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之助特約作者 白查理
潮水洶湧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孤島。
每個人都在被潮水圍繞,而有的人的命運卻在悄然間發生了改變。
時代一粒灰,個人一座山
還記得前幾天傳播十分廣的視頻嗎?
一位河北的老爺爺在人人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戴著口罩走街串巷賣糖葫蘆。
因為現在村鎮基本都被封了,所以老爺爺四處碰壁,街上空無一人,他可能一天都賣不出去一根。
視頻中,老爺爺去了一個村子,卻被人訓斥讓他回家。
我理解這個時期,監督員的舉動,畢竟他也是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
所以老人一句話也沒說,只是把糖葫蘆拿下來放進了箱子,然後默默離開了。
老人頂著疫情出來賣糖葫蘆的背後,是我們想不到的辛酸。
還有博主說有一個60多歲的老奶奶,年前進了幾百斤雞蛋,打算過年期間售賣。
因為現在這麼嚴重,不管是去集市上售賣,還是去找親戚,都很難賣出去,只能在家放著。
大家也知道,雞蛋的保鮮期很短。
老奶奶過年賺錢的希望,徹底沒了。
這一場災情帶來的後果,壓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如果說別人的所見所聞, 讓我覺得只是有些擔憂和難過的話,那我親眼見到的事情,就讓我更覺得難受了。
前兩天去買食鹽,路過一家烤餅店,發現窗戶開了一條縫。
以為是店主忘了關,走過去想要幫忙關上,烤餅的大姐問我要不要買,我問她怎麼還不關門,大姐嘆了口氣說沒辦法。
一條路是活下去;
另一條路也是活下去。
面對病毒還可以抱著不會感染的僥倖心理,面對著房貸車貸生活費,要怎麼抱僥倖心理?
有些人根本就沒辦法停下來,一旦宅在家,他們連最基本的生活費都沒有。
身邊和新聞裡的各種小老闆,在平安的時候,他們是活得最滋潤的一批人,如今也掙扎在了溫飽線上。
開麵館的朋友,雖然沒有年夜飯這樣的大訂單,過年也是一年之中最熱鬧生意最好的時候,如今關閉了店門,也實屬無奈之舉,每天都在虧本。
可除了宅在家裡,他們別無選擇。
養殖場,飼料沒辦法運送,養大了也沒辦法賣出去,小雞隻能砸在手裡,或者餓死。
他們埋下去的不僅是雞苗,還有過去一年的辛勞,和新一年的希望。
牽一髮而動全身,都在遭遇著危機。
裁員、斷供、增大的生活成本和壓力……無一不是說明了,這些不是新聞裡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時代遇到了一粒微塵,落在每個人,各行各業上的,都是一座大山。
而即便是不談工資,很多人也過得並不好受。
封城後,湖北人和武漢人在一些人眼中,幾乎等同於病毒了。
他們經歷了歧視、拒絕和信息洩露。
有小區將武漢歸來的人的信息貼在了公告上,有的群在瘋狂地轉發湖北歸來的人員的信息。
可是他們並不等於病毒,只是他們站在了抗疫第一線。
而在其他人瘋狂傳他們私人信息的時候,殊不知,我們身在一個國家,我們是命運共同體。
眾志成城,渡過難關
不過,這遠遠還達不到絕境。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大家彼此守望相助,帶來了人世間最溫暖的畫面。
他們都很平凡,卻都很偉大。
微博網友給人家打了三個月工,不要工資只為了學烤冷麵,現在學會了,在廟會上租了攤位買了食材,打算靠著烤冷麵賺一筆,但如今他只能蒙在出租屋裡哭。
但他沒有怨任何人,而是去做了志願者,滿心希望我們的國家早點好起來。
即便大家生活難了點,虧了點,但只有將力往一處使,才能將這艘大船駛回岸邊。
武漢的菜農秦師傅,聽聞北京上海的醫療隊住在卓爾萬豪酒店,便騎了40公裡農用三輪車,把自家最新鮮的24箱蔬菜送了過來。
他不要錢,開心告訴酒店的人:「這是最新鮮的!我只有這麼多了。」
其實這個時候,他本來可以靠著賣菜大賺一筆,但是他沒有,他用自己的方式在愛著這個國家。
禁足期,不光是買不到新鮮蔬菜在,絕大部分餐館也都關門了。
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吃飯都成了難題。
90後姑娘開的一家小餐館,卻一直沒有關閉。
她發動了父母兄弟,一家人每天從早忙到晚,要做將近1000份盒飯,供給金銀潭等醫院的醫護人員。
在現在一顆白菜都很貴的情況下,姑娘的盒飯裡有肉有菜,一份16塊,每一盒都在賠錢。
有人覺得她不值,可她自己說:「我看到醫護人員的朋友圈,很受不了,我想做這個事兒。」
除了普通人在發力外,各大企業也努力幫助著國家,承擔了更多自己的責任。
有的為外賣員和快遞員提供了保障,有的在醫療資源上做了更好的分配,有的關心著孩子的學業,有的為因疫情失業的人提供了新的機會和保障。
政府投在疫情防控上的資金和支持,也遠超了我們的想像。
在我們擔心經濟不穩的時候,國家用強有力的支持告訴我們:不用怕!祖國在你們身後!
