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後一次,留守兒童用光和影講了個怎樣的故事?

2021-02-08 一時半刻

依舊是起了個大清早。

 

已經參加了三年共 11 期「保利發展灣區公司夢想藝術課堂」的小朱,正和工作人員熟練地搬物資上車,期待與一張張夾雜著生澀的快樂臉龐再次見面。


回想第一期課堂,只有3、4個人搬著非洲鼓到揭陽橋觀小學上課,雙方都拙劣又害羞。今天這一期不變的是,風仍舊很輕,路仍舊顛簸。

 

4 個小時的車程,保利發展灣區公司 x 一時半刻一行 11 人,再次來到揭陽的橋觀小學,這是今年的最後一節夢想藝術課堂。我們打算讓孩子自製光影戲,聽光和影講故事,放飛自己的夢想。

 

大巴車停靠在熟悉的校門外,一群小身影馬上結伴著跑出來,拖鞋啪嗒啪嗒響,大喊著「我認得你」「這次有禮物嗎」。


第一次見,或是已經見過好幾面的,都忍不住被鬧哄哄的氣氛所感染,尤其是第一次參與課堂教學的笑容老師,生活在廣州的他,是個標準的城市青年。


踏入橋觀小學,立馬感慨:「山中的學校真舒服,廣州還哪有這樣的學校,抬頭看只能看到高樓大廈」

在夢想藝術課堂更多所看所想

網易雲音樂、QQ音樂、喜馬拉雅FM同步上線


本身就在兒童青少年成長教育機構裡工作的笑容老師和關關老師,已經不是第一次到山區陪伴和教育留守兒童了,所以來到橋觀小學後。


上課鈴一打響,他便駕輕就熟地和小朋友打成了一片。

 

笑容老師帶著許多小心思來到課堂。

 

他首先教孩子們要動手搬動,幫課桌椅「變形」,這是為了賦權孩子為課堂出一份力;又讓每個孩子把自己名字寫上貼在胸前,因為他覺得不能每個人都叫「餵」。


然後為他們準備了迪士尼動畫《暴力雲與送子鸛》,讓孩子馬上感受到雲朵是有魔法力量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棉花狀。


最後才引導出,讓小朋友動手畫畫,當一個雲朵設計師,設計出一朵「有個性」的雲。

 

「三年級的小朋友想像力最豐富了」,笑容老師告訴我們。果不其然,小朋友畫出了冰淇淋雲、蛋糕雲、戒指雲、高塔雲、熊貓雲.


其中一個叫潤鋒的孩子,畫了一朵色彩明亮的「變色雲」,最讓笑容老師驚喜:「我看到了潤鋒身上很多閃光點——專注、大膽,這都是很難得的性格特質」

 

這種觀察方式,也讓在場的城市青年上了一課。


在課程裡負責輔助孩子設計雲朵的阿佳說:「更多時候我們都只能看到留守兒童不好的一面,比如可憐啊慘啊,但笑容老師教會我們去欣賞他們的優點,像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小朋友們的每朵雲,都藏著心裡的小願望和小個性。


畫戒指雲的欣怡夢想著有白馬王子,畫熊貓雲的小可希望能和動物做朋友,畫蛋糕雲的開心果希望每天都是自己的生日。


每個孩子都低著頭一筆一划,在雲朵旁邊輕輕寫上「夢想」二字。

笑容老師和關關老師從 06 年開始就開展鄉村教育支持,當時他們下鄉義教給鄉村變山區的孩子做更多的課堂。


但這一次,他們發現鄉村的孩子,其實跟城市裡面的孩子都是一樣的,鄉村的孩子不見得比城市的孩子更弱。「孩子們走出門就是田野、大山、小溪,所以孩子們的創作力、靈動性,與城市的孩子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沿著黑色硬卡紙,把畫好的雲朵剪出來,用膠水把兩張紙粘合後,再拿一根小木棍粘在「硬雲朵」的背後。


這一步驟,笑容老師稱之為「實現放飛夢想的過程」,「把雲朵變成光影戲的道具,我們待會才能用光和影講小朋友的夢想故事」

 

負責給小朋友派發各種創作道具的小池哥哥,是第一次來參加保利發展灣區公司夢想藝術課堂的城市青年。


他覺得孩子比他想像中要大膽積極,起碼遇到不會做的步驟,都敢於大聲發問。

 

當每個小朋友都把自己設計的雲朵粘上小棍子後,笑容老師把他們帶到早已貼好黑色窗紙的多功能課室裡,為他們打造出一間「黑房劇場」,上演用光與影講的故事。

 

