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鑑賞——《如父如子》 是枝裕和

2021-03-03 花生醬烤魷魚

    《如父如子》導演是非常擅長寫家庭劇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劇情的主線是針對兩戶人家因為生產醫院的護士再婚生活不幸福,故意抱錯良多的孩子,而引發的一系列糾紛。

    主線是如此的狗血,但是劇情的陳述又好像風吹水面。

      沒有爭執,沒有喧嚎,只是通過男主人公良多的視角講述。

兒子慶太性子過於柔和,不夠出眾,雖然按照自己的要求每天練習的鋼琴,但很明顯表現出沒有任何的天賦,一首《 溫柔的花》彈了多年仍然是不夠連貫。

這對於做事主張「踩著油門向前衝」的良多來說,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在得知兒子是被人報錯時良多沉默良久,還是說出了那句,「果然還是這樣嗎。」

      但是良多心中針對是否要換回孩子這件事情還在猶豫不決,後來上司提點,反正不是養不起,為什麼不兩個一起養。良多心動了。

      雙方家庭在醫院的指導下開始一步步的接觸:共同出遊、換宿,雙方都在不斷地熟悉中。

     弗蘭克幸福地抱怨說家中孩子太多時,良多隨即提出把兩個孩子都交由自己和妻子撫養;

    被弗蘭克先生狠狠地敲了頭,弗蘭克妻子尤加利更是激動。

好在有妻子綠的打圓場,當天的劇聚會也算不太難堪的結束了。

    是了,一個是跟自己有血脈傳承的孩子,一個是6年時間全身心投入當做親生孩子撫養的孩子,誰又能這麼輕鬆地做出決斷呢。

    良多去看望父親,良多跟父親的感情一直都不好,即便是繼母跟兄長不斷圓場,但是良多的話還是不多。

    父親一再強調血緣的重要性,隨著年齡的增長,慶多只會越來越像弗蘭克,而自己真正的兒子琉晴也會越來越像自己。

雖然良多說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但最終還是決定交換回自己的兒子琉晴。

與慶太的溫柔聽話相比,琉晴明顯要讓人頭疼。

對於不願意的做事情會不停的問問什麼;

會通過鋼琴不斷製造噪音;良多有點無法招架。

      琉晴終於在一天不告而別,良多跟妻子焦急尋找,後來被尤加利告知回到了自己的家。

    良多隻身前去接人,卻被弗蘭克跟尤加利堵在門口,「你要是沒有辦法照顧孩子的話,我們可以同時撫養兩個孩子。」

當初良多說出這句話時是何等底氣,現在卻只能硬著頭皮說不用了。

      良多還是帶著琉晴回去了,不知是有意無意,他並沒有看慶太一眼,即便他一直翹首以盼著。

      回去以後的慶多夫婦跟琉晴關係升溫,會一家人玩「槍戰」遊戲,慶多會單獨帶琉晴去公園玩耍,會相互拍照,仿佛一切都很美滿。

但是妻子晚上卻默默地抽泣,

「我越來越喜歡琉晴了」

「那你為什麼哭」

「感覺,很對不起慶太,好像背叛了那個孩子」

    良多在回看白天照片時,翻到了自己的照片,拍攝者是慶太,看著畫面中的自己,溫柔,高大,是兒子慶太眼中的自己,沉默溫柔的慶太在用這種方式來展現對自己的愛。

良多哽咽了。這個孩子,再用自己的方式,偷偷愛著良多。

慶多一家驅車趕往弗蘭克家,所有人都在熱情歡迎,只有慶太在良多喊他時委屈到了極點,含淚跑開了。

下面的場景就是就是本片的高潮,父與子的對話,父與子的內心獨白,

    電影的最後是導演精心安排的小彩蛋,兩家人等著父子兩人的歸來,琉晴跟著綠欣喜地喊著「 歡迎回家」迎接上來;

