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教育之父盛宣懷,怎麼處理在上海的遺產

2021-02-07 九十度灰

當年的賭王子女和夫人也因為遺產分派難題幾個子女爆發了大紛爭,這種事早在民國時代就出名一代巨商,教育之父盛宣懷的家裡。清末有兩位富商,一位是胡雪巖,另一位是盛宣懷。胡雪巖和具盛宣懷有有所不同的人生劇本。由於胡雪巖自己投機倒把到了頭,最終被下臺並查處家財。胡雪巖要不是胡慶餘堂,真不知道該怎麼過日子。由於與李鴻章等人的特殊關係,盛宣懷成為胡雪巖垮臺之後清末最後一位大富商。

盛宣懷在清末,累積了大量財產,同時也具有大量的製造業。在當時的上海,盛氏家族無疑是一個望族名門。在清朝結束後的幾年完盛宣懷結了他耀眼的畢生。臨死後,他沒有留下來如何分派家庭財產的難題。雖然盛宣懷雖然去世,但其第三任妻子莊老太當時是家裡的頂梁柱,怎麼分家當都是他說了算。親友間沒財產糾紛。1927年秋,這位盛家的頂梁柱也垮了,暴風雨隨之而來。在清除莊老太的遺產時,手下人無意之中找到了莊老太剩的「頤養金開支」。按照盛府的明定,莊老太的「頤養金」應當分成兩部份,一半由盛家的後代子孫使用,另一半歸盛家的義莊所用。按照明定,盛家的義莊具體拿到147399227兩。除盛宣懷逝世時原屬義莊的500萬兩之外,公共財產金額為727兩左右,盛懷宣亦官亦商,在他的生前能賺到這麼多的錢財,可以想像的是,家裡人早就盯上了這筆錢。

然而,盛家的老四卻不願如此簡單地展開財產分派。他與盛家義莊的幾位董事一起向上海臨時法院提交判決書,期望應列入盛家義莊的捐款部份由盛氏五芳(即盛宣懷的三個兒子,盛老四、盛老五、盛老七)和盛家的長子長孫以及幾個重要的孫子來劃分完畢繼承,在家中引發軒然大波。在這場盛家遺產的軒然大波之中,第一個站出與盛家老二匹敵的盛家的女兒盛家的七小姐。她說,一旦財物被交付為公共財產,其他子女怎麼還能拿到錢財,這不是妥妥的一言堂行為。根據當時的中國的法律,沒有出嫁的女子也有承繼財物的公民權,財物應分為七份,每個人都可獲得一份。這時,盛老四對自己的錢財要分出去很反感。他怎麼能把它給自己的妹妹呢?於是盛家的矛盾終於在自己的巨富父親去世之後爆發了出來。

盛小姐雖然是高牆少女,但她是上海的一個新時代的女性,備受辛亥革命的衝擊。盛七小姐決定保障自己的權利,於是將三個哥哥和兩個侄子告上法院。盛家原本是上海的一個望族名門。這件事情在上海引發軒然大波。按照中國古時候觀念,女性沒有承繼財物的公民權,但《中華民國法》主張女性公平,兒童也有承繼財物的公民權。盛恩頤和以他的錢財用度聞名於上海。什麼是進口奔馳車?盛公子買來奔馳車不算,他們要改造,給汽車裡面的部件銀飾,刻上自己的名字,甚至號牌也要有四個「4」。只要他駕車過去,遠處的人就會明白是誰。如果你只是花錢買東西,玩高興,盛家的資本真的夠盛恩頤用上好多年。但是,他喜愛賭博,即使輸了,全然都無所謂。因此,他曾與浙江總督的兒子在賭場賭博。最終,他一夜之間喪失了北京路和黃河路的100多個店面和屋子。這對其他人稱得上什麼?這是普通人畢生之中難以企及的財產,但盛公子只不過是一場賭博。

正因為如此,盛宣懷逝世不到20年,盛氏家族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境地。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創立之後,盛恩頤不得不將自己的家產不斷變賣,打折地產房產的價格出售給國家。這個時候這個花花公子返回了他蘇州的留園。最終,只有幾個盛家的宗祠還是他的。盛恩頤越來越貧困了。後來,他連一塊錢都付不起。有一次,他和李鴻章的孫子在街上閒逛。到了襄陽公園門口,他想進來看看看。但兩人都沒門票款,只好互相盯著看。盛恩頤六十六歲,他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一個寒冷的冬夜,他死在留園的門衛那裡。留園曾經是他的家財。他死之後,別無選擇,可能這個地方也是他挑選一番才決定的吧。


