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劉協,最恨之人不是曹操和董卓,他才是真正的漢賊!

2021-02-13 歷史故事講堂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英雄事跡可謂是家喻戶曉!

今天要說的這位,便是三國前期大漢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

劉協是漢靈帝劉宏的次子,自小就聰明伶俐,很是機警,也深受漢靈帝的喜愛!

他的母親名叫王榮,邯鄲人,被漢靈帝封為美人,生下劉協後,受到何皇后的嫉妒,慘遭毒殺!

漢靈帝知道後勃然大怒,想要廢除皇后,因宦官們苦苦哀求才不了了之!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長子劉辯繼位,史稱漢少帝!

當時宦官在朝中作亂,何皇后的兄長何進大將軍採納袁紹的意見,密令董卓進京剿除宦官之禍!

這件事情曹操曾一度的反對,但何進並沒有搭理曹操,他覺得袁紹四世三公聲名赫赫,曹操一個閹宦之後能有什麼見識!

不料董卓還沒進京,何進就被宦官騙到宮中給謀害了!

何進死後,袁紹帶人過來剿殺太監,當時袁紹的命令是沒鬍子的一律格殺,弄的當時京城沒有鬍子的男人見到袁紹的軍隊就脫褲子!

宦官們眼看大勢已去,便挾持著少帝劉辯以及劉協逃出城去,正巧碰到了董卓,董卓救回了劉辯和劉協!

董卓見到劉辯後,跟他請安,可少帝劉辯早已嚇得不知所措,反觀9歲的劉協就沒有多麼驚慌失措,反而將近日來發生的事情一一道出原委!

董卓一看頓時覺得劉協似乎更適合做皇帝,後來不顧眾臣反對,毅然決然的廢了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

董卓自稱相國,把持朝政,並且接盤了漢靈帝留下的眾多妃子,弄得滿朝文武皆是憤憤不平!

後來曹操振臂一呼,以討伐董卓為名義,邀請天下諸侯舉義討賊!

眾諸侯紛紛響應,並迅速地組成聯軍,共同推舉袁紹為盟主,史稱關東聯軍!

聯軍組成後,董卓覺得洛陽不安全,便燒毀了洛陽城,挾持天子遷到了長安!

某日,董卓和義子呂布因為些許小事大動幹戈,董卓拿著長戟追刺呂布!

以王允為首的大臣們知道後覺得這是一個剷除董卓的機會,於是便用計離間董卓呂布二人!

呂布被洗腦後,正義之氣爆發,在劉協召見百官時,刺死了董卓!

董卓死後,其麾下的兩員大將李傕郭汜便想著逃回老家,在途中遇到了賈詡!

賈詡勸阻他們二人說道:「兩位將軍此時逃走,回到家鄉一個亭長就能殺了你們,何不率領大軍攻回長安?」

卓敗,輔又死,眾恐懼,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欲解散,間行歸鄉裡。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眾以為然。傕乃西攻長安。

- 《三國志.賈詡傳》

李傕郭汜聽了賈詡的話,反攻長安,沒想到還真得手了!

不過這二人才是真正的表面兄弟,為了爭奪大權自相殘殺,把劉協是拉來拉去,還不給獻帝劉協和百官們糧食吃,弄得朝廷烏煙瘴氣!

賈詡見事玩大了,立刻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後來劉協在車騎將軍董承的保護下逃回了洛陽!

之後便被曹操迎到了許昌,又開始了他的傀儡皇帝的一生!

由此可見,漢獻帝最恨的人非賈詡莫屬,要不是賈詡給李傕郭汜的建議,也就不會發生長安失陷之禍!

等劉協慢慢長大後,韜光養晦,以他的聰明才智,光復大漢也是有可能的,因此賈詡才是真正的漢賊!

