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的名字肯定是如雷貫耳了,不管是他在秦國的歷史上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也好,還是很多關於他的傳言也好,都是非常叫人津津樂道的。白起這個人非常會打仗,在秦國那樣一個按照軍功就可以扶搖直上的國家,他的優勢非常大,所以在他參軍以後沒多久就開始在軍隊裡面嶄露頭角了。
所以說是金子的人走到哪裡都會發光呢,他在秦國軍隊裡面,當了幾年微不足道的小兵,立了點小功,就被自己的貴人給發現了,這個人就是魏冉。
魏冉當時的地位很高,他又是秦國的相國,有他的推薦,白起一路升官的路就簡直開上了高速,非常速度。憑藉自己不俗的戰爭天賦,白起為秦國打下了數不清的城池,白起在秦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如果沒有白起的存在秦國統一天下的過程很有可能會被延後幾年。白起一路高升到後來他身上的軍功,甚至都已經夠他封侯了,但是秦國是沒有封外姓侯的傳統的,而且這個時候後的秦王贏稷已經開始忌憚白起了。
後人都說白起的死死因為他功高震主,確實,很多古代出名的將軍最後之所以沒有辦法好好地活到老,最後得到一個比較完滿的結局,都是因為他們的功勞太高了,高得皇帝不得不防範。
比較權利本身就是一個漩渦,如果進入了幾年,只會越陷越深,越來越多疑,從而不管是曾經有多麼忠誠的人後來都很有可能因為權利產生背叛之心。但是白起的死亡不僅僅是因為他功高震主,當時可以跟秦國抗衡的國家已經只剩下趙國了,白起想要一舉拿下趙國,但是秦王不同意,兩個人觀念上的分歧就產生了。
等到秦王再一次攻打趙國的時候,趙國已經從上一次戰爭中恢復了過來,秦國想要打敗趙國已經非常困難了,沒有辦法秦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白起身上,請白起出山攻打趙國。但是白起這時候有點傲嬌了,當初跟你說那是攻打趙國最好的時機你不信,現在來求我,求我也沒用了。
雖然白起後來還是去打了趙國,但是錯失時機的他們這時候已經很難打過趙國了,兩年也沒有打下來,秦王這時候也找藉口吧白起貶職了。堂堂一代戰神,這時候他的生命也快要走到盡頭了,在白起去往邊疆的時候,秦王有給他下達了自殺的命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戰神的一生也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