     最小的孩子大和在母親的示意下上前擁抱琉晴大喊「歡迎回家!」然後再次上前擁抱躲在父母身後的慶太。

    兩家人相擁著進去,鏡頭拉遠,夕陽西下,晚餐會是煎餃還是和牛火鍋呢,都不重要。

    電影的最後不僅代表著兩家人對兩個孩子的態度,也代表著導演想表達的心聲,這部電影的結尾並不是像其他人所說開放性結局,其實是在我看來導演已經很明顯的表現出自己的態度。

    兩個家庭之間的矛盾其實有很多,不管是兩個爸爸的行事風格,教育方式,或者是兩個家庭的生活水平,各種我們能想到的問題導演都沒有呈現出來。

    而是別具心裁的帶我們走進父親的內心世界。

    尤加利代我們發出疑問,「像不像什麼的,只有沒有感受到與孩子羈絆的男人,才會糾結於這種事情。」

    或許真是這樣,因為在良多眼中的兒子是不合格的,孩子的交換也是他一手督促而成的。

    但是,如若真是如此,他又何必在看到照片時不止哽咽呢。或許只是他自己沒有發現吧。

相信這部電影的上映,也能喚起一些爸爸們不為己知的父愛。

    是枝裕和的電影風格似乎一直都是這樣,好像什麼都沒講,留下一大堆疑問,但是又好像什麼都講完了,留住無限滿足。

希望屏幕前的你能夠主動發現家庭的小確幸,晚安。

相關焦點

  • 是枝裕和必然的《如父如子》
    ▲ 《如父如子》海報電影《如父如子》【劇情簡介】普通上班族野野宮良多(福山雅治飾)和妻子野野宮綠(尾野真千子飾)結婚多年,感情十分要好,兩人共同養育著聰明乖巧的兒子慶多(二宮慶多飾)「每個熱愛電影的人最終都會抵達小津安二郎的視界。」這是羅傑·伊伯特在他《偉大的電影》前言中最後的結語,或許對某些電影「創作者」來說這句話也是合用的,是枝裕和就是一例。過去人們經常以為是枝受到小津影響很深,但是,不但是枝本人強調受到成瀨巳喜男的影響更大,而且我們也確實在他作品中(特別在形式面)看到更多成瀨的影子;所以把小津冠在是枝的頭上總是不免尷尬。
  • 《如父如子》,一部為人父前必看的電影,道出親情陪伴的重要性
    《如父如子》改編自導演是枝裕和自己的同名小說,用他獨有的細膩給觀眾描繪出了我們東方家庭中父子關係普遍存在的問題。《如父如子》於2013年上映,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6分,曾榮獲第66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獎和同年日本電影學院獎多項提名,影片娓娓道來的故事和人物細膩的情感也令電影節上眾影人感動不已。
  • 電影《如父如子》
    《如父如子》的故事,可以說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所有電影裡最「狗血」的:多年前,由於在醫院生產後抱錯了孩子,一個都市中產家庭與另一個開雜貨鋪的小市民家庭發生了劇烈的交錯。這類故事表面上充滿戲劇張力,但往往由於太過「平常」和「庸俗」(可參考國內一些法制尋親類節目),反而顯得有點突兀,至少與我們熟悉的、風格近乎平淡的是枝裕和有些不搭。 但是枝裕和畢竟不是人間慘劇製造商,也不是靠煽情賺取眼淚的國產大片導演,甚至在我看來,故事本身的悲與喜,在他那裡並不重要,如何像抹掉窗戶玻璃上的落灰一樣抹掉現實的表象,看清生活內部的真相,才是他一貫的做派。
  • 《如父如子》:是枝裕和靈魂發問,如何做一個好父親
    ——塞萬提斯是枝裕和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中生代導演之一,一向以平易近人的作風,真情流露的態度提示人們最深刻的問題。而《如父如子《如父如子那一瞬間,他們應該會更加明白,什麼是「如父如子」。,看電影和繪畫的最真實感受,感謝你的閱讀。
  • 好萊塢翻拍版《如父如子》確定導演
    時光網訊 坎城金棕櫚導演是枝裕和電影《如父如子》翻拍權被好萊塢拿下多年,如今有了進展,確定了導演。《別告訴她》預告片《如父如子》為是枝裕和2013年導演作品,由福山雅治和尾野真千子等主演,講述兩對社會階級懸殊的夫婦,互相抱錯孩子的故事。該片曾拿下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 [獨家影評]《如父如子》:批判物質社會的親情淡漠
