

 

當我們在愛情裡失去自我的時候,往往只是關注愛情關係的走向和自我難受,極少的人能跳出這個圈去理智的審視這段感情和自我感受。人的本性是什麼呢?對於喜歡的珍惜的東西,先是愛,然後是毀滅,然後再去愛。就像我們俗稱的失去才懂得珍惜一樣。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人的行為在深層次上無不受到兩種情感的影響,也是兩個極端,愛和怕。愛和怕是我們感受兩極的末端,我們的思維、行為、話語要麼基於愛,要麼基於怕。《與神對話》裡說怕是用服飾裹著我們的身體,愛讓我們赤裸的站出來,怕黏住和抓緊我們擁有的一切,愛送走我們擁有的一切,怕糾纏,愛鬆手,怕激怒,愛撫慰,怕攻擊,愛改變。感情裡我們開始愛對方,然後是害怕失去,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加重我們對這份愛的懷疑和動搖,可以說,有時候是我們自己把這段感情引向了毀滅的道路,當自己意識到的時候不是為時過早就是為時已晚。

 

二.不是不愛,是不願意放棄改變自我的部分去達到平和的相處和溝通

 

為時還早的情況在我們採取一些積極的行動去看待和對待一段感情,大部分情況下是可以挽回的,比如理智看待感情確實和我們的年齡一樣,是周期性的變化,會有熱戀,冷淡,疲倦,平淡,深刻等等不同的時候,不能因為感情進入平淡期就覺得對方不愛了,各種懷疑作鬧。說到這裡可能很多女生會反駁,女生一向第六感都是很準的,當察覺到感情變化了,真的是有什麼事情發生,即使沒有出軌對方的愛也沒以前那麼濃烈了,在這裡我想告訴各位女生,你的感覺沒錯!但錯的是你把所有原因都推到對方身上,感情本來就是雙方的,出問題肯定也不是單方面的(人品除外的原因),連父母都不能做到一直忍讓和付出,我們為什麼理所當然的要求另一方去這樣做呢?愛情的本質就是吸引力,當越走越近看到對方的越來越多缺點,對方看到的你也是一樣的!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能做到真正的包容體諒,找不到相處中的平衡度,那是絕對走不下去的!走不下去的原因並不是不愛了,而且大家都選擇了更自私的方式,放棄改變自我的部分去達到平和的相處和溝通。

 

很多人會憤憤不平的說,有些不是我的錯,為什麼要我先做出改變?感情和關係就像一個循環系統,誰痛苦誰改變,你改變了,你們的相處方式和溝通方式才能慢慢順暢起來,無形中影響對方做出一些變化,這就是影響的力量。在心理學來講,我們永遠無法改變另外一個人,除非這個人願意改變,是從內而外,自我的改變。我們永遠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我們能做的是去影響另一個人,感情裡成為主導者的那個人,一定是價值感更高的人!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別人為我們提供價值,卻很少思考自己如何成為更有價值的人,聰明的人永遠在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和價值感,成為懂得愛自己和懂得如何付出愛的人!這樣的人,在感情和生活裡,永遠是搶手貨。

  

三.假如真的不可挽回,及時止損和抽離是最佳的方式

 

感情裡都是說別人頭頭是道,到自己這裡就是意難平。其實大部分人的難受是不能接受失敗,認為對方否定自己,否定這段感情,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才無法挽回。但大部分感情是沒用對方法導致無法挽回,失敗者要給自己一定的時間,不是你不夠好,是你們的緣分真的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真的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相處方式溝通方式,沒有辦法達到相對和平的狀態,那這段感情走下去也是互相傷害對方,再走下去也是勉強,分開只是早晚的結果而已。給自己時間去過渡和療傷,蛻變後也是另外一番風景。

