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抗日戰爭時,中美兩國難以繳獲日本軍旗之謎!

2021-02-23 文史天下

在日本侵華戰爭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每個日軍士兵的刺刀上挑著一面太陽旗。太陽旗成為日軍燒殺搶掠、四處侵略的標誌。因其狀如膏藥,被中國老百姓稱為「膏藥旗」。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日軍的太陽旗,其實每一面都帶有個人特徵,大小不一,材質也不同,上面還有毛筆題字及親友籤名,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日本,士兵攜旗出徵是其軍國主義的一個傳統。出徵前,士兵的親人會用毛筆在太陽旗右側偏上位置寫上「祝某某君出徵」,正上方橫寫「祈武運長久」,其餘空白處則是親友、同事的籤名。日本人相信,帶著這樣的一面太陽旗上戰場,不但可以保佑事主平安,甚至有躲避槍彈的功效。

二戰結束後,太陽旗成為日本代國旗。由於日本軍隊犯下的累累戰爭罪行,因此,對於是否將太陽旗重新立法確立為日本國旗,一直爭議很大,直到1999年8月,日本國會才最終通過立法,確立了其日本國旗的地位,稱之為「日章旗」。

相對於日本國旗,日本軍旗則顯得很神秘。很多人以為日本國旗即是軍旗,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那麼日本軍旗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這就是日本軍旗,跟一般人的想像大不一樣,它有很長的一串節,與古時中國的外交使節手中拿的奉節非常相似。這個長節上可以縫一面寫有部隊名稱的旭日旗。旭日旗由太陽旗演化而來,但旗面中的太陽形象略靠左邊,周圍環繞著16道血紅的光芒線。但旗面不是軍旗,圍繞這面旭日旗的穗及長節才是真正的軍旗。

在日本,軍旗為天皇親授,只有建制步兵聯隊和騎兵聯隊才擁有,所以也被稱為聯隊旗,具有特殊地位及對軍隊的絕對影響作用。最早的授旗是在1874年1月23日,日本明治天皇對近衛步兵第1、第2聯隊親授軍旗,以其為部隊團結之核心、精神之象徵。

天皇在日本尊貴無比,軍旗由天皇親自授予,自然在軍中的精神地位也無比崇高。


1941年底,中日長沙會戰期間,中國軍隊向日軍步兵第68聯隊連發動連續衝擊,已逼近該聯隊的軍旗。混戰中,聯隊長野憲三郎大佐拔出軍刀指揮聯隊,傳令身邊士兵務必以軍旗為中心,組成圓陣保護軍旗,力保軍旗不失。同樣在長沙會戰中,日軍步兵第18聯隊在瀏陽河畔作戰,軍旗被放在岸邊民宅中,一發迫擊炮彈突然擊中護衛軍旗的哨兵。在隔壁房中指揮作戰的第3師團長豐島房太郎中將立即衝出來大喊「我來保護軍旗」,以中將的身份親自擔當護衛軍旗的任務。

為什麼一旦軍旗面臨危險,日軍官兵甚至連將軍,都會不顧一切,拼死護衛軍旗呢?

軍旗在則軍隊編制在,軍旗丟則編制裁,這是日本陸軍的規定。軍旗既關係到軍隊的榮耀,也主導著軍隊的存亡。因此,日軍在戰鬥中,每個聯隊都有一個軍旗護衛隊,保衛軍旗的旗手必須是最優秀的少尉軍官。


日軍戰鬥條令規定,如軍隊行動勝利,則軍旗一定要高舉,如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則應焚燒軍旗,日軍稱之為「奉燒」。

原來戰時的那些軍旗都被日軍自己燒毀了。

燒毀軍旗還有四步儀式。第1步:旗手持旗,在護旗手的護衛下登高,全體士官對軍旗行軍禮;第2步:旗手收卷軍旗將軍旗交給部隊指揮官;第3步:由部隊長親自把軍旗放入奉燒臺安置,全體士官向軍旗致敬;第4步:部隊長親自點火,全體士官向軍旗致敬至火滅為止