相關焦點

  • 盛宣懷被稱為「中國高等教育之父」,他創立的兩所大學鼎鼎大名
    在他的一生中,有許多貢獻都對後世影響很大,例如創辦了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主持修建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創辦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建立第一座公共圖書館;建立第一所近代大學…在他眾多貢獻之中,我們不僅能看到他作為洋務派十分務實的一面,更看到了他將民族希望寄予大學這樣的先進教育理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盛宣懷和他創立的大學。
  • 清朝首富盛宣懷,如何散盡家產?看他那些不爭氣的子女
    盛宣懷的遺產盛宣懷是清末洋務運動中響噹噹的人物,憑藉官辦的大樹和個人的才能創造了中國第一個礦藏勘探公司、中國第一個民用股份制公司、中國第一家銀行等等十幾項中國第一,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超出一般人想像的財富。
  • 「清末首富」盛宣懷千萬家產是如何敗掉的?
    盛宣懷死後,留下的遺產比較透明,共計有12952000兩白銀,放到現在,至少值幾十億以上。為了打破「富不過三代」的宿命,對於這筆巨額遺產該如何分配,盛宣懷生前下了不少功夫,花了不少心思。盛宣懷有整整十個子女,剛好五兒五女。
  • 盛宣懷家兩個女傭,一個成為趙四小姐媽媽,一個做了宋美齡母親
    作為傑出的官辦商人,盛宣懷這個名字就成了官僚買辦資本家的代名詞,其一生也創造了中國的諸多第一,被後世譽為「中國商父」。然而,他不僅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和洋務運動的開拓者與奠基人,更是中國近代工業史和洋務運動史的縮影。盛宣懷字杏生,祖籍江蘇江陰,出生於江蘇常州市,其祖上世代為官宦之家。
  • 省2018新劇本徵選揭曉 常州話劇《盛宣懷》入選
    我市文化藝術研究所言禹墨創作的話劇《盛宣懷》在全省22部大戲作品中脫穎而出,被甄選為4部重點關注作品之一。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江蘇常州人。清末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
  • 紀錄片《大上海》文稿賞閱(二) |《中國工業的發軔》
    李天綱:上海是作為一個商務城市起家的,所以我們講的「以港興市」嘛。它是港口,所以港口就有貿易。貿易的發展,使上海成了亞洲第一個金融中心。而貿易多了,信函往來也多了,又催生了中國郵政。蘇州河畔的這幢大樓是遠東第一郵政大廳,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 從授受不親到男女同校——近代中國女性教育紀事
    其實仔細算來,在中國,女性擁有受教育的權利才不過短短一百年。1840年,西方人用鴉片和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封鎖已久的大門,大批西方傳教士湧入中國的同時,將西方的教育制度也帶到中國。直到近半個世紀後,中國才出現第一所由中國人創辦的女學堂——經正女學堂,這為近代中國的女子教育大開風氣。自此以後,中國的女性才逐步開始接受系統教育,直到擁有和男性同上一所大學的權利。
  • 胡雪巖究竟是怎麼倒下的?背後真相值得深思!
    來源:今日頭條,止一觀史01說到近代紅頂商人,盛宣懷和胡雪巖是不得不提的兩個人物,他們有各自的商業帝國,也有其深厚的官方背景,都是亦官亦商,兩人之間的商戰
  • 美文連載 | 《上海灘的名門閨秀》(六)盛宣懷的女兒盛愛頤(上)
    盛宣懷的女兒盛愛頤兩個七小姐是親戚——孫用蕃是盛愛頤的嫂子(盛宣懷的四兒盛恩頤的夫人孫用慧是孫用蕃的姐姐),還是張愛玲的後母。她的出名多半是由於後人同情張愛玲,反正一旦講到張愛玲與後母不和,說她在父親和後母家受了多少多少委屈,總要把孫用蕃扯出來指責一番的。盛愛頤不同,她的出名一方面是家庭關係,父親是晚清重臣盛宣懷,李鴻章最得力的洋務幹將,樹大招風嘛,但更重要的還在於她自己。
  • 百年傳奇人物盛宣懷
    |封面人物畢生第一知己 鐵板模樣的「官督商辦」 挾官以凌商,挾商以蒙官」 中國官場罕有與其匹敵之人貪腐問題和賣國謎團 「東南互保」抗旨大戲的總導演 1912年11月30日,盛宣懷從日本回到上海。在人生最後幾年裡,他回歸到一個商人的本色,很少操心政事,如他所說,「故園獨處,書畫自娛,如夢初醒,不欲知秦漢以後事。」他出任招商局董事會的副會長和漢冶萍公司的會長,著手整頓這兩家公司的業務,竭力使之擺脫官僚的控制。
  • 晚清紅頂商人盛宣懷是釣魚島的第一任島主嗎
    最近在寫一篇關於晚清紅頂商人盛宣懷的文章時,有讀者說:「盛宣懷還是釣魚島第一任島主呢。」這位讀者沒有信口開河。因為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鬧出慈禧太后將包括釣魚島在內的3個小島賞賜給盛宣懷的傳聞。如果慈禧太后真的做過這件事,那麼盛宣懷就真的是釣魚島第一任島主。
