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去重慶,蔣介石來延安,這一去一來,蔣介石終於明白了什麼
在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在自己的日記裡是這樣評價毛澤東的,他說:「吾料其不能成事,終逃不出餘之一握也。」1947年3月13日,蔣介石下令轟炸延安。14日,胡宗南指揮7個師15個旅由宜川、洛川向北大舉向陝北進犯,另外,馬步芳、馬鴻逵、鄧寶珊等19個旅輔助突擊,國民黨投入總兵力達25萬人。
-
蔣介石什麼時候去的延安?他為何慨嘆:去延安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
1947年3月13日,國民黨軍胡宗南的部隊聲勢浩大地進攻延安。3月18日晚,毛澤東主動撤離。3月19日下午,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1師佔領延安。國民黨佔領共產黨的政治軍事中心後,需要製造聲勢和政治宣傳來鼓舞士氣。
-
蔣介石訪問延安,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1947年8月7日上午,蔣委員長的「美齡號」專機在延安塵土飛揚的簡易跑道上降落,到達延安的當天晚上,蔣介石單獨與胡宗南再次研究了作戰問題,蔣介石說,今後陝北作戰,不必再強調穩紮穩打了,要用急進猛打的戰法,彌補以前與共軍作戰顯露出的缺陷,並告誡胡宗南:「陝北為主要戰場,為匪之首腦所在
-
被蔣介石兩次單獨接見的中共臥底
這一情況報到延安,得到毛澤東和黨中央的嘉獎。嘉獎令說:「身入虎穴,不顧個人安危;緊急關頭,挺身而出;機智勇敢,沉著大膽,含辛茹苦,英勇鬥爭,巧妙地和敵人周旋,使黨的負責同志和黨的機關免遭敵人的逮捕和破壞,轉危為安;是全黨的模範,為全體幹部學習的楷模。」
-
胡宗南佔領延安後,欲將其改為宗南縣,3個消息傳來後再無此想法
蔣介石甚至發來賀電稱:「延安如期收復,為黨為國雪二十一年之恥辱,得以略慰矣。吾弟苦心努力,赤忱忠勇,天自有以報之也。時閱捷報,無任欣慰。」不久,從南京、上海等地來的中外記者團一行55人來到延安,代表全國39家著名報館通訊社,實地採訪胡宗南取得的「陝北大捷」,並現場報導了南京國民政府給攻佔延安有功將領頒發勳章的慶功儀式,其中,胡宗南獲二等大緩雲麾勳章,其副司令裴昌會、參謀長盛文、副參謀長薛敏泉、第1軍軍長董釗、第29軍軍長劉戡分獲三、四等雲麾勳章,而各師、
-
營救過蔣介石的傳奇特工,其作用抵得上十個「餘則成」
我黨的一位傳奇特工,竟然「潛伏」於"中統"十五年,不但掌握了六千人的國民黨潛伏人員大名單,並且使我軍兵不血刃的解放了西安,其作用抵得上十個「餘則成」。李茂堂(1906-1953):陝西渭南人,長期潛伏於中統、曾經營救過蔣介石的傳奇特工。
-
熊向暉與胡宗南:亦師亦友亦敵人
熊向暉,中共情報工作龍潭三傑「後三傑」之首,重大歷史關頭,他作出兩難抉擇。1947年3月,中國國共兩黨之間的內戰愈演愈烈,國民黨總裁蔣介石指令他的嫡系愛將胡宗南以閃電的速度偷襲延安。「西北王」胡宗南終於在他年過半百之際,迎來政治生涯的最大手筆。胡宗南勝券在握,躊躇滿志,甚至擬定了佔領延安後的「施政綱領」。
-
被蔣介石兩次單獨接見的中共臥底是誰?
獲取無數情報仍被敵人重用受蔣介石接見還被送美深造由於陝西三青團的特務和情報組織都控制在申振民手中,他獲得了許多機密情報。他與黨的地下組織領導人王石堅保持直接聯繫,每三天甚至每天向其匯報,及時電告延安。有一次,胡宗南命令部隊攻打我軍佔領的一個縣城。申振民獲得情報後,立即電告延安。我方將城裡軍民全部撤走。胡宗南部隊精心組織的進攻,結果撲了個空。
-
《保衛延安》結尾,劉堪部2.4萬人被殲,為何胡宗南就全線潰退
1954年出版的長篇小說《保衛延安》中,作者杜鵬程藝術地再現了1947年延安保衛戰的歷史畫面,介紹了蔣介石派遣胡宗南部重點進攻陝北期間,西北野戰軍在彭德懷司令員指揮下奮勇抗擊
-
紅歌故事||蔣介石佔領延安後,竟讓群眾改編《東方紅》歌詞來唱自己
幾年後,李有源已是遠近聞名的民間藝人了。 陝北是我國著名的民歌之鄉,飽受貧困和剝削的人們總是習慣用民歌來抒發心中的感情,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每當東方露出晨曦,黃土地上便會響起勞動者那此起彼伏的歌聲。天長日久地耳濡目染,李有源也逐漸成為一個唱民歌的能手。他不但唱民歌,而且還不時地寫一些民歌。
-
胡宗南的軍事指揮什麼水平?彭老總給出4個字的評價,一針見血
其實可能大家真的都誤解了,論打仗胡宗南真的是非常的欠缺水準,有人這麼評價過他,胡宗南最多只能當個連長級幹部,但是誰讓人家是蔣介石最為器重的人呢! 還有人肯定會拿攻佔延安來說事了,那我們就好好說下吧!
