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尼採:從尊重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

2021-02-22 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尼採說: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做內心強大的自己。

一百多年前,尼採預言了這個時代的心靈困境:當外在的世界越變越強大,人的自覺就愈來愈渺小。

壓力山大,逃無可逃。

哪裡可以找得到靈丹妙藥?

尼採說: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做內心強大的自己。

.

擺正自己的位置:

只有尊敬自己,才能擁有改變一切的力量

人為什麼會覺得孤獨?

那是因為不知道怎麼愛自己。

我們應該贈與他人愛與憐憫,並時刻用放大鏡檢驗自己,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否則只會束縛自己的思想與行為。

一切從尊敬自己開始,從尊敬一事無成、毫無成就的自己開始。

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否則只會束縛自己的思想與行為。

一切就從尊敬自己開始,尊敬一事無成、毫無成就的自己。只要懂得尊敬自己,就不會為非作歹,做出讓人輕蔑的行為。

只要改變生活方式,便能更接近自己的理想,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還能大幅拓展自己的潛力,得到達成目標的力量。

唯有尊敬自己,才能活得更精彩。 

讓喜悅永駐心中:精神層次越高,越能對細微的事物感到喜悅

喜悅永遠不嫌多,開心生活最重要。

如果能認真去體會細微的事物,就會發現人生中竟藏著許多快樂之事。

喜悅能忘記煩憂,還能減少你對別人的嫌惡與憎恨。

開懷大笑吧,用全身享受每一個瞬間。

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像孩子般率直地表現自己的好心情。

不去開始,就無法獲得進展,不懂得捨棄,就無法前進,只有打破陳腐的思想,才能脫胎換骨,只有懂得構思生活,才能真正的品味生活。

我們這輩子會經歷許多事,這些經驗能夠判斷人生的長短,正因為時間有限,更要把握眼前的機會,選擇不被欲望操控的人生,那些嘆息與呻吟,就交給演員吧!

無論你是什麼也不做,懶散地度過一天,還是勇於挑戰,花心思做了些什麼,每一種態度都是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拋棄那些無謂的東西,設法控制自己的情感,精神和內心就能獲得自由。

對朋友要永遠誠實。

面對敵人,要有勇氣。

對敗者心存寬容。

任何時候都要禮貌待人。

如果總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為伍,自以為高人一等,只會浪費大好時光。

多和靠自己的實力闖出一番成就的人交流,才能更知道此刻的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找到自己在世間的立足之處:

別被外來的力量牽著鼻子走



沒有必要討好所有人,要擁有自己的生活主張。

學會不為無聊的事可惱,不被大多數人的判斷所迷惑。

所謂超脫世間,就是讓自己不被情感的波動牽著走,不受情感影響,才能駕馭生活的「悍馬」。

人所渴望的,是壓倒性的魅力。

倘若與人較量的時候,要贏出贏家應有的氣度,讓對方神清氣爽的讚許自己的勝利。

真正聰明的人,還要懂得隱藏風芒。

大智若愚的人更有魅力,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遠比只會耍聰明的人更佔便宜。

也許你是在工作結束後,反省自己;或是一天結束時,回顧省思。

這麼一來,你就會注意到自己和別人的缺點,氣自己的無能,憎恨別人,心情反而更鬱悶。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你不是在冷靜地反省自己,只是身心疲累罷了。

疲累時進行反省,只會讓自己掉進鬱悶的陷阱中。所以疲累時,不該省思回顧,更不該寫日記。

當你熱衷於某件事,或是心情愉快時,是不可能回顧省思的。

因為當你覺得自己不中用或是憎恨別人,表示身心處於疲累狀態,這時候就該好好休息。



愛不是用來填補兩人之間的差異,也不是強迫其中一方委曲求全,能夠喜歡彼此的差異,才是真正的愛。

倘若忘了怎麼去愛,便無法再愛自己,人生也會因此落幕。

當你愛上某個人,便會努力趁對方察覺前,鞭策自己改點缺點,愛讓人成長,讓人越來越接近完美的神。

當你忘了怎麼去愛,就會忘卻自己心中值得真愛的東西,也就無法愛自己。

所以,學習去愛吧,身心一致才是真正的愛,要愛對方的真實。



學習能讓我們重新認識愛與美,帶給我們新的視野。

即使你現在所學的東西看似毫無用處,卻可能是讓你生活的更好的基礎。

放下身段,我們才能看到更多更廣,能將眾人視若無睹的事物,發現他們有別於平常的嶄新模樣。

不要因為自己沒有天賦的才能而悲觀。

要是覺得自己沒有任何才能,就去學習一種。

永遠不要捨棄靈魂中那個心高氣傲的英雄,一旦自己不知不覺地捨棄了理想和夢想,力求上進的力量和克己的內心也會煙消雲散。

你擁有怎樣的未來,你想開拓什麼樣的道路,不要只是愉快地談論夢想而不付諸實踐,不要告訴自己安於現狀,請往更高、更遠的地方前進。

折騰了腦袋一三五、勞累了皮囊二四六,周末了,我們需要學會放鬆,主動休息。並允許生活以它自己的完美、自然和最省力的時機呈現。

走出房間,放下手機,離開電腦,會會久違的老友,看看天上的流雲,拿起久違的畫筆,去做讓你專注而又心生歡喜的事吧。

不必拜那麼多老師,你就是自己最好的療愈師!

