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趙二把刀
胖了的潘老師潘粵明,在盜墓和破案的間隙,成了一位婚戀專家,在《誰說我結不了婚》這部劇裡,和童瑤、陳數、袁文康、許芳銥、李燊等諸多實力派演員一起探討起當代女性的婚姻和情感問題。
這部劇在上線之後,收視率和網絡熱度都不錯,在貓眼專業版「電視劇+網絡劇」的全網熱度中,基本上都是處於三甲之中,不過在燈塔專業版的熱度稍遜一些,而根據酷雲的數據顯示,這部劇的收視率情況也不錯,基本上也是同時段的TOP。
為什麼這部劇的口碑還不錯?
首先,這部劇的主題抓人。大齡男女的感情和婚姻問題,確實是社會層面廣泛關注的,這點無論在中日韓三國大概都差不多,或許也是這部翻拍劇能夠立得住的基本點;
其次,本土化的改造其實只是故事背景、人物的人設以及其他細節,基本的人物關係沒有動——這點來說,國內的主創還是很懂市場和觀眾的,而且對原著也有足夠的尊重,確實,日版的人物關係其實很完整了,本土化只是將職業變的更具中國特色,男一號也是從日版的餐廳老闆變成心理學教授……
再次,演員們也很給力,無論是胖了的潘老師,還是童謠的女一號,都不錯。但讀娛君這裡也要說一下,陳數在此次飾演的職場女強人,相當之腹黑,也讓很多觀眾吐槽——但,職場本來就是人生百態,有好的就有壞的,所以,讀娛君覺得陳數這次較之前類似的角色也算是有突破,基本上是厚黑學+唯目標論,這樣的職場女性確實是有更多的可能性的。
這裡還要強調的是,這部劇日版的女主,其實就是一個相當沒有主見的、被劇情和其他人物推著走的,這或許也是這部劇更適合翻拍的重要原因,無論是日版還是本土版,女一號其實不像其他日劇翻拍裡女主那麼強勢,同時也不是特別具有稜角的,從這一點來說,童謠這個角色的完成度也是蠻高的。
這部劇的表現雖然不差,但離「火」其實還是有一些距離,除了話題度不夠熱之外,以參與豆瓣評分的人數來看,較之原版也都是有所不如:
從年初的《安家》到《誰說我結不了婚》,日劇翻拍的表現較之前是「好起來」了,是什麼原因讓一直以來都「高能低配」的日劇翻拍觸底反彈?這種趨勢會一直持續下去嗎?
翻拍熱、 「高配低能」的收視效果
日劇IP的含金量如何才能逆轉?
2016年,「限韓」的傳聞此起彼伏,很多國內影視公司開始將目光投注到日本,開始大量購買日本IP,之後,日劇翻拍的劇集也是一部接一部,但整體表現也是差強人意,如果從過去這5年來翻拍日劇的表現來看,大概就是「三高一低」:
三高指的是:來頭高、主創陣容高、目標高;三低指的是:口碑不高、收視不高以及對主演們的口碑也是有明顯的影響。
較早出手的是上海東方娛樂傳媒集團旗下旗下子公司SMG尚世影業,早在2015年底就宣布和日本富士電視臺合作,要翻拍5部日劇作品,之後和騰訊合作分別翻拍了《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求婚大作戰》,此外還有《最完美的離婚》還未來拍攝。
新晉影視公司同樣也將日劇IP作為突破口,2017年,由拉近影業、年青時候聯合出品的女性勵志話題電視劇《問題餐廳》上線;
之後就是讓黃磊人設翻車的《深夜食堂》,這部劇是上市公司華錄百納製作出品,這部劇也是這家公司過去數年最高光的時刻,之後也是相當頹廢;
再之後,應該就是《東京女子圖鑑》,優酷分別找來不同的公司製作了《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而後更是有知名自媒體反褲衩陣地的同名多部網大作品,對於這個IP的挖掘也是足夠深入;
還有就是由企鵝主控的《不完美的她》,作為一個題材上相當有突破的作品,這部劇也是有不少的爭議……
應該說,在之前數年,翻拍的日劇匯集了老中青三代演員,也有很多實力派戲骨加盟,可以說,各影視公司對於日劇翻拍的重視程度都是相當之高。
從當下最炙手可熱的年輕演員李現到愛豆張藝興,以及中生代的郭曉冬、潘粵明,還有實力派女演員,這些陣容堪稱豪華。但是從效果來看,創業階段的這兩年的日子肯定不好過,背靠大集團的似乎也沒那麼美好,就是上市公司的華錄百納,在這部劇之後也是大股東換人,基本上也離影視行業越來越遠……
那麼為什麼即使播出效果差強人意,影視公司對於日劇IP的購買和使用仍然樂此不疲呢?原因也是「老生常談」,不外乎,成本、IP質量以及銷售導向。
首先是成本。讀娛君和多家影視公司的朋友聊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都說日本IP的價格和國內IP的價格相比,有相當大的優勢。在過去幾年,稍微有點人氣的IP基本上都被買斷了,現在想拿到優質IP,基本上已經是不太可能。
中國版《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的製片人孫佳亮,2017年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相比國內網文IP的天價,日系IP還算價廉物美,一部頂級IP的價格大概也就與國內前100位的IP不相伯仲。」
