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龍十八掌」英語咋說 金庸小說翻譯太難了!

2021-01-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郝玉青。(BBC)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英媒稱,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或許可以去問瑞典的翻譯姑娘郝玉青(音)——她給《射鵰英雄傳》貼上中國版《指環王》的標籤,花5年時間為它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又找到一位香港姑娘接著翻第二卷。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1月24日報導,從2018年起,倫敦的麥克萊霍斯出版社要陸續出版「射鵰三部曲」英譯本,每部4卷,共12卷。第一部《射鵰英雄傳》的第一卷《英雄誕生》2月面世。三部曲裡的另二部是《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

「現象級金庸體」陷翻譯難

報導稱,金庸60多年前寫的「現象級」暢銷書很少有人翻譯,在英語世界冷冷清清。金庸的著作難翻譯是翻譯界公認的,據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獨特的「金庸體」語言半文半白間雜律詩,四字格和成語典故比比皆是,感覺像是傳統話本小說,同時,大師作品裡文化深奧,語言獨特,意境難以捉摸,令許多人望而生畏。此外,碰金庸也是需要勇氣的——金庸武俠小說自成門派,紅樓夢研究發展成「紅學」,金庸研究也幾乎演變成「金學」。

因此,郝玉青的《射鵰》英譯項目消息傳出後,許多中國讀者擔心那些五花八門的武功招數會把她和另一位翻譯打趴下。

「我是無知者無畏,」郝玉青用十分流利的中文笑著承認,「剛開始不知道翻譯金庸那麼難,知道的時候已經沒有退路了。」

郝玉青1985年出生於瑞典,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瑞典人,從小在雙語環境裡長大,後來在英國牛津大學和臺灣學了中文,包括文言文,又在中國大陸生活工作了幾年,做書籍版權代理,為電視臺和廣告公司當過顧問,之後舉家回瑞典定居。她此前不是武俠小說迷,也不是「金庸粉」,學中文時朋友們敦促她一定要看金庸,翻著翻著加深了理解,之後越來越喜歡,就成了「金庸粉」。

「其實名稱不難翻,」郝玉青表示,對她來說,難的是要那些招數在譯本裡「打」得流暢,沒有違和感,讀來不生澀,重點是情節、故事,翻譯時忠實細節到什麼程度,應該視情節而定。金庸的中文讀者或許陶醉於他描述高手交鋒場面的語言,在英語譯本裡或許達不到十全十美,只能抓重點,那就是故事情節。

「招數」翻譯身臨其境

報導稱,翻譯們都知道,要把動詞譯出原文的神韻來會令人抓狂。郝玉青透露了一點小秘密,說她在翻譯時會自己在屋裡比劃這些招數,有了親身體驗,才確定該用「砍」還是「削」,「懶驢打滾」直譯成 Lazy Donkey Roll,形象直觀,而且直接把讀者帶入金庸的武俠世界。對於「九陰白骨爪」,金庸筆下最突出的展示是骷髏頭蓋骨上五個洞,正好插入五個手指,令人毛骨悚然。郝玉青用骷髏(skeleton)代替白骨(bone),把這恐怖招式譯成 Nine(九) Yin(陰) Skeleton Claw(爪)。為流暢、易懂,不一定非死摳字眼,逐字硬譯,一場惡鬥的紙上描述最好一氣呵成,栩栩如生。

此外,令人抓狂時刻也不少。比如,中國古時候一天按子醜寅卯……依次分12個時辰,那約好「亥時三刻」在哪兒碰頭,翻譯時可以用午夜替代嗎?郝玉青為這個亥時三刻的時間轉換,查書,發現唐宋年間時辰制度有一個變化,結果還得再查更多資料,就為了不弄錯時辰。

郝玉青最喜歡的人物是江南七怪,「七怪」翻成 Seven Freaks。因為他們很滑稽,好笑,他們的互動和誇張,外表無法恭維,但仗義、善良。她說,在一年半翻譯中跟這些人物朝夕相處,同喜怒共哀樂,「現在他們就像我的老朋友,就熟到那樣。」

「讀者應該感到在讀金庸,而不是讀郝玉青;重點是金庸,而不是郝玉青翻譯金庸,」她說,許多人讀金庸是在年輕時,繼而成為粉絲,金庸在他們心目中佔據了特殊地位,不容冒犯。所以,她始終保持謙恭敬畏之心。

文化並非東西方「障礙」

報導稱,郭靖、黃蓉等一幹英雄大俠問世60年,在華語天地風靡數十載,怎麼現在才由一個80後瑞典姑娘提攜著正式踏入英語讀本圈?