在藝術創作中,發現多面的自己吧。

本文來源 / 本文選編自《超譯尼採》一書。

本期主播 / 天舒

配圖來源 / 圖蟲創意,視覺中國

本期編輯 / 阿巷;實習生  思純

天舒

人們很有趣;世道是遊樂場。要靜候、再靜候,等把感受變成酒。

個人公眾號:Salix-3,一起來聊聊吧!

小夥伴們,緩解壓力,「從尊重自己開始,做內心強大的自己」。

來和我們分享一下看完文章的想法吧~

相關焦點

  • 夜讀|周國平:成為你自己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武城縣融媒體中心主播亞男,今天和您分享的文章是周國平的《成為你自己》。這下你或許有些猶豫了,會這麼想:整個兒變成了他,不就是沒有自己了嗎?對了,我的朋友,正是這樣。那麼,你不願意了?當然嘍,因為這意味著世界上曾經有過拿破崙,這個事實沒有改變,惟一的變化是你壓根兒不存在了。由此可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最寶貴的還是他自己。無論他多麼羨慕別的什麼人,如果讓他徹頭徹尾成為這個別人而不再是自己,誰都不肯了。
  • 封面夜讀|人生,尊重別人的不同
    大家好,歡迎收聽封面夜讀,我是今天的主播粟裕。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人生,尊重別人的不同》。別人舒服了,自己生悶氣,著實划不來。其實,我更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我們不能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我們有表達不喜歡的權利,但無論如何,這些你不喜歡的東西都客觀存在,人生,需要接受這個現實,需要尊重別人的不同。
  • 《親愛的自己》:李思語感悟30多歲了,「一事無成」
    如何在這樣的生活中,獲得幸福感,在《親愛的自己》中會一層層為我們揭幕。無論我們追求什麼,首先要做的是:愛自己。有趣的王爾德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崇尚浪漫的我們,在沒有禮物和驚喜的時候,自己給自己帶來浪漫的感受。因為愛自己,是浪漫的開始。
  • 夜讀 | 尊重他人的不同,是高層次的修養
    李丹不以為然,她認為能力和平臺自然能帶來體面,產品不過硬,包裝得再精品也是徒勞。 倆人爭得面紅耳赤,方方情急之下口不擇言,說了一句:都是你的小農思想在作怪,窮慣了,眼界放不開。 李丹當即翻臉,說:不要以為你貪慕虛榮,別人也貪慕虛榮!
  • 莎樂美與尼採
    至於最遲登場的男主角尼採,經弗羅琳和保爾·李兩人從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團烈火已由深紅而趨於純青了。他甚至飄飄然,有點盲目樂觀,在寫給保爾·李的信中,跳閃著下面的語句:「請您代我問候那位俄羅斯女郎,如果這樣做有意義的話。我正需要此種類型的女子。……一段篇章的開始是婚姻。我同意最多兩年的婚姻,不過這也必須考慮到我今後十年內將做些什麼而定。」這話說得過於託大了,他以為局勢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 當尼採哭泣 | 心理學
    ——《當尼採哭泣》主題電影:《當尼採哭泣》推介人 :小影子本片改編自心理治療暢銷作家歐文‧亞隆的同名小說。十九世紀末的維也納,正逢四十不惑的醫學大師布雷爾,突然接到一封意外的來信。寄信人竟然是社會名媛路·莎樂美(凱薩琳·溫妮克 Katheryn Winnick 飾)。雖然突然布雷爾猶豫過,但還是如約前往咖啡館。
  • 【有聲夜讀】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尺度
    直到過了很久之後我才悟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他們有時會接受一點我的所愛,但是他們畢竟有自己的所愛。因為我們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背景下。  我發現,人的這種以自己的好惡為尺度來判斷事情的特點,幾乎可以上《笑話大全》。一個母親從寒冷的北方出差回來,就會張羅著給自己的孩子添加衣服;一個父親騎自行車回家騎得滿頭大汗,就會急著給孩子脫衣服。
  • 尼採的秘密檔案
    未來幾年,這世界將會重新開始:因為舊的上帝已經退位,我將從現在開始統治世界。」聖誕節那天,他承諾在兩個月內成為全世界最有名的人。他認為自己是即將爆炸的機器,託馬斯·曼形容尼採當時才智激增,就像是「被狂喜入神下了咒」。卡爾·雅斯貝爾斯描述說,這些最後的著作有一種神秘的光,一種危險的戰慄。由於尼採一生所出版的書籍,在他生前只賣出幾百本,他最後的宣言似乎太過浮誇。
  • 【夜讀】給自己一首歌的時間
    【夜讀】給自己一首歌的時間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10月02日 23:07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尼採說: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
