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閃電俠」,人類有史以來,極限奔跑速度究竟有多快
人類100米短跑的世界紀錄,由牙買加短跑名將尤賽恩·博爾特((Usain Bolt)在2009年所創下的記錄,約時速37.58公裡。根據動物學家的研究,一隻健康的貓可以達到每小時50公裡的速度,一百米約7.2秒。如果人類先跑個50米,貓大約5秒左右就可以追上。
-
5.5萬億攝氏度的溫度是什麼樣的概念?人類能實現這樣的溫度嗎?
之所以人們認為溫度有下限值而沒有上限值,那是因為溫度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是粒子熱運動的一種體現。粒子的運動越劇烈,溫度就越高,反之粒子的運動越弱,溫度就越低。而粒子的運動理論上有一個極限,那就是完全停止運動,這個時候,溫度就達到了理論上的下限值,即絕對零度,數值是-273.15攝氏度。
-
科學家研究基因,發現人類的極限壽命,網友:我能活一半就知足了
不禁讓人好奇問一句,人類的壽命極限是多少歲呢?有的人年紀輕輕便去世了,而有的人活了一百多歲!到底人原本能活到多少歲?先前,瑞典就有科學家做了一個關於長壽的調查,也就是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他們統計出來了,人類最長壽的年紀大部分分布在100歲到105歲之間,百來歲的年齡是能夠活到的,所以當時瑞典科研人員將人類的極限壽命定在了120歲。
-
人類的身體極限在哪裡?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
人類不斷挑戰自己、更新自己的身體極限紀錄,對於我們了解自身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依照人體在各種極端環境壓力下身體所能夠承受的生理限度。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發布最新版本的「人體12大極限」跑步最快的速度是百米9.48秒。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速度依賴於人體強健的肌肉和修長的四肢,由於人體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每提高一秒鐘速度,都會增加一定的能量消耗。
-
研究發現10分鐘內吞食75根熱狗基本接近人類極限,大胃王也是訓練...
不過大胃王也不是天生的,都是通過一次次突破自我極限訓練而成的。 據一項新的研究顯示,Nathan’s Famous吃熱狗大賽就是人口進食的終極較量。從理論上來說,大胃王能夠在10分鐘內吞下84根熱狗,但Nathan’s Famous大賽的獲勝者也基本接近人類生理極限。
-
未來食物: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
但是,如果讓我們去想像未來的食物,是不是也可能會出現一些讓我們感到陌生和奇怪的食物呢?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為如今世界人口正在不斷增長,而我們正在尋找具有可持續的食物來源。所以,讓我們幻想一下,在三十年後,甚至五十年後,這個星球上可能會出現什麼食物吧。今天,小編就要和你談談,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
-
河北日報:人類壽命有均值極限嗎?
近日,關於人類壽命極限的爭論被再度點燃,導火索是《自然》雜誌新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其研究結論顯示:人類壽命已經接近「天花板」,人類壽命的理論極限可以明確,均值約為115歲。 115歲就是「生死大限」?通過基因改造等新的科學工具,人類能否延緩衰老,突破生存時間屏障?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溫度的上限和下限分別是多少?人類竟然創造出5.1億℃的高溫!
或者說,溫度有上下極限嗎?想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理解溫度的定義: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從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所以當粒子的運動越劇烈,溫度就會越高,當粒子運動越慢的時候,溫度就會越低。
-
做事沒耐力?研究發現:可能怪你腦子裡的這些東西
近日,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大腦伏隔核中的兩種神經遞質是決定我們「耐力」的關鍵。 該項研究發表在Neuropsychopharmacol雜誌上,其題目為Glutamine-to-glutamate ratio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predicts effort-based motivated performance in humans,中文翻譯為《伏隔核穀氨醯胺與穀氨酸比值預測了人類基於努力的動機表現》。
-
早醒者的吶喊——從增長的極限到翻轉極限,試圖喚醒更多的人
我感到很慶幸,當我還在北京大學求學的時候,便有幸讀到了《增長的極限》這本來自羅馬俱樂部的第一份研究報告。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全面發展經濟的時期,西方發達國家也正陶醉於高增長、高消費的「黃金時代」。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增長會有極限嗎?不,當然沒有。是的,當時我們都沉溺在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巨大轉變中。但是,未來會怎樣呢?
-
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對動物的態度從不理性
我們為什麼在乎大熊貓而非中國大鯢?我們為什麼在乎老鷹而非禿鷹?我們為什麼在乎藍鳥而非麻雀?我們為什麼在乎獵豹而非棕櫚果蝠 (雄性哺乳類動物中唯一會分泌乳汁的) ?
