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俠扛鼎之作徐楓《俠女》,第一部轟動坎城電影節的武俠片

2020-12-28 唐宗文化

中國武俠扛鼎之作《俠女》,該片根據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說《俠女》改編,由胡金銓執導,石雋徐楓白鷹喬宏張冰玉洪金寶陳會毅韓英傑林正英等人主演的動作電影。

1970年7月10日,胡金銓的電影[俠女]在臺灣上映,到今年已經50餘年。

作為中國第一部在坎城國際電影節,引起極大轟動的武俠片,[俠女]成為中國電影留給世界的第一印象。影片一改往日武俠片粗製濫造、滑稽取寵的樣式,為武俠題材附上了一股子濃濃的書卷氣。

《俠女》的故事出自《聊齋志異》,原著不過區區幾千字,被胡金銓擴成一部近三小時的鴻篇巨製。劇本的改編應該說很成功:胡金銓喜讀《明史》,於是將《俠女》的故事的背景置入自己所熟稔的明代;將俠女安排為忠臣楊漣之後,使她的復仇有了更為人所認同的情感基礎。

沒落書生顧省齋(石雋 飾)在小鎮經營字畫鋪「代寫書信春聯」過活,奉養家中老母,偶然結識了家附近廢屯堡新搬來的楊之雲(徐楓 飾),與其暗生情愫。恰逢東廠人士歐陽年(田鵬 飾)前來打探,其與附近算命瞎子(白鷹 飾)動手,被顧生與其母遇見,遂將受傷的算命瞎子就近帶到楊之雲處, 從而得知他們的真正身份——因彈劾宦官魏忠賢而被杖斃的左副都御史楊漣之女楊慧貞;保衛忠良之後的石門樵將軍。因二人都被朝廷通緝,東廠追殺,顧生就此在屯堡設下重重計謀,又得高僧慧圓(喬宏 飾)幫助,以期擺脫東廠追兵,逃出生天。

在華語影壇裡,能夠有資格稱的上俠女、且最名副其實的當屬徐楓了。不僅因為在其輝煌的七十年代徐楓就成為「俠女」的代名詞,更因為她經歷了多次輝煌和挫折的傳奇一生,因此由徐楓來主演這部影片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三個多小時的電影專門分成上下兩部,胡金銓始終高出同時代華語武俠很大一塊,無論劇情、運鏡、還是動作、深意,甚至對白都極考究。其跌宕起伏的情節、冷靜懸疑的氣氛、熟練精準的技巧和滲透其中的禪思哲理受到如潮好評,獲得坎城電影節最高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在世界範圍內推向了頂峰。

蛛網蠶食,蒼山峻岭,邊塞小鎮,廢堡街道,陰森古宅,布衣書生,鬥笠劍客。

開篇寥寥數筆,便將這迷離幽遠的古意鋪展開來,一花一葉,一觀一景,皆是山水風骨的優雅定格。

比起張徹的硬弓硬馬,拳拳到肉,我更喜歡胡金銓的畫意詩情,空靈深刻。胡金銓的江湖是文雅的,優美的,是陰陽難辨的,如《大醉俠》裡的粉面書生,《龍門客棧》裡的東廠太監,再如《俠女》中剛烈英氣的楊慧貞。

瑕不掩瑜,非常好看,即便不是最經典的武俠片,也絕對是最經典的之一。

影片末尾,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慧元大師慢慢走上山頂,步伐穩重沉緩,神情肅穆安寧,盤腿坐下,太陽在其身後形成一圈佛像光芒,影片隨此落幕截然而止,但那一瞬間的空靈禪意,卻震懾人心,悠遠流長。

恩仇並無快意,江湖如何躍馬?且將刀劍束高閣,空禪伴餘生。

感謝大家認真的閱讀「唐宗文化」的文章,如果您喜歡,請關注、評論、點讚、轉發,未經作者允許,其他平臺號不得轉載使用,謝謝!

