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收費視頻網站Netflix近日買下一部美食紀錄片《風味原產地:潮汕》的播放權。
這部被翻譯為20多種語言的紀錄片正是《舌尖》團隊全新打造的」風味「系列之一,對廣東潮汕美食進行的一次全面致敬。
相較《舌尖》、《風味人間》的套路而言,《風味原產地》更專注食物本身。以地區為坐標、分集展示了20多種潮汕美食的風味特色。
每集10分鐘的片長適合在空檔時間觀看,一次性刷完20集也是分分鐘的事情。強烈建議備好食物再點開播放按鈕,否則很容易懷疑人生!
新晉「美食IP"的美味淵源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潮汕南臨大海,海產豐富,居民以烹飪海味見長。
唐代時期,韓愈曾被貶為潮州刺史,當地官員設海鮮盛宴款待,韓愈以一首《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為後人展示了唐代潮汕人民喜食海鮮的原始風情。
潮汕位於廣東東部沿海地區,主體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又稱潮汕三市,三地不僅從地理位置相連,歷史與文化也一脈相承。
陳曉卿在汕頭品嘗蠔烙
《舌尖1-2》的總導演陳曉卿對潮汕美食有著極高評價,他曾說:
「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座孤島,沒去過潮汕的美食家,就稱不上一個真正的美食家。」
要想破譯潮汕地區的美食密碼,得先從幾款特色美食說起 ↓
潮汕打冷:無奇不有的潮汕宵夜
「打冷」是潮汕方言裡宵夜的說法,源自50年代肩挑扁擔、籮筐當街叫賣食物時小販常說的「擔籃」演變而成。
打冷是潮汕美食的集大成者,滷味、魚飯、生醃、小炒,選擇眾多,應有盡有。
白糜與雜鹹
潮汕人吃宵夜的地方叫「夜糜檔」,糜即古語的「粥」,夜糜之於潮汕人的地位,正如廣州人心目中的早茶。
白粥是每個夜糜檔必不可少的食物。所謂「大味至淡」,一碗悉心熬製的白粥,方能包容百樣配搭。
」雜鹹「的冰山一角
佐粥配菜稱為「雜鹹」,這類冷盤小菜堪稱跨界高手,一腳橫跨了蔬菜、海鮮、豆製品和肉食界,鹹菜、豬肉脯、醃海鮮、魚飯等…真是潮汕之大,無奇不有雜鹹。
魚 飯
魚飯是潮汕海產文化發展過程中一道重要美食,最初是漁民為保存魚肉、又可充飢之用,發展至今,所有以鹽水煮製的海產品都可計入「魚飯」之列。
魚飯並非主食,而是將魚類等海產以鹽水浸泡後,猛火深湯烹煮而成的產物,口味軟嫩鮮甜,是常見於潮汕人餐桌和宵夜時的美味。
生醃海鮮
潮汕從宋代起便開始流傳起生醃海鮮的食法,所謂「生醃」,是將鮮活的蟹、蝦等海味以海鹽/醬油、米醋及辣椒、香菜等調料醃製而成的做法。
生醃能最大程度保留海產品的鮮味,使之「鮮而不腥,嫩而不生」,肉質緊實鮮甜,生醃是潮汕人口中的「毒藥「,據說吃上一次,就能讓人流連忘返。
美食家蔡瀾也對潮汕打冷讚不絕口,他曾推崇的宵夜檔富苑,就將打冷做到了極致,多達400種食材在這裡輪番演繹著精彩絕倫的美食篇章。
推薦餐廳:富苑飲食
汕頭市龍湖區朝陽北路與朝陽街交口西北角朝陽莊北區12棟
牛肉火鍋:鮮味至上的牛肉盛筵
《風味原產地》用兩集分別敘述了兩道與牛肉有關的料理,都體現了潮汕人民對「鮮」的極致追求。
選用當日現宰的新鮮牛肉,牛身各部位都對應了不同切法,胸口朥、吊龍、匙柄…各部位的牛肉口感各異,涮法及先後次序也都極其講究。
