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耐力?訓練之前,要清楚肌肉耐力和爆發耐力

2020-12-27 217健身窩

在任何完整的健身計劃中,肌力訓練都是缺一不可的。

身上的肌肉量越多,休息時能燃燒的脂肪就越多。

但是,當你練深蹲或舉重時,肌力並不是唯一的訓練重點,肌耐力也需要顧及到。

一般來說,肌耐力是長時間重複施力、維持肌肉力量或張力的能力。

換句話說,你能重複肌力訓練的動作越多次、或跑步時間越長、跳繩跳越久,你的肌耐力就越好。

耐力對肌肉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肌耐力越好,就越不容易累。

如果這是你第一次知道肌耐力這個詞—— 除了不斷重複某個動作、明明做了很多下教練卻一直不喊停的時候,絕對不是只有你遇到這種情況。

以下將為你解析不同種類的肌耐力、測量依據以及鍛鍊方法。

01不同種類的肌耐力訓練

在肌力訓練的範疇內,肌耐力通常是指重複動作的次數(例如:深蹲、弓箭步或引體向上)。

由於要持續一段時間,針對肌耐力的運動通常是低強度訓練。

在肌力訓練中,要以你可以負擔的重量,重複動作至少20次,或是進行等長運動(例如平板支撐60秒以上)。

02但這些前提都要建立在你的姿勢是否標準?

有些時候,肌耐力則跟有氧運動可以扯上關係,也就是常聽到的心肺耐力。這裡指的是持續進行某項有氧運動的時間長短,例如遊泳、騎單車、或慢跑/長跑。

透過較高強度的運動也可以強化肌肉。有兩個術語:肌肉耐力和爆發耐力。

1.肌肉耐力:是指在最少休息和復原的情況下,重複產生中、高水準的「肌力、張力」的能力— 像是舉起重物或家具,當一組做完之後需要休息30 ~60秒,再繼續下一組。

2. 爆發耐力:同樣在最少休息和復原的狀況下,重複產生「爆發力」的能力。通常會在短跑衝刺、網球、高爾夫球、壘球或格鬥這些運動中使用或訓練到。

03如何測量肌耐力?

依據不一樣的活動與肌群,肌耐力的測量方式也有所不同。

對於上半身,伏地挺身是一項常見的評估依據:測試一個人在一分鐘內最多能做幾次伏地挺身。

其他常見的肌耐力測試也有以時間為依據的,例如下半身的深蹲測試、正、側平板支撐的支撐時間。

心肺耐力最普遍的測量方式是,通過最大攝氧量(VO2Max)測試。補充一下:現在,大多數的智慧型手機都有提供測量VO2 Max的功能。

畢竟測試本身耗時耗費,如果有需要更精確的數據可以尋求專業的機構協助測試。

04肌耐力的最佳水準是多少?

事實上,肌耐力沒有所謂的最佳水準。 因為它因人而異、也和從事的運動有關。只要足以應付你日常所需的活動,就是肌耐力的最佳水準。

05如何強化肌耐力?

針對你想要改善的肌肉群進行肌耐力訓練,有四大要點:強度、組數、休息、頻率。

強度是指舉的重量,一般建議,肌力訓練時使用輕中強度重量,挑選你所能負擔極限重量的50–75%最適合。

組數的話,建議總共做1~3組,每組做12~25次或至少1~2分鐘。這其實並不容易,全數完成後,你正在訓練的肌肉群應該會覺得累。

此外,還建議每組之間儘量少休息,最好 不要超過90秒,但也不要休息時間過短,因為會影響後面的訓練效果,建議休息30~60秒。

06這樣的訓練一周要做幾次最好呢?

最佳訓練頻率是每周3-5次,遵循這些數字,平均在短短四個星期內就能提升肌耐力。 若要提高心肺耐力,請逐步延長運動(中等速度)的時間

07217的最後說

肌耐力是指長時間重複施力、維持肌肉力量或張力的能力。

不同運動類型或肌群,測量肌耐力的方式也不一樣。

通常是根據時間長短或是單一動作重複次數。

肌耐力越好,健身時就越不容易覺得累。

強度、組數、休息、頻率是訓練肌耐力的四大要點:

建議挑選所能負擔極限重量的50~75%、做1~3組(重複15~25次或至少1~2分鐘)、 一周進行3~5次。

相關焦點

  • 耐力是長跑者最需要的素質,那麼該如何提升耐力?
    耐力對跑者來講是最重要的一項素質和能力,一個短跑運動員跑的很快,是因為他具有爆發力,但是短跑運動員未必具有優秀的長跑能力,因為爆發力和耐力是兩回事,爆發力無法替代耐力,而長跑能力是由耐力決定的。那麼對跑步的朋友來講,如何來提升耐力呢?
  • 肌肉耐力詳解
    顧名思義,肌耐力就是肌肉的持久力,普遍來說男性力量要比女性力量更強,那從年齡上說25歲處於頂峰,隨後肌肉會開始流失,年齡越大流失得越快。骨骼較小的人,肌肉力量也相對更好鍛鍊,四肢較短小但肌肉長度較長的人,更容易鍛鍊以及運用力量。
  • 肌肉大小、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三者的關係是什麼?
    肌肉大小、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沒有直接的一對一關係,但三者之間確實存在聯繫。要確切了解這種連接是什麼以及它起著多大的作用,對肌肉生理學的基礎知識有一點了解是有幫助的...簡單闡述基礎知識肌肉由相連的肌肉纖維束組成,其中有兩種:慢肌纖維和快肌纖維。
  • 5種跑步訓練菜單提升你的速度、耐力、爆發力
    但當你有了訓練目標,練跑就該更有條不紊。本文根據田徑助理教練暨健身教練GenaBradshaw提出每個跑者都該具備的5大類跑步訓練,加強不同的能量系統,幫助提高耐力、速度和爆發力,而菜單分別針對初階和進階跑者,非常實用!
  • 肌肉耐力訓練,運動30分鐘,持續燃燒4-8個小時脂肪
    就是這麼神奇地訓練---肌耐力訓練。肌肉耐力的好處:對於普通人來說,訓練肌肉耐力比提升力量更重要,因為...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家務,拿東西,搬重物,包括做愛。什麼是肌肉耐力?肌肉耐力是指肌肉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發力的能力,說人話就是你的持久力。人體內的肌肉是由不同的肌纖維組成,按照ACE Fitness的理論,這兩種類型主要是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慢肌纖維主要負責肌肉耐力。
  • 如何在騎行臺上練耐力?
    圖片來自@wattbike對許多車友們而言,尤其對平時忙於工作、休息日也不想在「垃圾裡程」上浪費時間的周末騎士來說,長途耐力訓練的機會可謂可遇不可求。一年下來,可能沒幾次機會讓你在戶外進行長途耐力騎行——這對提升有氧能力可不是什麼好條件。
  • 跑步耐力如何來提高
    愛好運動的人可能都知道,運動性質有無氧和有氧運動之分,無氧運動是在「缺氧」的狀態下的高速劇烈運動;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的代謝運動。而長跑就是基本靠有氧代謝來完成的持久力運動。另外維持運動的肌肉結構也又可分為白肌纖維和紅肌纖維,白肌纖維的作用是絕對力量和爆發力,所以又叫快肌纖維;紅肌纖維的作用是耐力,所以又叫慢肌纖維,而長跑耐力好就要發揮體內紅肌纖維的潛力。所以,理解了跑步耐力的關聯性質,就可以明確如何去提高耐力的鍛鍊方法了:一.
  • 瑜伽是如何訓練耐力的?平板式、側板式給你答案,強化核心肌群
    提到耐力很多人並不會陌生,我們日常運動中經常能看到與耐力有關的事情,有些長跑運動員可以跑10公裡面不紅氣不喘,但是普通人可能跑5公裡就不能再堅持了,有些人做100個伏地挺身都遊刃有餘,但是有的人卻連10個都無法堅持,這就是耐力在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既然耐力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在日常運動中該如何提升自身的耐力呢
  • 體測800/1000米,耐力不足的訓練小技巧!
    學生體測不得不考800/1000米;考理想的工作單位,不得不跑800/1000米……這個項目主要是測試耐力素質,特別是心血管呼吸系統的機能及肌肉耐力的。對於沒有耐力,爆發力也不好的人來說,到底該怎麼練呢?
  • 初跑者為什麼先練耐力?耐力鍛鍊技巧有哪些?這裡會教給你