相關焦點

  • 母子囧途之爭,催淚的情感電影,為了愛我們能做些什麼
    影片通過一段特殊的旅程,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反映了母親與孩子之間存在的問題,並最終通過愛來化解。從影片中我們也能學到一些辦法,讓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更加融洽。不在父母身邊的孩子或許只能以物質來彌補無法在身邊的遺憾,但陪伴往往才是父母最需要的,也是最能直觀地感受到孩子在身邊的快樂。做父母的曾經也是孩子,很多父母不希望對孩子造成太多的牽絆,便常常對孩子說自己能照顧好自己或自己喜歡一個人生活,為了孩子更好的前途和發展做出諸多犧牲。
  • 《愛在記憶消逝前》:演繹珍貴的愛
    珍貴的愛,往往是屬於那種來之不易、彌足珍貴的真愛。它們,通常是美好、溫暖以及幸福的。在影視作品中表現珍貴的愛,也是值得我們分享和體會的的。有種真愛,它們會通過愛的消逝、愛的不舍以及愛的回顧來展現其珍貴。    保羅·維爾奇執導、海倫·米倫和唐納德·薩瑟蘭領銜主演的劇情電影《愛在記憶消逝前》,就是那麼一部演繹了珍貴的愛的影片作品。
  • 搞笑:人在無聊的時候可能做些什麼?只有我們想不到!
    一個人在無聊的時候通常會做什麼?讓我大膽猜測一下:追劇、上網、看小說、玩遊戲……相信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吧。放心,一心做不到二用,想做的事再多也不可能一起做,你說氣不氣人。人的腦洞有無限大,你想不到的,不代表別人想不到。人在無聊的時候可能會做些什麼?你能想到幾種?
  • 電影:愛在記憶消逝前
    周日晚上我們去看了電影《愛在記憶消逝前》。覺得是近幾年看過的最好的電影。
  • 面對白髮蒼蒼的老人,我們能做些什麼?
    然而一些老人卻因為不會上網、不會用智慧型手機而困難重重:到醫院無法自助掛號,路邊招手打不到計程車,沒有健康碼去不了公共場所……面對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我們能做些什麼?2011年起,我和一群小夥伴們一起,在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首都40餘所高校成立了夕陽再晨志願服務隊,千餘名志願者利用周末在社區開展科技助老志願服務。
  • 在古代,我們能吃些什麼?
    最近有許多穿越劇正在播放,那麼如果說我們穿越回古代,我們能吃些什麼?其實呢很多的朋友都會幻想說,我想穿越回古代當個公主啊,當個王子,覺得穿越回古代特別好玩兒。那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說你真的可以穿越回去有那麼幸福嗎?咱們今天就不談別的,就單單說吃,你可能都沒想像中那麼好。
  • 當父母老了,我們到底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我曾聽過一句話,忘記是誰說的,大意是:父母是我們距離死亡的最後一堵牆。當我們還是未成年的孩子,或者說當我們的父母還是強有力青壯年,他們在我們眼裡就是無所不能的超人。然而當我們長大了,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後代,我們的父母卻在不知不覺中變老了,他們從身體到精神不可遏制地走向衰老。
  • 皈依後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也許你是剛剛皈依的佛弟子對於皈依後該如何修行或者說皈依後該做些什麼並不是十分清楚對於皈依後的在家居士來說究竟該如何修學呢?如何學修才能幫助自我提升與減輕煩惱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皈依後首先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恭敬佛寶平時,我們來到寺院好像很恭敬佛像,但心裡卻想的是「佛應當恭敬,可真佛畢竟沒有來呀,這只是佛像而已」......如果我們存有這樣的想法,當佛陀真的來時我們恐怕也很難做到恭敬,因為我們對其聖像都不一定恭敬,就很難說做到對其本尊的恭敬了。
  • 當我們的愛消逝於阿茲海默的荒原
    編按:除了朱麗安·摩爾主演並因此奪得奧斯卡影后的《依然愛麗絲》(2014)和麥可·哈內克導演的《愛》(2012)之外,還有一部同樣關注老年疾病的電影,那便是2006年關於阿茲海默症的《柳暗花明》。這部電影由年輕導演薩拉·波莉執導,改編自愛麗絲·門羅的短篇小說。
  • 又一11歲女孩跳樓自殺,為人父母我們能做些什麼?
    他媽接著問:我昨天躺床上早,貓咪一直好好的,誰知道我沒看見的時候,你給偷偷它吃了什麼?答主炸了:我說了沒有就是沒有,我非要說三遍你才懂嗎?沒喂,沒喂,沒喂,你聽見了嗎?他媽媽更炸:好聲好氣問你,你怎麼就不知道好好回答?你對我就這種態度?以後你結婚有了媳婦,我還怎麼在這個家待下去?你知道我身體不好,你稍微忍一下怎麼了?
  • 尬聊 | 當我們聽閩南語歌的時候 我們是在聽些什麼
    往前兩個星期,《奇葩說》辯手臧鴻飛說他自己是《愛拼才會贏》本人。這也許是九零後很難有情境共鳴的話。但二十年前全中國的盜版音像店大喇叭裡放的都是這首歌,那是九零後很小甚至沒出生的時間。小人物,用一種南國的怪腔怪調,做著教書匠的事,「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更多的時候閩南語歌有點像日本演歌,自帶哭腔共鳴和顫音,有一點誇張。那時街邊也會放「誰人能夠了解,做舞女的悲哀」,這首《舞女》小S也唱過。都是些市井人生,有一點英雄主義什麼的在裡面,聽上去很抓馬。
