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部紀錄片運用的手法真實而平淡,用影像告訴你,這不是魔幻現實 這 就是現實 。或許,這幾部紀錄片中猛然發現,這,不就是我嗎?
《日本窮忙族》
這個紀錄片聚焦在「窮忙族」身上。所謂窮忙族是指雖然有工作,但生活水平卻處於生活保護水平線以下的人們。生活在保護水準以下的家庭,約佔日本家庭總數的十分之一。據認為有400萬戶或者更多。應該如何看待窮忙族問題,採取怎樣的對策。
這不記錄片說是窮忙族即使努力工作,也無法擺脫窮困生活的嚴酷現實。
《人生七年》
本部紀錄片是導演麥可·艾普特從1964年開始拍攝的紀錄片系列的第一部。麥可·艾普特在1964年為英國BBC電視臺拍攝了紀錄片《7 Up》,採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採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人生的輪迴從這十四個七歲的孩子真實生活開始,他們天真無邪的臉上寫滿對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七歲看老」,在這童言無忌的問與答中,人生七年又七年,震撼上演。
Up Series誕生於1964年,之後每七年拍攝一次,選取了14位主人公。導演Michael Apted自己出生於1941年,當這部紀錄片在64年首拍時,他還只是個助手,而後來則成為核心導演。七年、又七年,一部部拍下來,他自己也在電影電視圈中不斷積累著豐富的經驗。作為英國左翼思想的知識分子代表,他從英國到美國,從電視到電影,不斷探索表達著自己對政治、對倫理、對人生命運的思考。他不但成為知名導演(曾導《007:黑日危機》the world is not enough),而且在03年被選為美國導演工會的主席。
就在這一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導演也發現自己從開拍時試圖映照英國階級社會狀況的政治動機,演變成一個命運的沉思者(一個「存在主義者」)。而激發這部影片靈感的耶穌會格言"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類似中國格言中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最新一集是2012年上映的人生七年8 56 Up (2012),現在是 人生七年9 63 up (2019)
《窮富翁大作戰》
《窮富翁大作戰系列》(英語:Rich Mate Poor Mate Series)由香港電臺公共事務組製作,是一個探討香港結構性貧窮及貧富懸殊問題的真人實境秀節目。由多位來自較富裕家庭、擁有高學歷或成功經驗的香港人,在節目中體驗香港基層人士的日常生活。參加者將與基層人士 同住多日,或嘗試露宿街頭,並親身參與低收入或厭惡性工作如倒垃圾等,以體驗基層人士生活。過程中參加者手上只會有很少的現金。
目前一共拍攝了三部,2009、2011、2013年,節目組特意找了一些中上層人士,對於他們來說,在努力、眼界和技能都存在的情況下,一旦面臨露宿街頭、幹低收入的工作,進入低層之後,也不比別人強到哪去,也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三和人才市場》
中國深圳郊外的龍華新區,有一處大型職業介紹所「三和人才市場」。
周圍小巷內,殘破建築物林立,廉價網吧、旅館、雜貨店等百餘家店鋪鱗次櫛比。眾多年輕人或在網吧內瞌睡,或露宿街頭。
這部記錄片也是NHK拍,B站應該能找到資源,強烈推薦觀看。
這裡面一共提到四部記錄片,其中 NHK 的三部分,優酷上能找到。人生七年和 窮富翁大作戰系列 第一輯 在騰訊視頻上能找到,或者在 B站也能搜到資源。
特別是後三部,沒看過的,一定要找時間去看一下,真正能改變你對貧窮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