在中國戰場上,日本軍旗被迫「奉燒」有三次,一次是在1941年,當時侵華日軍第13師團進攻湖北宜昌,遭到了中國軍隊的猛烈反擊,當中國軍隊接近其司令部時,日軍被迫組織「奉燒」軍旗。另兩次是在1944年,駐守雲南騰衝的日軍步兵第113聯隊和148聯隊在遭到中國軍隊的勇猛攻擊後,絕望之中遂「奉燒」 軍旗。


二戰期間,作為日本陸軍象徵的軍旗,除了在戰場燒毀、隨運兵船在海上沉沒之外,絕大多數是在戰敗後舉行的「軍旗奉燒」儀式中毀滅。1945年8月24日,日本新任陸相特命全軍於8月31日燒毀軍旗。

戰時,日軍步兵聯隊的軍旗共有437面,但戰後,只有日本靖國神社遊就館中存有一面日本步兵第321聯隊旗,而且其真實性仍有人質疑。另外還有步兵第34聯隊燒剩的一點軍旗殘餘,這是由當時第34聯隊的一個中隊長帶回供奉在自家「神龕」中,才留了下來。

二戰後,由於沒有對日本軍國主義進行徹底清算,日本軍旗沿用至今,近年來重新滲透進社會各角落,軍旗裝飾不僅出現在日常用品上,甚至用來作為體育賽事中助威道具。


而在德國等歐洲國家,同樣有歷史烙印的納粹圖案遭到的是嚴格禁止。象徵意義濃烈的日本軍旗濫用卻正在蔓延,說明日本並沒有對那段侵略歷史深刻反省。

日本軍旗的背後,是一場窮兵黷武的人類災難,近千萬人失去生命、數億人流離失所。

這是永遠不能忘卻和忽視的歷史記憶!

