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鋼琴家彈奏相同樂曲,區別在哪兒?

2021-02-22 尚音愛樂


當提到這個問題,小編知道很多愛樂者都有相同疑問。有時我們也不知道為啥,就是喜歡某個鋼琴家演奏的系列作品。但到底喜歡他什麼呢?小編給你分析分析。首先演奏一首樂曲要講究整體構思布局,每位鋼琴家的演奏風格不一致。再如速度、力度、斷句、觸鍵、指法、音色、踏板、裝飾音的處理等等,樂譜在很多地方並非精確要求。

演奏被稱為「二度創作」,既然是創作,那必然是有不同的。同一個樂譜,同一首樂曲,不同鋼琴家演奏的完全不同(甚至差異很大),這都是音樂所具備的魅力。

雖然不同版本的樂譜在細節之處會有差別,但基本上的速度情緒是相同的。當每個演奏家在樂譜上看到一個Allegro的速度,他一定會給到一個自己最得心應手的律動,而不是打著節拍器,死板地處理。理論上來說,大致每分鐘100-130拍之間,都是Allegro。

提到速度,最有辨識度的大概就是馬克西姆的《野蜂飛舞》了吧,雖然馬克西姆給這首古典曲子加上了電音讓人耳目一新,但是後來才覺得他真正厲害的是2003年倫敦首演最後返場時演奏的原版野蜂飛舞,從容不迫彈得非常清晰明快,配上法奇奧裡鋼琴那如玉般通透的音色讓人拍案叫絕。

在不同鋼琴上,不同的演奏家觸鍵方式都會導致音色的細微差別。這一點具體表現在強弱對比上。大部分傳統樂譜上最多只會有pp , p , mp , mf , f , ff 這六種強弱記號,每一個力度記號都與樂譜前後力度存在聯繫,而不是單獨存在。因此,優秀的演奏家對於力度的處理其實是可以有很大空間去進行自我詮釋的。

阿格裡奇的演奏本身以電光火石著稱,雖然是女鋼琴家,但是她的力量和氣勢絕對不遜於其他男鋼琴家。雖沒有魁梧的身材和粗壯的手臂,但通過不同的觸鍵處理,將自己與其他鋼琴家區分開來,非常獨到。

視頻: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阿格裡奇)

作品時期和風格不同,演奏家理解樂譜或個人詮釋方式也不同。如巴洛克時期的鍵盤作品,本身只有樂曲開頭處有一個速度標記,除此之外就沒有任何其他包括力度、連線、踏板等標記。通過對作曲家的創作解讀,以及自己的體會,每位演奏家都會在樂曲中注入個人色彩。

朱曉玫所彈奏的《哥德堡變奏曲》處理得極富個性化,比如和藹而富於詩情的Aria,又如飛快的第五變奏,高速進行的樂句中強調了幾個響亮的和弦,營造出很瀟灑的氣場。在第16變奏處又欲擒故縱,節奏變化幽默而又富於氛圍感。

視頻:《哥德堡變奏曲》第一變奏(朱曉玫)

話說回來,有的演奏家完全能夠達到樂譜的演奏技術要求,但缺乏對音樂獨特的理解與認識,因此無法提高到創作型的演奏。這種情況只能是機械般傳達,令人遺憾,因此想做好的演奏者要技術與藝術並重。

說到這裡,小編要提到一個人了,特立獨行是他的標籤。

他曾因個性太突出而止步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第三輪,讓傳奇鋼琴家瑪莎·阿格裡奇從評委席憤而退出。

這個人就是「鬼才鋼琴家」伊沃·波戈萊裡奇,十二月他將來滬,一起期待一下吧!