-
山東省17市政府工作報告深讀:改革力度決定民生溫度
原標題:新表述:17市政府工作報告深讀 改革的力度決定民生的溫度。 教育、就業、住房、醫療……近年來,中國在改善民生上進步顯著。 隨著全省17市今年"兩會"陸續落幕,謀劃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各市政府工作報告相繼出爐。我們逐個梳理各市政府工作報告,通過統計與比較,呈現全省各市民生領域的改革目標、理念變化、實現路徑等,與你一起見證民生突破路。
-
人類社會承受氣溫上升極限是2℃,如果不限制碳排放,人類就完了
2016年,參加《巴黎協定》的144個國家宣布,世界應將本世紀的全球溫度增長限制在1.5攝氏度,這一限制比先前「坎昆2攝氏度」的目標更為嚴格。但是現在看來,這個目標可能達不到。甚至可能會超出坎昆2℃的目標。》溫度上升對於地球的生態為什麼如此重要?今年冬天極端寒潮來臨,這是大家始料不及。
-
如何提升耐力?訓練之前,要清楚肌肉耐力和爆發耐力
但是,當你練深蹲或舉重時,肌力並不是唯一的訓練重點,肌耐力也需要顧及到。一般來說,肌耐力是長時間重複施力、維持肌肉力量或張力的能力。換句話說,你能重複肌力訓練的動作越多次、或跑步時間越長、跳繩跳越久,你的肌耐力就越好。
-
非也非也,人類祖先曾經跑死過羚羊!
目前人類擁有地球上唯一一種「超級大腦」,也第一次以非肉體力量替代了恐龍,成為了它們之後新一任遍布全球的地球老大。 該假說認為早期人類捕食獵物靠的是「耐力狩獵」,通俗來說就是把獵物累死,讓獵物在一次次驚嚇中,始終保持高頻次高強度奔跑,最終筋疲力竭,被後面的人類祖先得逞
-
人類最長能活多少歲?科學家通過研究基因,終於給出確切數字
文/行走天涯人類最長能活多少歲?科學家通過研究基因,終於給出確切數字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暫的。尤其是在古代時,人的平均壽命僅僅只在40多歲。但是隨著現代文明的快速發展,人類的壽命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從40歲到了平均壽命高達70歲以上。而這顯然不是人類的極限,因為已經有人活過了100歲。且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數值了。但是如果人類想要突破150歲的生命極限,甚至是200歲,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人類的極限壽命到底在多少歲呢?也就是說一個人最長能夠活到多少歲?排除任何意外事故以及疾病的發生。
-
人類的壽命是由什麼決定的?聽完科學家的答案明白了
更無人知道地球最原始的生命是如何一步步完成進化演化,最終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生命有著太多的謎團存在,曾經有人夢想著創造生命,可是通過不斷研究發現,以人類現在的科技實力,我們連一粒小小的米都無法創造出來。可能在很多人眼裡,一粒米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它是那麼的渺小。
-
食物的溫度(作者:朱成墜)
食物的溫度朱成墜昨晨,因為腹內不適,沒有趕早前往那家常去的麵館早餐。由於,前兩天連續落雨,不願冒淋吃他家的麵條,儘管,心中亟欲啖食,也只能作罷。已經是第三天了,到了中午,實在耐不住了,遂騎自行車趕往麵館。到了麵館的收銀出面處,眼睛爍亮,被麵館六位員工的服飾打扮,驚呆了。
-
馬拉松、三鐵等耐力運動的夏日訓練策略
那麼你知道耐熱訓練如何運用、在科學研究下哪些策略幫助較大?在大太陽下出門運動之前,先參考一下吧熱適應策略耐力運動的選手或是愛好者,會選擇在早上或晚上天氣較舒適的時候訓練,或許像是網球球員就必須培養出整天的熱適應能力。
-
酸櫻桃可改善運動耐力表現 快節奏音樂可使鍛鍊變輕鬆
原標題:晨讀丨美好的4月3日,從關注健康開始酸櫻桃可改善運動耐力表現《美國營養學院學報》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酸櫻桃可改善運動耐力表現。該報告對10篇先前發表的有關櫻桃和運動恢復的研究進行分析,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範圍為18.6至34.6歲,大多數是受過耐力訓練的人,包括騎自行車的人,跑步者和鐵人三項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