相關焦點

  • 日本軍旗的命運與象徵:日本陸軍軍旗為何極難繳獲?
    說到日本的軍旗,稍微看過一些抗日電視劇的人應該都知道,日軍在衝鋒時都喜歡打著一面太陽旗,而且很多影視劇中還會出現日軍指揮官在辦公室裡懸掛一面寫滿人名字的太陽旗。然而這些都不是日軍的軍旗,雖然軍旗文化並非日軍獨有的文化,但是世界各國軍隊也只有日軍如此看重軍旗。在影視劇中出現的寫滿名字的太陽旗叫日之丸寄願書,是日軍士兵出徵前,邀請街坊鄰居和戰友一起在上面寫下祝福的話。
  • 日本真正的軍旗從沒被繳獲
    這是最常見的日軍形象,但太陽旗卻並不是日軍的軍旗太陽旗、武運旗可都不是軍旗很多人都以為太陽旗就是日軍的軍旗,其實太陽旗是日本的國旗,「日本」國名的本意就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所以太陽也就自然成了日本的象徵。
  • 二戰日軍的太陽旗從來不是軍旗:沒有,日本真正的軍旗從沒被繳獲
    百科故事眾多抗戰影視劇中,三八大蓋上高挑著太陽旗是日軍最典型的形象,很多人都以為太陽旗就是日軍軍旗,其實太陽旗並不是日軍的軍旗,旭日旗才是日軍的軍旗,而天皇御賜的聯隊旗更是被日軍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整個戰爭期間日軍被消滅了數百萬,但盟軍就愣是沒繳獲過一面聯隊旗。
  • 二戰期間日本軍旗無一面被繳獲,而距離繳獲最近的一次發生在中國
    曰軍軍旗雖然在軍中地位異常之高,按說應該加以保護,但是在部隊進攻受挫的時候,日軍會果斷拿出軍旗, 用其引導步兵發起進攻。日軍認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部隊士氣,這 也是日軍歷史越悠久的部隊軍旗越破爛的原因,曰軍部隊幾乎不會修補軍 旗,反而認為軍旗越破爛越能顯示出部隊經歷的血戰之多。
  • 歷史上沒有一面軍旗被繳獲,日本陸軍軍旗為何極難被繳獲?
    說到日本的軍旗,稍微看過一些抗日電視劇的人應該都知道,日軍在衝鋒時都喜歡打著一面太陽旗,而且很多影視劇中還會出現日軍指揮官在辦公室裡懸掛一面寫滿人名字的太陽旗。然而這些都不是日軍的軍旗,雖然軍旗文化並非日軍獨有的文化,但是世界各國軍隊也只有日軍如此看重軍旗。
  • 抗戰時日軍為何用軍旗開路?
    右:日本陸軍炮兵,騎兵聯隊軍旗天皇分身:軍旗在日軍中的地位聯隊旗在日軍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每個聯隊成立時,聯隊旗必須由天皇在皇宮裡親自授予聯隊長,而且還有一番天皇問話和聯隊長答話的儀式。問答儀式從明治天皇授予近衛步兵第一聯隊第一面旗幟時就已經有固定的形式,不過成為規定的儀式卻始於1926年10月21日頒布的《皇室儀制令》中的《軍旗授予之儀》,其中規定聯隊長必須身著大禮服,在皇居中拜見天皇,由天皇下達「勅語」,然後聯隊長「奉答」。
  • 二戰時期,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合影,日本軍旗成為最好戰利品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突襲珍珠港,第二天美國對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隨之爆發。海軍陸戰隊是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主力,而有意思的是,每當馬潤們攻下一座島,他們總會與繳獲的日本軍旗合影,以紀念勝利。
  •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隊的三八大蓋到底有多厲害?
    從很多的抗日影視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人如果繳獲了日軍的三八大蓋,會非常高興,那麼鬼子的三八大蓋到底有多厲害呢?
  • 擊斃阿部規秀的「功臣迫擊炮」的出身之謎
    今天,我們就為您揭秘這門因擊斃日軍中將阿部規秀而青史流芳的「功臣迫擊炮」。 出身之謎 「國寶」是不是「紅一代」? 那是1939年深秋的一個午後,晉察冀根據地淶源縣黃土嶺,日軍進入八路軍的伏擊圈。
  • 王建朗:抗日戰爭與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中國經過抗戰國際地位空前提高,您認為抗日戰爭開啟了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抗戰前後中國國際地位究竟有哪些變化? 王建朗: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轉折時期。抗日戰爭爆發前,中國是遠東地區的一個弱國,無論在軍事力量、經濟實力上都遠不如日本。在英美國家眼中,中國不過商品原料產地和產品傾銷市場,沒有太大的戰略意義。
  • 抗日戰爭時,八路軍有哪些武器裝備,我軍兵工廠生產能力如何?
    除中國自己的漢陽造,和根據地、長徵時期從國民黨手中繳獲的中正式步槍、捷克式輕機槍、盒子炮外,接下去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與鬼子作戰過程中繳獲的日本三八式步槍、南部十四式手槍、歪把子機槍,偶爾還有少量的迫擊炮、山炮、擲彈筒等「重武器」。 到了抗戰後期,還有一些美制的卡賓槍。
  • 中美關係不斷惡化!論中美兩國短期內爆發戰爭可能性有多大?