相關焦點

  • 首部在坎城獲獎的華語電影,開創武俠片竹林戲傳統,後被李安致敬
    本片於1969年開始拍攝,1972年公映,1975年獲得了第28屆坎城電影節的「最高技術委員會大獎」,成為第一部在坎城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它不僅大大提高了華人導演在海外的地位和聲望,也為華語電影寫下了裡程碑式的一頁。
  • 早期武俠電影巨作:女俠李飛飛、火燒紅蓮寺、獨臂刀,俠女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止戈為武」是中國武術的「武魂」功夫,是清末出現的關於「武術」的別稱,早在兩百年前就被在中國傳教的法國傳教士帶到歐洲,但是它並未普及於西方世界。一起來盤點早期中國功夫片四部經典之作。一,中國武俠片的開山之作,是1925年拍攝的《女俠李飛飛》。《女俠李飛飛》由邵醉翁(邵逸夫大哥)執導,林雍容,粉菊花,吳素聲主演。
  • 向女俠徐楓致敬!2018北影節臺灣電影攻略來了
    徐楓是一位太傳奇的女子,她的演員時代,是武俠片巨星,演出無數曠世經典;她嫁給湯君年先生後,轉到幕後,在臺灣成立「湯臣影業」,製作了獲得坎城金棕櫚的《霸王別姬》,以及《好小子》系列、《滾滾紅塵》、《風月》等名作1993
  • 《聶隱娘》的前世今生 一切從《俠女》開始
    「《俠女》能去坎城,我作為一個演員,真的沒什麼,只是覺得能到坎城蠻開心,尤其一起去到一個外國影展,等於全世界最高的藝術殿堂嘛,當然很興奮,」2012年,已貴為湯臣集團董事長的《俠女》主演徐楓,談及當年徵戰坎城電影節歷程,回憶中依稀帶著稚嫩少女的懵懂,「我倒覺得選片那個法國人志在必得,我感覺到他特別緊張,壓力特別大。為什麼呢?因為有一個女朋友陪我去嘛。
  • 絕對不能錯過的6部經典華語武俠片!刀光劍影、俠骨柔情
    而武俠片作為中國所獨有的電影類型,亦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下面就帶大家一起追溯情懷,回顧一下華語片中最具影響力的6部武俠電影。》導演:胡金銓 主演:徐楓,石雋,白鷹年份:1970豆瓣評分:8.4評價:《俠女》是胡金銓的代表作,也是第一部真正走出國門,被世界所認可的武俠電影,該片參加了當年的坎城電影節,儘管在最後的金棕櫚獎(坎城最佳影片)爭奪中遺憾落敗,但它第一次讓西方人認識到了中國武俠的魅力
  • 焦點影人徐楓:夢裡花落知多少
    文 | 左衡,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的「焦點影人」單元,我們將聚焦全球三位傑出影人及其代表作品。除了之前已經發布的西班牙國寶級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焦點影人佩德羅·阿莫多瓦攜七部作品向你問好和即將帶來小彩蛋的美國鬼才導演韋斯·安德森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第一批片單公布的版塊之外,還有一位值得國人驕傲的代表——香港著名電影製片人
  • 曾是一代俠女,事業高峰期息影,後成製片人,投資過《霸王別姬》
    ,六次合作過大導演胡金銓,有著「一代俠女」之稱的徐楓。,卻讓胡金銓看到了她對演戲的熱忱,於是兩年後,胡金銓便為徐楓量身打造了脫胎自蒲松齡小說《聊齋志異》的《俠女》,該片上映後,榮獲了第28屆坎城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大獎,而徐楓也隨其他主創一起出席坎城紅毯
  • 這才是中國頂級武俠片!片長3小時,技驚坎城,洪金寶成龍跑龍套
    1975年5月,3小時版的《俠女》在第28屆坎城電影節上榮獲技術大獎及金棕櫚最佳影片提名,令胡金銓受到國際關注。 終其一生,他只執導過16部電影作品,其中武俠題材不到10部,但每一部都是精雕細琢的藝術品。作為胡金銓武俠電影的扛鼎之作,《俠女》更是歷經4年方才拍攝完成。
  • 這才是中國武俠片的裡程碑!連李安、張藝謀都在「抄」這部電影
    [俠女]電影劇照,胡金銓幫徐楓整理頭髮胡金銓只得自費前往,出徵第28屆坎城電影節,不僅提名了金棕櫚,還拿下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自此胡金銓也成為首位獲得國際承認的中國電影人,將中國武俠電影在世界範圍內推廣打開的大門。
  • 電影手冊 《俠女》,抑或太陽之子
