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第二十章
作品簡介:
《人生》是一部中篇小說,於1982年在《收穫》雜誌發表,曾經入選「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是路遙的成名作。
這部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創作背景,講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關於事業和愛情的、選擇的悲劇。
人物概括:
高加林:高中生,先後做了教師,記者,而後變成農民劉巧珍:高加林的初戀黃亞萍:高加林的高中同學,後來的戀人張克南:黃亞萍的男友高玉德:高加林的父親劉立本:劉巧珍的父親高明樓:村裡的大隊書記德順老漢:村裡的光棍,極其疼愛高加林
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一共有二十三個章節,到第二十章的時候,已經基本接近尾聲,巧珍和高加林的感情塵埃落定,就此錯過。
高加林提出分手以後,巧珍心灰意冷,選擇嫁給追求自己很久的馬栓。
但在整個章節中,最觸動我的並不是馬栓毫不在意巧珍的經歷,勇敢表白並向其求婚,也不是馬栓迎娶巧珍的風光經過,而是在失戀以後,巧珍的狀態、一系列表現以及做出的選擇。
高加林是一個高中生,是當時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他骨子裡是高傲的,即便在他教師職位被頂替的低谷期,巧珍給了他莫大的安慰。但是等他從低谷期走出來,當了縣裡的記者,他漸漸發覺,自己看不上巧珍了。
他和巧珍在一起的時候,再也沒有了當初心動的感覺,在城市富家女黃亞萍的對比下,農村姑娘巧珍,總是有一股難以言喻的土氣。
高加林的理想伴侶,是和自己有共同語言的人,而巧珍連字都不識,她註定一輩子只能當個農民。但是黃亞萍不一樣,她受過教育,家境優渥,工作體面,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討論詩詞歌賦,討論國際形勢,暢想美好未來。
可以說,黃亞萍滿足了高加林對於另一半的全部想像。
高加林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凡事只想到自己,只想到自己的前途,需要巧珍的時候和她在一起,遇到更好的,就把她踢開。他的結局從一開始就被德順爺爺說中了:「浮得高,跌得重。」
最後,高加林走後門當記者的事情被揭穿,他所有的夢都破碎了,再一次回村當了農民,而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真正愛的人是巧珍,並不是黃亞萍。
可惜啊,一切都晚了,黃亞萍不可能看得上一個農民,否則也不會在他當農民的時候不管不問,當了記者再來示好。
而巧珍呢,心灰意冷,毅然決然嫁給了追求自己的馬栓。
高加林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只是這一次,他失去了一切,是他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空有幻想,但脫離了實際,只會落得人仰馬翻的結局。
再看看巧珍,她雖然剛分手的時候低迷了幾天,但很快就振作了起來,是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說明,有一種姑娘,最後註定嫁得好。
一:拿得起放得下
剛分手的時候,巧珍低迷了好幾天,當時村裡人議論紛紛,認為這件事會將巧珍徹底打垮。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的婚戀觀念尚且沒有那麼開放,那時候不存在「自由戀愛」這一說,女孩子的名聲高於一切,村裡人都知道巧珍喜歡高加林,兩個人談起了戀愛,現在分手了,巧珍的名聲就壞了,以後,還有哪個男人願意娶她呢。
但是很顯然,村裡人低估了巧珍的承受能力,幾天後,她便跟往常一樣下地幹活了,村裡人無不感慨,真是一個剛強的姑娘。
路遙在原著中寫道:
「剛強的姑娘!她既沒有尋短見,也沒有精神失常;人生的災難打倒了她,但她又從地上爬起來了!就連那些曾對她的不倖幸災樂禍的人,也不得不在內心裡對她肅然起敬!」
一個拿得起且放得下的姑娘,是可以勇往直前的,不為不值得的人折磨自己,永遠往前看,永遠有無限地過得更好的可能。
二:心地善良
巧珍被高加林辜負了,巧珍的父親劉立本自然氣不過,恨不得第一時間去找高加林算帳,為巧珍討個說法,可在他詛咒高加林的時候,巧珍一下從床上坐起來,激動地說:「不要罵他,不要詛咒他……」
一方面,巧珍還愛著他;另一方面,即便他們分手了,她依然希望高加林過得好。
正如德順爺爺曾說,巧珍是一個如金子般的姑娘,她的善良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哪怕對方傷害了自己,依然不捨得傷害對方半分。
三:勤勞、堅強且吃苦耐勞
巧珍雖然不識字,但為人勤勞、堅強且吃苦耐勞,她一年掙得工分,比自己的父親都要多。在高加林去縣城當記者的時候,她在家裡照顧高加林的父母,不管多麼辛苦,從未抱怨過一聲。
巧珍集棄了當時那個年代的女性,所有的美好品德,她是十裡八村男人最想娶回家的妻子人選,不僅長得漂亮,而且為人勤勞樸實。可以說,不管嫁給誰,巧珍的日子都不會過得太差,因為她本身就有一顆將日子經營的滾燙的心。
四:樂觀,發自內心地熱愛生活
失戀以後的巧珍,在家裡低迷了幾天,但後來她忽然想通了,為了一個不值得自己付出的男人傷心,太不值了。
她發自內心地熱愛生活,熱愛大漠河川,熱愛廣袤無垠的大地,即便生活遇到了挫折,也沒有任何理由頹廢下去,因為她知道,總會有更值得自己付出的人和事在前方等著,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柳暗花明。
她安慰自己,有些悲劇並不是命運造成的,而是自己和高加林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自己不識字,註定不會和知識分子有共同語言。既然分開了就好聚好散吧,堅持下去,人生總會可期。
在路遙眾多的文學作品裡,中篇小說《人生》裡的巧珍,雖然不識字,但是人格魅力卻並不輸任何一個角色。
她的勇敢、堅強、勤勞、樸實,以及深植於骨子裡的善良等,都成了那個時代獨有的烙印,很多男人夢想娶到她,因為她符合男人所有的想像。
這是一個有血有肉,個性極其鮮明的人物角色。
為什麼說最後嫁得好的,往往都是巧珍這一種姑娘?因為她們從來不會被愛情的不幸所打敗,永遠選擇熱愛,永遠勇往直前。
願我們如巧珍一般拿得起且放得下,願我們擁有愛情,如果暫時沒有,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
END
今日話題:
你們覺得什麼樣的女孩,註定會嫁得好?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