    《如父如子》海報《如父如子》在編劇獎上大有作為片名:《如父如子》(日本)導演: 是枝裕和編劇: 是枝裕和主演: 福山雅治/尾野真千子/真木陽子/利利-弗蘭克/風吹淳/國村隼/樹木希林/預測:早在片單出爐時,我們就曾根據評委的喜好進行過猜想,《如父如子》當時就是金棕櫚的熱門之一。因為是枝裕和與幾位評委有良好的關係,加之題材上容易引發主席史匹柏的好感,而最終我們看到,影片質量也令人滿意。另外,如此細膩闡述親情的電影也值得一個編劇獎。
  • 《如父如子》:然後,成為父親
    不愧是是枝裕和啊。——這是我看完合上書時,腦袋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他導演的電影就像是一篇和雅的小說,他撰寫的小說就像一幀幀流動的電影。對親人之間的羈絆,是枝裕和有著非常細膩的解讀。平靜的敘述下藏著一波波暗湧,殘酷中有溫情,溫情中有遺憾,他總能把情感尺度拿捏得恰到好處。
  • 娓娓道來的真實生活——《如父如子》
    最近看了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先看了小說,又補了電影。是枝裕和的作品,是一種娓娓道來又觸動人心的感覺,是被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溫情底下那道暗湧擊中內心的感覺。《如父如子》,初見這個名字,我只能淺薄的直譯,「既像父親又像兒子」?暗自猜想應該講述的是某位父親成長的故事吧。
  • 慢賞電影丨《如父如子》: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編劇: 是枝裕和主演: 福山雅治 / 尾野真千子 / 真木陽子 / 中川雅也 / 風吹淳 /上映日期: 2013-9-28(日本)後續作品演繹了東野圭吾推理劇作中尤其出彩的《容疑者X的獻身》,甚至《盛夏方程式》以及家庭片《如父如子》都取得了票房第一的紀錄。前面幾部大家抽取可以利用的時間趕緊去觀賞下,慢師傅現時只推薦一部看了5,6遍還是意猶未盡的溫情片《如父如子》。
  • 是枝裕和《如父如子》將被好萊塢翻拍 華裔女導演執導
    是枝裕和執導《如父如子》日本版海報著名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如父如子》將被好萊塢翻拍。據悉,該電影翻拍權被好萊塢拿下多年卻一直未有進展。如今,好萊塢版《如父如子》確定了執導該片的導演為華裔導演王子逸,莎拉·魯爾擔任編劇。
  • 《如父如母》不如《如父如子》,豆瓣評分差太遠,細微之處見真情
    兩部家庭劇從標題到劇情都幾乎一樣,最後的評分卻不在一個檔次,巴西劇情電影《如父如母》兩代人之間恆久的愛恨交織,所有人都擺脫不了父母的影響,越是想逃開越是否認越是不停被裹挾著走上老一輩曾走過的路。日本家庭劇情電影《如父如子》,一部教你如何為人父親的電影。
  • 《如父如子》: 血緣關係or情感羈絆,我們該如何抉擇
    很多導演一生只在拍一部電影,是枝裕和便是其中一位,永恆的家庭題材,但並未讓人產生審美疲勞的不適感。是枝裕和本人曾言,他不喜歡塑造英雄人物或者大開大合的戲劇張力,而更願意看到&34;。所以無論是電視劇中多麼狗血的劇情,在是枝裕和的電影中卻變得平靜,看起來輕描淡寫,其實在最安靜的鏡頭下情緒正在醞釀與爆發,而這些情緒,都在生活日復一日的潛流裡隱隱現現,不是洶湧地宣洩,而是涓涓淡出。《如父如子》是導演是枝裕和在2013年的一部作品,關乎一位父親的成長,是在是枝裕和風格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部。
  • 《別告訴她》導演王子逸將執導美版《如父如子》
