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碎片時間多讀書這件事兒上,古人和我們現代人有什麼區別?

2020-12-24 五色時間管理法

作者:五色曉一

人生苦短,充分利用每一分鐘是應該的,如果把時間當作錢,就應該儘量多地去投資,而讀書是非常好的一種投資。

你問很多人,他們都會說自己很喜歡讀書,如果你再問說最近在讀什麼,他們就會說最近實在太忙了,看書看得不多,如果你再問他最近讀完了什麼書,他們有可能會說已經很久沒有讀完一本書了。

之前跟一個已經很成功了的大哥聊天,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要忙起來,要保持生命的熱力與能量。我認同忙,也堅持要不盲。忙碌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忙什麼,而不是為了忙而忙。說回到讀書這個事兒,如何充分利用時間來讀書呢?

在充分利用時間讀書方面,古人有很多經典的方法,比如歐陽修的「三上」,即:枕上、廁上和馬上。對應到現在:上床並不是馬上就能睡著,有十分一刻鐘的閱讀時光是極好的;上洗手間,也可順便翻翻書看看,還有人專門出如廁讀物;現在的人雖不騎騾馬,但在車上飛機上地鐵上讀書,實比在馬上更舒適。

古人又說「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者晴之餘。春播夏種秋收冬藏,冬天是一年的多餘時間,宜讀書;相較白天的忙碌,夜晚是一天的多餘時間,宜讀書;下雨的日子不便外出,宜讀書。只要想讀書,一年四季,天天都有餘。

現在我們生活和古人不同,可參考但無需照搬,每人都有很多零碎時間,從每天來說清晨早餐前,傍晚下班後,夜晚臨睡前,這樣一天便有三段零碎時間了。從每周來說有周末禮拜天。從每月來說有節日和假期。時間恰如一塊布,裁一套衣服以後,餘下的零頭,大可派作別的用場。這些都可充分利用,作為業餘讀書時間。

假如每日安排一小時來讀書,十年便可有三千六百五十個小時。就算你10個小時讀一本書,也能讀365本書。現在都在講百歲人生,不用講那麼遠,就算活到80歲,如果從18歲成年算起,便可節餘22630小時,這不是一筆了不得的大數目嗎?

讀書並不需要吃苦做學問,只是當作一種娛樂。如果我們讀書也如刷抖音、看電影般有興趣、有習慣,在任何環境任何情況下都可讀書,這樣,便有高的享受,有好的娛樂,豈非人生一大樂事!

我個人的經驗是:有條件就讀實體書,在路上多讀電子書,讓閱讀超越介質,心裡裝著讀書這個事兒,一有空就讀書,一天何止1個小時的讀書時間,如果你想讓閱讀時長量化,不妨專門安排讀書的時間段或者用數字閱讀可以統計閱讀時長的APP,比如微信讀書或者蝸牛閱讀。

讀書只要有恆心,自能培養出興趣,自能養成為習慣,進而提升個人修養與人生境界。這是任何數量的金錢所買不到的。用五色時間管理法,做五彩人生的主人。祝你持續精進!

