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陳恆、勸夫差、導勾踐,奔走三國,盡展辯才,都是為了完成師命

2020-12-27 騰訊網

齊悼公因枉殺無辜,引惹戰端,被鴆殺後,主持朝政的陳恆就擁立了齊悼公之子壬,是為齊簡公。

齊簡公繼位後,欲弱化陳恆的「獨霸」之勢,就重用闞止、國書、高無平等臣子。鑑於此,陳恆為了獲取功績,震懾朝廷,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借魯國曾與吳國聯合攻打過齊國之由,奏請齊簡公出兵討伐魯國。

同意陳恆上奏的齊簡公(劇照)

齊簡公認為陳恆所說,不無道理,就同意了陳恆的上奏。於是,陳恆便別有用心地舉薦國書為大將,高無平、宗樓為副將,率軍屯於汶水,志在滅魯。

當時,孔子的徒弟琴牢(字子張)在齊國。琴牢得知齊國出兵伐魯後,立即來到魯國,告知了孔子。為救護自己的國家,孔子便讓得意門生子貢出使齊國,想方設法阻止齊國的徵伐行動。

子貢受命後,得知齊國權臣陳恆也在汶水。於是,子貢就來到汶水,面見陳恆。子貢知道,陳恆雖然掌控著齊國朝政,但與臣僚們的關係不是很和諧。

鑑於此,子貢告訴陳恆:你的憂慮在內不在外。弱小的魯國容易攻破,但是破魯之後,你的同僚們將會因戰績而影響你在齊國的地位。

來到汶水的子貢(劇照)

子貢進一步說,既然魯國、吳國曾經聯合攻打過齊國,你為什麼不攻伐強大的吳國?勝利了,齊國得以壯大,你功不可沒;失敗了,同僚被削弱,你卻安然無恙。此之謂,「憂在外者攻其弱,憂在內者攻其強」。

陳恆見子貢說中了自己的心事,而且非常有道理,略加思考後,憂慮地說道:現今,齊國大軍已經屯於汶水,如果改攻吳國,會引起人們的猜疑。這該怎麼辦?

詢問子貢的陳恆(劇照)

子貢見陳恆動了心思,便對他說:你暫且按兵不動,待我去說服吳王夫差救魯伐齊。然後,您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對陣吳國了。

陳恆同意後,子貢便立即趕赴吳國。子貢清楚吳王夫差一直有稱霸之心。為此,見到吳王后,子貢就勸吳王夫差徵伐強大的齊國,救援弱小的魯國,以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進而稱霸天下。

近些年來,隨著吳國的不斷強盛,夫差稱霸的欲望愈來愈強烈,時時都在謀劃著徵伐他國。聽了子貢之言後,稱霸諸侯的野心又湧動起來。但是,若出兵攻打齊國,他有顧慮。

於是,夫差對子貢說:雖然有心按你所說的去做,但就怕越國乘機偷襲我吳國。因此,我正想擇機徵伐越國,以解除後顧之憂。

子貢聽聞了吳王的想法後,就對夫差說:越國弱齊國強,這是事實。您如果討伐越國,將達不到敲山震虎、威懾諸侯的目的,從而難以儘快實現稱霸天下之願望。

子貢在縱論吳國伐齊之利(圖景)

同時,子貢表示願意去越國,勸越王勾踐親自率軍跟隨夫差出徵,以消除吳國的後顧之憂。吳王夫差一聽,高興地說,如果能讓勾踐隨軍出徵,吳國將立即伐齊救魯。

隨之,子貢辭了吳王夫差,急忙去見越王勾踐。勾踐得知孔子的高足子貢來到了越國,立即派人出都城三十裡迎接。兩人見面後,勾踐虛心地詢問子貢蒞臨越國的原因。

子貢見勾踐主動問詢,就把勸吳王夫差伐齊救魯,但夫差擔心越國趁機偷襲,為此,夫差欲先攻打越國等情況一一說明。

勾踐一聽夫差有伐越之心,不由得緊張起來。慘敗於吳國後,越國雖然一直在恢復發展,但還不足以抗衡吳國。為此,勾踐趕緊向子貢請教應對策略。

子貢看了眼緊張失色的勾踐,冷靜地說,您可以親率越軍,跟隨夫差伐齊。如果夫差不能取勝,吳國的軍事力量必將被削弱;如果吳國戰勝了齊國,夫差將會為稱霸諸侯而兵加晉國等強國,不會顧及你越國。那時,越國就可以尋機洗雪前恥。