  • 夜讀 | 在文學無能為力的地方開始音樂
    」這或許可以成為我們欣賞古典音樂的起點今晚的《夜讀》,德彪西的音樂是主角為紀念他逝世100周年也為開始愛上古典音樂的我和你歡迎推薦《夜讀》選題或合作需求發送至郵箱:rmt2017@cri.cn// 我要在文學無能為力的地方開始音樂,我希望從朦朧中出發,又回到朦朧中去……// —— 德彪西
  • 尼採語錄
    ——尼採2、 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尼採3、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尼採4、 "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 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 尼採:叔本華是我的第一個老師,也是我唯一的一個老師
    尼採在20多歲的時候閱讀了叔本華的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尼採說:「我看了書的第一頁,我便知道,叔本華說的每一個、每一句話我都要看。」自此之後,叔本華的哲學體系深深植根於尼採的腦髓當中,成為根深蒂固的東西,尼採站在叔本華這位「哲學巨人」的肩上繼續向前行走,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哲學道路。
  • 尼採與摩奴法
    尼採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文藝復興時代和古希臘時代,他說:「在文藝復興時期,古典的理想、高貴的價值觀念曾經歷了光輝奪目的復甦。」又說:「我們必須緊緊跟住我們的輝煌的引路者古希臘人呀!」可見,尼採始終把文藝復興時代和古希臘時代當作自己的理想社會,因此,第二類的摩奴社會不可能是尼採的理想。
  • 偉大哲學家,尼採,筆下的「男人與女人」
    尼採著作《善與惡的彼岸》中「女人地位的轉變」在其他任何時代,人們都沒有以當今這樣的尊敬態度對待女性,這屬於民主時代的傾向和基本趣味,正如在舊時代人們不尊重女性一樣。這種尊敬很快就濫用了。女人逐漸想要更多的東西,學會了提出要求,最終幾乎覺得這種饋贈一般的尊敬是對女性的侮辱,女性開始為了爭奪權力而展開競爭,甚至是真正的搏鬥。
  • 【有聲夜讀】別走太近,只因距離產生美
    希望所有朋友,都能牢牢記住,否則受傷的就是你自己!        跟誰走得太近,都會是種傷害        朋友之間,太近扎人。言語上不注意,金錢上沒分寸,行動裡不知尊重,時間久了,誰都會遠離。
  • 尼採是自然主義者嗎?
    然而如果尼採的自然主義不過是沙赫特所歸納出來的這三點的話,那麼我們當下的每個人似乎都能夠稱得上是尼採式的自然主義者了。沙赫特顯然已經意識到,把尼採與經驗科學嚴格對接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試圖在一種更加寬泛的意義上來解釋尼採與科學的關係,以便使自己顯得不像萊特那麼激進。
  • 精選|尼採名言
    --尼採【3】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 --尼採【4】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5】那些聽不見音樂的人認為那些跳舞的人瘋了。【6】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7】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 你看過尼採的書,但是你聽過尼採的音樂嗎?
    這段評論的對象並不是大名鼎鼎的演奏家,而是他們演繹的對象——尼採的音樂。當晚的曲目包含了尼採創作的藝術歌曲,鋼琴四手聯彈和戲劇配樂朗誦(Melodram)。尼採,在我們印象裡一直是最富創造力和顛覆性的思想家,但他作為作曲家的另一重身份常為我們所忽略。
  • 尼採:我們該如何告別「被時代掏空」的自己 | 同讀一本書
    腳步匆匆的你,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看清自己的箭靶子了嗎?生活在19世紀歐洲社會轉型時期的尼採,面臨著更大的精神危機。那麼他得出了什麼結論?又能給予當下的我們什麼啟示呢?作者周國平先生是尼採研究權威和哲學家,他以「如何給本無意義的生命,賦予一種意義和價值」為主要命題,串聯了尼採的各種思想,重現了一個真實的尼採。32年前,周國平第一次開尼採講座,地點在北京大學辦公樓的禮堂,近千個位置座無虛席。不過他剛開始講,禮堂就突然停電了。
  • 尼採 | 虛無主義的威力與無能
    他認為自己的職業就是充當即將到來的永恆的新時代的小丑。這位無與倫比的語言大師沒有能力表達自己的興奮之情,只好使用一些低級庸俗的詞彙,或者通過滑稽的舞蹈和跳動表達自己的思想。」1900年尼採去世。 尼採的思想與尼採的生活聯繫非常緊密:「不管什麼時候,我的作品都是用我的整個身軀和生命寫成的。」因此,尼採思想所經歷的幾個發展階段同時也是他的生活變化的幾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