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的藝術家們,生活裡也不過是個普通人

2020-12-14 成都兒童團

宅在家的周末,看多了規規矩矩講故事的紀錄片,今天我們來看點不一樣的關於藝術的影視作品。


藝術不同於其他通用的技能,藝術是變化莫測的,往往也是文字、技術表達不出的一種力量,每一件藝術作品背後都是藝術家的思想表達。


之前團媽推薦過很多關於藝術的紀錄片,今天團媽講講藝術家的故事。


三種不同的影視藝術表達形式,紀錄片是真實又震撼地記錄藝術家故事,電影在真實的基礎上增添了浪漫色彩,而電視劇又在體現藝術家的同時彌補了世人的遺憾,三部作品共同展示了藝術家的生活色彩,這三部作品對於小朋友理解藝術和藝術家,都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由英國BBC拍攝製作的紀錄片《藝術的力量》,將鏡頭對準八位風格極其鮮明的藝術大師,從藝術作品出發,展現八位藝術巨匠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這一系列紀錄片與平時所看到的四平八穩的紀錄片不同的是,《藝術的力量》均是採用真人演繹、現場還原的方式,再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講解,展現得更多的是藝術的震撼力與藝術家的張力。



八位藝術家分別是:卡拉瓦喬、貝尼尼、倫勃朗、雅克、透納、梵谷、畢卡索以及羅斯科。這些藝術家都不是安靜傳統的風格,全部都是為藝術而瘋狂的大師。



影像中無論是梵谷畫筆中的生命力,貝尼尼來自少年得志的賣弄,卡拉瓦喬人物肖像背後的故事張力等等,都不同於那些生活順遂的藝術家。這八位幾乎都是來自底層的藝術家們,有的被窮困滋擾到破產,有的在戰爭中不斷創作,還有的在質疑裡顛覆傳統,每一位都將創作融入現實色彩,好像藝術的來源就是悲慘的一樣,但是觀眾又能感受到藝術在救贖著每一位藝術家。



每一位藝術家都有或多或少的偏執,這部作品將不那麼被推崇的故事展現在了觀眾面前,記錄了藝術家人格的B面,將藝術家生活裡的煩惱、不堪、窘迫、激進都直觀地展現出來,像一股又一股強有力的海浪,激蕩在每一位觀眾的心裡。


看完之後,或許對於藝術的理解會更複雜,這些藝術家,也許有道德的汙點,甚至有人背負殺人的罪行,但他們對於人性的關懷,凝望悲痛的勇氣,一意孤行的堅持,都一直被歷史記住。



當然,這個系列的紀錄片中包含著大量藝術家的作品賞析,因為是歐洲藝術家,作品裡難免會有一些身體、宗教的體現,但是這些也都屬於歐洲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說有家長認為小孩不太適合觀看的話,就要注意一下這點~


戳此處播放



《午夜巴黎》就是這樣的電影,太多喜歡藝術的人想要去到夢想中藝術最鼎盛的年代,電影的主人公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去到了19世紀20年代的巴黎,在那裡,他和最愛的作家海明威對話,和藝術家畢卡索討論,和音樂家科爾·波特一起舞蹈,他融入進當時的巴黎藝術圈,這一切都讓他無比的沉醉。



電影展現的是一個時代之下藝術家們的群像,在這一段時期之中,生活在巴黎的藝術家們各自的生活故事,菲茲傑拉德夫婦相互折磨的愛戀、海明威對斯科特才華的欣賞、畢卡索為女友畫畫,等等的閒情軼事。



不再是稍顯枯燥的文字,而是鮮活的電影畫面,讓觀眾真正沉浸在19世紀初那個自由浪漫的巴黎盛宴中。



更難得的,是這樣的敘事電影中,將大部分的篇幅放在了展現20年代藝術家的生活和創作狀態中,而這些,又都有一個共同的根源——巴黎,這座世界上以浪漫自由著稱的城市。



所以說,對於藝術家生活的描寫不僅僅是電影的唯一亮點,影片將鏡頭對準了巴黎這座城市,通過城市的景色和城市裡的人,來營造出這個令藝術家都十分嚮往的城市,這部電影也被評價成「巴黎的名片」。



帶著孩子看這部電影,不僅能感受到藝術家們生活狀態裡的自由浪漫,還能欣賞到巴黎這座城市的優美風光,是一部適合周末下午悠閒著品味的影片。


戳此處播放



可能家長們會感到意外,團媽竟然會推薦一部電視劇?