  • 精神分析VS森田:女朋友難過的時候,你應該做些什麼?
    這個情節我認為是設計的很好的,或者說很符合邏輯的,有看的小夥伴,如果在這個時候,你懂得問自己一個問題,那麼說明你在挽回的過程中是有反思的。這個問題就是:我難過的時候,我會需要什麼?詢問嗎?問題的解決方法嗎?還是關心?支持?陪伴?情感的發洩?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是,女朋友難過的時候,你應該做些什麼?
  • 你好,賽罕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們能做些什麼?
    你好,賽罕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們能做些什麼? 人口狀況是一個國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國情人口問題 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 長期性 戰略性問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即將開始作為被普查的對象我們的市民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 《小歡喜》劉靜得癌症惹哭無數人,面對癌症我們能做些什麼?
    但誰能想到,這麼好的一個人兒竟然得了乳腺癌——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兇手。從懷疑到檢查,她的心態都很平穩,她都沒有讓丈夫跟孩子知道。直到確認的那一刻,她感覺世界都崩塌了。但她首先想到的是,治療會掉頭髮,被孩子發現了怎麼辦?他現在可不能分心。令人感動的是不只是偉大的母愛,面對悲觀至極的老婆,季勝利開導她,不管多少錢都要治,孩子長大了,有權知道真相。
  • 防空警報響起,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什麼是防空警報?當防空警報響起,我們又應該做些什麼呢?防空警報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平時用於抗災救災和突發事故情況下的災情預報和緊急報知,戰時用於人民防空,是各級人民政府實施人民防空指揮,組織人員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襲威脅時鳴響的提醒人們防空的警報。
  • 律師會見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
    對於普通人來說,親友犯了事情一旦被送進看守所,就再也不能相見,只有律師能進去會見,所有的信息往來都靠律師。大家最關心的必然是律師在會見的時候到底做了哪些事。現在就來滿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我們帶著這些材料到看守所辦理會見手續,看守所審核證件手續無誤之後會安排律師會見。是的,我們會見的時候是隔著鐵欄杆的。不,我們在會見的時候不能傳遞香菸或者其他任何物品。不要說哪個哪個律師能傳遞,這是違反監所規定的行為,我們是絕對不會做的,不好意思!
  • 《消逝的光芒》為何能成為Steam熱銷榜常客?
    他在其中表達了對於遊戲的喜愛那麼,《消逝的光芒》為什麼好玩呢?從遊戲內容的角度看,《消逝的光芒》特色元素的突出和交融是提高遊戲可玩性的重要原因。今天,我們就從幾個比較特色的遊戲元素入手,來探析一下這些元素是如何增加《消逝的光芒》的趣味性的。
  • 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面對癌症,保險能為我們做些什麼
    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面對癌症,保險能為我們做些什麼這一年有太多我們熟悉的名人離開了我們。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面對癌症,保險能為我們做些什麼9月28日著名相聲大師師勝傑因肝癌去世,就在同一天,因一手朋友被大家熟知的歌手臧天碩也應該離開我們。
  • 當大雪節氣到來的時候,古代詩人在做些什麼?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氣,甚至比春秋的意境都要好,有什麼能比千裡冰封、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覺能更好呢。雪在詩人眼裡那絕對是能夠激發靈感的事物,自古至今有很多關於雪的文章,諸如「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可見古代詩人對雪是多麼的喜愛。那麼我們不禁好奇,當大雪節氣來臨的時候,這些詩人都在做些什麼呢 ?一起通過這些詩人的作品來看一下吧。
  • 禁毒,父母能做些什麼 ——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禁毒,父母能做些什麼 ——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2020-06-25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