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年前,一個英國人偷偷潛入中國茶葉禁區,成為世界第一飲茶國

2020-12-27 人間餓媽

要說對英國人的最大印象,我腦海中閃現的畫面是:一個人衣著華貴,身板直挺,紳士有儀態,手中必定端著一杯茶。

看似紳士,卻是「汪洋大盜」,竊取我國茶種

沒錯,英國人對茶執著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對英國人來說,平均每10人中有8人飲茶,下午茶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是表現紳士風度的一種禮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英國每年都有297億加侖的水用於泡茶,全國每天平均要飲19.6億杯茶,每年全國消耗掉近20萬噸的茶葉,佔世界茶葉貿易總量的20%,為西方各國之冠,堪稱「飲茶王國」。而阿薩姆、立頓中外聞名,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茶飲品牌。

但是,一直以紳士為豪的國家,卻是從我大中華竊取茶種的「汪洋大盜」。茶葉並不是英國土生土長的物品,英國一直是中國茶的重要買家,價格昂貴,珍稀卻搶手,為古代中國貢獻了巨額的GDP。

為此他們自身承受著巨額的貿易逆差,這樣英國外交部肯定是不樂意的呀,肯定希望能變成貿易順差,怎麼辦呢?

於是,他們就採取了一個行動:向中國輸入鴉片。

由東印度公司出售鴉片換取銀兩,再用銀兩購買茶葉。茶葉貿易對兩國都影響重大,最終引發了戰爭。第一次衝突至今仍被稱為鴉片戰爭,但其實也是一場茶葉戰爭。

這些並不是我胡編亂造,都是有記載的:

美國的探索頻道曾經播過一期紀錄片,真實再現印度大吉嶺茶園是茶葉盜賊掠奪中國茶的成果。與此同時,英國作家託比馬斯格雷夫在《改變世界的植物》中,也大方承認了英國人掠奪中國茶葉的行為

羅伯特在1839年到1860年期間四次來華,把自己的頭髮剃掉,喬裝改扮成中國人通過各種手段深入到禁區,將2000株茶樹小苗、1.7萬粒茶樹發芽種子,以及8名中國制茶專家帶到印度加爾各答,最後使得印度及斯裡蘭卡紅茶飛黃騰達。

1845年福瓊採集的中國茶標本

後來,羅伯特福瓊在英國被尊稱為傑出的植物學家,但對中國而言不過是個超級大盜,因為他的原因,使得原本興旺發達的中國茶行業衰退,出口貿易額大幅度下降。

而在鴉片戰爭爆發的同時,英國人在印度的阿薩姆邦發現了一種野生茶樹,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阿薩姆茶,並憑藉技術優勢取代了中國茶在世界上的地位。現在,印度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產茶國和飲茶國,中國只屈居第二。

福瓊遊記裡的中國制茶工

竊取茶種,偷不走茶文化

還好,英國人只偷走了中國茶種,卻偷不走中國的茶文化。中華茶文化,無人能及!外國人喝茶喝的是一種儀式感,而中國喝茶喝的卻是一種文化,兩者,天壤之別。

英國人看起來在飲茶,實際上給人火急火燎的感覺:把紅茶的葉子切成細細碎碎如同粉末,必須馬上出湯,否則必然又苦又澀。總覺得這茶少了點什麼,說不清道不明。

而中國人喝茶,更注重一個「品」字。

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並利用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漢族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

潮州工夫茶作為中國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國茶道文化的精粹,作為中國茶道的代表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本的煎茶道、臺灣的泡茶道都來源於中國廣東潮州的工夫茶。

在潮汕當地十分普遍,均以茶會友,甚至「一日不能無茶」。據我所知,福建人也特別痴迷喝茶,早中晚餐後都必須泡上一杯茶,否則總覺得缺了點什麼。這不僅是因為茶在許多方面有著養生的作用,更因為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中外醫學界研究認為茶葉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長期飲茶有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癌症及調節血脂、降低血糖等功效。茶不僅可以飲用,還可以用來吃,全世界人均壽命最長的日本人喜歡在日常飲食中吃茶。

對國人來講茶不僅僅是一種飲食文化,更是一種精神文化。宋徽宗皇帝趙佶著《大觀茶論》,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親自寫茶書的皇帝,跟隨其後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紛紛寫詩作茶畫,同時飲茶藝術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點茶」技藝進一步規範,「鬥茶」之風盛行。

想來也是,英國茶有什麼好喝?太過於甜膩,容易長胖,沒有靈魂所在。想來還是應該多支持支持我們中國茶,一來茶香二來自豪三來揚國威,豈不是一箭多雕?