    柳鶯、曹柳編輯:陸箏胡金銓執導的這部代表武俠片最高成就的電影於今夏重登大屏幕。在這部片名如此有禪宗意味的電影裡,佛教這個主題只是輕描淡寫,使這部電影更為著力之處在於對光線的追求,這明確地體現了一位導演與眾不同的技藝:他將電影濃縮為那些最不可捉摸的元素的集合----在絕對的澄明中捕捉能量、力量及運動的起伏。武俠片導演胡金銓(1932-1997) 今年「坎城經典」單元放映了這部大師級作品的修復版,這距離它第一次在坎城亮相已有四十年之久。
  • 這才是中國頂級武俠片!片長3小時,技驚坎城,洪金寶成龍跑龍套
    1975年5月,3小時版的《俠女》在第28屆坎城電影節上榮獲技術大獎及金棕櫚最佳影片提名,令胡金銓受到國際關注。終其一生,他只執導過16部電影作品,其中武俠題材不到10部,但每一部都是精雕細琢的藝術品。作為胡金銓武俠電影的扛鼎之作,《俠女》更是歷經4年方才拍攝完成。
  • 那些年,出現在坎城電影節上的亞洲熟臉兒
    《俠女》(1970)導演:胡金銓 | 主演:徐楓、石雋第28屆坎城影展技術大獎對於大導演胡金銓的名作《俠女》,大家更多以為是武俠片,其實它是取材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先是華語泰鬥李翰祥拔得坎城頭籌,然後是另一大家胡金銓緊跟其後。
  • 替前夫還債,卻嫁豪門債主成百億影后,"冷豔女俠"徐楓如今怎樣了
    要問華語影壇,哪部作品最難以超越,答案非《霸王別姬》莫屬。它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拿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華語電影。兩部都和徐楓有些密不可分的關係。一部是徐楓出品的《霸王別姬》,另一部是她主演的武俠電影《俠女》,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奇女子,兩度獲得金馬獎影后,二婚嫁給富商湯君年,如今掌管著一家百億資產的上市公司。
  • 坎城電影節開幕,中國電影真的隨處都在啊
    坎城電影節是一個法國的電影節,這毋庸諱言。以法國人對自身文化藝術的驕傲,電影節在很多方面都體現出了那種只在法國才看得到的藝術至上的態度。這是坎城電影節能夠成為全世界每年藝術電影展映中心的原因所在。 不過支配坎城電影節運轉的另一大力量,是無處不在的好萊塢。
  • 【專題】儒俠胡金銓的紅與黑 《俠女》等4部佳作背後的故事
    他的四部代表作:《大醉俠》、《迎春閣之風波》、《龍門客棧》和《俠女》各具特點,通過解析4部電影的幕後來了解武俠片歷史上的一代宗師。 ▌胡金銓其人 ▌ 生於北京的胡金銓,浸淫於老胡同文化中,耳濡目染,古文、繪畫、京劇都自然成行家。他在北京歷經了戰爭年代,卻在1949年隻身飄零,南下香港。
  • 徐克自爆著迷《俠女》 期待侯孝賢《聶隱娘》
    本屆香港影展旨在梳理武俠片在香港電影史上的年代脈絡,通過數部經典武俠片的展映,與影迷共同回顧武俠片美學風格流派的基本走向,技術變革在視覺上的呈現與精神內核的關聯等。徐克導演作為客座策展人,參與了所有展映電影的選擇,他表示很多前輩和大師的武俠片影響了幾代電影人,希望藉此機會讓觀眾系統地觀看幾十年來武俠片的變更和突破。
  • 第68屆坎城電影節開幕在即 舒淇趙濤競影后
    今年的坎城電影節在中國內地的熱度明顯比去年高,緣由很簡單,賈樟柯和侯孝賢這二位華語導演的新作都入選了坎城的主競賽單元,若從概率上來說,華語片獲金棕櫚的機會就是2/19(註:今年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共有19部電影)。
  • 猝不及防就野合,胡金銓坎城獲獎經典《俠女》在講什麼?
    新派武俠開山祖師胡金銓被世界影壇關注和認可的代表作,是1970年的《俠女》。但它走上海外傳播的歷程純屬無奈。1970年和1971年,耗資2000萬,拍了四年才殺青的《俠女》被分拆為上下兩部上映,卻在商業上慘遭失利。
  • 猝不及防就野合,胡金銓坎城獲獎經典《俠女》在講什麼?
    1970年和1971年,耗資2000萬,拍了四年才殺青的《俠女》被分拆為上下兩部上映,卻在商業上慘遭失利。為挽救票房損失,1974年,在法國影評人休伯特·尼爾格瑞(Hubert Niogret)的經濟支持下,胡金銓向聯邦電影公司購得《俠女》的歐美版權並重新剪輯,將上下兩部編為三小時時長的單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