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杯特等獎作品被斥之為醜書,那麼書法的審美標準到底是什麼

2020-12-24 青溪書法

這幾天,一幅雲岡杯魏碑書法雙年展的特等獎作品,在網絡上終於火了。火了的原因不是因為太美,而是實在太醜。

評委給出的獲獎理由是:整體結字大小參差,點畫厚實而不呆滯,彼此都能盼顧生姿,相互生情,開合疏密一任自然,整體無一筆矯揉造作,各部分相鬥又相和,墨又深入紙裡,作品給人整體一團散淡古厚質樸之氣,表面看其散亂,實則各就個位相互輯讓,又和諧統一。此作入古不泥古,(古不乖時,今不同弊)古意盎然。

作者的獲獎感言是:希望通過這次大賽,能把魏碑書法廣泛地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了解魏碑之美,感悟書法藝術。

無論是評委,還是作者本人,似乎對這件作品評價都超級高。那麼為什麼網友都不買帳呢?難道是廣大網友的審美都出了問題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真正出現了審美偏差的恰恰是這些評委和作者本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截然相反的評價呢?我們還是從什麼是魏碑開始說起吧。

魏碑是介於隸書和唐楷之間的一種書體,屬於正書的範疇。其面目繁多,風格各異,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過渡性的書體。過渡性書體說白了就是不成熟的書體。

魏碑其實就是楷書,屬於隸楷的一種。楷書的三大體系是:晉楷(鍾繇王羲之小楷)、魏楷(魏碑)、唐楷。

張猛龍碑

楷書的發展軌跡是:魏晉(以鍾繇、王羲之為代表的楷書)——南北朝(南朝繼承王羲之,北朝主要是魏碑)——隋唐(融通南北以集大成)。

楷書的始祖是漢末的鐘繇,號稱楷書鼻祖。而與鍾繇齊名的書法家是衛瓘。從書法史的角度看,衛瓘與鍾繇都是南北書派的共祖。鍾繇主要影響南派書風,而衛瓘主要影響北派書風。南派以王羲之為宗,北派以索靖為宗。

張黑女墓誌

現在談談北派書風的演變過程。

魏晉以後就是南北朝的歷史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適應社會意識需要的佛、道之學勃然興盛。佛、道的宣傳方法是以寫經為一大功德。尤其佛學,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學之士,撰寫文章以紀其事。或鑿石以作碑碣,或就天然巖壁摩崖刻寫,一時間,從漢代風行的立碑時尚,轉向佛學的建寺造塔、立碑刻石。四海之內雖戰亂不止,造像求長生的心理卻更加熾烈,刻石佛記文字漫山遍谷,不下數千萬。魏碑應運而生。

始平公造像記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

從書法的傳承上來說,鍾繇和衛瓘是南北兩派共同的書法袓師,從南派來說,繼二王之後有智永和虞世南,北派則在索靖和崔悅之後出現了歐陽詢和褚遂良,兩派分別具有不同的風格特點,南派乃江左風流,疏放妍妙,長於啟牘,減筆至不可識;北派則是中原古法,拘謹拙陋,長於碑榜。

北朝因為沒有王羲之,書法完全就是截然不同的風貌,而且風格相對較多。與南帖不同的是,北朝的字大多數刻在碑上,有些甚至是不書寫直接用刀刻的,而有些雖然是先書丹後刀刻,但刀刻並不側重精準地刻畫墨跡,而是更加側重體現刀刻的特徵。北朝書法水平最高的代表就是魏碑,整體上相對南帖要粗獷豪放、樸拙險峻。

鄭文公碑

但無論是北碑還是南帖,書法的審美標準,從書法的本源上來講,那就是方正、端莊、溫潤、大氣、和諧、自然。如果偏離了這樣的宗旨,書法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也就不能稱之為書法藝術了,只能歸類於醜書,會被歷史所淘汰的。

學習魏碑最大的好處是能夠鍛鍊腕力,敢於下筆,沒有太多的框框,但也容易把字寫得過於生硬,過於放縱,過於猙獰。

所以說,北碑南帖原本就是一家的,不能因為你學魏碑的,就可以恣意妄為,偏離美的範疇。

醜書的橫行,是對書法的一種褻瀆,說的難聽一點就是欺師滅祖,誤導我們的子孫後代,實屬中華文化的千古罪人。

綜上所述,雲岡杯魏碑書法雙年展的特獎作品被廣大書法愛好者斥之為醜書,並不冤枉。魏碑本來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的,群眾的眼睛才是雪亮的。人民群眾的審美才能代表並決定書法的未來。任何人否定人民群眾的審美觀,都將被掃入歷史的垃圾箱,終究會被淘汰出局。

