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假期出行要注意防護。漢末時期有著為數眾多的官職,這些職位有員額限制,有些僅限一人,有些甚至允許兼任。本篇就來看看漢獻帝劉協在位時期那些「錄尚書事」者。
「錄尚書事」與擔任尚書令並不一樣,案《通典·職官志》,在漢章帝時期就已經有「錄尚書事」的說法了。一般是年輕的君主即位後,由太傅錄尚書事,位在三公之上,也能總領尚書臺事務。在漢末三國時期也是位高權重者才會兼領尚書事。
和帝時,太尉鄧彪為太傅,錄尚書事,位在三公上,漢制遂以為常。每少帝立,則置太傅錄尚書事,猶古冢宰總己之義,薨輒罷之。自魏晉以後,亦公卿權重者為之,職無不總。——《通典·職官志》
「司徒王允錄尚書事,總朝政,遣使者張種撫慰山東。」——《後漢書·獻帝紀》
【王允,初平三年(192年)在誅殺董卓後他的權勢一度達到巔峰,曾任尚書令的王允也知道尚書臺的重要性,他要將其牢牢握在手中,然而被董卓餘部終結】
「秋七月庚子,太尉馬日磾為太傅,錄尚書事。」——《後漢書·獻帝紀》
【馬日磾mì dī,同樣是初平三年,在王允被李傕族滅後,由他接任太傅之職,並且與太僕趙歧一起去安撫天下,主要是討董聯軍們】
「甲申,司空淳于嘉為司徒,光祿大夫楊彪為司空,並錄尚書事。」——《後漢書·獻帝紀》
【楊彪,還是初平三年,在馬日磾被派到地方後,由來自弘農楊氏的楊彪遷任司徒,並錄尚書事】
「冬十二月,太尉皇甫嵩免。光祿大夫周忠為太尉,參錄尚書事。」——《後漢書·獻帝紀》
【周忠,依然是初平三年,他是「參錄尚書事」,並不是完全主導尚書臺事務。此外,周忠有個後人叫周瑜】
「太尉周忠免,太僕朱俊為太尉,錄尚書事。」——《後漢書·獻帝紀》
【朱儁,終於來到了初平四年(193年),在連續的異象發生後周忠被免職,由他接任太尉職務並錄尚書事,也與劉協年幼有關。東漢時期的三公們經常因為天降異象被免職。】
「秋七月壬子,太尉朱俊免。戊午,太常楊彪為太尉,錄尚書事。」——《後漢書·獻帝紀》
【楊彪,興平元年(194年),在地震、日食過後朱儁被免職,輪到楊彪來擔任太尉職務了,還是他熟悉的錄尚書事,但實際權力還要看李傕、郭汜】
「以衛尉趙溫為司徒,錄尚書事。」——《後漢書·獻帝紀》
【趙溫,同樣是興平元年,在李傕、郭汜權傾朝野時期由誰來錄尚書事區別不是很大,只是需要他們的名望】
「辛亥,鎮東將軍曹操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後漢書·獻帝紀》
【曹操,建安元年(196年),他將劉協帶到了另一段人生之中。】
如有疏漏,還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