  • 曾住在巨鹿路的「中國奧運之父」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他是一位政界人士,同時也是當時中國著名的體育領導人之一。1922年,王正廷被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成為中國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1924年,被推選為新成立的「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名譽會長,1933年任該會主席董事,此後連選連任。1936年和1948年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總領隊,率團先後參加了第11屆和第14屆奧運會。由於王正廷對中國奧林匹克運動做出了卓著貢獻,被後人譽為「中國奧運之父」。
  • 澤被鄉裡,迴響至今——紀念近代「教育救國」思潮旗手李端棻
    開幕式上,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朱善璐、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廷湘、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馬忠文、貴州省社科院原副院長馮祖貽等專家學者,以及李端棻家族後人李聲應等,分別做了主題報告,暢談李端棻與北京大學的淵源,對中國近代教育的貢獻及其主要教育思想等。
  • 從南通博物苑到實業救國,張謇為什麼被稱為「近代南通之父」
    ,作為近代中國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他對實業和教育的投入可謂在南通地區家喻戶曉,但他的慈善事業了解的人卻不多。光緒初年,張家受西方先進思想的影響,開始經營起家鄉的慈善事業,其慈善活動不局限於中國傳統的慈善事業,更側重於新興的慈善事業,順應了近代社會的潮流,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投身慈善事業奠定了基礎。在近代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張謇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影響。
  • 綜錄 | 《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總目(第1-20輯)
    西洋樂隊在近代上海的印跡20世紀前期好萊塢影片漢譯傳播初探獨立而不遺世的費穆從翻譯到教育宣傳:晚清上海科學工作者社會角色演化卜舫濟與聖約翰大學上海華界地區公共運輸近代化述論(1908—1937)五省市交通委員會與東南地區交通建設上海浦東同鄉會的社會功能中國近代海關與對外關係概論
  • 文化碼頭也是文化源頭,上海的近代美術資源值得挖掘
    約100年後,同樣位於北外灘的建投書局,「歷史與現實——2020上海油畫雕塑高峰論壇」上,滬上美術界以論壇及講座形式探討中國油畫、現代雕塑的發展和未來。專家們談到,上海不僅要成為文化碼頭,更要成為文化源頭,需充分利用挖掘近代美術資源,賦能當下創作。
  • 孫慧敏 | 評《異國事物的轉譯: 近代上海的跑馬、跑狗和回力球賽》
    外國事物的傳入是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一個歷久不衰的課題,本書以近代上海的跑馬、跑狗和回力球賽為主題,不只為這類研究提供了新的事例,更透過反省學界慣用的預設與視角,將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過去數十年來,學界對「西風東漸」這一課題的研究,已從堅船利炮、制度典章、思想觀念,擴及日用器物,乃至各種活動與社會組織。
  • 中考歷史之近代經濟和教育發展
    (4)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總的來說還比較落後。他們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地區分布也極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漢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二)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1.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1)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先後興辦了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等一批新式學校。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先後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又決定創辦京師大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