相關焦點

  • 茶人茶事:英國第一位「飲茶皇后」
    凱薩琳每天清晨起床都要喝上一杯紅茶,因此,也被人們稱為「飲茶皇后」。而茶葉英文「Tea」的由來,也與凱薩琳皇后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早期中國的茶葉,主要都是出口到葡萄牙和荷蘭等國家的,英國、法國等國家,對於茶葉的認知並沒有很高。
  • 中國茶葉在世界上的傳播
    15世紀初,葡萄牙商船來中國進行通商貿易,茶葉對西方的貿易開始出現。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並轉運入歐洲,16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50年後傳至東歐後再傳至俄、法等國,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1662年嗜好飲茶的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提倡皇室飲茶,帶動了全國的飲茶之風;1669年英屬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 茶葉對英國等歐洲國家的影響,非洲肯亞紅茶出口居首的發展史
    中國紅茶,在17世紀中葉與西方第一次相遇。如今,絕妙的口感伴隨著時間,回溯到近400年前的那個午後。英國國家肖像館塵封著的時光密碼,資深茶業專家簡女士正試圖揭開這裡與中國的聯繫,歷史的畫面帶著呼吸聲悄然醒來。
  • 紅茶為何會成為英國的「國飲」
    眾所周知,歐洲那邊的人都喜歡喝紅茶,特別是英國這個國度。甚至世界上紅茶市場裡最有名的茶葉公司都出自英國,像布洛克邦得(Brook bood)、立頓紅茶(Lipton)、裡昂和泰特萊(Lyons Tetley)、川寧(Twinings)等在英國乃至全世界家喻戶曉。
  • 中國飲茶起源什麼時期?茶葉經歷了什麼才走向世界?
    喝茶一直以來深受許多人的喜愛,可謂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然而你可能喜歡喝茶,但是你了解茶的歷史文化嗎?中國飲茶文化起源什麼時期?今天就跟茶人記一起來看看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吧。茶文化是什麼?在人與茶、人與人之間的密切相處下,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禮儀,漸漸形成一種傳統文化,深深影響著每一代人。
  • 英國如何取代中國,成為世界茶葉貿易霸主
    英國也想過用其他辦法來平衡與中國的貿易,比如出口鐘表和紡織品等工業品到中國,可惜的是,那個時代的中國非常封閉,根本不給英國人自由貿易的機會。為了平衡對外貿易的逆差,英國人想出了一個損招,就是賣鴉片給中國。中國人很早就認識了鴉片,但一直把它當成是一味藥材,用來止痛。
  • 為何英國人酷愛喝茶?英國茶葉源自哪裡?你對英國茶葉了解多少?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茶道文化一直都是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樣中國的茶道文化也對世界其他國家產生了比較深遠的影響,日本的茶道文化源自中國,同樣很多歐洲國家也對中國的茶文化產生了痴迷的感情,在這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英國了。
  • 中國是茶葉生產大國,卻沒有一家世界知名的茶葉品牌
    而排在第一確實我們歌裡唱的浪漫的土耳其,土耳其人世界茶葉人均消費第一,人均每年茶葉消費量高達3.16kg,每人年均喝茶1250杯,全土耳其每天消費高達2.45億。也看出土耳其人多麼愛喝茶。茶文化中國的茶葉產量是世界第一,卻因為中國人多數都喜歡喝茶,國內的市場非常大,那麼相應地銷往國外的產品數量就少了,所以在茶葉出口上就沒有中國,當然也沒有印度,最讓人意外的是肯亞作為一個非洲的小國
  •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為什麼飲茶能夠成為取代飲酒的生活方式?
    中國的茶葉,隨著大航海時代被葡萄牙和荷蘭人分銷到歐洲。曾作為一種奢侈品,茶葉盛行於英國王室貴族之間。由於茶的價格昂貴以及泡茶工藝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在維多利亞時代之前的時期,英國社會各階層也存在著一種抵制茶文化的傾向。他們認為茶是一種耗費時間和金錢卻無法獲得任何能量的消耗品。
  • 傾茶事件後,中國茶葉促美建國?
    和兩個朋友出去喝茶,聊起了茶文化,茶起源,我只知道在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英國統治了大部分歐洲和幾乎全部美洲。而中國的茶起源則是朋友告訴我的。茶道他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公元前1100年前,中國就最早發現並利用了茶,並種植了茶樹。
