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深潛atom第70篇原創作品
沸沸揚揚傳了幾個月的鬥魚與虎牙合併,終於落聽了。10月12日,鬥魚和虎牙籤訂了一份「重組協議」,以虎牙併購鬥魚終結了這段故事。騰訊成為合併後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將擁有60%以上投票權。騰訊將把其以「企鵝電競」品牌經營的遊戲直播業務轉讓給鬥魚,企鵝電競也將與合併後的虎牙和鬥魚整合。完成整合後,騰訊將完成了對傳統遊戲三強的整合和控股,進一步扎牢自己遊戲宣發渠道。
按照協議,合併重組完成,虎牙現任CEO董榮傑和鬥魚現任CEO陳少傑將成為合併後新公司的聯席CEO,陳少傑也將成為虎牙董事會第十名成員。
從滴滴和快的合併,到58和趕集的合併,再到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併,聯席CEO的治理架構沒有一個成功的。也許,正是基於對這種職場規律的自知之明,今年8月開始,鬥魚高層們陸續有人離場。
△工商變更
作為鬥魚締造者的陳少傑,在鬥魚的日子眼見著也不多了。
01
陳少傑和鬥魚,中國遊戲直播的引路者
1984年出生的連續創業者陳少傑,有一個興趣愛好——遊戲。從小學五年級迷上遊戲的陳少傑,大學期間經常在網吧通宵打遊戲。大學期間,陳少傑不看好自己的專業,選擇了輟學,創辦了一款名為「掌門人」的遊戲對戰平臺,在獲取了超過450萬用戶後,2009年底賣給了盛大,賺了人生第一桶金。
之後,陳少傑出任盛大旗下邊鋒武漢公司的總經理。當時,邊鋒有兩個秀場直播應用,酷秀和飛火。現在來看,邊鋒美女主播路線的直播形式,做得太早了一些,所以很早就涼涼了,成了先驅。
2007年,Xilin創立了A站,並且在一年後學習借鑑了日本彈幕網站NICONICO,彈幕在A站的出現,讓它成為了國內二次元獨一家,後來的B站也是A站的模仿和跟隨者。
雖然A站發展迅速,但Xilin畢竟還是一個學生,個人網站A站的成功也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利益,視野肯定沒有B站創始人徐逸那麼大,做企業的種種疲憊也都讓他萌生了退意。2010年,Xilin將A站作價400萬人民幣,賣給了曾經的網癮少年陳少傑和他在邊鋒的老闆潘恩林。
有過遊戲和直播背景陳少傑,認為遊戲直播行業大有機會。2013年4月,在A站站長賽門的推動下,A站出現了「生放送」頻道。2014年,看到遊戲風口的陳少傑,將「生放送」頻道獨立出來,並改名「鬥魚」,成為了國內最早的遊戲直播平臺之一。很快吸引到了奧飛動漫蔡東青的注意,並成為鬥魚最早的投資人,他以個人名義向鬥魚砸下2000萬的天使投資。
△鬥魚直播
面對遊戲直播風口,鬥魚開始了「大撒幣」行為。2個月內在帶寬投入、遊戲主播、運營推廣上花掉了2000萬人民幣。面對被鬥魚攪亂了市場,虎牙、戰旗等平臺不得不投入巨資迎戰,之後王思聰掛帥出徵熊貓,這個行業徹底陷入瘋狂。Miss、安德羅妮等主播的薪資紛紛打破市場紀錄,PDD三年1.5億的合同,更是讓吃瓜群眾見識到遊戲直播市場暴躁的繁榮。
2017年鬥魚全年累計下載量約為2560萬,高出虎牙直播的1860萬約700萬次。2018年3月8日,騰訊在同一天內投資了當時市場上領先的虎牙和鬥魚。騰訊給鬥魚估值25億美金,投資6.3億美金;給虎牙估值13.3億美金,投資4.6億美金。
△2016.12-2017.12直播市場數據
然而接下來陳少傑的兩個失誤操作,讓兩者地位發生了反轉。2018年已經計劃上市的陳少傑,遇到了鬥魚一個55開「開掛事件」,讓鬥魚陷入了負面的泥潭。被虎牙李學凌搶先登陸美股,丟失了遊戲直播第一股的先機。再就是,鬥魚陷入了與主播之間的角力,導致眾多主播出走。一步錯,步步錯,縱使2019年陳少傑成功在美敲鐘,但是鬥魚已經全方位落後於虎牙了。
02
網癮少年陳少傑和他的遊戲夢
與Xilin單兵作戰不同,陳少傑帶領著他在邊鋒時的團隊,將A站作為事業來奮鬥。十年前,如果有人說B站可以上市,一定會被認為是痴人說夢,因為當時另外一個國內彈幕網站鼻祖A站才是二次元心目中的香格裡拉。
△陳少傑
然而在A站業務蒸蒸日上時,陳少傑將潘恩林踢出了局,自己成為了A站的掌舵者。之後陳少傑基於A站年輕用戶的基礎,和直播技術的積累,憑藉著年輕人的熱情,陳少傑再次開啟了鬥魚的創業之路。為了完成自己的遊戲夢,陳少傑不惜榨乾A站的流量為鬥魚輸血,之後順理成章地把A站賣給了手遊背景的楊鑫淼。
作為曾經的合作夥伴,潘恩林私下裡多次表示,鬥魚其實是原來邊鋒的團隊做的,對陳少傑的背叛一直耿耿於懷。
雖然機關算盡,但曾經的小兄弟B站,現在市值已經是鬥魚的三倍多,並且在遊戲直播領域成為了鬥魚強有力的競爭者。更可笑的是,A站再一次次被拋棄後,被併入了快手遊戲,成為了陳少傑的攔路虎。
△鬥魚
2015年,鬥魚曾和龍珠計劃合併,如果合併成功,新公司將會在市場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然而在合併前夕,陳少傑莫名其妙失聯了,幾經輾轉復出後,陳少傑先是取消了合作,而後提出增加股權的新要求,導致這次這次合併最終流產。此後,陳少傑在鬥魚很少發聲,只是偶爾談論公司的戰略。