沙茶醬是涮牛肉的點睛之筆,夾起一塊將將燙好的牛肉,帶著爽滑的韌勁浸入沙茶醬、牛肉湯和芹菜碎調和而成的醬料再放入口中,便能瞬間體會到牛肉火鍋的精華所在。
揚名國內外的潮汕牛肉丸也是牛肉火鍋必不可少的選擇。經過千百次捶打的牛肉漿,才能成就一顆顆汁水充盈、彈性飽滿的牛肉丸,不僅可以用來打火鍋,用來打湯、炒菜都別有一番風味。
推薦餐廳:蔡社牛肉城
汕頭市龍湖區樂園路054縣道附近
滷鵝:潮汕滷味的代表之作
鵝是粵菜界的一大主角,具有益氣補虛、止咳化痰的作用。廣東燒鵝一直名聲在外,而潮汕滷鵝其實也獨具風味,近年也越來越為老饕們所熟知。
潮汕人的年夜飯餐桌上少不了滷鵝的身影,滷鵝的出現,最初源於祭祖的傳統。
汕頭澄江特產的「世界鵝王」獅頭鵝,是製作滷鵝必備的原材料,因形似獅子頭而得名。
滷味的靈魂在於滷水,是由十三種以上的珍貴中藥食材熬製而成,整隻鵝放入滷水浸煮兩小時,使滷汁完全被鵝肉吸收鎖味,再撈起晾乾。
每次滷製後,都留下滷汁繼續使用,滷湯越老,滷味越香,這也是潮汕滷味的秘訣所在。
滷鵝全身是寶,鵝頭營養價值最高,乃整隻鵝的精華所在。皮肉相連的鵝肉、鵝掌、鵝翼以及鵝肝、鵝腸等經過滷水滋潤,通通化作各式美味。
斬件裝盤,以芫荽(香菜)點綴,蒜頭搗碎加少許白糖、白醋,就是吃滷鵝的黃金蘸醬。吃時夾上芫荽、蘸蒜泥醋,芫荽增香,蒜泥醋解膩,令滷鵝風味更加飽滿,一吃知味,二吃回味無窮~
推薦餐廳:日日香鵝肉飯店
汕頭市澄海區中心城區丹虹園4幢一層11號
粿品:種類豐富的百變美食
粿是潮汕地區最神奇的一味美食,可甜可鹹、狀態多變,從一首民間歌謠便可大致了解它的品類:「潮汕人,相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
粿是由米、麥及其他雜糧加工而成的食物,潮汕人的先民從中原遷至潮汕,由於拜神祭祖需用麵食作果品,而南方不產小麥,故以米食做果品,這才有了「粿」。
粿按味道可分為甜粿和鹹粿,因配料或包餡不同,又可分為有鱟(hòu)粿、鹹水粿、無米粿、水晶球、豆花草粿、菜頭粿、芋粿、梔粿、豬朥粿、樸籽粿、鼠曲粿、豆粿、筍粿等等。
鹹甜皆可的」水晶球「
代表吉祥喜慶的」紅桃粿「
代表了潮汕人童年記憶的」水粿「
芝麻、花生餡的」鼠曲粿「
另外,與以上兩種粿品截然不同的粿汁、粿條,更常作於汕頭人一日三餐的主食,粿條的形態與做法與河粉類似,但米漿成分更多,更為厚實,口感爽滑;
粿汁
粿汁比粿條更有韌性,是米漿凝固後刮成片,與福建的鍋邊糊相類似,兩者都以滷湯入味,以滷蛋、滷肉、豆皮、豬雜等搭配一起食用。
粿條
推薦餐廳:
老牌福合溝無米粿甜湯粿品店:汕頭市福平路20號之1店
鎮平粿汁店:汕頭市鎮平路01號(近中山路金鳳壇)
潮汕小吃:別處嘗不到的究極美味
蠔 烙
潮汕地區盛產生蠔,生蠔營養價值極高,富含豐富蛋白質,又有「海底牛奶」之稱。醃生蠔、炸生蠔、清蒸蠔…一樣生蠔,百樣吃法。
蠔烙是潮汕傳統美食的一大亮點,以薯粉、蛋液裹成麵糊,加入醃製的生蠔煎制而成。
閩南地區的名小吃蚵仔煎與蠔烙做法相似,不同之處在於蠔烙以豬油、猛火烹製;二是蘸醬多用沙茶醬加魚露拌勻,配上香菜,沙茶醬的香辣、魚露的鮮、香菜的特殊香氣融合成難以言喻的美味。
推薦品嘗點:昭義蠔仔烙
汕頭市澄海區泰安路宏誠加油站往玉亭路方向200米
腸 粉
腸粉是廣東人餐桌上最常見的早餐之一,用純米漿製成,因地區不同又滋生出各種流派,最經典的廣州腸粉以醬油為標配。
