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像中國的安娜·卡列尼娜」

2021-02-08 鳳凰網

2006年,一部由蔣雯麗、張國立擔綱的年代體電視劇《金婚》紅遍大江南北,講述了一對平凡的中國式夫妻的半個世紀婚姻歷程。

■ 嚴歌苓編劇蔣雯麗主演《娘要嫁人》即將登陸東方衛視

" src='http://y1.ifengimg.com/book_spider/dci_2013/03/08c4c4344c6fc0b11a50442a63bdcdb3.jpg' >

蔣雯麗在電視劇《娘要嫁人》中飾演一個帶著三個孩子的漂亮寡婦,前後在四個男人之間猶豫糾結。

 蔣雯麗接受採訪

「她很像中國的安娜·卡列尼娜。在那時,很多人認為,寡婦是沒有資格談愛情的。你在看這個戲的過程中,也能看到中國這幾十年的變化。」

2006年,一部由蔣雯麗、張國立擔綱的年代體電視劇《金婚》紅遍大江南北,講述了一對平凡的中國式夫妻的半個世紀婚姻歷程;七年以後,蔣雯麗又將再演大跨度年齡戲《娘要嫁人》,這一次是從30歲演到70歲。和《金婚》中的喜歡唱歌跳舞愛使小性子的文麗相比,《娘要嫁人》中的角色齊之芳頗有些出格——這是一個帶著三個孩子的漂亮寡婦,前後在四個男人之間猶豫糾結。用蔣雯麗自己的話來說,「她很像中國的安娜·卡列尼娜。在那時,很多人認為,寡婦是沒有資格談愛情的。但齊之芳就很有個性,她就是渴望愛情,不願意為一口飯嫁一個人。」該劇將於3月27日登陸東方衛視。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由嚴歌苓擔任編劇,是她第一次沒有先出小說,而是直接寫就的電視劇作品,這也是兩人繼合作電視劇《幸福來敲門》之後的第二次合作。

一個寡婦的愛情史

在昨日東方衛視舉行的獨家發布會上,對於這位擅長描寫女性的編劇,蔣雯麗不乏溢美之詞:「我覺得嚴歌苓老師是一個非常擅長寫女性、特別能夠一下子抓到人物的編劇,只要看第一集,人物在你眼前就已經栩栩如生了。」

蔣雯麗笑稱這部戲應該叫《一個寡婦的愛情史》,因為在這些感情的糾結和抉擇之外,也有歷史和時代的背景:「從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把中國的這些年的變化,放在了故事中。你在看這個戲的過程中,也能看到中國這幾十年的變化——歷屆的運動、1960年代的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最後是開始改革開放,孩子們都變了,生活也變了。這個劇把這個歷史的背景放在裡面,但是主要是在寫這個女人和她身邊的這幾個孩子的故事。」

對於蔣雯麗來說,詮釋四十年的年齡跨度已經不是一件高難度的事情,但每一個角色帶給她的感覺仍然是截然不同的。「我覺得齊之芳這個人物,很像中國的安娜·卡列寧娜。安娜是在過著富裕的貴族生活,但是她渴望自己的愛情;但齊之芳是在很困難的情況下,還是在渴望她自己的愛情,不願意僅僅為了生存去跟不喜歡的人結婚。這一點和那個時代的傳統女性有很大的區別,連孩子都看不慣她,覺得這個媽不正經。她只要一穿上綠毛衣,孩子就說,我媽肯定又去約會了。」

一路艱辛一路糾結

在劇中和蔣雯麗演對手戲的男演員包括李立群、張魯一、于榮光等,其中,李立群飾演的李處長是一個典型的當年的「高富帥」,張魯一飾演的則是文藝青年小戴,于榮光則是扮演大男人形象的消防隊長肖虎。然而,電視劇最後的結局卻是開放性的。