「拿個小電筒就可以做成光影戲劇場,這對孩子來說太新鮮了」,城市青年志願者阿 Bi 說。小朋友三三兩兩組成組,商量著手中的「雲朵」可以編成怎樣的故事去演光影戲。


有的孩子說「恐龍雲吃掉戒指雲」的故事,有的孩子說「變色雲過生日」的故事。


雖然故事並不漂亮完整,但每個都很有感情。


笑容老師告訴我們,這不是傳統的戲劇光影戲,沒有腳本沒有固定角色,全靠孩子自己開腦洞發揮。


「因為我們認為戲劇的表演它不只是讓孩子們去模仿一個固定的樣子,更重要的是故事是從他們心裏面長出來的」,他寵溺地說。

第一組小朋友一上臺就逐一介紹自己的雲朵:「我叫變色雲」「我叫飛船雲」「我是冰淇淋雲」。其他小朋友在講臺下探出小腦袋認真聽,臺上的小朋友跟著老師用雲朵開啟戲劇世界。


這是一個關於「變色雲過生日」的故事。小朋友在小朱姐姐的引導下,齊聲唱起了生日歌,全班小朋友都跟著唱起來。


小朋友說最大的夢想,是希望家人朋友一起過自己的生日。


第二組小朋友恰巧全部都是動物造型的雲朵,有小兔雲、小熊雲、小狗雲,隨之而來的是這群「動物雲」的運動會。


因為小朋友說希望以後可以變成運動員,身體變強壯,保護好家人。


臺上立馬變成了運動場,「動物雲」們從左邊「跑」到右邊,完成了跑步競賽。

 

孩子把課室變成了天馬行空的夢工廠。


有人想做鋼鐵俠,打敗所有壞人保護世界;有人想做白雪公主,住在長滿鮮花的地方。

 

即便課室的燈全都關掉,仍然可以用電筒映照出小朋友開心的笑臉。而臺下的孩子都專心致志,聽著別人的願望,也幻想著自己的夢想。


藝術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所擁有的。孩子喜歡的那朵雲,然後從心裡長出了獨一無二的雲。


當他創作出來了,還收穫了大家的欣賞和鼓勵時,藝術種子就已經播到孩子們的心裏面去了。


就像笑容老師所說的:「這些充滿想像力的雲,不一定能在成人世界裡得到認可。但只要我們帶著足夠的欣賞,孩子們便會對未來、對夢想、對藝術有探索的欲望,就像是開了一扇門」。

屬於自己的小劇場在歡聲笑語中落幕,志願者們把這一期的禮物《童夢集》繪本送到小朋友手上。


他們緊緊攥著手中的繪本和剛才光影戲的道具,一臉滿足。

 

 

今年最後一期的「保利發展灣區公司夢想藝術課堂」,經過了專業課堂設計,雲朵成了孩子心裡的夢。


從一開始聽故事,到看動畫,動手做,集體演,孩子會跟著每一個環節感受到神奇、快樂、疑惑、滿足。


這些對藝術的探索和求知慾,比光影劇場更彌足珍貴。

 

正如保利發展灣區公司夢想藝術課堂「一處小善一份大愛」的公益理念,在保護留守兒童們的天性的同時,也鼓勵孩子接納更多新鮮事物。

保利發展灣區公司

夢想藝術課堂


保利發展設立和基金,主要為青少年藝術成長提供資助,為保利希望小學提供資助等等。從2017年4月開始,保利發展灣區公司定期開展保利和基金「夢想藝術課堂」公益項目。

 

2018年,孩子們曾經在尤克裡裡的和弦中,唱出動聽的《小星星》;在白色畫紙上,留下心裡期待的中秋節;在英語話劇課堂,穿著童話人物戲服歡聲笑語;甚至把課桌移到陽光底下,跟著老師動手改造衣服。

 

2019年保利發展灣區公司「夢想藝術課堂」將連接灣區城市青年,繼續為粵東山區的青少年兒童免費開設藝術課堂,贈送藝術教材等配套,組織志願者和藝術教師到當地進行支教和捐助。

品牌推廣/活動策劃

朱小姐 13790292173 

( 微信與電話同步 )