文字編輯/餘亦舒

來源/上海音樂廳

鋼琴鬼才——伊沃•波戈萊裡奇鋼琴獨奏音樂會

時間

2016年12月02日19:30

地點

上海音樂廳

簡介

伊沃•波戈萊裡奇1958年出生于貝爾格萊德。他7歲時開始學習鋼琴,12歲時赴莫斯科求學,先後就讀於莫斯科中央音樂學院及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1980年,他入圍了在華沙舉辦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在第三輪被淘汰的結局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使得整個音樂界都將目光投向了這位鋼琴家。自從1981年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首次舉辦獨奏音樂會之後,波戈萊裡奇在世界上所有頂級音樂廳的演出均引發強烈反響,包括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南美洲和以色列等。許多著名樂團爭相向他發出希望合作的邀請函,其中包括了柏林愛樂樂團和維也納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巴黎管弦樂團等。

 


曲  目

蕭邦 — F大調第二號敘事曲,作品38 

蕭邦 — 升C小調第三號諧謔曲,作品39

舒曼 — 維也納狂歡節,作品26

 

----中場休息----

 

莫扎特 — C小調幻想曲,K.475 

拉赫瑪尼諾夫 — 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作品36

  

曲目以當天演出為準

「知音30分」音樂會導賞 時間:18:50

相關焦點

  • 殺人樂曲----《黑色星期五》
    因此,在《黑色星期五》存在的13年裡,數百人因為聽了它很多人患上精神分裂,抑鬱症等紛紛自殺,有的自殺者留下遺書表示無法忍受那無比憂傷的旋律。第一個自殺的是英國的一位軍官,他在家裡一個人安靜地休息,無意中開始聽郵遞員送過來唱盤,第一首樂曲就是《黑色星期五》,當他聽完這首曲子,靈魂受到了極為強烈的刺激,心情再也不能平靜下來。
  • 現代著名的十大鋼琴家,你看你知道幾個?
    有的樂評家認為,他的鋼琴音色如同七種基本顏色,可以調出各種不同的色調,從而表達各式各樣的思想感情。另外,他的演奏能充分地表現出樂曲的內容,但又不是盲目地尊重原作。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很像一位熟練的編輯,能把樂曲作者的「錯別字、漏字」等失誤加以訂正,使作品達到完美無缺。他的演奏曲目相當廣泛,尤以彈奏蕭邦、斯卡拉蒂以及舒曼、李斯特、斯克裡亞賓等名家的作品見長。
  • 鋼琴家阿勞:「演奏是什麼?」
    20世紀鋼琴大師演奏風格極簡指南智利鋼琴家阿勞    阿勞(Claudio Arrau,1903-1991)作為智利著名鋼琴家,5歲即在聖地牙哥首次舉行演奏會,嶄露頭角,    如歌的彈奏得益於肌肉的協調運動
  • 【講學音樂會】鋼琴家休伊特講解如何演奏巴赫(附文字稿)
    讓我示範鋼琴比古鍵琴優秀的地方,一個真正的巴赫鋼琴家必須有能力透過不同的音色展示巴赫作品中的不同聲部。要示範這點,我會用巴赫的戈德堡變奏曲,當中第三變奏同音效卡農,這是指右手要彈奏兩個聲部,兩聲部內容一致,但先後相距一小節,兩聲部會互相重疊,交纏。(示範戈德堡變奏曲第三變奏同音效卡農)在古鍵琴上,不能給第一聲部一種音色,第二聲部另一種,但在鋼琴上就可以讓我彈奏主題的選段。
  • 《鋼琴家》:要活著,然後才是鋼琴家