《神秘博士》這部英劇從1963年開始播出,1989年經歷停播,而後終於在2005年回歸。被吉尼斯列為世界上最成功的科幻電視系列劇。主角「博士」用他的時間機器和搭檔一起在任意的時間和空間中不斷探索,做一些懲惡揚善、拯救文明的事情。


今天推薦的這一集是第五季的第十集,主角博士穿越到了藝術家梵谷的年代,雖然目的是為了驅趕怪獸,但是給予了當時不被肯定的梵谷一絲溫暖的力量。



故事是虛構的,但通過這個劇集,讓觀眾帶入進梵谷當時的世界,生活窘迫,被人嫌棄,抑鬱嚴重,但具有鮮活的藝術創造力和驚人的繪畫天賦,在困頓的生活之下,仍舊保持人性中的善良。同時觀眾也看到梵谷畫作裡的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梵谷在自然面前的靈感迸發。



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一集可以說是圓了梵谷迷們的一個夢,故事最後,博士把梵谷帶到了2010年的世界,博物館裡他的作品被無數人欣賞,聽到館長說他是最偉大的藝術家時,梵谷的眼睛溼潤了,他從沒有想到百年之後會獲得這樣的讚賞。



梵谷是去世後出名的藝術家代表,太多人惋惜他的一生,這集電視劇以另外的形式讓大家看到梵谷最後兩年的生活狀況,而無論面對生活上怎樣的困頓,梵谷對於繪畫和自然的熱愛,始終十分熾烈。家長帶著孩子在電視劇中感受藝術,小朋友能看到更真實的梵谷,也看到藝術對於人的力量。