在蔣雯麗的理解中,齊之芳這個人物可說是一路艱辛——在第一集中,她的消防隊員丈夫就因為救火而犧牲了,一個女人帶著三個孩子過得很艱辛;後續的戀愛則紛紛因為承受流言蜚語、父母孩子的壓力,一直都沒有嫁出去;等到她老了,可以安安靜靜自己過生活了,孩子們又開始想把她嫁出去,因為孩子們感覺到這個媽很礙事兒。

同時,這個人物一直在追求愛情,卻又追求得萬分糾結。「其實我覺得中年是女性情感上最糾結的一段,在這個階段,上有老下有小,承載了很多的壓力,不光是自己的喜好的問題,還要承擔責任,也就是說,不能完全聽從自己的內心,這就是她的糾結。嚴歌苓老師寫的《幸福來敲門》裡的江路,就是一個我行我素的人,愛就愛了,她不想那麼多;而《娘要嫁人》裡的齊之芳,其實她也希望自己是這樣的一個人,但她有時候又做不到。」蔣雯麗分析說,「我覺得這個戲的獨特之處就在這個寡婦她很愛孩子,可是她自己又很愛美,她自己又很想有自己的愛情。她是沒有放棄自我的一個女性。」

錄入編輯:張珺

相關焦點

  • 誰是最美的安娜·卡列尼娜?俄羅斯「金面具獎」給了她
    安吉利卡·喬麗娜舞團 芭蕾舞劇《安娜·卡列尼娜》小說原著中,19世紀俄羅斯貴婦安娜·卡列尼娜身為政客卡列寧之妻,豔冠群芳,她與風流倜儻的伯爵渥倫斯基在火車站邂逅。渥倫斯基的熱情喚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愛情,兩人雙雙墜入愛河,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仍不顧一切地私奔。
  • 《安娜·卡列尼娜》——俄羅斯近現代文學與文化崛起的裡程碑
    其他的歐洲語言我不懂,但是我懂中文和俄文,也懂一點英文,我發現,俄國作家在寫作中確實沒有中國作家和英語作家那麼關注文字本身。中國作家寫作的美文傳統特別深厚,你的故事再好,如果你表達的文字是粗糙的,那麼你在中國就不是好作家,甚至不是作家,但是俄國作家,有的時候語言實際上不是特別講究。
  • 《安娜·卡列尼娜》!有生之年系列的國際大戲觸手可及了!
    140多年後,人們依然像《安娜·卡列尼娜》剛剛問世那樣興趣盎然地閱讀她,一次又一次再版她,將她改編為電影、電視劇、歌劇、芭蕾舞劇和話劇,搬上一個又一個藝術舞臺.世紀之隔的《安娜·卡列尼娜》回溯一場真正的社會大爆炸《安娜·卡列尼娜》的每個篇章都轟動了整個社會引起了沒完沒了的爭論, 毀譽參半, 褒貶不一,似乎議論的是他們的切身問題一樣。
  • BBC版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合集
    「圖說老電影」BBC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影片講述了安娜難以忍受丈夫的偽善和冷漠,她與青年軍官沃倫斯基相愛了。安娜提出離婚遭到拒絕,兒子也無法相見,此時愛人拋棄了她,社會輿論對她的壓力也很大,悲憤的安娜臥軌自殺的悲情故事。
  • 為什麼說《安娜·卡列尼娜》是託爾斯泰最好的作品?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本文原刊於《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有刪節。列夫·託爾斯泰與《安娜·卡列尼娜》文|格非關於列夫·託爾斯泰,馬原有一個說法,他認為託爾斯泰是小說史上爭議最少的作家。我理解他的意思,這裡所說的爭議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 視頻 | BBC版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二)
    開始,在中央電視臺第一套陸續播映了《安娜·卡列尼娜》。有的人認為安娜是個「墮落的女人」、「傷風敗俗」,是個「教唆犯」;有的則崇拜她「追求」愛情的勇氣;有的指責安娜說:身在福中不知福,有那麼富裕舒適的生活,還說沒愛情、沒有生活,她是自作自受、罪有應得。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紀上層社會的貴婦人,託爾斯泰以詩人普希金的女兒普希金娜為模特兒創作了安娜這個形象,她年輕、漂亮,渴望生活。
