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武士而言,日本刀是武器,即進攻。甲冑是防具,即防守。武士道是思想,即心法。這三者合一,組成了武士的靈魂。
曾經在街機廳裡我們奮戰過的經典之一。
無數的熱血沸騰腎上腺激素翻騰之後,也讓我們認識了「侍」這種生物。
隨後,早先在PS2有一款大作《鬼武者》
鬼武者(Onimusha)是日本CAPCOM公司製作的一款動作冒險類遊戲,主要以戰國時代為背景。鬼武者系列的初代作品,發行於2001年1月25日。以及日劇的大量引入
也讓我們漸漸的認識到了島國文化的這一重要組成部分。以至於隨著之後《戰國BASARA》等遊戲進入我們的視野。
還有大帥哥湯姆·克魯斯出演的《最後的武士》
在人類歷史中,發展總會伴隨著戰爭,當然日本也不例外。在這漫長的徵戰與殺戮中,甲冑也隨之一步步發展起來,並產生了數以千計的樣式。日本甲冑種類繁多,在這其中,最為重要的甲冑類型分為大鎧、腹卷、胴丸、當世具足為代表。而這幾類又通過時代與穿戴者地位等而劃分。
平安時代以前,日本的主要甲冑形式以簡單樸素的短甲,掛甲為主。由於當世生產力有限,一般是用繩索串連並且層疊甲片,上面的甲片覆蓋上一片的底端。或者僅僅是將皮革或金屬的札片連綴成整體以保護軀幹部分的短甲。然而這其中,奈良時代的兩檔式掛甲便是之後大鎧的前身。
當世具足誕生於戰亂激化的日本戰國時代,即16世紀後期。當世由於戰爭需求,大量青壯年被徵召入伍,隨之而來的便是急需生產大量相較於大鎧而言結構相對簡單的甲冑。同時,出於對當時火槍等新型火器的考慮,製作材料上也加入了大量的金屬配件,這便是當世具足的由來。
說了這麼多,我們來看看,日本戰國的有名武將都穿什麼「衣服」。
這就是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在《大河劇》中的行頭。
織田信長的南蠻胴具足。這裡的「南蠻」指的是現在所說的「西式風格」的意思。對於喜歡追趕時髦的織田信長來說,有這麼一身東西混搭風盔甲也不太奇怪。
德川家康在桶狹間合戰(1560年)時穿過的金陀美具足,也叫做大高城兵糧入具足(因為當時家康擔負了向被織田軍圍困的大高城輸送兵糧的任務),上面應用了很多金箔貼片,乃是一套豪華的甲冑。作為日後統一日本的男人,果然土豪啊!
這套就正常多了,德川家康「大黑頭巾」盔甲。
「猴子」豐臣秀吉穿著的當世具足,這位真正出身草根的英雄在織田信長死後成為日本真正的統治者,完成了日本的統一併幻想著吞併朝鮮和中國全境。最終在朝鮮戰場上失利後隨即病逝。他的盔甲造型了誇張,頭盔像極了發出萬丈光芒的太陽。
德川手下人稱「本多高達」的本多平八郎忠勝盔甲,德川家康手下的頭號猛將,一生為了德川家經歷各種陣戰57次從未受傷,德川家能取得天下跟本多忠勝有很大的關係,在日本是被用來和呂布相提並論的名將。其盔甲黑糸威胴丸具足也因為他而名鎮天下。
獨眼龍伊達政宗,戰國晚期最突出的年輕軍政強人,其才能也是最接近織田信長的人。用短短數年的時間統一了日本東北地區,將伊達家帶到了巔峰。他的盔甲因為其半月形頭盔和獨眼龍的造型成為漫畫和遊戲界的寵兒。
作為戰國時代騎高把哈雷的猛人(戰國BASARA造型)。這身盔甲實在是霸氣十足。
上杉謙信是一名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小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由于謙信擁有很高的軍事統率能力,所以在後世被稱為越後之龍,一般通稱為軍神,並以其行俠仗義聞名於世。上杉謙信後期使用的盔甲,是西方的純鋼所制。
武田信玄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為清和源氏源義光後代,甲斐武田氏第19代家督,武田信虎之長子。武田信玄統治之下,版圖包括擁有甲斐、信濃、駿河、西上野及部份美濃、遠江、三河、飛驒地區,別稱甲斐之虎。同時也是與上杉謙信對磕多年的基友。
直江兼續,和伊達政宗、真田幸村同為戰國晚期年輕的優秀軍事家,直江兼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愛」字頭盔,當時無人不知,敵軍見到「愛」字盔到聞風而逃,成為兼續的標誌。
對於武士而言,日本刀是武器,即進攻。甲冑是防具,即防守。武士道是思想,即心法。這三者合一,組成了武士的靈魂。而現在,當世具足不僅僅作為一種歷史的沉澱與遺留,同時也作為一件藝術品被收藏。有些現代製造的武士甲冑作為藝術品被人們裝飾家中,有些經歷了歷史風雨的古甲在拍賣會上不斷被收藏家所追逐。也許對於甲冑愛好者們來說,它們不僅僅是一件戰爭防具,一件藝術品,更是一段歷史,一段文化,一種靈魂,一段屬於武將的時尚。
男士的玩具 微信號:menst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