    《鋼琴家》是2002年上映的一部電影,該片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它是波蘭斯基26年拍片生涯中,首度藉以折桂坎城「金棕櫚獎」的作品。影片再現了原作的簡明冷靜,沒有哀歌,沒有顫抖,卻拍出了那個時代深刻的荒謬。
  • 旅美鋼琴家元傑獻奏青山湖畔[圖]
    開幕式上,27歲的旅美青年鋼琴家元傑為南昌的樂迷獻上一場獨奏音樂會。  當晚,元傑的鋼琴獨奏音樂會在江西師範大學青山湖校區的音樂廳進行。演奏一開始,年輕的鋼琴家便用美妙的琴聲鎖定了時空,音樂廳裡除了琴聲只有呼吸聲。演奏過程中,元傑時而抬頭,時而深思,時而微笑,隨著樂曲的進行會突然在琴凳上彈跳。  每彈奏一支樂曲,元傑都先介紹樂曲的風格和所表現的內容。
  • 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各首的難度及彈奏技巧
    通過對這樣的旋律連句的學習,對掌握手臂的自然呼吸、樂句的自然答對,手指的獨立彈奏來說都是有很好幫助的。二部創意曲的第四首是以模仿為主的復調曲,兩個聲部同樣重要,但在不同的樂句中所起的作用又有所區別。曲中連奏要指尖觸鍵平穩連貫,在彈奏左右手顫音時,要保證另一隻手的主題旋律連貫平穩。
  • 車爾尼849的技術特點與彈奏指導
    卡爾·車爾尼是奧地利著名的鋼琴家、教育家。他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為鋼琴教學所寫的練習曲。《車爾尼鋼琴流暢練習作品》(作品849)是一本教學內容豐富並且廣泛運用的教材。本文將對這本教材的技術特點及彈奏的注意事項進行闡述。
  • 鋼琴家陳毓襄與Rachmaninoff 的傳奇致命邂逅|音樂沙龍
    才二十歲,為了學好這首曲子,1992年她不計任何代價,用盡方法拜師Horowitz生前惟一主動收的學生Bryon  Janis,彈奏Rachmaninoff 3。她想學到Horowitz 對此曲的詮釋方式。
  • 外賣小哥優雅彈奏鋼琴網上走紅 網友:被外賣耽誤的鋼琴家
    外賣小哥優雅彈奏鋼琴網上走紅 網友:被外賣耽誤的鋼琴家 近日,新疆伊犁一位外賣小哥彈鋼琴的視頻刷爆了當地的朋友圈,大家紛紛表示被這位優雅彈奏鋼琴的外賣小哥迷倒了。據了解,外賣小哥今年 22 歲,已經送外賣一年多了。之前他曾經學過 2 年鋼琴,後來都是自學的。
  • 連續彈奏18小時 青年鋼琴家劉驥在河北秦皇島挑戰世界吉尼斯紀錄
    河北新聞網12月31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師源 通訊員叢文義)今天7點,隨著優美的鋼琴聲如泉水般從指間傾瀉而下,帶領現場觀眾徜徉於音樂的海洋,國際青年鋼琴家、作曲家、全球施坦威藝術家劉驥挑戰世界吉尼斯「官方發行的最長器樂演奏曲」紀錄正式開始。
  • 鋼琴怎麼樣才能做到【有感情】的彈奏?下面三點很重要
    把這首曲子通過自己對歌名的理解,唱出來,能夠唱的有情感,才能會觸發自己在彈奏的時候有情感。當唱譜的過程中你感動到了自己,就可以感動到聽眾了。第二 音樂是演奏鋼琴的人從她自己對曲子的感受來表達的。所以演奏曲子的人的肌肉控制很重要。當一個人技術過硬,又能控制好自己的肌肉,那麼她對曲子情感的表達就相對容易一點了。第三 就是模仿。
  • 樂展回顧丨鋼琴老師2分鐘學會雙排鍵彈奏樂曲,直呼太強大
    經過玖月教育老師現場幾步簡單引導和示範後,這些老師們在玖月智能樂器雙排鍵強大智能的輔助功能和精心設計的琴技拓展模式下,從雙手練到加腳練,只用不到2分鐘就學會用雙排鍵彈奏一首音色豐富、無比震撼的樂曲。音色一鍵下發、智能識譜/糾錯/調速、分鍵盤等多種彈奏模式可以讓任何一個孩子或成年人想學雙排鍵都變得非常簡單,完全是智能化的彈、練、學方式,體驗很極致。也正是因為這樣輕鬆便捷、漸進彈練的琴技拓展方式,使得現場很多鋼琴老師越練越有感,完全練不釋手。
