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1300字,閱讀約需3分鐘
太長不看版
低糖低熱量,體重、血糖友好
大、小番茄差別不大
番茄紅素補充劑不建議買,多吃蔬菜水果都有益健康
生吃維生素C保留更好,熟吃番茄紅素吸收更好
知道要多吃蔬菜,可是又沒空做,有什麼好辦法嗎?
—— 考慮一下番茄。不用擇、不用切,衝衝泡泡就能吃,哪怕什麼都不加直接啃,味道就足夠豐富。
一個番茄就有約150g,能幫你輕鬆補足每天300-500g蔬菜攝入配額!
我今天晚上就把兩顆番茄用牙刷沾洗潔精刷了一遍再衝乾淨後全啃了……
番茄有什麼營養?
番茄汁水豐富,含水量接近95%,再加上生吃即美味,很多人都覺得它應該是水果,特別是小番茄「聖女果」(又叫櫻桃番茄),也經常出現在水果攤上。
低糖「水果」
相比一般水果,番茄最大的優勢是低糖。100g番茄中的碳水不足4g,糖分僅有2.6g,再加上它幾乎不含脂肪,蛋白質也只有不到1g的樣子,每100g番茄只有18kcal的熱量,是當之無愧的低熱量食物了。
再加上它有1.2%的膳食纖維,血糖反應也比較低。適合需要控制體重、控制血糖的朋友。
番茄的另一個優勢是幾乎不含鈉,同時鉀含量高達273mg/100g,對控制血壓也有一定好處。
很多人覺得番茄吃起來酸酸甜甜,維生素C含量應該很高。實際上,每100g番茄維生素不足14mg,談不上太多。
聖女果的維生素C含量倒是不少,可以達到30mg/100g以上,不過它的糖分含量也會稍微多一些,其他方面大番茄、小番茄差別不大。
番茄中還有一些保健價值較高的植物化合物,包括番茄紅素、槲皮素等。
番茄紅素是啥?
番茄紅素是胡蘿蔔素的一種,它是很多水果蔬菜中紅色的來源,同時也是一種抗氧化劑。
顧名思義,它在番茄中含量不低,高達2.5mg/100g。
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癌,肺癌和胃癌風險都和番茄紅素的攝入呈負相關,但是這些證據主要是一些觀察性研究,因果關係還不能證明。
包括美國FDA的結論也是,無論是多吃富含番茄紅素的食物還是番茄紅素補充劑,都沒有過硬證據表明可以降低癌症風險。
也就是說,補充劑不用買,番茄紅素沒有特別神奇。但總體上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動物脂肪、加工肉和精製碳水,對提高健康水平、預防癌症是有幫助的。
生吃還是熟吃好?
番茄生吃和熟吃各有優勢,喜歡怎麼吃都行。
番茄生吃口感好,其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有機酸也都能更好地被保留下來,且生吃番茄水分多、飽腹感強,可以讓你少吃點除了碳水和脂肪沒啥其他營養的食物。
而番茄做熟之後,不僅更容易去皮,其中的番茄紅素會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甚至熱加工過的番茄醬,在番茄紅素生物利用率方面比新鮮番茄更有優勢。(但番茄醬裡可能油鹽糖都不低,並不建議吃)
番茄被做成番茄醬,除了味道酸甜之外,還因為它有較多的穀氨酸,能提鮮。縱觀各地傳統飲食中的提鮮方法,亞洲靠發酵豆製品、英國靠蘑菇、美國就是番茄醬……
穀氨酸在食物中以游離和蛋白質結合這兩種形式存在,番茄中的遊離胺基酸濃度能達到140mg/100g,相比之下扇貝也就才159mg/100g,所以有的時候其實番茄加純淨水煮湯就很美味了。
哪些人不能多吃?
由於番茄中鉀比較多,如果一次吃了很多番茄,可能對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有危害;
另外番茄中含有一些茄鹼、有機酸,對於胃腸不太好、容易反酸的人,不宜吃得太多。對這類朋友來說,熟吃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冷知識:
小番茄才是番茄更原始的品種。
為什麼最近幾年才常見?可能是種植成本高比較貴吧……
你覺得番茄怎麼吃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