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網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金蕾
10月2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百度收購YY國內業務(下稱:YY國內)的談判已完成,十一月初將官宣並交割。合併後的YY客戶端將繼續保留,內容和技術將同步提供給百度,國內直播團隊也將被劃歸給百度。其中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貝殼財經,「交易價格在30億美元至40億美元,是讓歡聚集團滿意的價格」。歡聚集團旗下海外業務、YY海外業務不在此次交易範圍內。
對此消息,YY母公司歡聚集團表示不予置評。截至發稿,百度暫未回應。
「換你是決策者,肯定是在估值比較高的時候賣」,在一位從事直播行業多年的資深人士看來,國內直播行業的各種監管限制,秀場直播流量見頂,以及對海外發展對現金的渴望,都成為歡聚集團此時出售YY國內業務的因素。
「YY國內最重要的問題是沒有流量,是現金流的業務,如果有了百度流量的加持,YY的營收盤子再做大一倍甚至數倍也不是不可能,這能幫助百度在直播領域更有競爭力」,一位接近YY人士則看到了百度和YY國內業務的互補性。
「百度在收購(價格)上向來都挺大方,但收購YY國內業務更大的意義是短期營收,百度有流量,YY國內團隊長於變現。但想讓YY國內業務與百度APP、好看視頻、全民小視頻進行聯動,是短時間很難達到的。」 一位直播行業資深投資人對貝殼財經稱。
「假如YY國內業務的流水是真實的,並且能儘快進百度的營收,也挺好」,一位接近百度人士對貝殼財經說。
據貝殼財經了解,目前百度直播中臺的負責人雖然是古豐(真名為陳羅金,歡聚集團虎牙項目原負責人),但手裡卻不掌握固定的直播產品,其直播業務是分散在百度APP、好看視頻、全民小視頻、百度貼吧等客戶端中的。同時,貼吧、好看視頻、全民小視頻下的秀場直播則由好看視頻總經理宋健管理,他與古豐並無匯報關係。因此,百度內部的協同與聯動也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歡聚集團再為海外補充「彈藥」
「歡聚集團的增長點在海外,要砸錢的業務當然不需要賣,如果增速放緩(的業務),甚至會影響股價的業務才需要。」上述直播行業資深人士分析稱。
根據歡聚集團第二季度財報,歡聚集團全球平均移動端月活躍用戶(MAU,下同)同比增長21.0%至4.57億,其中91.0%來自海外市場。其中,Likee的MAU同比增長86.2%至1.50億;Bigo live的MAU為2940萬,同比增長41.3%;Hago的MAU為3170萬,同比增長25.3%。視頻通訊服務的MAU為2.04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Bigo live的移動MAU付費用戶群有顯著增加,而BIGO直播收入首次超過了集團直播收入一半以上。
反觀以國內用戶為主的YY直播,則出現用戶增速放緩,付費用戶下降的趨勢。今年二季度,YY直播的MAU為4120萬,同比僅增長6.0%;YY的總付費用戶數同比下降2.2%至410萬,2019年同期為420萬。極光大數據監控顯示,2020年1月到6月,YY平均移動端日活用戶(DAU)為417.40萬、537.53萬、484.17萬、437.34萬、400.58萬和392.36萬,除疫情期間,均呈現下降趨勢。
這已經不是歡聚集團第一次給海外業務補充「彈藥」了。今年4月,騰訊出資2.63億美元現金向歡聚集團購買約1652萬的虎牙股B類普通股;在今年8月,騰訊再從歡聚集團手中購買3000萬股虎牙B類普通股。在更早之前,歡聚集團曾為發展海外業務發行10億美元可轉債。