深思中的越王勾踐(劇照)

勾踐聽聞子貢如此言說,仔細一想,覺得子貢說的有利于越國,就爽快地同意隨吳王夫差出徵。隨之,子貢離開越國,又返回了吳國。

夫差見子貢回來了,就問事情辦得怎麼樣。子貢微笑著對吳王夫差說,不久,越王勾踐將派人來吳國聯繫出徵事宜。夫差聽後,高興地讓子貢到館舍休息,等待越國使者的到來。

幾天後,越國派大臣文種拜見吳王夫差,獻上了一些精良的武器裝備。然後,文種對夫差說,勾踐非常願隨吳王出徵,並代勾踐詢問出徵日期。

夫差見勾踐如此行事,就興奮異常地問子貢:先生認為我可以徵用越王及越軍嗎?子貢說,用人家的軍隊,也就罷了;若再用人家的君主,就有點過分了。吳王夫差一聽,覺得也是,就決定只徵用越國的軍隊。

決定伐齊的吳王夫差(劇照)

接著,吳王夫差拒絕伍子胥的勸諫,親自率領十萬吳軍及三千越軍,浩浩蕩蕩殺奔汶水的齊軍。陳恆聞知吳軍出動後,就讓自己的弟弟陳逆到軍中督戰,以求大勝吳軍。

吳軍在吳將胥門巢初戰失利後,夫差迅速調整作戰部屬,聯合魯國軍隊,合力攻打齊軍。最終,吳軍大獲全勝,徹底擊敗齊軍,斬殺了齊軍的主帥國書等將領,獲取了八百餘輛戰車。

至此,子貢成功地完成了恩師孔子的託付,拯救了魯國。

主要參考文獻:《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戰國策》

相關焦點

  • 勾踐復國因夫差貪圖享受?錯,實乃夫差太過進取,才給了勾踐機會
    勾踐臥薪嘗膽,一舉復國的故事,我們已經耳熟能詳。在其中,吳王夫差總是扮演著昏庸無道的形象,就是因為他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才給了勾踐機會然而夫差真的是這樣一個人嗎?在那個諸侯爭霸的年代,也許有些事,和我們所知道的大有出入。夫差和勾踐的故事,還得從吳國和越國之間的恩怨說起越國的強大和吳國基本上是同一時間,在春秋中期的時候。
  • 春秋時期霸主越王勾踐為了活命有多拼?願將妻子送給吳王夫差做妾
    在當時,即使是將家人置置於死地也在所不惜,越王勾踐為了活命,願意將妻子送給吳王夫差做小妾即是證明。 因為戰爭的原因,越國和吳國很早就產生了糾紛。
  • 勾踐臥薪嘗膽,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夫差自盡而亡
    勾踐聞吳王夫差晝夜整訓部隊,然後想來個突起不易,先發制人,,於周敬王十五年(前494年)率軍攻吳。吳王夫差親率精兵強將應戰,兩軍對決於夫椒(今江蘇吳縣,越軍慘敗。勾踐帶著剩餘的五千人逃至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南)被吳軍包圍著。範蠡向勾踐獻策,讓醫生文種行賄吳太宰伯齬,向夫差想求稱臣納貢。夫差免勾踐一死,但要勾踐夫妻到蜀國做他的僕人。
  • 勾踐臥薪嘗膽滅掉吳國,吳王夫差自殺前,為何一定要蒙上雙眼?
    伍子胥為了激勵夫差報仇,安排侍衛在夫差院子裡執勤,每看到夫差出門,侍衛們都高喊:「你忘記殺父之仇了嗎?」夫差每次都回應道:「不敢忘!」在這種環境下,吳國上下都瀰漫著復仇的怒火。  兩年後,越王勾踐不聽範蠡之言,舉兵攻打吳國,最終被伍子胥打敗。勾踐損兵折將,退守會稽山,最終採納文種的「滅吳九術」,派人向夫差求和。
  • 吳王夫差成了中原霸主,但吳國連年饑荒,讓勾踐有機可乘!
    吳王夫差成了中原霸主,但吳國連年饑荒,讓勾踐有機可乘!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勾踐復仇成功的故事!在黃池的夫差意氣風發,父親的願望終於被自己實現,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原霸主」。迫於無奈,夫差並沒有率部隊立即回援,而是在歸來的途中先滅掉了宋國,這樣做第一是為了搶點糧食給將士們填飽肚子,第二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夫差要在各諸侯國之間耍一耍霸主的威風。 宋國當然不是對手,被夫差的大軍三下五除二就滅掉了,可這樣一來也延誤了戰機。等到夫差的部隊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姑蘇城的時候,距離他們出發的日期已經過去了半年多。