相關焦點

  • 最「醜」書法作品獲特等獎,書法創新到底是藝術品還是皇帝的新衣
    最近被一副書法作品「刷屏」了,它就是「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雙年展中的特等獎作品。從來不關心書法的眾多網友都紛紛站出來質問,這種猶如兒童般的作品,居然獲得了特等獎,它究竟好在哪裡?而官方的回覆是,這幅作品好就好在返璞歸真,以「拙」藏真,最難能可貴的是「創新」。
  • 專訪「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特等獎、一等獎獲得者
    書法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訪「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特等獎獲得者陳守斌11月22日下午,在「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總決賽上,來自廣東深圳的選手陳守斌以97.68分的成績摘得本屆雙年展特等獎桂冠,並再次獲得現場評委的高度認可。而在前一天的決賽賽場上,陳守斌同樣是一路領先,以排名第一挺進總決賽。
  • 魏碑書法特等獎引發爭議,大家紛紛表示不懂,書法之美在哪裡?
    2020-12-07 13:15:32 來源: 孤單旅人 舉報   這兩天,一幅特等獎書法在網上傳開了
  • 醜書:假書法,真垃圾
    醜書為何註定是歷史垃圾?道理很簡單,人民不認可的書法不是好書法!我們這裡說的醜書,特指那些不能經過歷史考驗的、只為了圖一時名利的作品。在當今社會,這樣的作品太多,也太常見了。我們先不去探求這背後產生的原因怎樣,它對書法會產生什麼不良的後果。僅僅就從價值而言,醜書書法註定是曇花一現、過眼雲煙的小丑,終究不會長久。
  • 鄭板橋的「亂石鋪街」為什麼不算醜書?因為它三要素俱全
    雲岡杯的烏龍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幅不知出自什麼人之手的、假特等獎醜書。很多人紛紛表示醜書這東西真讓人難於區分。也有留言問怎樣區分一幅書法作品是醜劣,還是稚拙。很多人不明白,看書法字帖時,《瘞鶴銘》、《石門銘》、《石門頌》、《爨寶子》等等,這些字帖上的字看起來也不美觀,跟那些醜書差不多,為什麼這就不是醜書呢?自東漢蔡邕開始,對於書法才有藝術地認識,後人傳說那是神人授予他筆法。事實上可能是他自己的總結,也有可能是共同的發現,他做的總結。
  • 從曾翔「吼書」看行為藝術對書法審美的影響
    從曾翔「吼書」看行為藝術對書法審美的影響曾翔從「醜書」到「吼書」,惹得網上爭議一片,叫好的很多,開罵的也不少。單從書法藝術而言,叫好的多指創新求變,所謂「醜書不醜」;開罵的主要責怪其創作形式有違傳統,書體扭七拐八,不成體統。
  • 評陳守斌雲岡杯魏碑雙年展特獎作品:迷失在書法展廳裡的小眾藝術
    從這回雲岡杯魏碑書法雙年展評選的這幅特等獎作品來看,陳守斌先生的創作至少從取法源頭和創作精神上倒真是跟田楷拉開了巨大的差距。其實認真說起來,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以魏碑來突破唐楷,這本是自有清一代碑學肇興後,書法家們奉為圭臬的傳統思路。現在田氏一門揭櫫唐楷法則,標榜繼承傳統。而書協之內,能與田英章較量書寫法度的大家作手恐怕並不很多。
  • 李叔同:當代書法「醜書」鼻祖?70年後,黃永玉特意強調「不好」
    他在意書法,可早就不是要「寫好」那般低級,亦或純「技術」那麼無聊。他是要自渡渡人,不是藉此標榜。前些日,有「雲岡杯魏碑書法展」某特等獎作品,讓輿論沸騰不下至今,也許在這些朋友看來,「弘一體」也是諸如此類裝神弄鬼的吧。
  • 雲崗杯下,那些被一幅假特等獎作品忽悠的「大師」們,情何以堪
    生活遠比藝術作品更有藝術性!真實世界裡的事反轉起來也更複雜。前些天一幅被稱作首屆「雲崗杯」魏碑書法展的特等獎作品,引起了網際網路上又一次振動。原因是這幅作品爭議性太大,捧的捧上天,貶的貶入地。更重要的是參與其中的不乏很多自稱大師的專家。
  • 顏真卿50歲的書法,達到了「神仙之境」,卻被外行當成「醜書」
    產生這種爭論的原因是很多沒有書法經歷的人,以自己的審美眼光,來評定一定書法作品的好壞,認為看起來「好看」的字就一定是好書法,看起來「醜」的字,就一定不是好字!顏真卿《祭侄文稿》行草書長卷這種看法顯然是偏激的,理由是真正高明的書法作品,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看懂,尤其是一些藝術價值較高的作品,沒有一定的書法修養和藝術審美經驗,是很難看懂的!
  • 董瑋:「醜書」是怎樣煉成合「法」的?
    「醜書」目前沒有明確的定義,比如有人把劉彥湖老師非常雅致的作品也歸為「醜書」,這與批「醜書」的是門外漢有關——但凡自己看著不順眼的、甚至唐楷以外的都稱為「醜書」。儘管大家對「醜書」的認識不一,但也有一個大致的標準,一般指質樸、生拙、奇崛一類風格的作品。基本特點:醜書:質,樸,生,拙,奇。對應:文,華,熟,巧,平。
