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黎明破曉前》,一部於1995年上映的電影。由理察.林克萊特導演。
此片講述了美國青年傑西(伊桑.霍克)與法國姑娘賽琳娜(朱莉.德爾佩)的一段「浪漫愛情一日遊」的故事。
傑西與賽琳娜在火車上一見如故,於是賽琳娜打破了原來的行程計劃,決定與傑西同遊維也納。兩人一邊遊覽一邊談人生諸事,在此過程中兩人深愛上了對方。而第二天日出時,兩人就要分離,帶著眷戀,各奔東西。
這是一個平淡簡單到極致的故事,但它卻被奉為愛情片中的圭臬,被許多觀眾奉為經典,是什麼讓它擁有如此般魅力?是伊桑.霍克與朱莉.德佩爾的青春神顏,還是它滿足了觀影者對「浪漫一夜情」的所有幻想?
全片幾乎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也不像好萊塢類型片那樣充斥著爆炸和搏鬥的特效。反之,它的情節幾乎全靠對話推進,她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正是人物間的對話。
傑西和賽琳娜仿佛多年未見的老友,談理想,談家庭與婚姻,談宗教輪迴,談時光的神秘,談愛情,談男女間的性別差異。他們的每字每句都充滿哲理與思辨,讓人感覺自己仿佛在讀一篇內涵深刻的散文,但他倆之間的愛情的甜蜜與美好又讓人不至於感到枯燥。
這段愛情,是最短暫也是最永恆的。
為何短暫?
因為他們拋開了金錢、家庭、階級、他人目光等一切桎梏,勇敢的為愛而愛。然而第二天破曉之時,這對戀人就要分離。
為何永恆?
初始見面,他們的三觀完美契合,彼此在對方眼中,仿佛無瑕而聖潔的天使。而後他們開始有了思想衝突,了解了對發一些不堪的往事與缺點。然後他們互相包容原諒。最後,不捨得分離。
這不正是一對戀人一生的寫照嗎?相遇、相知、相愛、相恨,最後坦然面對生離死別。從青絲到皓首,就是這樣一個多變而糾結的過程。他們只愛了一天,卻勝似愛了一個世紀。
影片的拍攝手法相當寫實,沒有華麗的技巧。也正是因為這樣,你看完此片,仿佛是真真切切的談了一場戀愛。影片中有許多看似無用的鏡頭,比如傑西與賽琳娜在錄音房聽歌的那一段。兩人的目光就這樣漫無目的望向別方,偶爾又在尷尬中相對,這時他們會面無表情的抿嘴,或是勉強一笑。
然而,要是換作其他導演,一定會設置這樣的橋段:在舒緩浪漫音樂下,男主角魅力四射的深情凝望女主,兩人逐漸含情脈脈,熱情燃燒,然後男主便會託起女主的下巴,來一個正宗的法式深吻。
很奇怪,林克萊特沒有按套路出牌,男女主聽完歌后,直接切換到了下一個場景。更奇怪的是,你會感受到,這才是真真切切的戀愛,這才叫真實的純情。
影片最後男女主在車站的分離,同樣沒有某些電影裡常出現的男主追著火車向女主說再見的場景,有的只是兩人黯然靜默,流淚痛哭,最後各自奔向自己的命運。
你不會感到那種生死別戚的強烈悲觀,卻會感嘆命運的無常,仿佛自己真的談了一場戀愛。
電影拍攝於法國維也納,這羅曼蒂克之都的景色與人文風情,令人深深痴醉。
多少年後你在某本書上看到這座城市,你一定會陷入遐想「哦,這裡曾發生過一段短暫卻永恆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