據報導,郝玉青2012年開始為《射鵰》英譯本找西方出版社,要找面向大眾市場的非學術專業出版社。她發現金庸在西方市場有潛力:書店裡缺武俠小說,而網上眾多非授權翻譯又說明有市場需求,於是就決定了要做這個項目。選擇面向大眾市場、有全球商業營銷的出版商,可以避免定價過高、目標市場過窄、跟通俗作品閱讀大眾脫節的問題。

報導稱,金庸並非通俗武俠,他寫人物,武功依附於人物和情節,故事嵌在歷史動蕩家國危亡朝廷腐敗的大背景裡,虛實交織,郝玉青認為「有質量,有地位」,是經典。同時,金庸會講故事,故事有樂趣,「金學」專家從各個層面和角度分析過金庸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情節、文化蘊涵和價值觀,金庸小說迷各有各的迷戀點。

報導稱,在把金庸武俠「東學西漸」這件事上,文化不是障礙。「中國版《指環王》」這個說法並不足以概括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它可以說明的至少有兩點:第一,西方文學世界裡有類似中國傳統中「俠文化」的位置;第二,如果《指環王》能移植到華語世界,那麼《射鵰》也同樣應該能移植到英語世界。

在歷代翻譯幫助下跨越了中西文化藩籬登上中文書架的西方英雄不少,比如西班牙騎士堂吉訶德、蘇格蘭民族英雄華萊士(電影《勇敢的心》)、英國的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還有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羅賓漢。金庸從1955年開始寫武俠小說在報紙上連載,到1970年代停筆,一共寫了15部,這些作品風靡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一次次被改變成電視劇和電影,除了授權正式譯本,也有不少非正式譯本在網絡流傳,韓國、越南、日本等地也曾連載、翻譯金庸作品。

報導稱,對於無法讀原文領略「原汁原味」的西方讀者,尤其是不怎麼喜歡打打殺殺的人,金庸的江湖情仇故事還能有那麼大魅力嗎?這或許要等書出版上架後才能知道——好故事長腳,不脛而走。

