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玩酒瓶,就是在酣客【中國紅】上刻書法、刻花鳥、刻生肖、刻吉言……,一時間「才思」泉湧,竟也「創作」了不少作品。
把作品發到群裡,收穫了酣親的大量點讚,以致於整個人近乎痴迷於這種行為。
在翻看以往的公眾號文章時,袁傑先生《戊戌酒話》中有一句話:「好酒再好也就是酒,酣客讓我若有所悟的,是它承載的東西」。
讓我忽然想到縱使酒瓶上雕刻的作品再好也不是原作,酒瓶做得再有文化也不過是瓶酒,我懷疑這麼做是否真有意義?
思忖再三,我覺得不僅有意義,而且意義還非同小可!
鐫刻早在甲骨文時代就已出現,看過很多書畫作品,因年代久遠而被侵蝕,但一些鐫刻在石頭上的詩文,即使經過歲月的洗禮仍然能保存下來,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記憶。
如果將一些自作的詩畫、特定的記事記趣文字刻在酒瓶上,後之來者觀之、特別是自己的兒孫後代存之,那意義豈不更深遠?
喝酒是精神和情感的宣洩。孟德感嘆「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王羲之蘭亭雅集、曲水流觴,為後人留下了天下第一行書。詩仙李白「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那豪情裡的酒氣,如果沒有詩無以傳到今天 。
一部中華史,酒是精氣神,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反過來說,如果沒有詩文圖畫留痕,酒的魅力也會遜色許多。
酒是有靈魂、有溫度的。「琴棋書畫詩酒茶」,古往今來,不僅文人騷客、武士行者與酒有緣,普通百姓也都與酒有故事。
女詞人多喝了幾杯,來上句「沉醉不知歸路」,弄得天下皆知。芸芸眾生,酒客無數,無數的悲歡離合酒故事只是沒有記載而已。
列位看官,此刻如果你回一憶下,是不是自己就有酒故事?
當今時代是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人們都想拒絕平庸,拒絕同化。當人們看膩了市場上千篇一律的產品已經無法滿足自己的理想要求時,"Do it yourself"(自己動手做)的念頭就油然而生。
做你需要的,做你想要的,做市場上獨一無二的屬於你自己的作品,那無疑是一個高層次的追求。我的酒瓶DIY,正合此需。
藏酒是為了喝酒,喝口感更好的酒!找個理由存酒,存的酒裡還有故事,這收穫可能遠超我們現在的設想。
就像我現在每年都藏點酒,有的我可能遇到開心事或與知己相逢,三五知己小酌,帶上有自己個性設計的美酒一壺,桃李春風神吹、海闊天空胡聊,那是何等的賞心樂事?
有的意義更為深遠。人生的重要時刻值得紀念。出生、求學、工作、結婚之類,如果能將這些重要的日子存點紀念酒,絕對是個好主意。
紹興人家的「女兒紅」不就是這麼來的嗎?我兒子雖然離結婚還有些年頭,可我已將他的婚宴用酒定製完成並予封存。
另外我還藏了三箱酒,酒瓶上刻的是「楊逸飛【三十而立】生日宴會—爸爸 楊玉龍2019.3.18 存"。這批喜洋洋的酣客中國紅意味著什麼?朋友們自己去想吧。
定製,不僅僅是為喜事增加儀式感,烘託氣氛,更多的是讓酒的珍藏多了情感記憶,多了美好回憶。
有個朋友,孩子開學,他定製了金榜題名酒。這酒在喜事開瓶外,又多了勵志的成份。
好酒的人一般都感慨藏不住酒,而這種定製酒,因為有特定的意義,鎖定了時間,所以一般輕易不喝,這讓酒更容易被保存下來。
一不小心,N年後,這些酒大大增值,那是意外之喜,也是意料中事。經過歲月沉澱的美酒。酒味和價值都會不斷提升,到時你拿出打有自己獨特印記的酒送友待客,自然又多幾份愜意。
說到價值投資,記得我上海的一個朋友——投資大伽季鶴俊老師,前幾年就在一次基金年會上說過:時下買MT酒的股票還不如直接買MT酒划算。
後來MT酒價的驚天演繹想必大家都清楚了。也許過若干年,我們的酣客就是第二個MT酒哦!
羅胖說:「時間,就是金錢!其實只要你活在時間的河流裡,你一定會和金融發生關係,這就叫做金融的第一定理——時間的價值。」
在你的一生裡,你喝酒的總量其實是相對固定的,也就是說,你喝酒的總量不會無上限。
比如說是10噸,那麼如果你現在妥妥的藏下10噸好酒。那麼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酒肯定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值錢。
你只不過是作了一次性付出,在若干年後,你已絕無夢想以相同的價格買到經過時間沉澱後的這10噸酒!現在藏下的,或許若干年後你會無比驚喜地發現:藏酒,竟是你一生所有的投資理財項目中最划算的交易之一!
這個理,各位酣親有誰不懂呢?我就不多說了,各位親們如果想在酒瓶上留下點自己的詩文什麼的,告訴我,我一定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