  • 藝術×冷知識|《無名女郎》與安娜·卡列尼娜
    而即便這幅畫技法無可挑剔,畫中女人穿著也是體面高貴的,她所做的敞篷馬車,背後的亞歷山大大劇院都是貴族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場景,但她那帶著審慎的冰冷目光無疑刺痛了觀畫者的神經。 她是誰?為什麼她地位高貴,卻帶著些許恨意看向畫外的人?
  • 【觀影】《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安娜·卡列尼娜》海報她是德國默片時代最偉大的女演員之一,出演了1919年德國版的安娜。只可惜年代久遠,這個版本的安娜現在無緣得見。她曾兩次在電影中詮釋安娜這一角色。1927 年,她出演了默片版本,片名被改為《愛》,這是《安娜·卡列尼娜》的最後一個默片版本,也是所有《安娜·卡列尼娜》無聲電影中最成功的一部。進入到有聲片時代,第一部名留影史的《安娜·卡列尼娜》仍然由嘉寶主演。這就是1935 年米高梅出品的美國版。嘉寶是瑞典人,她的瑞典口音不僅沒有使她在有聲電影誕生之後喪失地位,反而成就了她。
  • 重溫經典《安娜·卡列尼娜》:一場愛而不得的愛情悲劇
    不同於《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沒有宏大的歷史觀和戰爭場面,也沒有強烈的訓誡和說教意味。進展徐緩的故事主線,潛伏在平淡的貴族社交和瑣碎的鄉村生活中。託爾斯泰將《安娜·卡列尼娜》稱為「由生活而來的書」。《安娜·卡列尼娜》的小說結構十分獨特,它由兩條幾乎完全平行的線索同時展開。其一是安娜與渥倫斯基從相識、熱戀到毀滅的過程;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義上展開的個人思考。
  • 社會寫照——《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奧布朗斯基公爵已經有五個孩子,仍和法國家庭女教師戀愛,因此和妻子多麗鬧翻,安娜從彼得堡乘車到莫斯科去在莫斯科為哥嫂調解,在車站認識了青年軍官渥倫斯基。渥倫斯基畢業於貴族軍官學校,後涉足於莫斯科社交界,以其翩翩風度得到了多麗的妹妹基蒂的垂青,但他只與她調情,並無意與她結婚。而深愛著基蒂的康斯坦丁·列文也從鄉下來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基蒂求婚。
  • BBC版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2)
    BBC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1982年由中央電視臺引進,委託上海電影譯製廠譯製。共10集。
  • 《安娜·卡列尼娜》:華麗的舞裙遮住時代的背景
    觀看新版《安娜·卡列尼娜》的前提是你要先將原著的印象抹滅,做好在戲劇與電影這兩種不同的視聽藝術之間來回切換的準備,喬·懷特此次對原著從內容到形式都做了很大的改動。影片一開始,導演就將觀眾視作劇院裡的觀眾,所以在觀影中會有一種強烈的現場感。場面的轉換採用典型的舞臺轉場方式,人物表演戲劇化,動作舞蹈化。
  • 名著變成少婦出軌 《安娜·卡列尼娜》票房遇冷
    英美合拍電影《安娜·卡列尼娜》正在各大影城上映,雖然有凱拉·奈特莉、裘德·洛等好萊塢大牌領銜主演,但該片的票房卻遇冷。重慶晚報記者統計到該片昨日在整個重慶主城影院中只排了43場,而就重慶市場來說,一部影片每天排片100場左右才算是較好狀態。
  • 怎樣看《安娜·卡列尼娜》作者:楊成純
    怎樣看《安娜·卡列尼娜》怎樣看《安娜·卡列尼娜》(作者:楊成純 原載於1982-1-24 《解放日報》)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將播放由英國BBC廣播公司製作的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這部電視劇是根據俄國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