    導語:不管怎樣變化,跑步始終是人們最愛的減脂強身的運動,一些剛剛參加跑步的小夥們經常被一個問題困擾,那就是想要掌握跑步的基礎,在速度訓練和耐力訓練之間,該選擇哪個最為正確,究竟是先提高速度還是先奠定耐力基礎,今天我們的話題就從這個問題開始。
  • 運動實踐中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優化策略河北省體育局第十二期...
    香港體育學院單車部總教練沈金康就《運動實踐中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優化策略》進行專題授課。沈金康在近四個半小時的授課中,以實際訓練的案例與詳實的數據相結合,通過高原訓練及塞罕壩壩上1500-1600米海拔對運動訓練的影響,不同運動項目對不同素質的要求,深入解釋了在運動實踐中提高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的訓練方法和手段
  • 古代士兵都有哪些訓練項目,為何重視耐力訓練而不是力量訓練
    士兵的體力訓練主要是負重訓練和摔跤訓練。 因為士兵作戰時要身穿甲冑佩戴武器,這時的負重訓練就顯得格外重要。 而宋代則是我國古代士兵負重最大的朝代,根據《宋史》《宋會要輯稿》等記載,宋朝的甲冑步兵的平均負重就要達到32公斤,所以日常的負重訓練並不可少。
  • 李芷萱主教練親傳訓練秘訣:如何提升10公裡專項耐力?
    10公裡左右有一定的量和強度的刺激,同時又不會耗時過長體力消耗過大,所以10公裡成為很多跑者日常訓練的常見跑量。  而要實現200-300公裡的月跑量,每次訓練跑10公裡左右也是基本要求,這樣才能確保實現月跑量目標。
  • 你的肌肉纖維哪種多?快速肌 or 耐力肌?
    IIb型白肌纖維抗疲勞性低、持續時間短,適合短時間的爆發力訓練動作;IIa型肌纖維則是具備I型慢肌纖維與IIb型快肌纖維的特性,又被稱為「中間肌」。快速收縮肌纖維對低訓練量、長休息間隔、高強度和低頻率訓練反應最好;慢速收縮纖維則相反,對高訓練量、短休息間隔、低強度和高頻率訓練反應最好。
  • 獲得「極限體能王」的稱號,而且拿走100萬的秘訣:提高肌耐力
    )可減少或避免肌肉流失 (五)可用於復健 (六)可提升肌力,肌耐力與爆發力/動力(power) ,減少肌肉量流失,提升基礎代謝率(BMR): 肌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減,適當的訓練能減緩肌力下降的速度,甚至可以逆轉。
  • 為美好世界獻上祝福怎麼恢復耐力 耐力恢復方法一覽
    在《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手遊中耐力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消耗掉的耐力又該如何恢復呢?
  • 馬拉松、三鐵等耐力運動的夏日訓練策略
    那麼你知道耐熱訓練如何運用、在科學研究下哪些策略幫助較大?在大太陽下出門運動之前,先參考一下吧熱適應策略耐力運動的選手或是愛好者,會選擇在早上或晚上天氣較舒適的時候訓練,或許像是網球球員就必須培養出整天的熱適應能力。
  • 掌握間歇跑訓練方法,提高肌肉耐力,突破減肥瓶頸期!
    健身訓練的時候,跑步是很多人會選擇的第一運動,因為門檻比較低,可以達到多種鍛鍊目的。不過,跑步訓練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根據跑步速度的不同分為:快跑、慢跑、變速跑。而快跑屬於無氧運動,主要是鍛鍊肌肉的無氧訓練,是無法長時間堅持的跑步訓練。
  • 想要提升跑步成績,或者提高日常耐力?平常多注意這2點就行
    大家都知道,跑步是提高我們我們耐力很常見的辦法。除了提高耐力,因為跑步是一項全身有氧運動,可以減脂,讓體內脂肪降低,轉換成肌肉,讓身體可以更加持續性的輸出。尤其是對於一些動輒跑步三年五年的人來說,對於耐力的提升,簡直可以說是肉眼可見。跑步是每個人都知道運動,也是十分古老但卻有效的鍛鍊。
  • 體育教學中如何科學發展中學生耐力素質
    根據調查顯示,80%的學生完成跑步考試後出現胸悶、較嚴重氣喘、腿部肌肉疼痛、行走困難等症狀,部分跑完需要在醫務室進行治療調理,還有部分人難以完成考試,較為輕鬆完成考試的只有極少的人;考試第二部分著重講究技巧鍛鍊,對耐力要求較低。除部分學生身體特殊情況外,大都是平時缺乏鍛鍊所致,由此可以看出,學校在學生體育鍛鍊方面缺少必要科學合理的教育引導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