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

2020-12-24 豫南城建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韓國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文字,所謂韓文,其實只是漢字的一種拼音,或者說是一種基於漢字的地方話。

韓語

所謂的韓國世宗創造韓語,其實就是世宗召集了一批人,以漢字為文本、結合本國的語言習慣,創造一個通用於韓國的韓國標準拼音。靠著拼音與漢字相結合,韓國將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

韓國漢字

二戰之後的幾十年中,韓國在經濟上取得了一些成就,急於樹立文化上的自信,尤其要是擺脫來自中國的影響。因此,1970年,韓國開始禁止使用漢字,停止在學校教授漢字。之後,韓國將拼音字母(韓語)當作字體,把只有40個音的韓語當成了漢字的代替品。

這種把拼音當成字體的方法到底怎麼樣呢?客觀來說,當時還是不錯的。它既順應了韓國的民意,民眾想要提高自信,又可以在短時間內派上用場,甚至是方便了韓國人的生活。畢竟,韓國人原來還需要寫字,以後就只需要寫拼音就可以了。

讓韓國人感到可惜的是,拼音到底不是文字。這種過於簡略的表達方式,給韓國人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社會乃至文化傳承問題。由於音節數量過少,韓國不僅出現了大量的重名重姓,而且出現了地理位置難以區分,甚至是阻礙閱讀的情況。bi jing,han yu zhi shi pin yin er yi。上面那句難不難讀?這就是韓國人讀韓語的真實感受。畢竟,韓語只是拼音而已。

由於拼音給韓國社會帶來的負擔越來越重,甚至已經開始阻礙韓國的正常生活。迫於無奈,韓國政府20年間連續兩次「啟用」漢字。1998年,金大中總統宣布在部分場合恢復漢字,例如身份證、路牌等。2019年,為解決閱讀方面的問題,文在寅總統部分恢復了關於漢字的教育,韓國的小學課本中又出現漢字了(用漢字來標註韓語,以解決韓語難以理解的問題)。

漢字

仔細想想,韓國廢除漢字也就不過50年而已,中間就已經連續兩次重新使用漢字。以後呢?未來呢?漢字在韓國會不會越來越常見?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一個國家的自信不在於它使用什麼樣的文字,而在於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抓住文字下功夫,實在不是什麼良策。相信,時間和現實會讓韓國越來越明白這一點。

