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聽鄒霖主持的「歲月如歌」,節目編輯:雅峰。本期歲月如歌,臺灣音樂創作詩人陳明章之追隨臺灣歌謠原味的歌者,為您介紹陳明章的臺灣歌謠。
陳明章,他的人,始終蘊藏著隨性與地道的臺灣土地味;聆聽他的音樂,你可以一路發現臺灣的好山好水。
陳明章1956年7月4日出生於臺灣,高中時代瘋迷吉他,畢業後正逢民歌運動浪潮,開始寫歌發表。1986年以一把廉價的破吉他,為侯孝賢《戀戀風塵》創出經典之作,獲臺灣電影在國際影展的第一座配樂獎,南特影展最佳配樂獎。
何謂「臺灣音樂」,找尋音樂中的臺灣味。兒時繽紛多彩的南北管,鑼鼓喧天的野臺戲,胭脂北投的那卡西,是其未曾失落的音樂原鄉,承自父祖輩的音樂記憶,重新被喚起。
陳明章對於「歌」,是非常謹慎的,寫一首歌的思考準備期可能長達五年甚至十年,像「竹枝詞」就寫了八年多。他自己也說∶「我寫的歌原則就是連自己都不掉淚的歌絕不發表。」
歌曲「下午的一齣戲」歌詞大意是天色變暗,炎熱的下午一場毛毛雨,雨打在布棚上,下午的歌仔戲《陳三五娘》臺上在演,看戲的人都沒了,鑼鼓聲慶團圓,臺下沒人,臺上全是雨。
這齣戲儘管只有淡淡的情緒、感性而不煽情,留給人的卻是最深刻的感動。
陳明章創作的臺灣本土歌謠,最大的特色就是從民間生活出發。他的歌都在訴說社會各角落裡小小人物的動人故事。正如他所說「我的每一首歌都有一個故事。」「臺灣有自己文化的根,那是不會斷絕的。像月琴、雙音仔、南北管,或原住民口傳的古調、口簧琴、鼻笛……這些才是深植在我們生命裡的文化。」像〈阿嬤的五分仔車〉、〈再會吧!北投〉等歌曲都是他在不同的機緣下遇見、聽見的故事寫成。
歌曲「再會吧!北投」∶「春夜的北投,是酒意,是回憶,是一朵花淪落的風塵,是三分酒意中的溫柔」,就像是一首美麗的詩詞。
1995年陳明章有感於盲人歌手金門王與李炳輝走唱人生的無奈和悲苦,在 30分鐘內寫下一首臺灣乃至大陸都很流行的歌曲「流浪到淡水」。這首歌在1998年獲得第九屆金曲獎流行音樂作品類最佳作曲人獎。2003年11月29日,臺北縣政府將這首代表淡水特色的歌曲刻成歌碑,豎立在淡水漁人碼頭情人橋旁。
「蘭嶼情歌」以臺灣達悟族古調出發。陳明章說「古調本身就太美,一定要放進來。」他找到了相合的旋律放在一起,這首蘭嶼情歌也化入他的音樂調性裡。在這首歌中獨創一格的是陳明章的吉他和弦,他在布農族的八部合音裡找到新的吉他音階靈感,運用進這首歌的創作中,聽起來有如海浪一波波拍岸的聲響。他把自創這種吉他語言稱為「海洋吉他」。這就是追隨臺灣歌謠原味的歌者陳明章,明天歡迎繼續收聽臺灣音樂創作詩人陳明章的幻之光心之樂,為您介紹他的電影音樂。
歲月如歌主持人:鄒霖,節目編輯:雅峰
鄒霖,鞍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夜晚間時段節目主持人、播音員、節目編輯,國家二級播音員,普通話一級甲等,2011年工作至今。
曾主持《一天早知道》、《名醫話健康》、《情調老歌》等節目,現推出大型精品音樂專題節目《歲月如歌》;配音作品包括各電臺藝術廣告及電視廣告片配音,公益廣告片《禮讓斑馬線——有你,鞍山很溫暖》、《鞍山市中心血站——生命因你而美麗》,曾受中國梵唄音樂人桑吉平措邀請為其個人演唱會——「桑吉平措千山音畫音樂會」配播畫外音。
編輯: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