  • 艾夫曼版一個月前才上演,這部《安娜·卡列尼娜》怎麼那麼「敢」?
    繼上個月艾夫曼芭蕾舞團用舞劇《安娜·卡列尼娜》引爆申城,昨晚,俄羅斯格林卡國家模範歌劇芭蕾舞劇院也亮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用與艾夫曼截然不同的風格詮釋這部俄羅斯文學經典。劇院院長弗拉基米爾·多薩耶夫表示:「我們想要將最地道的俄羅斯文化、最純正的俄羅斯古典芭蕾獻給上海觀眾。」
  • 視頻 | BBC版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全集)
    今天繼續為您播出BBC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本劇1982年由中央電視臺引進,委託上海電影譯製廠譯製。共10集,分7期發。本期為最後一期。影片講述了安娜難以忍受丈夫的偽善和冷漠,她與青年軍官沃倫斯基相愛了。安娜提出離婚遭到拒絕,兒子也無法相見,此時愛人拋棄了她,社會輿論對她的壓力也很大,悲憤的安娜臥軌自殺的悲情故事。
  • 安娜·卡列尼娜(2012):當欲望的火車呼嘯而至…… | 書影傳奇
    簡而言之,《安娜·卡列尼娜》大概講述了這樣一個發生在19世紀俄國上流社會的故事:為了挽救出軌成性的哥哥奧布朗斯基和為家庭耗盡青春的嫂子多莉之間瀕臨破碎的婚姻,魅力十足的已婚貴婦安娜·卡列尼娜隻身來到了莫斯科。在這裡,她邂逅了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騎兵軍官沃倫斯基。沃倫斯基與多莉的妹妹凱蒂原本是被眾人看好的一對,可他卻被安娜迷得神魂顛倒。
  • 視頻 | BBC版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一)
    今天開始為您播出BBC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共10集。本劇1982年由中央電視臺引進,委託上海電影譯製廠譯製。影片講述了安娜難以忍受丈夫的偽善和冷漠,她與青年軍官沃倫斯基相愛了。安娜提出離婚遭到拒絕,兒子也無法相見,此時愛人拋棄了她,社會輿論對她的壓力也很大,悲憤的安娜臥軌自殺的悲情故事。怎樣看《安娜·卡列尼娜》作者:楊成純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將播放由英國BBC廣播公司製作的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這部電視劇是根據俄國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
  • 《安娜·卡列尼娜》揭幕2019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
    今年,青戲節多元綻放,展演時間從9月持續到11月;5部國際大戲;16出國內青年好戲;13個青年戲劇節和演出季打造 「中國青年戲劇聯盟」,5個戲劇工作坊和朗讀會;更有48小時V戲劇等多個活動,形式多樣。開幕劇《安娜·卡列尼娜》改編自列夫·託爾斯泰同名小說,以19世紀後半葉沙皇俄國為背景,講述追求自我的女性安娜·卡列尼娜的愛情悲劇,由俄羅斯人民藝術家亞歷山大·加利賓導演,曾獲聖彼得堡「金天幕獎」的最高劇院獎。
  • 豆瓣9.2《安娜·卡列尼娜》:對婚外愛情的勇敢,是對生活的任性
    ——蘇格拉底讀《安娜·卡列尼娜》讓我想起蘇格拉底對於愛情的描述,用來形容書中主人公安娜的愛情歷程是恰如其分的。幾年前讀《安娜·卡列尼娜》的時候,對安娜的愛情感到惋惜,現在再看《安娜·卡列尼娜》,讀出了安娜在擁有愛情的同時飽受的煎熬。看完《安娜·卡列尼娜》,內心的滋味五味雜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