責編:樊小菲

31194910,.「降龍十八掌」英語咋說 金庸小說翻譯太難了!,.2017-12-04 08:16:31,.204267,.樊小菲

相關焦點

  • 金庸小說裡五花八門的武功用英語咋說?
    無論身在何處,哪個金庸迷心中沒藏著一個仗劍天涯的少年?金庸14部小說風靡華人世界,但英譯本並不多,此前只有《鹿鼎記》和《書劍恩仇錄》被翻譯成英文。如今,金庸迷的陣容裡又要增加一大批五湖四海的歪果仁了。她深知金庸原著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受關注度,因此她必須「懷著一顆謙卑的心」翻譯。「肯定會有讀者在看我的翻譯時忍不住對比原著,一想到這點我就緊張,」她坦言,「但我真的盡力而為了。」郝玉青說,她的翻譯不追求「字字對應」的準確,而是更注重通順易懂,希望達到「就像金庸在和讀者用英文講話」的效果。
  • 九陰白骨爪、降龍十八掌...如何翻譯?
    與《魔戒》作者託爾金相比,金庸作品的創造力、廣度和深度不遜分毫,只不過由於缺少精確的翻譯不被英語讀者所知。不經有網友好奇,到底是誰有這麼大能耐,翻譯金庸的武俠世界?她意外發現,這裡居然就是「射鵰」中的城市,他說:「我覺得好神奇,就是真的回去了小說裡的場景,來到南宋的首都。我沒有想到,這裡有一個活生生的金庸筆下的世界。」安娜一直想把喜歡的金庸小說推介到西方文壇,到了杭州,她覺得,是時候實現這個夢想了。於是,她翻譯了一些片段,向英國出版圈推介。很快,一位知名英國出版人拍板:「我一定要出版金庸的作品,沒有人可以從我的手中搶走!」
  • 《天龍八部》中喬峰已死,降龍十八掌咋傳洪七公?金庸這樣安排的
    這幾部小說中都講到了一種非常厲害的掌法「降龍十八掌」,在《天龍八部》中,喬峰依靠這種掌法幾乎無敵於天下,《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中,洪七公和郭靖也依靠這種掌法屢挫強敵,但是在《天龍八部》中,會這套掌法的喬峰最後卻自殺了,那麼這套掌法又是如何傳到了洪七公那裡的呢?
  • 網友:「九陰白骨爪」、「降龍十八掌」要怎麼翻譯?
    如何將中國的武俠小說翻譯成英文?這讓一些網友大開腦洞,各種稀奇古怪的答案出現在網上。《射鵰英雄傳》首部英譯本明年2月將在歐美上市,這也是金庸小說第一次被翻譯成英文版。距離1957年原版小說首次出版,時隔了整整60年。
  • 「九陰白骨爪」英語咋說?BBC談外國人翻譯金庸小說艱難路
    據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英媒稱,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或許可以去問瑞典的翻譯姑娘郝玉青(音)——她給《射鵰英雄傳》貼上中國版《指環王》的標籤,花5年時間為它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又找到一位香港姑娘接著翻第二卷。
  • 《射鵰》將出英文版 降龍十八掌等怎麼翻譯?
    導語:「江南七怪」被譯作「南方的七個怪人」,而「降龍十八掌」被翻譯成「擊敗龍的十八掌擊」,「九陰白骨爪」被譯作
  • 從喬峰到洪七公,關於降龍十八掌的傳承,金庸曾兩次修改原先設定
    關於「降龍十八掌」傳承問題,其實說來話長,得結合金庸先生三個版本的小說來講,即連載舊版、三聯修訂版、世紀新修版。 說起來,「降龍十八掌」還是金庸先生筆下最知名的一門武功,沒有之一。 這門武功是金庸先生開創的,自他的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開始,便已出現,之後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等小說中也均有出現。
  • 金庸《射鵰英雄傳之降龍十八掌》殺青
    時光網訊 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射鵰英雄傳之降龍十八掌》日前正式殺青。殺青圖再現郭靖「弓彎有若滿月,箭去恰如流星」的俠骨風姿,構圖上致敬了經典的1983版電視劇。影片圍繞少年郭靖初入江湖後奇遇不斷的熱血成長經歷展開,將於2021年與觀眾見面。
  • 金庸小說最強武功排名:降龍十八掌僅第五,第一毫無懸念!
    本文我們就來侃侃金庸武俠小說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種種神奇武功。我們都知道,金庸先生一共創作了十五部武俠小說,這麼多作品中,幾乎每一部都有著不計其數的武功招式、內功心法,而且不盡相同,也有些是互不關聯的。那就是在我國幾乎人盡皆知的「降龍十八掌」,之所以這門武功會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金庸小說中很多重要人物都是憑藉著這套武功縱橫江湖的,比如喬峰、郭靖、洪七公。既然「降龍十八掌」來頭如此之大,為何只能夠排名第五呢?原因沒有別的,僅僅是因為,排名更前的武功,實在是太過神奇玄妙了。