    日本版《如父如子》1905電影網訊據外媒報導,《別告訴她》導演王子逸將執導英語版《如父如子》,該片由焦點影業出品,Sarah Ruhl擔任編劇。原版影片由日本導演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福山雅治、尾野真千子、真木陽子、中川雅也等主演,講述了兩個日本家庭發現他們6歲的兒子出生時,在醫院被抱錯而陷入家庭倫理困境的故事,影片在2013年榮獲第6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 《別告訴她》導演王子逸將執導美版《如父如子》
    日本版《如父如子》1905電影網訊 據外媒報導,《別告訴她》導演王子逸將執導英語版《如父如子》,該片由焦點影業出品,Sarah Ruhl擔任編劇。原版影片由日本導演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福山雅治、尾野真千子、真木陽子、中川雅也等主演,講述了兩個日本家庭發現他們6歲的兒子出生時,在醫院被抱錯而陷入家庭倫理困境的故事,影片在2013年榮獲第6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 《如父如子》:先為人子,再為人父
    小說《如父如子》用一個戲劇化的故事,給了我這個答案:先為人子,再為人父母。《如父如子》的主人公良多是一個職場精英,他有一個溫柔的妻子和一個乖巧的兒子。可是一通來自兒子出生醫院的電話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良多的兒子和雄大的兒子竟然抱錯了!隨後,良多一直在血緣和朝夕相處的親情中搖擺不定,痛苦不堪。最後他終於意識到,日夜沉澱下來的父子親情,早就超越了血緣的羈絆。
  • 電影《如父如子》的故事,說明長久的陪伴勝過真切血緣
    養了6年的兒子突然有一天發現,這個兒子並不是自己的親兒子,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想每個人心裡都是崩潰的,這樣的事情在電影或者電視劇裡經常見到,每次看到都會感覺這又是一個很狗血的故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這樣的故事嗎?這個還真不知道,也沒聽說過有這方面的統計。
  • 《如父如子》:難離難捨想抱緊些,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父如子》如今的時代,過分溫柔是要吃虧的。——《如父如子》01當意識到孩子也在注視著自己時,那一瞬間,便懂得了什麼是如父如子。相比中文譯名,日語裡的《そして父になる》顯得更直白貼切。父母也是第一次做別人的父母,有的人天生就可以做好這個角色,有的人卻需要慢慢學習。
  • 如父如子,亦父亦子
    而今年上影節最具話題的莫過於主競賽單元「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姜文和日本影片《小偷家族》,姜文,不必說,自帶話題,到哪兒都是焦點,而電影《小偷家族》則剛拿下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這次是在國內首映。
  • 【父親節快樂】--《如父如子》父親節全家一起看的電影
    只是電影院沒有強制觀眾戴口罩,在封閉的空間裡看電影,大家還是多注意做好安全防護。希望疫情在全球早日結束,大家可以過正常的生活,包括無所顧忌地去電影院看電影!父親節到了,今天向大家推薦一部父親節裡適合全家一起看的電影。祝大家節日快樂,全家幸福安康!
  • 電影賞析 | 《如父如子》:一個父親的成長
    本月電影賞析《如父如子》,跟隨著晶晶的述說,帶我們走進如父如子的世界——《如父如子》,編劇和導演都是:是枝裕和。關於父與子的電影,有很多:《美麗人生》裡為保護兒子編造謊言的溫柔的猶太父親;《千裡走單騎》裡壓抑自己情感和愛的父子;《當幸福來敲門》裡永遠懷揣希望和夢想的黑人父親威爾史密斯;《大魚》裡生前從未被懂得的講述自己奇幻經歷的父親……跟這些電影比起來,其實《如父如子》在情節設定上,完全沒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