潮汕腸粉配料豐富,豬肉碎、雞蛋、香菇粒、蝦米和蔥花是潮汕腸粉最經典的配搭,蘸料有所區分,潮州偏愛花生醬,揭陽則以滷汁為蘸料,甚至每個地區都發展出獨特的腸粉配搭。
推薦餐廳:金新腸粉
汕頭市金平區長平路62號
豬腸脹糯米
揭陽普寧的洪陽古城,流傳著多種民間美食,豬腸漲糯米便是廣為人知的一種,「脹」是潮汕方言中在某物裝滿另一物的說法,在豬腸裡塞入加入混合均勻的五花肉、蝦米、香菇的糯米,切成薄片,蘸著桔油一同食用。
桔油的清香中和了豬腸與糯米的油膩,風味獨特、口感綿密的豬腸脹糯米,就著一碗豬雜湯,就是洪陽人民最質樸的美味。
推薦餐廳:(老字號,無店名)
揭陽市普寧洪陽鎮老電影院旁
鴨母捻
鴨母捻是糯米湯丸甜湯的潮汕版本,始創於清代初期,常見於元宵、冬至等節慶,因外觀雪白、大如鴨蛋,從潮州話「鴨母卵」逐漸演變為鴨母捻。
鴨母捻以紅豆、綠豆、芝麻和芋泥餡為主,餡料不同,形狀也有所區分。因個頭較大,每碗盛上三顆足矣,軟糯香甜的湯圓,加上銀耳、番薯塊和白果等熬成的清澈甜湯,每一口都能吃出甜蜜的滋味。
推薦餐廳:胡榮泉
潮州市城西路振明樓3號門市(有多家分店)
甘草水果
作為潮汕地區隨處可見的街頭美食,甘草水果在潮汕人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已久。將菠蘿、芒果、木瓜、李子、楊桃等時令水果分別切塊,用甘草汁、白糖醃製而成,琳琅滿目的碼在盆內,是街頭巷尾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甘草汁屬於中草藥成分,與富含維生素的水果相結合後,具有止渴化痰、清燥潤肺、促進消化的功效,有的攤檔還會加入芫荽、芝麻或潮汕特有的南薑末,吃起來味道酸甜可口,是四季皆宜的健康小食。
推薦餐廳:街邊可見的甘草水果攤味道都不會差:)
【後 記】
清末詩人方澍曾宦遊嶺南,記錄廣東本土的地道風物,在《潮州雜詠》的詩末以「爾雅讀非病,人應笑老饕」作結,翻譯便是:有這麼好吃的潮州菜,思鄉之苦也大可舒解了。
梁文道曾說「在潮汕,很少遇到難吃的東西。」
即使名不見經傳的小店,也能吃到真誠的美味。「食不厭精」的潮菜與粵菜一脈相承,又有其獨到之處。
以上所介紹的僅僅是潮汕美食的冰山一角,其實唯有親自前往,才能對當地美食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 END -
璞緹客全職/兼職/實習編輯招聘中
如果你是酒店控/美食家/時尚達人/空中飛人
如果你滿腹才華,下筆如有神,不吐不快
璞緹客就是你展示才華的平臺!
我們將提供:
行業領先的爆文培訓
空間巨大的稿酬獎金
住店探店的眼饞福利
還等什麼呢?請速把簡歷/文章砸到 parttime@putike.cn
你就是下一個KOL!
非常璞緹客-往期內容
點擊文字連結,即可查看相關詳情
澳門唯一一間不設賭場的奢華酒店,連本地人都說它不一樣!
北京最新開業的五星酒店,刷新了我對傳統住店的定義!
柏悅+安縵御用設計師的組合,美得讓人覺得睡覺都是奢侈!
他們掏空了部分山體,才成就了廈門這家絕美的度假酒店
在32年後,這個家喻戶曉的酒店品牌又回到了它最初開始的地方……
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距曼谷僅2h車程的小鎮,而去過的人都不想離開……
配得上「魔都第一都市桃源」名號的,大概只有它當之無愧
今天點好看,明早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