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諾曼人也是北歐海盜的後裔,他們的畫風卻和維京親戚截然不同。維京人不光是彪悍的水手和步兵,也是不錯的農夫和手藝人;而諾曼人除了保持維京人傳統外,還是強悍的騎兵,從英倫三島到拜佔庭帝國諾曼人的騎兵都是恐怖的代名詞。諾曼人的武器裝備也和維京人表親截然不同,一個是短劍、長斧、木盾、標槍風格,一個則是長劍、騎槍風格;諾曼戰士還人手一件鎖子甲,在防護能力上遠遠強於維京人親戚。兩個族群的畫風截然不同,再加上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羅洛和拉格納·洛德布洛克後裔已經變成了陌路人。
諾曼人畫風的改變,諾曼第的風土(相當於咱們的風水,這是法國人的釀酒術語)是關鍵,諾曼第在中世紀堪稱西歐的風水寶地,諾曼第的物產讓諾曼戰士有了任性的資本。在中世紀早期鎖子甲相當昂貴,在諾曼第對面的英格蘭只有佔有大量土地的塞恩階層才能擁有鎖子甲,塞恩也因此成了人生贏家。諾曼第的土地並不盛產糧食,當地卻是全世界風土最好的牧場,也有龐大的海產資源。諾曼第有全法國聞名的奶酪資源(鮮奶保鮮在古代不可行)、酒類資源和航運條件,以及龐大的馬匹儲備(羅洛挑土地的眼光實在是強)。
北諾曼第地區並不出產葡萄酒,但諾曼第有包括塞納河在內的眾多河流,諾曼人通過各個河流上向巴黎運送葡萄酒,當中間商賺差價賺的不亦樂乎,直到獅心王東徵的時代他們依舊保持了這個地位。諾曼第還盛產蘋果酒,這也給諾曼人帶來了暴利。諾曼第牧場不光帶來了出口創匯的奶酪和養育諾曼戰士的牛肉,更重要的是當地馬匹的數量、質量冠絕整個法國。諾曼第地區本來就有遍地的野馬,經過當地人的馴化,變成了善於載重衝鋒的冷血馬。諾曼第地區在拿破崙時代還是法國騎兵最大的戰馬來源地,當地有龐大的國營馬場。今天僅僅是上諾曼第地區就擁有法國五分之一的母種馬資源,是法國的馬術和馬匹繁育中心,馬匹數量超過了當地人口。而維京人老家的馬匹數量少(19世紀有明確統計後,北歐三國的馬匹總數也就幾十萬,只是法國的六分之一),個頭小載重能力差(倒是很吃苦耐勞),只能充當維京人的代步工具(羅洛那個大塊頭甚至連用馬代步都不行),不能作為戰馬衝鋒陷陣。諾曼人自然不會放過這些身高1米6的馬匹,藉助著馬鐙的傳播和推廣,諾曼人不但掌握了策馬衝鋒的技術,還發明了夾槍衝鋒戰術。
夾槍衝鋒的要點是開始時讓馬匹小跑前進,騎槍也要被豎舉,在接近敵人後馬匹加速,騎手放平騎槍、抓牢並保持臂下夾持。在衝鋒時諾曼騎士還要排成25人到50人的集群,以膝蓋對膝蓋的密度衝鋒。諾曼人還取消了維京人親戚的公民大會制度,用嚴格的封建等級代替。諾曼人討厭自己種地,而他們的維京人親戚在搶到了足夠的土地後,反而可以安心當農夫(在愛爾蘭等地定居後的維京人叫東方人),諾曼人以當戰士搶劫為榮,他們搶劫的對象不光有財富、土地還有善於紡織絲綢的手工業者。由於諾曼第的富饒,諾曼人數量暴增,1066年諾曼第一個村莊裡有「一個教堂,三支犁地隊伍,十二個農民,五個自由騎士和一個磨坊」。諾曼人因此在維京人親戚消停了以後,開始了對英國、義大利 、巴爾幹等地的軍事冒險,書寫了自己的史詩。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維京海盜靠這些龍船黑科技大殺四方
維京人的生存秘訣:想當老大能抓鯨魚是關鍵?
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