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的收藏與體驗系列之(6):福州民天
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今天且不提古蹟,來換個口味。
商標,也算是紙品收藏中的一個門類,不過向不是我「主業」,我只偶爾順手收集一二,既無章法,也不成體系。下面這張其貌不揚的「民天」商標便是其一,當我上網搜索的時候,發現這竟是一家貨真價實的中華老字號!於是興致頓時來了,提筆寫它幾句。

民天的創始人名叫王賢鎮,1905年生於福州。1931年,王賢鎮從福建協和大學化學系畢業,懷揣實業救國的理想,躊躇滿志。彼時,福州的釀造業基本還都是傳統的小作坊模式,工藝落後。有鑑於此,王賢鎮與內兄(一說內弟)陳錫璜在福州洋洽合資開辦了一家食品廠,最初主要生產醬油一類,並取「民以食為天」之意,命名民天。

王賢鎮專業對口,思想新潮,將所學先進技術與理念引入經營,廠子辦得是得心應手。由於民天的產品質量過硬,物美價廉,很快便打開了市場,成為福州家喻戶曉的名牌。隨後王賢鎮不斷擴大民天的經營規模和產品門類,在主業之外兼營釀酒、糕點、糖果等。民天的產品也遠銷東南亞和灣灣,成為一代僑胞們的「鄉愁」。至解放前夕,民天已形成「一廠七店」的連鎖經營格局,王賢鎮本人也成為福州商界的翹楚。

說起民天最初的主業「醬油」,在當時大概是分為兩種。一是專門以東北黃豆釀造的豉油,二是以新鮮的海魚醃製發酵而成的蝦油(又名魚露、魚醬油)。豉油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明白,但這蝦油我可不知道是嘛來頭嘛滋味。於是在知乎上翻了篇六千多字的帖子,貌似其歷史相當悠久,古時又叫魚醬,搞不好能上溯到漢武帝那會。但古代這魚醬到底是固態還是液態,和現在有無區別,看了半天仍然傻傻分不清楚。就此心血來潮之際,我在某寶上毅然拍了兩瓶「民天特級魚露」(我買的那款能插入的商品裡找不到哦,下面這個僅供參考),看那麼多都是紙上談兵,還是親自體驗一下算毬。
民天食品廠在1954年公私合營,1956年改稱「福州市公私合營民天醬魚奇廠」,我收藏的這枚商標就是這一時期之物。其實,這魚奇是一個字,意思大概是海產品加工出來小菜,這字誰能打出來算我輸,我也確實挺納悶,技術這麼發達了竟還總有打不出來的字。於是乎,即便是在民天的官網上,也只能以「魚奇」這般尷尬的用著。

到了六十年代,幌子一把揭下的時候,公私合營變成了徹底充公。王家從此淨身出戶,在資本上算是和民天斷了關係。民天也就成了國營企業,直至如今,發展成為一個挺大的集團,名叫福州民天集團有限公司。至於王賢鎮先生呢,最後的結局倒也不錯,太太兩房子女十二人,老先生身體康健,耄耋之年也是耳聰目明,直到2004年以百歲高齡無疾而終。

對了,最後補一嘴。中華老字號名錄中的「民天」商標,王賢鎮先生1945年就在國民政府商標局註冊了,現在應該算是「二進宮」哈。有人說,「民天」是福州第一個經國家認證的商標,但是我查不了民國商標局的檔案,不知這個說法準確與否呢?

前文連結:涅槃重生的合肥百年老店劉鴻盛,到底還是不是「中華老字號」?
靜思齋 於嶽
2020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