世界各國和各界名人也向中國和陷入疫情的地區伸出了援手。
這是全人類與病毒的戰爭,這場疫情中,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但每個人又向其他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雖然病例還在增加,但已然看得到曙光。
正如一位女作家所說:「那光明的一隅,會永遠充滿了溫情,留給世上無助的弱者。」
如何應對損失?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這場疫情,焉知不是另一個機遇呢?
這世界上沒有真正的絕境,危機中永遠藏著希望。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醫療器械推銷員Chris迎來了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時間。
失業、帳單、房租、稅單、罰單……糟糕的生活讓妻子離他而去,而他和兒子被趕出公寓的時候,他的銀行帳戶裡只剩下了21塊。
經過艱苦的求職之後,Chris贏得了在一家著名的投資公司實習的機會,但是不光實習期沒有薪水,競爭還十分激烈,只有一個人可以成功轉正。
為了節省時間,上班的時候不喝水,避免上廁所浪費時間。給客戶打電話,他也不願意浪費一分一秒,掛斷了就撥下一個。因為支付不起房租,甚至要跟兒子睡在公眾廁所裡。
終於,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他成為了一名正式員工。
只是成功並非偶然,Chris付出了很多,才爭取到了最終的機會。
正如這次疫情,對我們來說是機會,但幸運只屬於那些永不放棄的人。
只要努力對了方向,也不會是絕望的。
損失已經造成了,糾結沒有任何意義,還不如將眼光放在當下和未來。
思考如何走出現在的困境,思考如何把握未來的機遇,才是我們最該關心的事情。
1、危機是最好的增值期
邱吉爾說過一句話: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峇里島有個節日,叫做安寧日,這一天全島都要停止營業,人們在家思考和審視自己的不足和進步。
當你安靜下來看這場危機的時候,你會發現隔離的日子,才是與人拉開差距的日子。
有的人吃了睡睡了吃,有的人抓緊時間提升自己。
人生的逆襲往往就是這樣達成的。
2、學會獨立思考
自從疫情開始,我們每個人都被信息流所包圍。
有的人不斷刷著負面消息,自己也無心工作,有的人看到謠言,不經思考就轉發出去傳播恐慌。
生活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被這些信息包圍,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其實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知道什麼信息該攝取,什麼信息不該相信。
而這種能力,對於你未來的人生和工作也十分重要。
3、要有抗壓能力
每個人在這場疫情中,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有人背負著高額的債務,有人面臨失業甚至破產的風險。
但困境才是一個人走向強大的開始,決定人生上限的,不是起點,而是在應對困境的能力。
一旦度過了人生的困境,那便是真正的強者。
這次疫情,是危機,也是機遇。
只要我們度過去了,那麼這個難關,便是一個龍門。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也沒有困境是真正的絕境。
阿爾貝·加繆在《鼠疫》中描寫了疫情到來時的城市:
「與此同時,春天的腳步正從所有偏遠的區域向市區走來。
成千上萬朵玫瑰枯萎在市場和街道兩旁花商的籃子裡,空氣裡充溢著它們甜膩的香氣。」
如今,我們的春天也已來臨,而玫瑰將不會枯萎。
雖然疫情情況在逐漸好轉,但確診人數仍然在上升,我們還是要做好防範,收下這份防控指南,從身邊人做起,做到杜絕病毒~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心有助,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