相關焦點

  • 有益條|毅然離職,只為給留守兒童講個好故事
    突然有一天,兒子抱著個iPad跑過來說,「爸爸,爸爸,給我錄個故事吧!我睡前想聽個故事,你又不在。」現在想來,這大概就是上學路上公益活動的最初的發起點,我想用錄故事,聽故事的方式去解決孩子們的陪伴問題,尤其是留守兒童。
  • 留守兒童的一千零一個晚安故事
    梅冬是公益組織歌路營的秘書長,關注農村寄宿留守兒童的成長教育問題。民政部2018年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餘人,其中,96%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顧,6-13歲的農村留守兒童規模最大。
  • 電影《最後的棒棒》劇組 把溫暖送給巫溪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
    這裡的李昌釩、汪馨等12名留守兒童,和他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聽說要在家門口放電影,天還沒黑,就早早守候在院壩,等待觀看。面對自然和時代的雙重淘汰,他們不妥協,不放棄,依然在竭盡全力「爬坡上坎、負重前行」,用卑微的軀幹撐起了最挺拔的脊梁,用不屈的靈魂塑造了第一代農民工的生動群雕。
  • 志願者為留守兒童送上冬日溫暖
    為響應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意見,中建五局超英志願服務隊近日來到四川省眉山市牧馬鎮蓮花村開展了「情系留守 愛暖童心」為主題的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15名兒童均為當地貧困留守兒童,最大的11歲、讀六年級,最小的今年三歲、剛上學前班。活動現場,青年志願者們與小朋友做遊戲、講故事,一起繪畫、剪紙,並為孩子們送去了書包、文具、籃球等學習用品,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這是我今年第一次收到新書包,很開心!謝謝哥哥姐姐。」8歲的留守兒童靜靜開心地說。
  • 關於留守兒童和老人想到的生命中光陰的故事
    說起留守兒童,可能我們想起的就是父母在外,留在農村的兒童,其實我今天想說的是現在城市裡和農村都存在這種現象,在城市裡,可能因為工作原因,距離家比較遠,父母雙方或者一方要一周或者一月又或者更長時間才能回來家裡,孩子由老人看管的,這也算是新時代的留守兒童了吧!比如說我,我是周末才回家的,也算是父愛缺失的留守了吧!
  • 孩子學習壓力大,怎麼辦 | 『讓愛留守』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欄目...
    為此,縣婦聯聯合縣檢察院特別推出『讓愛留守』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欄目對全縣所有留守兒童家長進行全方位指導共同攜手,助力孩子健康成長第十五期本期內容(中學篇)■孩子學習壓力大,怎麼辦?案例宏宇自幼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幾年才回來一次。從初中升入高中後,由於初中和高中學業之間的轉換沒有處理好,小馮覺得高中的課程和初中很不一樣,上課也跟不上老師講課的節奏,因此他經常在爺爺奶奶面前說,「壓力大」,並且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成績一落千丈。不管宏宇怎樣努力,都不能把成績提上去。
  • 湖南祁東:用歌聲打開留守兒童的心門
    歌聲來自湖南衡陽祁東縣官家嘴鎮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作為湖南省第一支由留守兒童組成的合唱團,它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留守兒童版「放牛班的春天」。這些孩子因唱歌而快樂,因快樂而自信,更在歌聲中打開了一道通往夢想和希望的大門。
  • 留守兒童,你也是我心中最大的痛
    作者在文章開頭講了這樣一件事:「學校期末考試,我卻偷偷地跑到沒人的地方抹起了眼淚,原因是我們班的一名學生在語文考試期間,全程在睡覺,監考老師怎麼叫這名學生都不起來答試卷。鄉下學校每一班都沒幾個學生,只要有一個考試得零分,平均分就會拉低,全學期排名就會最後。」
  • 何馭斐:用新媒體架起關愛留守兒童橋梁
    2019年盛夏,杭州檢察暑期留守兒童系列活動,架設起「檢察機關專業化防範」與「全社會共同關注參與」的橋梁。 在2019年度政法新媒體峰會的年度記憶環節,杭州市檢察院作為全國5個代表院之一,分享了此次活動。今天的《見字如面》特刊,請跟杭檢君回到現場,聆聽宣教處何馭斐帶來的《用新媒體架起關愛留守兒童橋梁》。
  •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電影《留夏》直擊留守兒童現狀!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電影《留夏》直擊留守兒童現狀!影片是根據農村留守兒童的真實現狀進行改編,通過講述主角張翰祥在童年快樂時光中所遇到的麻煩和問題,來反映出農村留守生活的矛盾和孤寂,使孩童的天真與現實的殘酷形成鮮明對比。