這一切都指向了歡聚集團急需海外現金流的事實。分析人士認為,歡聚集團之所以同意快速轉讓虎牙股份,除了虎牙上市時的約定外,這兩年歡聚集團旗下Bigo、Hago、Likee在海外多點開花,對虎牙的依賴逐漸減少,同時海外擴張也需要強現金流支撐。近年來,國內資金流向海外投資的監管趨嚴,大量海外資金成為歡聚集團亟待解決的問題。
此外,移動流量見頂和直播行業監管趨嚴,也被認為歡聚集團出手YY國內的原因。「從今年5月到現在,快手、陌陌、YY、鬥魚、虎牙等直播平臺的大主播很多都暫停直播過一段時間,以秀場直播為主的快手、陌陌和YY受影響尤其嚴重」,上述直播行業資深人士對貝殼財經說。
剝離YY國內業務後,歡聚集團在國內剩下業務很少,將專注海外業務。「YY在海外收購了一個做供應鏈的企業,可能是希望整合國內和國外的供應鏈,在海外做直播電商。Bigo live的變現方式是直播打賞,Likee可以理解為快手的變現模式,廣告、電商和打賞,但是國外的供應鏈不是很成熟,需要自己組建供應鏈。」上述接近歡聚集團人士告訴貝殼財經。
在二季度的財報分析師會上,歡聚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學凌表示了對海外業務的看好,「儘管COVID-19的暴髮帶來了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但我們對直播和短視頻內容的全球前景仍然充滿信心,我們堅持我們的目標,打造真正世界級的基於視頻的社交媒體平臺。」
百度直播業務仍待理順
「只要有流量,秀場就相當於是金庫」,「貼吧的秀場直播在沒有任何資源位的情況下,月流水輕鬆過億,在成立大文娛組後,打通了全民小視頻,並在好看視頻上分發,流水迅速增多,甚至可以輕鬆過十億」,上述接近百度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貼吧的秀場直播的成功,讓百度看到了直播在提振營收上的意義,甚至在手機百度上開設了秀場直播的專區(並未在主信息流進行分發)。
在看到了直播在營收上的價值後,百度開始加碼,先接觸了觸手直播,後引入了歡聚集團原虎牙項目負責人古豐(真名:陳羅金)。同時,百度還上線了電商直播,並針對品牌電商、二類電商和內容電商提供建店、交易、結算等解決方案。
據貝殼財經了解,貼吧團隊是百度最早做直播的團隊,現在的負責人叫宋健,宋健同時也是好看視頻的總經理。宋健此前向百度副總裁、移動生態用戶增長部總負責人、互動文娛平臺總負責人曹曉冬匯報,曹曉冬分管業務包括貼吧、全民小視頻、好看視頻、百度遊戲、百度小說等,但最近曹曉冬的工作重心已轉向用戶增長,不再負責互動文娛平臺。
直播中臺負責人古豐的匯報對象卻是百度副總裁平曉黎,平曉黎還是百度APP的總經理,同時分管百家號部門、百度直播、百度搜索、信息流及相關技術支撐類等。有就是說,百度內部同時有兩個團隊在做直播業務,而這兩個團隊的分管副總裁(曹曉冬、平曉黎)的匯報對象還不是一個人。
「古豐在百度內部的職級是總監,但相比於百度的其他總監,他管理的團隊目前人數較少,只有幾十人,而其他總監的團隊在百人甚至幾百人上下」,上述接近百度人士告訴貝殼財經,古豐剛到百度時負責直播中臺,優化了直播的頁面設計,掌握了除健康、秀場外的直播垂類運營。
但擺在古豐面前的問題也不少。其一,他負責各個垂類的直播運營,但主播必須在百家號開設帳號才能進行直播和信息流分發,主播面臨多頭管理。其二,百家號的運營人員同樣也可以在各種活動中使用直播這個內容形態,直播並非直播中臺專有。
「感覺古豐促成收購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他的歡聚時代背景,還有目前管理人數的問題。」上述接近百度人士稱,在他看來,如果古豐未來管理YY國內業務,可能會面臨和宋健的爭奪,因為YY雖然有其他垂類,但本質是秀場直播,「他和宋健可能必有一戰,但也可能把YY國內業務的秀場給宋健,其他垂類給古豐,古豐人太少了」。
另據貝殼財經了解,歡聚集團在向騰訊出售虎牙股權時,曾籤訂競業協議,在幾年內不做遊戲直播賽道。YY國內業務交割給百度後,是否會重拾遊戲直播的「舊業」也值得關注。
增厚百度營收和內容形態?