-
西北王胡宗南窩囊之戰,25萬打西野2萬,居然被全殲一個旅
1947年3月,胡宗南率領25萬大軍分兩路進攻延安,我軍當時在陝北的野戰部隊和地方武裝僅2.6萬餘人。在進行一番阻擊後,中央審時度勢,不和優勢敵人硬拼,主動退出延安。但退出延安容易,想擺脫胡宗南25萬大軍的追擊,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時任解放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在陝北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
-
「西北王」胡宗南,為何逃往臺灣後被蔣棄用,死後連葬禮都沒錢辦
而當時已經二十八九歲的胡宗南,雖然是第一期500名學員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卻也並沒有讓廖仲愷失望。他各項學業成績優秀,且畢業後參加了不少戰鬥,戰績卓越,很快成了國軍當中舉足輕重的二級上將。 更重要的是,他對蔣介石忠心耿耿、死心塌地。解放戰爭爆發,胡宗南成了蔣介石部的急先鋒,九十多萬的國軍軍隊,加上胡宗南手上三個強悍無比的主力軍團,是蔣介石在大陸的重要武裝力量。
-
【閒聊歷史】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26天
這些髒活在兩蔣的日記裡, 在蔣介石的大事長編和他的思想言論總集裡, 除蔣經國在日記中對爆炸輕描淡寫, 提了一句外, 一概是避而不談, 對屠殺更是諱莫如深。11月21日, 毛人鳳召集保密局西南特區區長徐遠舉、副區長兼重慶衛戍總司令部保防處處長周養浩, 交通警察總局局長馬志超, 以及保密局的兩個處長等人開會研究爆炸問題, 決定成立重慶破廠指揮部, 下設參謀、技術、運輸3個組。
-
從戴笠女特務變身胡宗南夫人的葉霞翟
胡宗南與夫人葉霞翟在重慶(攝於1949年) 葉霞翟,生於1913年,浙江松陽人。 葉霞翟也是師範出身,當過小學教師,後來考入浙江大學,然後又入「浙警」,畢業後加入特務處。 戴笠知道,胡宗南最崇拜的女性就是他們的校長夫人——宋美齡女士,於是他索性好人做到底,把葉霞翟送到美國去留學,既讓葉霞翟接受美國式的教育,又使她擺脫在別人眼裡「女特務」的印象,否則,堂堂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這是一支光榮的部隊,蔣介石就是靠這支部隊起家的)師長大人,娶個女特務回家,說起來總是不大好聽。 所以人說戴笠機靈、會辦事,真不是吹的。
-
胡宗南興奮得一躍而起:共軍主力讓我逮著了!不料一戰被殲一個旅
1947年3月,面對胡宗南的大軍進攻,西北解放軍主動撤離延安,讓胡宗南佔領了延安一座空城。胡宗南雖然沒放幾槍就佔領了延安,但是,解放軍主力幾乎沒受一點損傷。奇怪的是,胡宗南怎麼也找不到他們的蹤影了。胡宗南只好天天派飛機偵察,地面部隊也進行拉網式搜索,可還是不見西北解放軍的蛛絲馬跡。
-
「歷史探秘」胡宗南與孔令偉「相親」卻與葉霞翟成婚
而宋美齡對於這個乾女兒的婚事卻十分重視,思來想去,便想到了胡宗南尚未娶親,如果將「孔二小姐」許配給胡宗南,那手握重兵的胡宗南一定更會死心塌地地為蔣介石賣命。於是,她便派出國民黨中央常委、組織部長陳立夫前往西安說媒提親。聽說是「欽差大臣」奉命到了西安,胡宗南立即熱情設宴款待。酒酣耳熱之際,陳立夫便向胡宗南提起親來。
-
北伐戰爭時,蔣介石的第一軍擴編成三個軍,軍長師長都是誰
現在我們都說,蔣介石領導的北伐戰爭是具有革命意義的,它畢竟打垮了腐朽的吳佩孚、孫傳芳等北洋軍閥。然而,蔣介石卻很快背叛了革命,篡奪了大革命的果實。 其實,從一開始,蔣介石就沒有什麼革命性,他領導北伐戰爭,並不是為了什麼革命,而是為了搶地盤,擴充自己的兵力。
-
單世聯:民國人物的新與舊——李宗仁、陳濟棠與胡宗南
胡適去世後,蔣介石撰輓聯云:「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肯定的也是胡適調和新舊的方面。 但新、舊之間總還有矛盾和衝突。不妨以民國三個政治人物的新舊問題,略作申論,以補文化研究之不足。
-
關麟徵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他定居香港後結局如何?
隨著蔣介石迎娶宋美齡後重新復出,關麟徵也開始平步青雲。1930年,關麟徵在決定蔣介石地位的中原大戰中屢次為蔣介石立下奇功,穩固了蔣介石的地位。西安事變爆發後,關麟徵力主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關麟徵不顧個人安危隻身奔赴寧夏銀川,勸說當時的「寧夏王」馬鴻逵擁戴蔣介石。可以說,西安事變能和平解決也有關麟徵的一份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