相關焦點

  • 韓國廢除漢字44年後,現狀如何?專家為何呼籲應儘快恢復漢字?
    前些年,韓國搶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一事,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雖然韓國的端午祭和我國的端午節除了時間差不多之外,其他風俗習慣或者祭祀方式都不太一樣,但是此事還是令國人不滿。畢竟韓國在歷史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端午祭是以端午節為契機展開的農事活動,某種意義上還是源於中華文明。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
    1970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樸正熙下令宣布廢除漢字,韓國由此拉開了去漢化的序幕。
  • 為脫離漢文化圈,韓國花72年廢除漢字,為什麼還是廢不掉?
    在上一文,我們剖析了越南廢除漢字的前因後果,也了解到文字對於一個民族的重要性,越南之所以咬牙也要廢除漢字,於他們而言意義重大,更關乎自尊、關乎一個族群的文化認同。那麼除開越南之外,有一個國家有著和越南類似的漢字使用史,也同樣在四十年代末期下令全民廢除漢字的使用,這個國家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韓國了。
  • 文化| 日媒:都是韓國廢除漢字惹的禍
    韓國在近代吸收了大量日本和製漢字詞,但是後來卻廢除了漢字,完全用表音文字諺文書寫,造成民眾語意理解困難,甚至鬧出不少笑話。日媒稱,日本人稍作思考便知道邏輯不對的事情,韓國人卻囫圇吞棗地加以理解,這其中涉及到漢字廢除所帶來的影響。
  • 韓國廢除漢字後,過年用什麼寫對聯?
    春節時,一定要貼春聯,中國是這樣,韓國也是這樣。但是,韓國已廢除了漢字,他們怎麼寫對聯呢?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廢除漢字以來,漢字的使用越來越少。  以漢字在韓國法律體系中的價值為例,由於韓國國會制定的許多法律都使用到漢字(包括韓國憲法)。在法律上,法院及其法律從業人員只會採用最初寫入法律的原始漢字的含義,對詞語的精確定義可能意味著案件的勝訴。
  • 日本為什麼沒有廢除漢字
    其實,如果將視野從朝鮮半島一隅放大到整個域外「漢字文化圈」的話,真正的問題反而會是:為什麼日本沒有廢除漢字?漢字進入日本古代東亞,曾經存在過一個「書同文」的漢字文化圈,包括朝鮮、韓國、越南與日本(及琉球)。
  • 韓國廢除漢字,春聯是用韓文寫,國人看到成品後都笑了
    因此,漢字在這些國家的史書中都有記載,現在也有很多漢字的歷史遺蹟。但從20世紀中葉開始,這些國家也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開始廢除漢字,推廣自己的語言。這其中包括韓國。韓國廢除漢字,年輕人不再懂漢字韓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廢除漢字。計劃將「諺語」升級為國民性,開始實施韓國教育政策。因此,當時大量的漢字遺物和書籍被抹去。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韓國會不會恢復漢字,其實取決於中國。如果中國強盛了,那麼周邊國家都會學習甚至拋棄本國語言和文字。如果中國沒落,那麼就相反。韓國為了防止法律歧義,都用漢字行文或注釋解義。韓國廢除漢字教育進入中小學後,只有私立學校才學到漢語。所以韓國的法官檢察官絕大多數是富家子女,因為只有他們有錢讀私立學校,從而懂得漢字。
  • 韓國廢除漢字72年,為何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其實他們也很無奈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72年,為何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其實他們也很無奈你還記得幾年前,韓國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節"作為世界遺產地而搶佔了中國的先機嗎?"我們的認為"端午節"最早起源於中國文化,不應被韓國所採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韓兩國在歷史上確實有一定的淵源。很久以前,韓國也用漢字寫字,但到目前為止,漢字基本上被韓國人廢除了。韓國現在使用自己的文字!那麼,韓國身份證為什麼要用中文寫呢?
  • 韓國人花了近70年努力廢除漢字,要求恢復漢字的呼聲卻越來越高
    從古代的時候,就已經飄洋過海流傳到韓國了,並且在韓國發芽生根,茁壯成長。 可是,自從韓國成立以後,韓國人就花了將近70年的時間一直在鍥而不捨的努力廢除國內漢字,本來以為可以藉此實現進步,卻沒想到引發了一系列問題,以至於不少人都後悔廢除漢字。為何韓國要花70年的時間來廢除國內的漢字,為何現在廢除漢字了有覺得後悔了?在這背後,究竟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故事。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又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自不必多言,但1970年韓國時任總統樸正熙,為本弘揚韓國固有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全面實行「韓文專用」,下令廢除中小學的漢字教學,中小學的國語教科書一律使用韓文。  這一政令雖然只推行了三五年,但影響很大,這也是時至今日,我們在韓國任何一個城市的街頭都很少見到漢字的主要原因。
  • 是該感到慶幸還是遺憾?從廢除漢字未果和漢字拉丁化失敗談起……
    至於漢字的前途,它是不是千秋萬歲永遠不變呢?還是要變得!它是向著漢字自己的形體變化呢?還是被拼音文字代替呢?它是為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還是為另一種形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呢?這個問題我們現在還不忙做出結論。但是文字總是要變化的,拿漢字過去的變化就可以證明。……」所以說,漢字的不斷變化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是阻擋不了的。關鍵的問題是它怎麼變?
  • 韓國1970年廢除漢字,朝鮮是什麼時候?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幹?
    朝鮮是自1946年開始限制漢字的使用,到1949年徹底廢除了漢字,但是到了1968年朝鮮發現完全不用漢字弊端太大,又開始讓學校重新恢復漢字教學。而韓國是1948年開始逐步廢除漢字的使用,到1970年開始正式廢除漢字,但韓國和朝鮮的問題一樣,也出現了離不開漢字的現象,不得不重新讓年輕人學習漢字,但漢字丟掉簡單,想要重新找回來,那可就不簡單了。
  • 漢字在韓國是如何消失的?
    甚至15世紀中葉,世宗發明28個字母的「朝鮮文」之後,漢字還是朝鮮語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韓國歷史上最早的報紙,1883年創辦,純漢字版面。當時,人們稱朝鮮文為「諺文」,意思是「非正式」文字,「正式」文字還是指漢字。情況跟日本人稱其文字為「假名」一樣,「真名」永遠是漢字。但日本的侵略,不僅使朝鮮滅亡,也使民族文化加速沉淪,即使光復之後,國土依然分裂,連文字也開始分道揚鑣——北部朝鮮完全廢除漢字,南部韓國則不規則地使用韓文和漢字。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要用拼音替代漢字,簡體字由此而來
    在世界字體文化中,漢字是一門獨一無二的藝術,沒有哪一種文字能夠像漢字一樣,集字形、 字音、 字義於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還衍生出了絕無僅有的書法藝術,試想一下,如果漢字被廢除了,書法藝術還會存在多久?幾十幾百年後,還會有多少人懂書法?
  • 韓國「廢漢字」72年了,現在卻拿漢字「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
    在當時,漢字也是韓國的官方文字,韓國的古代書籍,人名,地名也都是用漢字書寫的,但在二戰之後,各國掀起了廢除漢字的浪潮,韓國也開始對漢字的使用感到不滿,漢字在韓國被排斥。韓國民眾對廢除漢字,使用諺文作為本國的漢字的聲音逐漸高漲,於是韓國1948年施行的《諺文專屬用途法》,漢字被正式廢除,韓國的報紙,雜誌都在逐漸降低使用漢字的頻率,漢字也開始逐漸被排斥在韓國的主流社會中。
  • 廢除漢字72年後,韓國人又吵起來了,這次還能重新使用漢字嗎?
    據中國青年網報導,在廢除漢字72年後,韓國人又吵起來了,這次爭吵的中心就是要不要恢復漢語教學,讓漢字和韓文一起走進課堂。支持者認為,韓文是不成熟的表音文字,如果單單只使用這種文字會造成語義不清,因此需要引進漢字,以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 漢字文化在韓國再起爭議,韓國為什麼禁不掉漢字?
    追溯到更早的歷史,中國與韓國的淵源是從周武王開始的,周朝行分封制,貴族們會被分封到各地去,其中「箕子朝鮮」,就是周朝商紂王的叔父。在商朝被滅之後逃到朝鮮半島建立起來的國家,後周武王封其為朝鮮候。由此可見,原本的中國與朝鮮有著緊密的關係,韓國之所以能夠使用漢字便不足為奇了。單說漢字韓國的國名,實際上還是源於古時朝鮮半島南部的部落聯盟「三韓」(弁韓、馬韓、辰韓)。
  • 韓國總統為軍隊題字「天下無敵」,竟無人能識,廢除漢字苦果顯現
    1948年韓國頒布《諺文專屬用途法》,從法律上終止了漢字使用,距今已經七十多年了,經過一代人的努力,漢字的痕跡在韓國已經很少出現,韓國年輕人基本上不認識漢字了,但是讓人尷尬的是,他們所有的文化典籍無一例外都是漢字,漢字仿佛是韓國的歷史,想要斬斷漢字,就必須斬斷韓國的歷史,他們捨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