相關焦點

  • 古人黑夜都會做什麼?比現代人上進多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蘇軾《水調歌頭》蘇軾經典的人生感懷每每也會被現代人拿來感慨一番,比現代人更具浪漫情調的古人總會在黑夜裡有著不同的人生感悟,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不是夜裡無事可做的表現呢?畢竟,古代人在沒有電燈的時代,大部分人的夜晚都是在很黑暗的情況下度過的。
  • 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和別人拉開距離?
    尤其是在當下,我們每天的時間被切割為無數的碎片,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充實自己,每天下班後就只會把碎片時間消磨在聊微信刷微博水論壇看劇上……然後還不自知地感嘆:「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合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高效地學習與充電呢?
  • 你的碎片時間都用來幹嘛了?做好時間管理到底有什麼用?
    儘管,我們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得再怎麼井然有序,難免都會有一些預料之外的「時間碎片」,比如,等車啊、排隊啊、等客戶啊、飛機晚點啊,堵車啊等等,那麼這些無聊的碎片時間,你用來幹什麼了呢?有人會說:「那能幹什麼啊?打會兒遊戲啊!」也有人會說:「刷短視頻唄,還可以樂呵樂呵!」
  • 【原創】讀書的時間從哪裡來?
    我真有點兒像小孩子,遇到了委屈就要哭訴,然後得到大家的安慰,就內心滿足了。(羞紅臉)         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不再多說,努力為上。讀書很重要,人人都知道。但是,總有人說,沒有時間啊!讀書的時間從哪裡來呢?大人每天朝九晚五,八小時工作,加上往返可能要更多時間。
  • 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學習英語
    私下裡和朋友聊天,很多人都覺得英語難學。其實英語是少數幾門我們能快速掌握的外語之一。相對於日語在語法上的主賓謂結構和複雜的敬語,法語的小舌音、俄語的顫音,德語的陰、陽、中三種詞性,對母語為漢語的人來說,英語在發音、詞彙和語法上都和漢語有不少相似之處。
  • 古人的戀愛世界有多浪漫?只會說520和1314的現代人真比不上
    古人在表面上都是保守的,特別是那些一本正經的士大夫,絕不會把男歡女愛放在口頭上,所以翻遍二十四史,關於愛情的描述也不多見,但是在民間更為流行的詩詞、戲曲等各種文藝作品中,我們卻總感受到古人的浪漫。他們用更有格調的方式表達愛情,比簡簡單單的「我愛你」要高好幾個段位。
  • 密集式短時訓練|利用碎片時間,10分鐘搞定燃脂塑形訓練
    隨著時間推移和健康知識的普及,我們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強了。然而,去一趟健身房,需要花上三個多小時,除了1個多小時的鍛鍊,還要加上路上的時間,換衣和衝涼的時間……三個小時——這對那些工作忙碌、還要兼顧家庭的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還是很奢侈的。
  • 結婚到底有什麼意義,古人和現代人的思考沒有太大差別
    如果你在思考結婚的意義,說明你正在了解人生的意義,這兩者有很緊密的關係,其實大多數人並不會對這個司空見慣的婚姻產生思考,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只是一個人生必走的一個過程而已,因為人人都結婚,雖然偶爾有單身的,但是最後依然對婚姻妥協了。
  • 古人天生神力大揭秘!為何古人用的兵器我們現代人拿都拿不動?
    雖然古人經過長期生產生活的鍛鍊,體力自然比現代人要強,但是古代兵器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重,我們所看的《三國演義》,還有《水滸傳》,等等這些小說很大程度上基於藝術想像,帶點誇張的手法。舉個簡單的例子,例如著名的唐朝陌刀,50多斤,不過你要知道,當時的換算和現在是不同的。按當時的斤換算,也就大概20多斤左右。
  • 一個人精神世界有多豐富,就看他怎麼利用閒暇時間
    王力宏的一切都是在犧牲和家人團聚的時間上換來的,想必對他來說閒暇已經成了一種奢侈。他把他的生活全然獻給了他的音樂,不僅犧牲了家人,同時也忽略了自己。梁實秋說:「在忙碌與疲憊中,尋找心靈上的閒暇與自處,匆忙中悠閒那麼可貴。」
  • 古人和現代人的高矮對比,為啥古人的實際身高和記載的不一樣呢?