  • 書壇興起"醜書風" 書法迷嘆:好好的漢字被糟踐
    對於近些年書壇興起的這種「醜書風」,著名書法家張銅彥將之形容為「偏不往美的方向寫,一味追求新奇」。「有的你看著就像小孩子寫的東西。還有些字,讓你覺得寫字的人如同半身不遂,哆裡哆嗦的。」在他看來,即便草書,也得按照其規範來寫,不能都沒站穩,就撒歡兒跑。據他介紹,一些書法展上的作品,錯字率竟然有六七成,「絕大部分是作者生造出來的『新』字兒。」
  • 「醜書」是「俗書」的天敵
    例如宋代歐陽修的《集古錄》說:「所謂法帖者……逸筆餘興,淋漓揮灑,或妍或醜,百態橫生……使人驟見驚豔,徐而視之,其意態愈無窮盡。」元代馬致遠讚嘆張玉喦的草書說:「千般醜惡十分媚,惡如山鬼拔枯樹,媚似楊妃按《羽衣》。」在這些論述中,「醜」和「妍」是兩種相反相成的審美內容,「醜」相當於陽剛之美,「妍」相當於陰柔之美。
  • 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獲獎作品展播 第四集
    作品點評:張弘毅這幅作品是一幅取法北魏時期成熟墓誌的書法作品,其技法之嫻熟、點畫厚重中別有情趣,結字之趣味均為上乘,如「六」字並非楷書法度森嚴般自左至右一長橫,而是將這一橫畫收縮得很短,上端的一點以短小的懸針豎而代替,下方的兩個點也各具形態,因而神採奕奕,「書」字幾個橫畫也形態各異、神態自具,其中間的豎畫並非一般楷書般在其中間穿過,而是在其左邊與
  • 【經典喜報】經典學員趙佳欣硬筆書法作品榮獲省展特等獎、郝靜妍榮獲特等獎提名獎
    參加山西省第九屆少兒書法大賽的經典學員「全家福」      山西省第九屆少兒書畫新人新作展特等獎及特等獎提名書法作品的評選,2016年12月16日下午在省文聯16樓會議室舉行。      在現場觀看評選的有來自省城的各位書法教師代表和家長代表。      我省5位書法名家擔任此展評委。評委們認真仔細反覆看完作品後,根據評審規則打分。現場分數排序後,按分數高低評出了特等獎作品和特等獎提名作品。
  • 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獲獎作品展播第四集
    張弘毅決賽階段參賽現場圖投稿作品:《衍極》節錄作品尺寸:178×90cm作品釋文:六書之要,其諧聲乎?聲原於虛而妙於物。言者聲之宣也,書者聲之寄也。飛龍肇音,漻哉闃乎,其罔聞也。夾漈山人嘗是正之,有音無文者多矣。皇元國書重啟人文諧聲之義,實綜乎五。雖古之三皇龍書、穗書、雲人諸作,蔑以加諸。猗與休哉,商之倒薤,周之虎書、魚書,具象形邪?
  • 原來古人也是「醜書」滿天飛!
    ▲ 唐代敦煌繩裝冊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米芾更直接,乾脆說顏真卿是醜書之祖。清代《桐陰論畫》評價張瑞圖的字像符錄一樣,掛在屋裡能鎮宅。而傅山的「寧醜毋媚、寧拙毋巧」的「審醜」美學,就源於對顏真卿的崇拜。就像寫文章,真正的有感而發取決於作者想寫什麼,而不是讀者想看什麼,除非是為了迎合市場而寫的與個人情感意願無關的東西,但那只是商品,而不是藝術品。藝術品是什麼?或許是當你創作的時候壓根不考慮別人怎麼看,甚至不會考慮是不是「書法」的時候。
  • 「醜書」名家白砥教授眼中的書法美是什麼樣的?
    模糊、虛無、無限的哲學觀更使其審美偏離外在的「美」而熱衷於對「內美」的追求,什麼「天人合一」、「對立統一」……什麼古拙、意趣、韻味、風骨……什麼「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至虛極、守靜篤」……什麼「心齋」、「坐忘」,「得意妄言」,「淡然無極」……,老外哪懂!而那些明暗、透視、比例、光色的精確與科學,全然不顧。
  • 醜書橫行的今天,更需要類似他一樣書法家,力挽狂瀾,拯救書法
    書法,是中國漢字獨有的藝術,隨歷史發展和審美的需要,分為五體:篆、隸、楷、行、草書,能寫好一種書體,就很了不起。而歷史上有一個全才,五體樣樣精通,具有上佳作品傳世,他就是元代的趙子昂!很多人喜歡把書法史發展到不同階段,按照「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人尚態」來區分不同時期書風特點!
  • 1985年首屆鋼筆書法大賽特等獎得主劉惠浦,書作可作字帖臨摹
    隨著書寫工具的不斷發展,硬筆的出現,不僅充實了書寫工具,而且還形成了一種新姿態,硬筆書法也隨之走進了我們的視野,為了更好地展現硬筆書法的精神風貌,推進硬筆書法健康快速發展,在1985年,舉辦了全國首屆硬筆書法大賽,在該次大賽中,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氣象,參加人數高達百萬之多,而且所涉及的行業也是五花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