後語: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感謝!免責聲明:本文系本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曹操、曹丕為什麼都不敢殺漢獻帝?曹操不稱帝真實原因揭秘
    其實曹操當年想稱帝也就一句話的事,為什麼這句話曹操就那麼難開口呢?實際上曹操心中還是有敬畏之心的,而且一生也都是漢城。漢獻帝從稱帝的第一天起,就註定是被挾持的命,而且在那個位置上整天還提心弔膽,前半輩子都沒過過平靜的生活,如果漢獻帝沒有這個漢室血脈的話說不定日子還會過的更舒坦一些。
  • 曹操不是曹賊嗎?為什麼又說曹操不交權,才是對漢獻帝最好的保護
    都知道漢朝的最後一任皇帝漢獻帝命苦,先是被董卓扶上帝位,成了董卓的傀儡;後來董卓被殺之後,又被郭汜等人追殺長達一年之久,雖說是帝王,但這一年的流亡生涯之中,漢獻 帝喝的是臭水,吃的是野菜,過得基本上不如豬;好不容易盼來了保駕的曹操,結果曹操還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只是想要利用漢獻帝的正統地位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 漢獻帝一生最牛兩句話,一句讓曹操汗如雨下,一句被後世恥笑千年
    作為大漢王朝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既不像隋煬帝那樣急功近利,也不像崇禎皇帝那樣剛愎自用,更不像秦二世胡亥那般殘暴無道,史載「聖主聰叡,有周成之質。」只是在浩如煙海的漢末三國群雄豪傑面前,皇權軟弱,朝臣跋扈,由於其沒有掌管天下的實際權力,一生都是以傀儡皇帝示人。他先是識董卓淫威,又目睹郭汜無禮,最後領教了曹操父子的霸道,事事仰人鼻息,處處受制於人,可謂命運多舛。
  • 漢獻帝說過的最牛兩句話:一句讓曹操驚出一聲汗,一句被恥笑千年
    他先是識董卓淫威,又目睹郭汜無禮,最後領教了曹操父子的霸道,事事仰人鼻息,處處受制於人,可謂命運多舛。但就是這樣的漢獻帝,卻在一生中也說過兩句最牛的話,一句讓權臣曹操汗如雨下,一句卻被後世恥笑千年!當時,漢獻帝劉協尚未足月,漢靈帝怕年幼的劉協留在後宮再遭到暗害,於是就將他抱到永樂宮請董太后撫養。自此,劉協就依附董氏為外家。漢少帝劉辯即位後,初封劉協為渤海王,後遷封陳留王。後來奸雄曹操就曾以此來批評漢獻帝:「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即漢獻帝生於深宮,嬌生慣養,空有心志,沒有無治國安邦的能耐。
  • 漢獻帝劉協在位時期曾有多少人錄尚書事?
    漢末時期有著為數眾多的官職,這些職位有員額限制,有些僅限一人,有些甚至允許兼任。本篇就來看看漢獻帝劉協在位時期那些「錄尚書事」者。「錄尚書事」與擔任尚書令並不一樣,案《通典·職官志》,在漢章帝時期就已經有「錄尚書事」的說法了。一般是年輕的君主即位後,由太傅錄尚書事,位在三公之上,也能總領尚書臺事務。
  • 漢獻帝|劉協的一生,就是一部三國簡史啊
    在他們背後,還有這麼一位男人,他不是三國時期的絕對核心人物,卻是靈魂般的存在。他見證了東漢的沒落,經歷了諸侯的崛起和覆滅,在亂世中苦苦掙扎。他就是漢獻帝劉協,一個與歷史格格不入的末代皇帝。電視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他,雖然與真實歷史有所出入,但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另類皇帝的辛酸。
  •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三國中的曹操和劉備誰是漢誰是賊?
    言外之意就是漢朝與賊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只能活下來一個,想要維護帝王事業,而不是待在偏僻的地方苟且享樂,而是應該打回中原,在華夏的最中心位置建立政權。那麼問題來了,誰是漢,誰是賊?漢獻帝劉協這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做傀儡時間最長的皇帝,從他一出生,漢獻帝就是傀儡了,他的命運一直在別人手中,從來不在自己手中,9歲時被奸賊董卓立為皇帝,並被董卓控制,如果當時9歲的劉協懂事的話,他一定會認為董卓就是賊。
  • 劉協3次謀殺曹操,曹操卻讓3個女兒都嫁劉協,207年後發現真高明
    兇險的環境,讓劉協格外早熟。從宮人口中,他得知了生母的死因。但他不敢露出絲毫仇視的目光。因為他明白:他和他的母親王美人,都是依賴漢靈帝寵愛,才能卑微的活下去的人。丙子,董卓殺皇太后何氏。九歲那年,劉協迎來了第一個貴人——董卓。他不僅殺了何皇后,還讓自己成了漢獻帝。一個從出生起,就時刻面臨殺身之禍的孩子,終於能夠安心的喘口氣了。董卓很兇,但劉協不怕,甚至還有一絲感恩。
  • 漢朝最後一位帝王漢獻帝劉協,禪位曹丕後,結局如何?
    在司徒王允的謀劃之下,王允聯合司隸校尉黃琬,僕射士孫瑞,中郎將呂布等人密謀刺殺董卓。董卓被呂布所殺後,王允成為了東漢最後的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權臣,錄尚書事,呂布為奮威將軍。按照正常的劇本而言,這時候王允是有機會重振朝綱的,而漢獻帝劉協也是有可能擺脫傀儡皇帝的命運的。