  • 吳國勝了越國後,為何要給勾踐臥薪嘗膽的機會?夫差的結局又如何
    吳國和越國是戰國時的兩個小諸侯國,雖然有的書中,也把它倆歸為了「春秋,但是因為它倆和秦、齊、趙、楚這樣的龐然大物沒法比,所以在春秋戰國這個大舞臺上,這兩國的戲份相對較少,不過因為越王勾踐曾經「臥薪嘗膽」,而西施和商聖範蠡又傳說頗多,所以這兩國在歷史上也有一些流量。
  • 勾踐和夫差鬥了23年,200多年後,二人的後代合作,共反秦朝
    作為兩國的核心人物,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都是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二人鬥了23年之久,最終勾踐通過臥薪嘗膽滅掉了吳國,吳王夫差含恨自刎。讓人們沒有想到的是,在200多年後,勾踐和夫差的後代握手言和,共同反抗秦朝,協助劉邦建立了巍巍漢朝。吳越兩國的歷史都非常悠久,兩國相鄰,本沒有什麼仇恨。
  • 吳王夫差謝幕於姑蘇山,越王勾踐鹹魚翻身,這都緣於笠澤之戰
    終於,勾踐捕獲了一次機會。公元前482年,欲稱霸華夏的吳王夫差率領吳國的精銳之師,前往黃池(今河南新鄉封丘縣南)會盟諸侯,國內一時為之空虛。於是,勾踐趁機出兵吳國,斬殺了吳國太子友,兵加吳國都城。接著,越王勾踐親自出面撫慰、鼓舞越國將士,並告知出徵大軍: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留下;兄弟二人都在軍中的,哥哥留下;家中有父母,但無人贍養者,免於出徵;身體有病,不能參與徵戰者,國家為其提供醫藥。
  • 夫差並非昏君,為何始終相信勾踐,伍子胥又為何一直篤定勾踐必反
    前言吳王夫差是一個性情中人,也算是一代雄主,大敗勾踐,為父報仇,黃池會盟,稱霸中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夫差都算是一個不錯的國君,絕非昏庸無能之輩。只是夫差一生唯獨在對勾踐的判斷上從頭到尾一錯到底,最終禍起蕭牆,身死國滅引人嘆息!
  • 勾踐臥薪嘗膽,夫差圖霸中原,竟逼死了首席謀臣
    勾踐在吳執賤役三年。 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1年),勾踐被釋放回國。他「臥薪嘗膽」,勵精圖治。 唯獨伍員仍主張先滅越,再北進。
  • 勾踐為打敗夫差臥薪嘗膽,為何在他復國後,妻子和範蠡都棄他而去
    為了復國,堂堂七尺男兒甘願為奴,他為打敗夫差一直臥薪嘗膽,按理說這樣一個能隱忍的人,必定不是一個驕奢淫逸的昏君,但為何在他復國後,妻子和範蠡竟然都棄他而去?為何能共患難,卻不能共享福呢?這或許與勾踐的性格有關,前文中也提到過,勾踐起初並不是為奴為婢的下賤之人,他骨子裡是有一股傲氣的,甚至可以用頑固不化來形容,只不過被俘虜期間隱藏起來而已,等到復國後,這些毛病便重新漏出來了。
  •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各諸侯國都為了爭奪霸主之位你爭我奪,互相徵伐。其中江東地區主要以吳越兩國爭霸。兩國也是最後登上霸主之位的國家。      在公元前497年,吳越爭霸,吳國在第一階段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只好委曲求全向吳國求降,被吳國俘虜,給吳王夫差當奴僕,為吳王牽馬執鞭,供差遣,吃住都在馬廄裡。後來在大夫範蠡的幫助下,越王勾踐終於騙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後,被釋放回國。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背後,隱藏著什麼鮮為人知的秘密?
    眼見情勢危急,勾踐召集殘部,當眾表示「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執)越國之政」。這時,文種越眾而出,勸勾踐以謙卑姿態向夫差求和,以待時機一舉翻盤。說起文種,有必要做一個簡單介紹。勾踐不能食言而肥,只好將國政託付與文種,自己則「卑事夫差」,「親身為夫差前馬」,做了夫差的馬夫。勾踐到吳國為臣為奴,除了卑躬屈膝努力證明自己再無異志外,還主動向吳王夫差表起了忠心。一次,夫差生病,勾踐聽從隨行的臣子範蠡建議,自告奮勇取了夫差的翔嘗了嘗,並據此斷言夫差的病馬上就會好。從此,勾踐就得了口臭的病,而且一生未愈。