  • 愛心奶—— 溫暖留守兒童的心
    在遙遠的大山深處在荒涼的小鄉村口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的陪伴他們用寂寞淚水陪伴想念他們就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不是放棄在角落裡的花朵,他們一樣需要綻放。近日,我的朋友圈被一位8歲的男孩刷屏了。
  • 留守兒童成了微電影「小明星」
    這是邢臺市內丘縣北嶺中心小學拍攝的微電影《愛之鏈》裡,一位留守兒童的奶奶說的話。影片中,當時還是北嶺中心小學學生的張桐川扮演了一個性格孤僻的留守兒童:沉迷遊戲,偷錢買遊戲卡,被老師批評後離家出走……這部電影根據學校裡留守兒童的真實故事改編。張桐川告訴記者,那次難忘的拍攝經歷,堅定了他長大後回來建設家鄉的決心。「希望爸爸媽媽們以後不用再外出打工,同學們都能享受到父母的關愛。」
  • 三湘名博關注留守兒童,《正正的世界》催淚首映
    這是全國留守兒童的呼喚。11月20日,是聯合國世界兒童日,電影《正正的世界》也在同一天與全國觀眾見面。這是一部聚焦湖南留守兒童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用細膩感人的表達呼籲每一位社會人士能給留守兒童關愛,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 賀文青:留守兒童的夢想守護者
    賀文青是保險職業學院一名講師,2018年初,從省城長沙來到慈利縣溪口鎮裡仁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在這個深度貧困山村,賀文青用實際行動守護著留守兒童走出大山的夢想。在讀書分享會上,留守兒童朱丹、朱祁英分享了自己走出大山,踏上圓夢之旅的故事。在裡仁村,像朱丹、朱祁英這樣的留守兒童,佔了三分之一。扶貧怎麼扶?現狀如何改變?同是農村出身,又有10多年教學經歷的賀文青深知,扶貧先扶志。
  • 院線電影《矮婆》昨天在新寧首映,聚焦農村留守兒童
    影片講訴了留守兒童蔣雲潔(外號矮婆),在山村裡與奶奶以及2個同父異母的妹妹相依為命的故事。在這個年輕人均外出務工的村子裡,小小年紀的雲潔既要讀書、又要照顧家庭,經歷了叛逆青春、奶奶病逝、發小好友相繼離村外出、來到在廣州務工的父母身邊後又無法上學等種種遭遇和窘境。影片入圍第34屆華沙國際電影節、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故事」單元等。
  • 馬伊琍為留守兒童發聲背後,是中國697萬兒童的悲劇人生
    這句看似波瀾不驚的話背後,卻是中國幾百萬留守兒童的悲劇人生。根據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餘人。其中,96%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顧。一到睡覺的點,他就大聲唱歌,用歌聲趕跑恐懼和孤獨,也用歌聲哄自己入睡。一碟酸菜,一盆苞米飯,就是梁訓每天的夥食。他說,豆腐和豆腐皮是他吃過最好吃的東西。長期的營養不良,讓14歲的他,看起來只有8、9歲的模樣。
  • 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對於孩子的性格有什麼影響?
    年紀小的哭得撕心裂肺,妄圖用哭泣來挽留將要離去的父母;稍微懂事的將不舍放在心裡,默默計算著下一次相聚的時間。 這類小朋友,我們稱之為——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的父母們總喜歡用一句話去平復孩子的內心,「你在家要聽爺爺奶奶的話,爸爸媽媽出去掙錢給你們買好吃的,很快就會回來了。」
  • 快評慢談丨用音樂滋養留守兒童心靈
    新華社報導,在湖南省祁東縣啟航學校有一個留守兒童合唱團,最近這個合唱團登上了國家大劇院舞臺,演唱的歌曲感染了大眾。據介紹,這所學校四面青山連綿,有留守兒童1361人,佔學生總數近9成。  對留守兒童來說,學校能有個合唱團真挺難得。從七八歲開始,父母外出務工,筆者就成為留守兒童,學校開設的主要課程除了語文就是數學,音樂課則可有可無。這是挺無奈的現實。一方面,貧困地區師資缺乏,沒有專業的音樂教師;另一方面,貧困地區很多人覺得學音樂沒有實際用處。可很多年過去,學校老師教會的課本知識大多遺忘,但課間教會我們唱的《我的祖國》卻深深烙在心中。
  • 章子欣事件後,千島湖鎮那些留守兒童們怎麼樣了?
    實際上,在通知下達前,淳安縣的許多鄉鎮都已經在進行針對留守兒童的入戶摸排和安全教育。就在上個星期,淳安關工委、婦聯等多個部門到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村莊宣講安全知識,7月18日下午,這樣的宣講在茂畈村進行。茂畈村目前有留守兒童20多個,村委會裡設有「留守兒童俱樂部」。
  • 貴州威寧回應本報留守兒童報導
    調查結果表明,該校留守兒童工作基本落實,學校有營養午餐,學生上學最遠距離不超過3公裡。威寧縣教育局局長肖良憲說,近年來,該縣一直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力度,確保在「衣、食、住、行、學、樂、病」七個方面都有保障,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