  • 為什麼曹操、曹丕不敢殺漢獻帝,而司馬家的司馬昭卻敢弒君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曹魏取代東漢王朝的過程中,不管是曹操還是曹丕,都不敢殺漢獻帝劉協。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曹操、曹丕不敢殺漢獻帝,而司馬家的司馬昭卻敢弒君呢?一首先,在筆者看來,三國時期,曹操、曹丕沒有殺漢獻帝劉協,司馬昭卻敢弒殺曹髦,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 漢獻帝是真心禪讓嗎?他幫了曹丕一個大忙,難怪可以善終
    年幼的時候,他被董卓、李傕、郭汜等軍閥挾持,自然是不敢提什麼權力,當時各路諸侯各自為政,也沒人會聽朝廷的。後來曹操執政以後,一切規格待遇,跟真正的大漢天子沒有什麼兩樣,於是漢獻帝認為曹操是忠心耿耿的大臣,可沒想到曹操也是個專權分子,完全不給漢獻帝權力。
  • 曹操控制漢獻帝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嗎?真實目的是什麼?
    後來司徒王允用美人計成功的說服呂布和董卓反目,並除掉了董卓,漢獻帝自以為從此可以大權獨攬高枕無憂了。然而,不曾想剛脫離虎口,又掉入了狼窩,由於王允不接受董卓舊部李榷、郭汜等人的歸降,導致了李榷、郭汜等人孤注一擲再次起兵反叛。這次反叛的結果就是王允被殺,漢獻帝先後成為了李榷、郭汜手中的玩物。
  • 漢獻帝劉協:搶走江山,給我一個賢惠的好老婆曹節,此生何憾?
    禪位後的劉協,到封國山陽,生活平淡而充實。也許,他會感謝曹操給了她一個善良的老婆,也感謝曹丕,給了他真正受人尊敬的機會!曹家雖搶走了他的江山,但留給了他一個賢惠的好老婆!曹節一、包辦的政治婚姻曹節與劉協走到一起,毫無疑問,是政治婚姻,是曹操為了監視漢獻帝,不讓漢獻帝與其他人勾結鬧事的產物,也是曹操為了不廢、不殺漢獻帝而考慮的結果!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天意!就在漢獻帝劉協到許昌的同一年(即196年),曹節出世了。漢獻帝劉協,出生於181年,大曹節15歲。《後漢書》:獻穆曹皇后諱節,魏公曹操之中女也。
  • 曹操將7個女兒嫁給他,他卻屢次害曹操,但是曹操至死都不敢殺他
    眾所周知,漢獻帝的首任皇后伏壽 ,因不滿曹操殘暴專權,寫密信給父親伏完,讓他設法除掉曹操,被人告發後,曹操廢掉伏皇后,將她幽禁至死,所生二位皇子也被鴆殺。漢獻帝另一老婆董貴妃,在伏皇后之前也被曹操所害。然後,曹操做了一件讓人大惑不解的事。
  • 三國:董卓為什麼要一意孤行廢掉漢少帝劉辮?他真正的目標是誰?
    我今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紹曰:"天下健者,豈唯董公?"引佩刀橫揖而出。《三國志》董卓本來可以成為挽漢室於傾覆的名臣,卻因為擅自廢立皇帝被天下人敵對,他剛進中樞沒多久,可沒有前輩霍光和王莽那樣的聲望,可他為何要走出這可以說是最下策的一步?最後導致自家生死族滅,還把自己從天下人眼裡的功臣變成了奸臣?
  • 漢獻帝:「我沒什麼別的特長,就是命特別長!」
    他的存在,代表著一個王朝的存在,雖然只是象徵,也被認為是傀儡,甚至連活著都是一種膽顫心驚,但他最終壽終正寢,在他下臺之前,作為東漢王朝至少在表面上是統一的,但他下臺之後,國家迅速陷入分裂,三國鼎立迅速形成,而且他一生都被女人保護,與他共進退,共榮辱,甚至願意為他付出生命,而且這些女人為保護他是前赴後繼,直到他生命的終結。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
  • 漢賊不兩立?漢獻帝說:漢早就沒有了,只剩下三個漢賊在掐架呢
    而諸葛亮自己制定的「隆中對」和他寫的《出師表》就有不同的說法,證明是在自己手裡,把一個「天府之國」治理得「益州疲敝」。我們來看隆中對時候諸葛亮是怎麼說的:「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這省略號後面的一句話除了用在暗弱的劉璋身上,用在劉備和諸葛亮這兩位「仁君」和「能臣」身上也很合適。
  • 三國最狡猾的狐狸,比郭嘉還略勝一籌,漢獻帝怒斥:你比曹操還奸
    三國最狡猾的狐狸,比郭嘉還略勝一籌,漢獻帝怒斥:你比曹操還奸眾所周知,中華五千多年悠久的璀璨文明,就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巨大財富。善利用之,必會使你如鯤鵬一樣翱翔於九天寰宇之上,反之,如若過分的粉飾雕琢,終將使你變成一個跳梁小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 漢獻帝被曹丕篡位封為山陽公後,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
    答:劉協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這個問題很好解釋:第一,死人是沒有辦法去投奔劉備的;第二,劉協在曹操手下做了幾十年的傀儡,為何還要再去劉備手下做傀儡?曹丕從漢獻帝劉協手裡接受禪讓,與其說是叛亂謀反,倒不是說是漢魏的正常迭代。並且曹丕還算是有仁君之相,沒有出手趕盡殺絕,在登基之後還冊封劉協為山陽公,封地在山陽。
  • 漫談《三國》故事之四:曹操是漢賊還是大漢的功臣?
    先來看看曹操的所作所為,在成為一方諸侯之前,曹操無疑是忠於漢室的,從他不避權貴,勇挑洛陽令的重任,使洛陽治安為之一新,再到他甘冒殺身之禍,前去刺殺董卓,這些行動足以證明他對漢室的忠貞不二。說他欺凌漢獻帝,獨攬朝政,那是要從他迎駕回許都說起了。但在漢獻帝被曹操迎去許都之前,漢獻帝和漢室朝廷是什麼狀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