今天推薦的三部作品,有的激昂,有的浪漫,有的感動,不妨趁著周末,和孩子一起感受藝術的力量。

相關焦點

  • 《西便制》普通人與藝術家的差異
    這是漢字翻譯的妙處,比原來的字面意思多了很多,最好和歌是悲歌,最好的和歌裡沒有快樂的內容。並不是另類的題材,傳統藝術的堅持似乎總會伴隨著人的悲劇。電影裡說,沒有恨,便唱不好和歌,而這個恨,就是要讓執著藝術的人嘗遍世間辛苦。自發自願的折磨或者是無知無覺的被虐,心裡的最深的苦才能造就最高超的技藝吧。
  • 馮驥才和他的「藝術家們」
    在節目的伊始,馮先生就帶著主持人朱迅一起,遊覽他從小生活的天津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還第一次回到了自己闊別五十多年的舊居。那座馮先生10歲到24歲期間居住的樓房,直到今天都有一種古樸的文化感,很安靜,有新的主人,馮先生不經意地回憶起那些童年往事的碎片,尤其是那隻被他捉弄過蝸牛......走出舊居,馮先生給朱迅分享手機裡自己與103歲的母親的合影。
  • 承認吧,你也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
    幾乎沒有一個人在學生時代不想考一個100分,而現實中除了極個別的學霸,大多數人還是在60-90分之間徘徊,還有一群比例接近學霸群體的學渣們,拿著60分以下不及格的考卷,成為老師心中恨鐵不成鋼的對象。自己不過是芸芸眾生中普通人,別人發光的背景板,這場戲,你註定只是一個配角,除非你甘願做一個綠葉,否則,怎能不生出幾分嫉妒心和不甘心。
  • 致敬普通人的勇敢與浪漫 高分綜藝《很高興認識你》邀你在生活裡...
    在這檔節目中,觀眾們感受到最多的就是"治癒",評論中有人寫到"打工人,也別忘記生活",有人說"致敬普通人的勇敢與浪漫",有人引用阿蘭·德波頓的名言,留下"幸福不該只有一種形式",還有人發出疑問"你願意為了從心生活放棄什麼?"……不僅如此,《很高興認識你》還榮獲了三聲峰會2020年度創新綜藝獎和娛樂資本論金河豚年度創新綜藝獎。
  • 「人人都是藝術家」?不過是對「素人」的安慰
    使用素人演員的另一個目的,則是踐行並向觀眾展示當代藝術的一個熱門口號——「人人都是藝術家」。用法國戲劇藝術家傑羅姆·貝爾(Jérome Bel)的話說,在如今這個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裡,人人也應該在舞臺上平等。他使用素人演員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至少是往這個方向努力。
  • 藝術家黃宗英:一生傳奇與兩次刻骨銘心的愛情,浪漫人生不過如此
    根據多家媒體報導,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於12月14日凌晨3時28分於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5歲,這不免讓人覺得有些悲傷。說起黃宗英來則不得不提他的傳奇人生,黃宗英家的哥哥黃宗江、弟弟黃宗洛也都從事過表演工作,所以兄妹三個並稱為演藝圈的「黃氏三傑」。
  • 所謂的天才,不過是怪誕、孤獨的普通人!
    2020年,絕對算得上是影視界的寒冬,可即便如此,也依然有影迷們翹首以盼的新作品。比如10月份將上映的電影《法蘭西特派》,依舊是韋斯·安德森擅長的童話般的馬卡龍色調與對稱構圖,童話故事一般的章回敘事手法,以及豪華的卡司陣容。那麼,《法蘭西特派》的「卡司」到底有多豪華?
  • 畫裡畫外,虛實光影,交疊出迷人的藝術家們
    若想一窺西方藝術大師的神採,別忘了還有藝術家電影這把鑰匙——卡拉瓦喬、倫勃朗、梵谷、雷諾瓦、畢卡索、達利、蒙克、夏加爾等很多世界藝術史名家的故事,都曾被搬上銀幕,甚至有的還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  它們中的不少影片,或多或少帶有戲說的成分,並非關於藝術家的嚴謹傳記。而這些虛構與想像卻又是讓人願意相信的——真正富有魅力的藝術作品,或許也正在於其予人的無盡遐思。
  • 十日談 | 演員不務正業,普通人扮演生活
    有次我和一位德藝雙馨的偉大年輕網絡大電影藝術家在五裡橋吃飯,她對我說,娛樂圈就是中國社會的縮影,中國人好面子,娛樂圈最重要的也是臉面。臉大的會挫骨整容,面色不好的要揚灰撲粉。虛情假意,謊言遍地,但至少那張物理的麵皮還是……接近真的。● 原本我挺羨慕演員這個職業的。我們一般只會過一種生活,像我一輩子可能都只能是一個編輯。
  • 《災難藝術家》:爛片傳奇能複製嗎
    這是一部影人傳記片,《災難藝術家》還原了《房間》的片場,把演員化妝成原片中的角色,逐個鏡頭復現大量經典段落。可以把它理解成為另一部《艾德·伍德》,只是它的對象,託米·韋素導演,更為獨特又神秘。故事發生的時間也更加集中,不需要生涯的起伏,僅僅一部留名的《房間》,便濃縮了託米·韋素的全部傳奇。
  • 寫歌、畫畫無所不能 那些遊戲裡的藝術家們
    你永遠不知道遊戲裡的槍械除了消滅敵人外,還能有什麼額外功能 當然,對一款遊戲來說,它的自由度越高,可創造空間越大,越適合藝術家們整活。