    當成了中美關係緊張,中美戰爭一觸即發的證據,在網絡傳播。對此,東歌在此呼籲:如果有讀者,看到此類消息,千萬不可信謠傳謠。那麼趁此機會,我們從世界局勢,中美兩國局勢,中美關係等多方面。理性、客觀的分析下,中美之間有沒有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我們從以下幾點來分析,中美之間是否會爆發戰爭?
  • 老兵曾繳獲日本軍刀,日本掏出3千萬收購,老人:不賣
    抗日戰爭時期,冷兵器和熱兵器在那個時代都有使用。對於日本軍隊來說,他們深受武士精神的影響,所以才會佩戴日本軍刀。對他們來說,軍刀就是榮譽,尤其是皇帝賜予的軍刀,它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榮耀。然而,一位老兵曾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高價購買,但仍被老人拒絕。
  • 揭秘┃被黑之後,揭秘紐西之謎「身世之謎」
    其中包括關於紐西之謎的「身世背景」,抹黑紐西之謎是國內品牌,是「噯呵」原創始人自己註冊的,既然大家都在討論這個話題,那今天索性給就大家來個徹底揭秘,也普及下原裝進口品知識。據某國內知名進口運營商表示,正規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原裝進口品需要具備幾個條件:1、需要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進行進口化妝品備案;2、在化妝品進入國內時需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出具的進口化妝品檢驗檢疫證明;3、在化妝品進入國內時需要有相關的報關單及稅單;4、進口化妝品原產地證明。
  • 抗日戰爭後,日本男人走了,留在我國的上百萬日本女人怎麼辦?
    抗日戰爭後,日本男人走了,留在我國的上百萬日本女人怎麼辦?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日本方面派出了大量的侵華日軍,對我中華大地發起猛烈攻擊。與此同時,日本也派出上百萬的日本女人來華。抗日戰爭結束後,日本的男人全數回國,而留在中國的日本女人怎麼辦呢?抗日戰爭是中日雙方拼盡全力的一場戰爭,整個戰爭,中日雙方都是傾其所有。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者,而日本方面也是傾全國之力,試圖將中國推向亡國滅種的邊緣。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自強不息的民族,我們不能容忍亡國滅種出現在我們身上。
  • 抗戰時期我軍缺衣少食,為何卻很少穿繳獲的日本軍大衣?不浪費嗎
    日本作為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海上鄰國,曾在上個世紀對我國發起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在二戰爆發之前,日本就憑藉著《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中獲得的巨額戰爭賠款,積累了大量發展資本,其進行的明治維新西化改革,也讓日本成功躋身當時的資本主義強國。
  • 韓戰最後一戰,這支美軍部隊被志願軍一頓暴揍,軍旗都被搶了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各種展品裡面,繳獲敵軍的各種戰利品屬於非常吸引觀眾眼球的展品。其中,抗美援朝期間繳獲的美軍北極熊團團旗和韓軍白虎團團旗是兩大亮點。特別是繳獲韓軍白虎團團旗的戰鬥故事被編為樣板戲《奇襲白虎團》,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
  • 日本機構:中美在尖端技術領域各領千秋,日本存在感薄弱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通過對被引用的論文所佔份額進行調查,發現在尖端技術領域,美國和中國擁有各自佔據優勢的領域。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在生命科學領域佔據優勢,中國則在工程學、化學和材料等製造相關領域具有引人注目的優勢。而在人工智慧(AI)等計算機科學、數學領域,兩國則不相上下。
  • 趙薇為什麼穿日本軍旗裝?趙薇穿日本軍旗裝拍照是被陷害的嗎?
    趙薇為什麼穿日本軍旗裝?其實,趙薇剛出道的時候也是成名的時候,就因為自己的無知得罪了一些觀眾。那日本軍旗事件怎麼回事?趙薇穿日本軍旗裝拍照是被陷害的嗎?記者說他接到了電話有人說:趙薇穿著日本軍旗服的裝拍攝時裝照在紐約,這件事直接就把所有的網友給激怒了,紛紛的譴責她。
  • 中美兩國的父親節
    中美兩國的父親節     2019年6月16曰,天剛亮,女兒給我打電話說:「爸爸,父親節快樂!」  我接到電話後,既喜又驚,喜的是,有人給我節日問好;驚的是,今天是中國人的父親節嗎?。  中國漢字:「父」字,象形解釋即為父親之角色定位:肩披蓑衣、邁開雙腿奔波做事的人。可見,千年傳承的中華道德文化內涵博大精深。  中國尊老愛幼的」孝「文化,像「養不教,父之過」、「父愛如山」、「父之美德」的孝之思想、理念、實踐,令我們的傳統節日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意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