  • 【今日女鋼琴家】羅莎琳·圖雷克
    進入茱麗亞音樂院前,圖蕾克在她的出生地芝加哥(1914年生)跟隨索菲亞·布裡恩·列文(Sophia Brilliant-Levin,安東·魯賓斯坦的學生)及恰普索(JanChiapusso)學習。 恰普索是研究巴哈相當有心得的學者,他在圖蕾克的第一堂課上指定地彈奏《十二平均律》第一輯的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
  • 古典樂曲名字裡的Op. No.……是什麼意思
    由於同名的樂曲很多,為了有所區別,就加上樂曲的開始調名,例如""C大調奏鳴曲"、"e小調交響曲",或者再加上作者創作此種體裁的作品的編號,例如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蕭邦的《夜曲--作品第九號之二》等。
  • 鋼琴家尼古拉耶娃丨她的巴赫與蕭士塔高維奇最值得借鑑
    尼古拉耶娃最擅長於對位線條式的樂曲演奏,她對於巴赫的樂曲與蕭士塔高維奇《24首前奏曲和賦格》的演奏詮釋,有著相當獨特且充滿魅力的風格。    第十一期:鋼琴家波格雷裡奇丨他對樂譜的忠誠遠不及對愛情    第十二期:俄羅斯鋼琴家涅高茲丨你應該趕緊讀讀他的兩本書    第十三期:鋼琴家吉列爾斯丨令人陶醉的俄羅斯原汁原味風格    第十四期:鋼琴家密拉·海絲丨一位哲學式的女鋼琴家!
  • 裝飾音的種類及彈奏方法
    這種情況在巴赫樂曲中常會遇到。    善於舉一反三的學生,在接觸一些裝飾音後,將會獲得獨立處理裝飾音節奏的能力。    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裝飾音可以針對學生的困難做一些指導和建議:    1、彈奏裝飾音是要將手和手臂放鬆,不要太用力、太緊張。    2、當相似的裝飾出現時,最好在表情、強弱力度各方面加以變化。
  • 他是一名神子在這個世界裡受難——《鋼琴家》
    說起《鋼琴家》這部電影,相信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們都會看過或者知道。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影片時長,大量的戰爭場面真實的反映了納粹德國在波蘭在華沙曾經犯下的罪行。影片基調沉重而又壓抑,筆者直到第三次看《鋼琴師》的時候才把整部影片看完。
  • 內田光子丨我必須彈出樂曲本質的聲音
    女鋼琴家有克拉拉·舒曼、皮爾斯、阿格裡奇與內田光子,估計問題也不少,拉羅查、哈斯姬爾、圖雷克等大師怎麼安置呢?對榜單看一眼會心一笑就了事,不可當真。據理力爭與據理痛爭,更顯得荒唐。她在飛利浦公司錄製了系列莫扎特作品的唱片,奠定了一流鋼琴家的地位。唱片封套上通常是她極其脫俗的面容,有一點憂鬱的神情。不過演繹莫扎特作品的大師如過江之鯽,內田光子能有一席之地已經難得。她參加過幾次鋼琴大賽,都沒取得頭名,贏得的好評,更多來自其對作品的鑽研。就像她自己說的,要彈出樂曲的本質,揭示深處的意義,對莫扎特的演繹就是研究與探索的結果。
  • 87歲老奶奶彈奏梁祝 敲下鋼琴鍵的一瞬間全世界都安靜了
    87歲老奶奶彈奏梁祝 敲下鋼琴鍵的一瞬間全世界都安靜了時間:2017-04-02 18:09   來源:上遊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87歲老奶奶彈奏梁祝 敲下鋼琴鍵的一瞬間全世界都安靜了 中國第一代鋼琴家巫漪麗老師(現年87歲)演奏《梁祝》 ,她顫巍巍地走上臺,卻彈奏出行雲流水般的音樂,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