    他們是古人中的「巨人」呢?還是古代人普遍都是高個子呢?據我國最早的醫學著作《靈樞·骨度篇》中記載:「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我國最早的一本字典東漢的《說文解字》中說:「人長八尺,故曰丈夫。」由此看出古人是以七尺五寸或八尺為一般人的高度。這豈不是古人要比現代人高半截子嗎?
  • 古人有沒有像現代人一樣留短髮,剪平頭的?
    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國古人都是留長髮的,即使是各類古裝劇中,也很難看到有哪個朝代的人會剪一個像我們現代人一樣的平頭短髮,正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那麼古人中真的就沒有平頭哥嗎?古人其實是有像現代人一樣留短髮剪平頭情況的。
  • 這件事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經在做了
    而大家對於離別時的那些不舍的感覺,在近幾年隨著交通工具的多樣和速度的快速提升也越來越淡了。或者有喜歡自由、時尚的人更加願意自己開房車出遊,不受交通工具和居住場所的局限,哪黑哪住、喜歡哪停哪,瀟灑寫意、無拘無束。相反,對於古人來說,離別時的那種痛苦和不舍則要強烈很多,並且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也費時費力,可以選擇的出行方式更是極少。
  • 古人為何對讀書人有偏見?老話說:「負心多是讀書人」,有道理嗎
    老話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意思就是一些屠豬宰狗從事普通職業的普通人一般都比較仗義,而讀書的人卻有很多是負心人,容易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通過古人是如何養金魚的,來反觀現代人的「作」
    古人養觀賞魚與現代人有很大不同,比如飼養品種,現在可以說你想養世界各地的什麼品種都可以,咱們古人則主要集中在如繡球、珍珠、蝶尾等傳統觀賞魚品種上。咱們今天不聊這些,單純從飼養方式上來反觀一下,現代人是如何"先破後立"的。至於被"破"的好些,還是新"立"的好些,那就見仁見智了。
  • 碎片時間不知不覺浪費在刷手機上,想用在有益的事情上,怎麼辦?
    怎麼才能把碎片時間投入到有價值的事情上呢?其實,這種情況,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特別是現在年底了,計劃或flag沒有完成的焦慮會越來越比平時更敏感。在對付這件事上,我有幾條切身的經驗和方法。不管在我們的預想中,讀書半小時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情,可事實告訴我們,作為上班族的我們和學生時代的我們已經大不一樣了,別說讀書半小時,就是專注閱讀10分鐘,認真讀完一篇深度報導,我們的耐心也未必夠用。當然,小說、漫畫、短視頻除外。
  • 古人說的「不孝有三,無後最大」與現代人理解的並不一致
    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多人以為是說最大的不孝順就是沒能為家族續上香火,傳宗接代,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原句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 其實,現代大多數人相信科學和古人迷信的理由,本質上沒什麼區別
    後來人們通過觀測,發現地心說很多地方太粗糙了,他表達的意思雖然沒問題,但是很多星球的運行路線好像有點不一樣……就在人們對地心說產生懷疑的時候,超級天才託勒密橫空出世……二、地心說為什麼會變成「真理學說」託勒密全面繼承了亞里斯多德的地心說,並利用前人積累和他自己長期利用肉眼觀測得到的數據
  • 澤塔奧特曼:誰在利用「惡魔碎片」危害宇宙?捷德說不是貝利亞!
    要說這《澤塔奧特曼》大家也已經看了好幾集,不知道你看出問題來了嗎?劇中經常提到的「惡魔碎片」到底從何而來,又是誰在利用這些東西呢?其實從捷德奧特曼的話裡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個人肯定不是貝利亞。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的是,所謂的惡魔碎片就來自於貝利亞,在這部劇的一個鏡頭裡面,泰羅奧特曼終於發揮了威力,他的光線將貝利亞身體上的一部分擊碎,然後就散落在了宇宙之中。
  • 小E製藥局〡沒有驗孕棒的年代,古人如何判斷懷孕?
    作為一個現代人,你們有沒有好奇過古人確診懷孕的方法?在現代的古裝電視劇中,我們最常見到的判斷懷孕的方法就是搭……搭喜脈,以及孕吐~但在公元前1350年,遙遠的古埃及,發明了一種驗孕方法,那你絕對猜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