  • 透過春秋時期的夫差、勾踐之爭,悟解人性中的「忍」與「不忍」
    不知當時的夫差是怎麼想的,置父王遺言於不顧:父仇不報了,有機會解決越國卻不解決了。伯嚭的話可能起了作用,但主要還是緣於勝利者的心有不忍,不想過於難為已經成為手下敗將的勾踐。不管怎樣,結局是,勾踐不僅沒有成為夫差的奴僕,而且又有了治理越國的機會。自然也不必為無顏見列祖列宗於地下,而感到羞愧難當了!二、勾踐為了洗雪恥辱,苦等良機,是為一忍再忍。
  • 英雄與美女,越王勾踐用西施麻痺吳王夫差,一代霸主吳國終成空
    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送給霸主吳王夫差一位名叫西施的美女,三者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呢?夫差與西施洞房·劇照四大美女之一西施越王勾踐是怎樣的忍辱負重,西施是怎樣的美麗,吳王夫差是怎樣的強大?大家都眾所周知。勾踐和夫差就像兩個極端,前者為進取,後者是墮落,一個未來無限,一個江山不保。
  • 今天不談勾踐與夫差,只說說江湖傳奇,那個聚財與把妹的高手範蠡
    再說勾踐吧,越王勾踐,他是春秋末年越國的國君,姒姓,名勾踐,是夏禹的後裔,他在公元前496年即位,他的老爸允常與夫差的老爸闔閭發生過戰爭,結果結下了很大的恩怨,到了他與夫差這一代吧,在一次戰役中,勾踐用了嚇人的自殺式結果把闔閭給射傷了,這下兩國的仇就更大了。
  • 吳王夫差為何捂臉而死? 原來是越王勾踐用了這種「秘密武器」
    現在您抬起了高貴的腳趾來討伐我這個罪臣,我保證完全聽命於您,我懇求您——像當年我在會稽放您回越國一樣,赦免我的罪行,放過我……」聽到吳王使者的哀求,越王勾踐動了惻隱之心……此時,越王的謀臣範蠡在勾踐的耳邊小聲說:「當年吳王夫差在會稽俘獲了大王您,是上天以越國贈送給吳國,而吳國自己不要;今天上天同樣把吳國贈送給越國,越國不取吳國難道是要忤逆天意嗎?
  • 吳王夫差、越王勾踐還是範蠡?
    兵強馬壯的吳國戰敗了越國,把越王勾踐和範蠡押作人質,服侍吳王夫差。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釋歸回越後,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時刻居安思危。在兩位謀臣文種、範蠡輔佐下,針對夫差淫而好色的弱點,文種向越王勾踐破吳獻計中便有了「遺美女以惑其心志」之計,勾踐為了洗恥復國,已不惜一切手段,他命範蠡等幾經尋覓,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
  • 越王勾踐髮妻在吳國度過了最灰暗的日子,為什麼復國後她卻自殺了?
    越王勾踐的勵志故事,大家估計都耳熟能詳,勾踐那段屈辱的日子裡除了內心的一腔復仇之心支撐著,還有他的妻子雅魚陪伴著他,那麼等到勾踐復國後本該享受榮華富貴的雅魚為何會選擇自殺呢?接下來小編為你解答。這一時期各個諸侯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徵戰。現如今看來,這時候與三國時期很相似,只不過三國時期只有三個諸侯國。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有很多,無論是大的諸侯國還是小的諸侯國,都是存在的。經過了百餘年的徵戰,出現了戰國七雄的局面。春秋時期出現了很多奇葩的事,這時候還處於百家爭鳴時期,儒家還沒有佔據主導地位。
  • 臥薪嘗膽的勾踐
    闔閭之子夫差繼位後,厲兵秣馬,發誓要報越國殺父之仇。兩年後,吳王夫差率兵攻越,在夫椒(今太湖洞庭西山)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困在會稽山,走投無路,只得派文種到吳王營裡去求和。雖然吳王夫差同意,但是他的大臣伍子胥卻堅決反對,事情懸而未決。文種回去後,多方打探,發現吳國的大夫伯是個貪財好色的小人,就帶了一大批美女和珍寶,悄悄送給伯,請伯在夫差面前講情,接受越國的降書。伯見財眼開,答應了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