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鎮新型農貿市場即將完工 居民「菜籃子」有保障

2020-11-24 上遊新聞

雲陽網訊(通訊員 黃博智)近日,南溪鎮湯溪農貿市場建設項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目前整個工程主體已經完工,相關基礎設施完善也已接近尾聲,預計整個工程將於11月底竣工。

該項目整個樓體以鐵灰色與磚紅色為主,十分亮眼。據現場施工負責人王懷民介紹,該農貿市場是一個商貿綜合體,總面積為5563平方米,一層是農貿市場,二、三層出租為購物超市,頂樓則是居民活動廣場,從2019年10月正式動工建設。

一樓的農貿市場裡,整齊排列的38個攤位已經全部建設到位。按照方便、簡潔的原則,每個攤位設計長4.5米、寬1.4米、高0.6米,攤位間隔2米。「消防設施、牆麵粉刷已經完工,水、電設施正在完善中,二、三樓購物超市已進入裝修階段。」王懷民表示,每天有20個施工人員加班加點施工,工程建設至今,後期工程量不大,但是設施安裝較為繁瑣。在頂樓居民活動廣場施工現場,能看到整齊碼放好的地磚、沙土,預計10天左右就能完成地磚鋪設。

據了解,湯溪農貿市場是南溪鎮政府保障居民「菜籃子」的重點民生工程,建成後能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城鎮文明整潔形象。按照工程進度,湯溪農貿市場預計11底月就能進行項目驗收,元旦節就能投入正常使用。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益陽南縣引進新型智慧農貿市場 「四季生鮮」守護菜籃子
    紅網時刻12月22日訊(通訊員 桑子)作為城市重要的公共配套之一,農貿市場是最接地氣的民生場所,直接關係到家家戶戶的「菜籃子」。日前,益陽南縣引進了第一家新型智慧農貿市場——四季生鮮,以商超般的購物環境、智慧化的買菜流程,一改傳統農貿市場形象。
  • 撫州這兩家農貿市場即將完工!周邊居民有福了!
    菜市場是不少市民每天必去的地方大家都希望菜場離家近一些、環境更好一些那麼撫州市區今年新建的兩家農貿市場「請問青雲峰農貿市場什麼時候正式營業,是歸星鮮谷菜市場管理還是撫州市城管局市場建設服務中心管理?市區近期還會不會有其他農貿市場開業?」近日,有網友在問政撫州平臺諮詢青雲峰農貿市場、西津農貿市場何時開業問題。
  • 守好「菜籃子」 深圳保障民生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科學決策與調度指揮,緊抓「一體兩翼」,千方百計保障民生必需品供應,讓百姓「菜籃子」價穩量足。「一體」,就是深農集團下屬的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它是我市農產品供應的主渠道,也是最大的「菜籃子」。「兩翼」,是指全市九大商業連鎖超市302家門店及368家農貿市場。記者採訪獲悉,目前,海吉星農副產品庫存充裕,價格相對平穩,蔬菜日供應量約5300噸,保障了全市「菜籃子」充足穩定供應。
  • 過渡農貿市場開業,九蓮新村一帶的居民買菜就不愁了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何晟 通訊員 夏鳳飛10月31日,杭州九蓮新村東門對面的農合聯九蓮過渡農貿市場開業。一大早,市場裡就聚集了前來體驗的居民。市場燈光明亮、環境衛生整潔、食品種類齊全,居民們說:「這下我們買菜方便了,就在小區對面!」
  • 穩產保供,「菜籃子」有保障
    同時,把化肥、農藥等農資納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生活物資保障範圍,列入復產復工重點企業名單,支持點對點的開工,點對點的運輸,保障重點地區春耕備耕用肥用藥的需要。  問:疫情對我國家禽業影響有多大?如何穩定家禽的生產和供應?  楊振海:疫情發生以來,飼料、禽苗、活禽運輸受阻,家禽屠宰企業停工停產。
  • 浙江-蕭山~這10家農貿市場附近的居民有福了,「黑科技」現身!
    >靖江消費品綜合市場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智慧農貿市場建設也是數字應用在民生保障領域的體現,吻合本地區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導向,符合城市數位化的整體規劃,作為城市大腦的重要應用場景,是提升城市數字治理水平的重要一環。」
  • 美好生活,從身邊的農貿市場開始
    市場內部的攤位陳列和布置都足以與購物商場媲美,裡面有販賣魚鮮、肉品、蔬果和鮮花等60個攤位,每一個攤位都整齊美觀都十分協調和美觀,就和商場一樣擁有很強的設計感,看上去時髦而整潔。菜販也都穿戴整齊,形象潔淨。除此之外,市場內設有酒吧和餐廳,還提供無線上網及地下停車場,免費讓顧客使用。
  • 農貿市場設計|一個好「菜場」能帶來什麼?
    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作為「菜籃子工程」,不僅是百姓剛需,城市發展需要,更是國家食品安全監管保障體系建設需要。舒適的環境、一站式的購物體驗、導視系統的完善、多樣的體驗空間,留住了那些即將「消失的客人」——較少接觸自然食材的孩子、喜歡新鮮事物的年輕人以及需要更多關懷的中老年人。在改造後的農貿市場,消費者除了能買到新鮮的菜,還能體驗到傳統農貿市場體驗不到的東西。
  • 包含農貿市場、商業、辦公樓……
    吃穿住行永遠是老百姓關注的焦點,今天,小編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杭州市餘杭區星橋南星商業綜合體項目於近日開工啦!總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包含了農貿市場、商業綜合體、辦公樓,生活更便利了,趕快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
  • 在南海的農貿市場買菜,讓你一秒愛上生活!