  • 金庸《射鵰之降龍十八掌》殺青 聚焦少年郭靖
    | (1/9) 金庸武俠電影《射鵰英雄傳之降龍十八掌》殺青 | (2/9) 1905電影網訊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射鵰英雄傳之降龍十八掌》日前正式殺青。《射鵰英雄傳之降龍十八掌》將聚焦初涉江湖、充滿少年意氣的郭靖。在這場由《九陰真經》引發的武林紛爭中,觀眾可以看到他淳樸剛正的性格、「升級打怪」的江湖奇遇,以及鑄就俠肝義膽的熱血成長之路,委實令人期待不已。
  • 降龍十八掌為何會失傳?金庸先生在舊版倚天中早已給出了答案
    降龍十八掌是金庸先生小說中一路著名的掌法,威力奇大,剛柔並重、被稱為外門武功的巔峰之作,曾經多次出現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天龍八部》中的大俠喬峰憑藉這這路掌法威震江湖,《射鵰英雄傳》中郭靖學會降龍十八掌後也一躍進入了了一路高手的行列。
  • 金庸為何要把「降龍十八掌」改成「降龍二十八掌」?實為一大敗筆
    金庸去世前推出的這個新修版,更是把老讀者得罪個遍,但對於從沒讀過原版的新讀者來說,或許有不同的影響吧。本文只取一例,談談把降龍十八掌改成降龍二十八掌的失誤。金庸之所以要這麼改,是因為有讀者反映,該掌法是丐幫幫主的傳位印信,但是蕭峰在天龍八部裡死的時候,還沒有確定接班人,那這掌法就失傳了。
  • 金庸十大絕世武功排名,降龍十八掌只能排倒數!
    (文/匠人工坊,版權歸作者所有)金庸筆下,各個主角基本都是曠世武學高手,諸如喬峰、郭靖、張無忌之類,但主角光環也很容易讓人們把降龍十八掌等武功奉為天下第一
  • 喬峰、郭靖的降龍十八掌誰更厲害?金庸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看過金庸武俠小說的都知道,郭靖和喬峰二人都會使用降龍十八掌,而且他們都是聲名遠鎮的大人物,那麼有關降龍十八掌的使用誰的功力更強呢?
  • 降龍十八掌不敵六脈神劍 金庸武俠外功排行榜
    金庸先生的小說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錯啦,」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網友們都已爛熟於心,而其中眾多人物所擁有的各項絕技更是令人們津津樂道
  • 金庸筆下十五大奇功排名,降龍十八掌只能排第九
    1、越女阿青劍金庸的第十五部小說,年代最久遠,真的可以以一敵萬,幾個士兵看了幾眼,傳承了一千年,留下的皮毛都能有個越女劍張瑩瑩(大概……)第一,沒的說。2、太玄經《太玄經》,金庸小說中的最強武功,在《俠客行》書中二十章出現。
  • 降龍十八掌不敵六脈神劍 金庸武俠外功戰鬥力TOP10
    金庸先生的小說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錯啦,」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網友們都已爛熟於心,而其中眾多人物所擁有的各項絕技更是令人們津津樂道,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金庸小說中的十大外門功夫
  • 降龍十八掌-如來神掌
    風捲雲湧-降龍十八掌看能不能隔山打個牛!降龍十八掌是金庸小說創作的武功,招式名稱取自《周易》。原名「降龍廿八掌」,後由蕭峰用自身所感及義弟虛竹逍遙派武學天山六陽掌的精要,化繁為簡合力創出此天下第一剛猛掌法。
  • 金庸小說武功「降龍十八掌」圖解
    降龍十八掌中的一招,同樣源於周易。降龍十八掌中的一招,同樣源於周易「龍躍於淵」。第五式:羝羊觸蕃本名履虎尾,出入履卦,履既踏,辭曰:「眇能視,跛能履,履護尾,咀人」意思是說人瞎了一隻眼睛還能看見東西,瘸了一條腿還能走路,但是如果不小踏上了老虎的尾巴,就會被它吃掉。這招專攻背後之人,勁道奇猛,實為降龍十八掌的救命絕招。
  • 後來,終於明白降龍十八掌才是最高的武功
    那個時候,班主任最大的仇家無非三個,一個是「早戀」,一個是「遊戲廳」,最後一位就是「金庸」。古龍等大家的作品確實很帥,但從當時「流通」的角度看,還是金庸先生更早佔領了我們的青春期,不但電視上經常能看到,而且小說也容易借到,久而久之就在不知不覺中都成了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