「YY已經有很多年積累了,現在傳統平臺的流量是個大問題,百度又不缺流量,有了百度,YY一定可以做得更好。而百度最大的問題是流量如何穩定變現。」一位接近百度人士對貝殼財經說。
上述接近歡聚集團的人士則稱讚了YY的變現能力。在他看來,抖音、快手的日活是YY國內業務日活的近十倍,但抖音、快手的直播營收卻只有YY國內的二倍到三倍,因此YY的變現效率是非常高的(YY國內去年的營收在百億規模,抖音合併火山小視頻去年的直播收入約300億,快手直播收入約250億)。同時,YY國內也可以幫百度補足圖文、短視頻之外的內容形態。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百度的廣告營銷營收一度被字節跳動、快手等的信息流廣告分食,直播這種更直接的變現方式開始進入百度視野。「從去年年底開始,在各個會議上,直播被提及的次數非常高,今年三季度,百度把直播定為必贏之戰,當然百度還有其他必贏之戰。」一位百度內部人士接受媒體採訪時稱。
今年5月,百度執行副總裁沈抖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曾談及發力直播的原因。他稱,直播是一個新的媒介方式,根本上還是解決用戶使用百度過程中知識和信息方面的需求。比如,用戶在百度搜索一個疾病,他可以直接進入到相關醫生的直播間,直接向醫生提問。
貝殼財經將2019年以來,百度各個季度的在線營銷收入進行趨勢分析,發現百度在線營銷收入整體增長趨緩,且與整體收入增長曲線趨同。由此可見,即使沒有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吸引廣告商,擴大廣告營銷收入,或者增加其他收入,都成為百度提振增速的關鍵。
此次跟隨YY國內業務一同被收購的,還有YY國內團隊和大量專利技術,這支團隊大部分人擁有多年直播從業經驗。一同轉給百度的還包括YY國內長期籤約的主播,YY國內的頭部主播的續約率超過80%,合約期通常為五年。這些都被認為是可以幫百度快速搭建直播體系的利器。
遊戲、廣告、電商、金融此前是網際網路領域變現的幾大利器,直播和短視頻行業的爆發,讓直播打賞成為一種新興、高效且直接的流量變現方式。而百度近年來也在嘗試多元化變現方式,財報顯示,百度的收入已經開始多元化發展,廣告營銷收入佔比在降低,包括愛奇藝和AI新業務的「其他收入」佔比在增加。
百度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第二季度營收為260億元,同比下降1%。其中,在線營銷收入為177億元,降幅達到8%;其他收入為83億元,同比上漲18%,主要的增長業務來源為愛奇藝的會員收費、雲業務以及智慧交通。
直播:從野蠻生長到白金時代
回顧過去十多年的直播發展,花椒直播前CEO吳雲松有過一段經典總結——直播起於秀場,聞名於明星,成於社交,正名於內容,賺錢於打賞、廣告,變現於上市,衰於互相詆毀,觸礁於色情,或興於下一代技術興起。
2005年,專注陌生人視頻交友的9158上線運營,將線下KTV搬到了線上,在PC端開設了一個個虛擬的秀場。這被認為是現今秀場直播的雛形。2008年,YY直播的前身YY語音上線運行。
早起秀場直播處於野蠻生長階段,存在不少「擦邊球」的行為。一位接近9158的人士,將當時的瘋狂擴張形容為「一手拿著錢箱,一手拉著妹紙(主播),到處找土豪」。秀場直播的特點是,用戶黏性較差,需要經常尋找土豪,但打賞數額和頻率高。
以「騰愛優」最終勝出為結果的長視頻大戰之後,被戲稱為「1.5版本」的彈幕視頻及直播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自此,直播得以在潛行十年後,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時期。簡單粗暴的打賞模式在初期創造了豐厚的利潤,產生了天鴿互動、歡聚時代、陌陌等上市公司,遊戲直播領域先後出現鬥魚、戰旗、虎牙和龍珠四強。與秀場直播不同,鬥魚直播的內容更多是遊戲和電競賽事。
2016年直播被吹上風口,上規模的直播平臺達到二三百家,總體數量甚至達到1000家,被戲稱為「千播大戰」。傳統PC端的YY、鬥魚等舊富並未老去,而移動時代的映客、花椒、熊貓等平臺已經開始成為新貴。一時間群雄逐鹿,廝殺正酣。
直播行業也已發展成為一條龐大的產業鏈——衍生出了從事網紅培訓和經紀業務的公會,廣告營銷機構,線下展會,線上平臺,甚至還有從事專業內容製作的公司。
對於遊戲直播和秀場直播的區別,一位直播行業創始人曾對貝殼財經記者稱,遊戲直播和秀場直播有明顯的區隔,遊戲直播的用戶是一大批人,秀場直播的是另外一批人,兩個平臺的內容形態不一樣,商業模式都不一樣。兩個直播平臺都有一些短板,比如秀場直播,籤約主播就可以開播,現金流更強,缺點是用戶黏性不足;遊戲直播,用戶黏性強、流量大,但還需要支付遊戲版權及賽事成本、高清帶寬成本,比較燒錢。
隨著高額主播費用、版權成本、帶寬成本,不少直播平臺出現關停潮,曾被資本推上高峰的熊貓直播、火貓直播,還有被阿里投資的光圈直播都未能倖免。幸運地「劫後餘生」的映客、虎牙、鬥魚則相繼上市,迎來收割期。
而當時鐘播到2020年,遊戲直播的頭部鬥魚、虎牙、企鵝電競以合併的形式,悉數歸於騰訊旗下;秀場直播領域頭部,陌陌此前剛剛更換領頭人,YY國內則被百度收入囊中;「馬太效應」下,中小平臺的生存必將更加困難,直播江湖是否將迎來新的爭奪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