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辭風華年
「爸爸,我已經同意和馬拴結婚。我要很快辦事!就在這三五天!」
巧珍考慮再三,最後決定放棄高加林,嫁給深愛她的馬拴。
第一次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覺得巧珍一定是意氣用事,她愛高加林那麼多年,怎麼可能說放下就放下。
面對高加林的拋棄行為,她並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正在她傷心,失落,迷惘的時候,馬拴出現了,馬拴就像是一根擺在巧珍面前的救命稻草,只要抓住他就可以解決很多事情。
這對巧珍來說無疑是一種誘惑,不管以後怎麼樣,至少能夠改變當下的處境,所以巧珍才同意嫁給馬拴。
許多年後,我再讀到這一段,才明白,巧珍嫁給馬栓,並不僅僅是衝動,她是有過考量的。
巧珍並不愛馬拴,所以兩人的婚姻直接跳過了「戀愛」這一步驟,直奔主題,
巧珍和馬栓舉行的是傳統的婚禮,「壓馬」「大擺隊」「八碗」等傳統習俗一樣沒落下。
文中是這樣描寫巧珍結婚場景:
嗩吶、鑼鼓、號聲、鞭炮聲響成一片。出村的道路兩旁和村裡所有人家的上,都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娃娃們引著狗,在娶親隊伍的前後亂跑。
婚禮熱鬧非凡,村民們都很開心,只有巧珍「費力」地騎著馬,儘量不使自己虛弱的身子倒下來,她被紅絲綢遮住的臉,痛苦地抽搐著。
這時的巧珍並不快樂,她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婚後巧珍的臉上既沒有通常新婚婦女那種特別的幸福光彩,但也看不出不久前那場不幸給她留下的陰影。
她穿著一件樸素的印花布衫和一條藍布褲,腳上是她自己做的布鞋;頭髮也留成了農村那種普通的「短帽蓋」。
這可以看出她的婚後生活還算幸福,馬拴對她很不錯。
雖然巧珍一切方面都變成一個農村少婦,但是她給人的感覺比原來更好,更漂亮了。
緊接著高加林被揭發回到了農村,他的回歸肯定會讓巧珍的內心「波濤洶湧」。那她是不是有可能會放棄和馬栓的婚姻,轉而回到高加林的身邊?畢竟她還是愛高加林。
巧珍的姐姐也向她提到過這件事.
姐姐說:「我心裡知道你最愛他。唉!這壞小子要是早叫公家開除回來就好了……現在可怎辦呀?我看得出來這壞小子實際上心裡也是愛你的!說不定他還要你哩,可現在……」
巧珍哪能聽不懂姐姐的言外之意,還沒等姐姐說完,她就果斷地拒絕了。
巧珍的一番話,讓我肅然起敬,她說:
「不,這是不可能的,我已經結婚了。再說,我也應該和馬拴過一輩子!馬拴是好人,對我也好,我已經傷過心了,我再不能傷馬拴的心了……」
她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莽撞的女孩子,她知道婚姻不是兒戲,「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裡面除了愛,更多的是責任。
巧珍的抉擇並不是沒有原因,雖然她不愛馬拴,但是馬拴是真的愛她!
馬拴比高加林更愛她
馬拴是什麼樣的人?
馬栓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或許他在相貌和才華方面比不上高加林,他也不像他一樣能說許多「甜言蜜語」。
可是他比高加林更踏實,他對巧珍更專一、更真誠!他不會委屈了巧珍。
他表白時向巧珍承諾:咱鄉裡人能享多少福,我都要叫你享上……
巧珍就是被他的真誠打動的,還記得當初她也是這樣對高加林說的,她說:
「加林哥!你如果不嫌我,咱們兩個一搭裡過!你在家裡待著,我給咱上山勞動!不會叫你受苦的……」
高加林為了前途和她分手,這對她是一個極大的打擊,這樣來看她接受馬栓也是一種成全,成全馬栓就相當於成全另一個自己。
接納馬拴也是放過自己
在娶親隊伍估計快要出村的時候,巧珍忍不住用手撩開蓋頭的一角。
她看見了加林家的;她曾多少次朝那裡張望過啊!她也看見了河對面一棵杜梨樹——就在那樹下,在那一片綠色的谷林裡,他們曾躺在一起,抱過,親過……別了,過去的一切!
這時的巧珍已經向過去告別,她已經下定決心和馬栓好好過日子。
所以不管高加林是否回來,是否單身,兩人都再無可能。
即便她還沒有放下高加林,她也拒絕離婚,她不能因為自己的私慾傷害一個那麼愛她的人,她不是高加林。
她愛他時有多用力,離開時就得多決絕。
愛是相互的,不要想著她會在原地等你,誰都不想勉強自己去接受一個無奈的結局。
相愛但無果的戀愛過程或許值得人留戀,卻不值得重蹈覆轍,時間從來不能用來衡量感情的深淺。
巧珍的選擇是正確的,人生除了愛情,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珍惜的東西,耗盡一生換你一句有可能,大可不必!
有時候,那些遺憾看似無疾而終,其實是一場重生。
我是小辭,這裡有深度的書評、影視評論,也有搞笑的段子!
歡迎關注 評論 留言 分享,如果喜歡,幫點個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