    「買菜如逛超市,市場改造,我們居民都豎起拇指了!」12月24日,在精彩的舞獅表演和鏗鏘的鑼鼓鞭炮聲中,西樵鎮上金甌沙基農貿市場重新開門迎客,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湊熱鬧」。
  • 【你的樣子·戰疫微故事】守好菜場「防疫門」,當好居民「守護人」
    【你的樣子·戰疫微故事】守好菜場「防疫門」,當好居民「守護人」 2020-03-17 0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桂區時代楓林農貿市場開業 各類攤位200多個配備中央空調……
    6月28日,位於臨桂區世紀東路與宏謀大道交叉路口西北側的時代楓林農貿市場舉行開業儀式,標誌著臨桂區又增添了一個政府重點的「菜籃子」惠民工程,一座一站式購物體驗的大型綜合農貿市場。時代楓林農貿市場位於臨桂新區中心地段,經營面積15662平方米,一樓為日用百貨區;二樓為生鮮糧油區。市場內設有肉類、魚類、蔬菜等各類攤位200多個,糧油、禽類等商鋪門面100餘間。
  • 莒縣城投集團打造市民舒心的「菜籃子」
    精心打造市民舒心的「菜籃子」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鄧麗偉 通訊員 劉孟來 日照報導  農貿市場是百姓「菜籃子」消費的主要場所。自承建棚戶區改造工程以來,莒縣城投集團以為民謀福祉為初心,高質量建設各項棚改工程,讓市民在棚改中得到實惠的同時,精心打造市民舒心的「菜籃子」。  郭家園項目的改造升級,是莒縣城投集團加快棚戶區改造的一個縮影。據了解,郭家園項目位於莒縣城陽街道龍泉路以南、城陽路以東,佔地面積32015.5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6.7萬平方米,共安置居民366戶。
  • 臨桂區時代楓林農貿市場開業
    【桂林日報訊】(記者劉倩 通訊員秦盛友)日前,位於臨桂區世紀東路與宏謀大道交叉路口西北側的時代楓林農貿市場開業。近年來,臨桂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為進一步滿足居民生活購物需要和豐富群眾的「菜籃子」,臨桂區於2018年將時代楓林農貿市場確立為臨桂區重點工程、民生工程,經過兩年建設,順利建成並投入使用。時代楓林農貿市場位於臨桂新區中心地段,經營面積15662平方米,一樓為日用百貨區;二樓為生鮮糧油區。市場內設有各類攤位200多個,商鋪門面100餘間。
  • 這個農貿市場有點特別!安順中院「特殊對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省法院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中央、省委、省委政法委和最高法院的有關通知和要求,強化政治責任,擔當政治使命,堅定信心,聞令而動,同舟共濟,科學防治,著力構築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自2月3日起,貴州高院微信公眾號開闢「抗疫情,法院在行動」專欄,持續推出各級法院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益的做法、感人的事跡,以展形象,以勵士氣!
  • 便民惠民,大興區這個鎮將「菜籃子」送到居民家門口
    為進一步落實「七有」要求,滿足百姓「五性」需求,近日,魏善莊鎮回遷小區一品嘉園附近開設了興福購物中心超市,將「菜籃子」送到小區居民身邊高品惠民 家門口的「菜籃子」新鮮的水果、鮮活的水產、還有滿架的蔬菜......興福購物中心超市位於2樓,1400平方米的面積,劃分水果蔬菜、生鮮雜糧、休閒食品等12個區域,商品一應俱全,滿足了附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 城區菜籃子蓋上厚棉被「全副武裝」保蔬菜供應
    那麼,「菜籃子」供應情況怎麼樣呢?我們一起去農貿市場看一看。「蓋了一層塑料紙,還有五六床被子,連家裡蓋得被子都拉來了,合起來得七八床被子。」秦莊市場商戶告訴記者。秦莊農貿市場位於老城區 ,很多附近的居民會選擇到這裡購買食材。天寒地凍時節,市場裡的人流量照比平時要減少了不少。不管是採買的市民還是賣菜的商戶都是「全副武裝」,穿著厚厚的衣服、戴著帽子、手套、口罩。
  •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寶安監管局做好農貿市場監管工作
    摘要: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寶安監管局做好農貿市場防疫和食品安全工作,明察暗訪,實時督導,實時整改,確保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守護群眾的菜籃子。
  • 烏魯木齊居民的「菜籃子」有保障
    新疆網記者蔣曉攝目前每天都有455噸新鮮蔬菜通過該市場銷售西紅柿、辣子、茄子、豆角、蓮花白等當下應季蔬菜全部都有菜品豐富這些新鮮蔬菜主要來自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安寧渠鎮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三坪農場南山等地新聯農副產品綜合市場
  • 新橋農貿市場有了新名字:惠佳市集鳳凰新橋店
    膠東在線6月15日訊(通訊員 董士傑) 說到農貿市場,大多數人腦海裡都是「亂糟糟」、「臭烘烘」、「溼漉漉」的景象,很少會有人將農貿市場與文藝氣質聯想到一起。新橋農貿市場的改造走起了文藝範:市場裝修將採用後工業風格,利用局部手繪、塗鴉等方式體現海洋文化、餐飲文化;重點打造的網紅步行街將採用紅、灰磚結合的方式體現本地文化特色。「看著進進出出的施工人員,我們打心眼裡高興,期望新橋市場的改造儘快完成,給我們周邊居民帶來一個更乾淨、整潔、規範、便利的市場。」新橋居民王大姐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