陳少傑認為個性化主播是平臺未來的發力點,他算過一筆帳,如果中國有30%的網民會看直播,單一遊戲的話很快就會遇到天花板。所以鬥魚也在做年輕人喜歡的各個領域,娛樂、美食、旅遊、戶外、音樂,填補中間的缺口。通過遊戲獲取流量,之後引導用戶去看其他更多元的直播,比如二次元、動漫,唱歌、音樂。陳少傑為鬥魚平臺設置一個兩條腿走路的策略,鬥魚也不負他望,成就了他的遊戲夢。
03
成也資本,敗也資本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網際網路大潮之下,為所有人都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讓有思想、有執行力的創業者能夠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在網際網路技術的推動下,鬥魚取得了成功,陳少傑成為了青年創業代表人物。
在鬥魚的發展過程中,離不開資本的助力,在此次併購之前,鬥魚完成了累計將近20億美金、7輪融資。在資本的支持下,鬥魚成功扛過了直播的千團大戰,而放眼望去,在直播的硝煙下躺屍的不乏熊貓、戰旗、觸手TV等競爭對手,甚至連王思聰都因為熊貓直播的欠款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鬥魚直播融資史
2020年Q2,鬥魚總營收達到25.08億元,同比增長33.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實現淨利潤3.23億元,同比增長513.7%;付費用戶數達到了760萬,較去年同期增長13.4%;月活躍用戶為1.65億,較去年同期增長1.5%。財報公布後,鬥魚股價一度增長10%,剛剛上市一年的鬥魚,所有數據都在上漲,似乎還沒有遠遠到達巔峰,可是行業已經變天了。
2019年9月,虎牙在東南亞、香港和臺灣地區代理發行了動作冒險類遊戲《控制》,打破了直播行業「盈利模式單一」的現狀。遊戲代理也是B站營收的一大塊,快手也在發力遊戲產業,難保不會有其他的心思,但這些最刺激的還是騰訊的敏感與不安。
遊戲對騰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騰訊遊戲收入高達1147億元,端遊到頁遊到手遊,從來沒有一個公司能夠對騰訊的遊戲地位產生影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騰訊幾乎掌握了所有的遊戲宣發渠道,不給任何能夠對自己可能產生威脅的公司喘息的機會。
2020年8月1日,快手遊戲負責人唐宇煜在2020 ChinaJoy全球電競大會上表示,截至2020年5月,快手遊戲直播月活躍用戶已超過2.2億,遊戲短視頻月活躍用戶突破3億。快手和B站在遊戲領域的崛起,成為了遊戲玩家全新的聚集地。雖然這兩家企業是騰訊投資的企業,但是由於股份太少,騰訊完全不能左右這兩家企業的運營,更何況還有日活6億的抖音也在對這個領域虎視眈眈。
△快手遊戲直播
企鵝電競已經不具備任何競爭力,騰訊不希望讓遊戲消費者走進快手和B站溫柔的良夜,迫切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遊戲直播宣傳平臺留住這部分用戶。騰訊持有虎牙36.9%的股權,50.9%的投票權;持有鬥魚38%的股權,38%的投票權。為了保持自己遊戲行業的霸主地位和影響力,騰訊只能犧牲陳少傑和鬥魚。自從騰訊投資兩家企業後,便不時傳出合併的消息。陳少傑這樣的孫悟空,最終也沒逃脫騰訊的手掌心,騰訊遊戲的戰略需求就像巨大的五指山,將陳少傑壓在了山底。
04
直播邁入新紀元,鬥魚們遊向大海
鬥魚、虎牙、企鵝三家平臺合併,遊戲直播賽道上只剩下騰訊系三個陣營(快手、B站和新合併公司)的「競爭」,遊戲直播將邁入新的紀元,追逐頭部遊戲主播的市場秩序大概率將發生顛倒。併購後,騰訊將再次掌握主動權,「親兒子」和「乾兒子」的競爭,都要依賴騰訊的版權。
今年8月份,號稱鬥魚崛起助推第一人的蔡東青已經轉讓了自己的全部股份,屬於鬥魚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被併購的陳少傑沒有辦法為自己的老部下們謀求一個更好的未來,就像沒有辦法左右自己的方向。
縱觀中國網際網路過去的這些年,在被併購的公司中,立場最成功最體面的可能就屬趕集的團隊了。CEO楊浩湧成立了瓜子二手車,CTO羅劍成立了火花思維,各自在新的領域開疆拓土。希望遊向大海的鬥魚們,能像趕集的團隊一樣,尋找到新的自我。
△鬥魚
中國遊戲直播的前賢們,終於成為了前浪。鬥魚將一直引領直播行業的創新發展,是陳少傑的願景。然而在三方併購的背景下,陳少傑的願景終歸只是夢想,他需要為自己職業生涯的書寫全新的一筆了。
鬥魚就像一個終於靈驗的咒語,好鬥,也沒有逃脫被安排鬥爭的命運。冥冥中,一切都像宿命——被出局的居然會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