  • 張國立、徐帆也拍真人秀,藝術家真人秀回到了火熱的生活中
    那麼,要是給老藝術家、文藝工作者們拍戶外真人秀該拍什麼?央視綜藝悄然上線的紀實風格名人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就給出答案。目前該節目播出的張國立、于和偉、徐帆的部分,讓觀眾看到了文藝工作者們千姿百態的人生故事和成長經歷,也深深打動著觀眾。
  • 他們是傳奇,擁有獨一無二的靈魂!21部藝術家傳記電影,21個有趣的靈魂
    一心為藝術的潘玉良,被保守的知識分子們指責為「妓女藝術家」,抨擊與阻礙她教授的人體畫藝術.潘玉良作品欣賞同梵谷等歷經苦難的名家一樣,《醉畫仙》是藝術家對於繪畫的追求與世俗趣味的碰撞;是內心裡追求完美的藝術衝動與現實中表現形式的尋規蹈矩之間的衝突和掙扎。無論是夜闖禁室偷窺學藝的魯莽,還是師長之前當仁不讓的才華橫溢,人世間的規矩尺度,禮儀進退,都被內心的肆意汪洋拋到九宵雲外。
  • 十部電影 十位藝術家的傳奇人生
    而以藝術家生平為背景的電影,則彌補了這一不足。通過將藝術家生活的各個角度還原並戲劇化,既藝術掃盲又關聯人生。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十部電影,就是以故事片的形式了解十位偉大的藝術家。  1. 《梵谷:畫語人生》
  • 王菲赫本王凱麗 文藝女咖們的傳奇情緣
    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望塵莫及的文藝女咖們的傳奇情緣就從王菲說起—— 王菲:敢愛敢恨,傳奇天后 在事業最紅的時候「下嫁」竇唯一起蝸居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裡,離婚後又引起一片譁然的「鋒菲戀」,帶領了姐弟戀的風潮,奮不顧身後分手。而李亞鵬在大眾的眼中就是王菲的「歲月靜好」,即時第二個女兒天生兔唇但是更加突出了這對夫妻的扶手相伴。不知上天是眷顧她還是磨鍊她,總是在故事應該有個幸福結尾時曲風一轉大逆襲。
  • 藝術家們都是怎麼玩蛋的?
    並且「挑剔」的藝術家們紛紛在其中尋找到了自己最愛的一種形式,肆意「加料」,「烹調」到了剛好可口的程度。在今天的推送中,我們總結了藝術家喜歡玩的三種「蛋」,歡迎挑選你最愛的口味。不過現在他們弄清楚了,這是另一位匿名藝術家從 Bosch 的代表作《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這裡面也有不少看上去很不錯的雞蛋)中得到的靈感,將生雞蛋當作樂池,然後在蛋殼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
  • 和周迅一起度過的時光,誰都逃不過「普通人」三個字
    鏡頭下的她素顏、簡單、乾淨,衣櫃裡的衣服也很簡單,可是她的幸福指數依舊很高,她談起了有一期雜誌的主題是一百個離開福州的理由,為什麼你還在這裡?其實熱愛家鄉可以簡單到沒有理由,陪伴家鄉的成長就足矣讓這個姑娘感到幸福。
  • 房間亂的人,往往有這3個優點,心理學家:藝術家的潛質!
    房間亂的人,往往有這3個優點,心理學家:藝術家的潛質!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要想真正了解一個人一定要去他所居住的地方看一看,如果幹淨整潔的話,說明這個人性格很好,而且特別有自制力。如果家裡亂糟糟的,甚至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那麼這個人的內心深處一定是特別懶惰的,即便外在表現得光鮮亮麗,但是內心深處卻完全不同。很多大城市的高級白領,他們坐在寬敞明亮的寫字樓內喝著五十一杯的咖啡,身上穿的也都是當季的名牌,然而去他們的出租屋裡看一看,卻和這樣的人設根本不相符,整個屋裡亂糟糟的不說廚房裡更是一片狼藉。
  • 熱血傳奇:傳奇世界裡的第一土豪8L,到底充了多少錢?
    熱血傳奇對於80年代的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有一些回憶是生生地印在了他們的腦海中,自然有一些大佬也是深深打烙在了每一個玩家的記憶裡。接下來小編就帶你們認識認識傳奇世界裡的8L,傳奇的世界裡,一直都在討論,8L到底充了多少錢,有人說2000萬,也有人說充了幾億了,還有一些說8L是遊戲的託兒,具體的咱也不知道,只能大概推測一下。
  • 真實的「功夫之王」:《生活的藝術家》|李小龍
    他還是一位詩人、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更是生活的藝術家!《生活的藝術家》一書,剖析了李小龍的思想,將他作為演員、武術家、詩人、哲學家等各方面都展現在我們眼前,是讀者與李小龍做一次靈魂交流的機會。書中都是李小龍對自己生活中、修煉中感悟的記錄、思考、分享。從中西方哲學、習武、創立截拳道等各方面娓娓道來,不斷給予我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