  • 被神化的「茶葉大盜」:印度茶不是從中國偷來的,是從別處搶來的
    前一陣子,有個網友在微信上給我轉發了一篇文章,講的是19世紀中下半葉,印度茶是如何取代中國茶,成為全球茶葉霸主的。我發現國內網際網路上都流傳著一種說法,說印度茶的崛起,無非就是一個叫羅伯特·福特尼的盜賊,從中國偷偷運走了茶樹種子,然後跑到印度種植,從而打破了中國對茶葉的壟斷,最終取代了中國茶在世界的霸主地位。
  • 茶葉起源於我國,我國為何不是出口量最大的國家?
    飲茶在我國歷史悠久,已經無法確切到是在哪一年開始有了這一習慣的。關於其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從上古時期開始的;有人說是從周朝開始飲茶的;有人則認為是起源於秦漢時期等說法。不過,有證據顯示世界上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種植茶葉的習慣或是直接,或是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
  • 茶知識|英國「竊取中國茶葉情報」1875年打破中國茶葉全球壟斷地位
    自1657年以來,中國茶開始在英國倫敦的藥房出售,並迅速成為席捲英國上流社會的中國奢侈品。自17世紀以來,茶葉在中國的出口量已超過絲綢和陶瓷,並已成為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到18世紀中葉,英國人養成了喝茶的習慣,茶已成為英國人不可或缺的大眾消費產品而且喝茶的習俗已遍及所有城市和農村地區。長期以來,中國壟斷了茶葉的國際貿易市場。
  • 它發源於中國,卻帶富了整個歐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中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的原產地。古代文獻記載表明,我們的祖先在3000年前已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雲南地區有世界上年齡最長的野生古茶樹。茶的起源肯定還早得多。
  • 中國茶企衝刺A股!誰能成為茶中茅臺、力戰英國立頓
    誰能成為茶中茅臺、力戰英國立頓) 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其實,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卻並不在有著數千年飲茶史的中國,而是一百多歲的歐洲企業聯合利華旗下的的立頓。
  • 鴉片戰爭也是茶葉戰爭:茶葉使英國欲罷不能,鴉片使大清不能自拔
    船在每年年初離開英國,繞過非洲好望角,然後乘著東南季風航行,到達中國時正好是秋季。這時茶葉已經收穫,他們將茶葉填滿船艙,然後在年底返航。在帆船時代,航行時間是以年來計算的。即使一路順風,中國茶葉到達英國也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這就是說,英國人即使吃到的最新鮮的茶葉,其實也是去年的。
  • 說完了英國小碎花國牌,那麼偶們來聊聊英國佬的休閒吃喝~
    茶是英國傳統的大眾化飲料,平均每10人中有8人飲茶。每年全國消耗掉近20萬噸的茶葉,佔世界茶葉貿易總量的20%,為西方各國之冠,堪稱「飲茶王國」英國茶一般加牛奶,有時也加糖,但更多的是加上橙片、茉莉等製成所謂的伯爵紅茶 Earl Grey(Duke's black tea)、茉莉紅茶(black tea of jasmine)、果醬紅茶(black tea of jam)、蜜蜂紅茶(black tea of honey)等。
  • 皇后的嗜好引發了「紅茶案」,刺激了英國的生活時尚
    作為歐洲人的凱薩琳,生活習慣有點與眾不同,她不太喜歡咖啡等飲品,偏好出口到葡萄牙的中國紅茶。由於後來成為英國皇后的凱薩琳喜好飲茶,就被人們稱為英國歷史上的第一位「飲茶皇后」。1662年,美麗的凱薩琳公主嫁給了英國的國王查理二世,成為了大英帝國的皇后。
  • 光緒元年老照片:俄國人拍攝的茶葉生產全過程
    正在制茶的男子。用於加工茶葉的簡易機械。歐美等國貴族有飲茶的時尚,他們飲用的茶葉都來自中國。工人在對茶葉進行稱重。晚清茶葉出口的危機來自茶種及種茶技術的外傳。鴉片戰爭之後沒幾年,英國就掌握了種茶、制茶知識和技術,並在印度種植。從此,印度的茶葉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產量急劇躍升,世界茶葉市場格局由此發生變化,清朝處於不利的一方。
  • 英國:中國仙草使我們通向繁榮
    它為中國帶來了堆積如山的白銀和兩次鴉片戰爭;它在英國演繹了無數的財富神話並促使英國人去改變了世界的版圖和地貌;它甚至推動了美國的誕生。在宏大的敘事框架下,是一個個具體的小故事,我們每篇文章將用兩三千字來講述個人或某個家族的起起伏伏,講述因茶葉貿易而催生的人類各種發明創新,講述茶葉與某些品牌或跨國公司之間不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