其次是IP質量。因為日本的市場是相對開放的,近年來奈飛、亞馬遜的全球的流媒體平臺也開始加大在日劇的投入,推出了很多國內觀眾耳熟能詳的優質日劇,這也使得日劇市場的競爭更激烈,在職場劇和女性劇領域也是佳作不斷,在國內有著相當多的潛在受眾。
而且日劇在劇本創作上也有獨到之處,所以IP的質量也相當不錯;還有就是雖然兩國的大環境差異很大,但對於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國內觀眾而言,對多數以大都市為背景的劇集的接受程度也確實是在提升的,這也反過來助推了日劇IP在國內的熱度。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對國內編劇的能力的「懷疑」。讀娛君有一位從事多年劇本創作、並且創作過一部相當受歡迎的都市小妞劇的編劇就表達過類似的感慨,雖然國內有一些編劇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其實都很厲害了,但多數情況下,影視公司和投資人,對國內編劇的認可度以及對作品的認可度都不算高,這也使得他們寧願買IP改編,也不願意找國內編劇原創。
為什麼到了2020年,《安家》《誰說我結不了婚》這兩部劇的表現要好了很多?讀娛君認為,原因很多,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方話語權的增強可能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早在2015年的時候。尚世影業總經理陳思劼就表示,日方對於翻拍極為重視,將邀請原版日劇的相關製片人、導演、技術製作團隊參與創作,具體分工要根據每部劇的情況而決定。其他翻拍劇據說也有類似的情況,尤其是黃磊版的《深夜食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口碑的滑鐵盧。
但到了《安家》,情況就發生很大的變化。片方找來知名編劇六六,以上海的房地產中介為藍本,將原版的故事改編的更有本土氣息……雖然也有爭議,但從收視率和相關的話題熱度,也都是近年來日劇翻拍的拔尖之作。相對而言,《誰說我結不了婚》的編劇或者導演的功力還是有點遜色,但也能看到努力在克服「水土不服」。
重要的是,日劇翻拍的劇集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良好,這也使得日劇翻拍的熱度始終能夠保持不減,畢竟,對於積壓劇成堆的劇集市場而言,「賣出去、能播出」,可能比爆款都要「奧利給」。
這可能也是《誰說我結不了婚》的出品公司興格傳媒被資本認可的重要原因。
高估值的興格傳媒?悶聲賺大錢?
《誰說我結不了婚》的熱映,以及不錯收視效果,使得很多目光注意到這部劇的出品方:興格傳媒。在很多媒體的報導中,這家公司其實有一點神秘,雖然沒有爆款,但融資很順利,估值也很高,大資本和大平臺,對這家公司都很認可,那麼,這家公司究竟是如何在市場低迷的時候,還能夠有如此表現?
2016年,A輪,雲峰基金投了3.3億,刷新文娛類公司首輪融資的最高估值;2017年,B輪,中金領投5億;2019年12月,海通創意資本再度出手,至此,估值已經近34億,在近兩年整個市場低迷的情況下,表現相當耀眼。
與此同時,這家公司在公眾層面其實也是很低調,或許這和創始團隊來自體制內有關。
在劇集領域,從成立之外,興格傳媒相繼推出《九州天空城》《將軍在上》《萌妻食神》《大唐女法醫》《上海女子圖鑑》等劇集作品,多數集中於女性題材;此外,還參與到《鋒味》等綜藝的製作。
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興格傳媒和視頻平臺的合作其實很深入,和優酷合作的《上海女子圖鑑》《將軍在上》,和騰訊視頻合作的《九州天空城》《萌妻食神》等,雖然談不上頭部爆款,但也都是形成了相當的收視熱度的——這或許就是興格傳媒在資本層面被認可的原因,製作在水準之上,但懂市場,開發的劇集能夠順利的拍攝、上線,這在產業寒冬期也是難得體現。
基本上可以說,興格傳媒雖然在頭部上較正午陽光、新麗等有所差距,但在產能和銷售上在行業裡是有一定優勢的……這或許就是興格傳媒高估值的秘訣吧。當然,對於這個已經站在高估值的明星公司,其實也必須要面對行業和平臺對其的更多要求,或許,打造頭部爆款也將成為這家公司下一階段的「任務」吧。
最後:
《安家》爆火,《誰說我結不了婚》口碑不錯,市場對於日劇翻拍的期待也就更高了,據公開資料,還有《為了N》《非自然死亡》《最完美的離婚》《交響情人夢》《龍櫻》《我的危險妻子》等日劇被購買了版權,將陸續翻拍,不知道這些劇上線之後是「高配低能」還是延續2020年以來日劇翻拍作品的好勢頭?且拭目以待……
*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