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網上很多信息說《倚天屠龍記》以及《神鵰俠侶》又要被翻拍,從這些電視劇被翻拍來看,社會上對於武俠題材的熱情還是有的。包括小編在內,小編也是喜歡武俠片。
然而可惜的是,現在拍出來的武俠電視,卻沒了「武俠」的味道,尤其是武打的動作,讓小編忍不住將80年代到現在的武俠片做了個對比。那麼,從80年代到現在,咱們國產的武俠劇動作經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呢?下邊,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這一年代最有名的武俠電視劇莫過於黃日華和翁美玲版本的《射鵰英雄傳》了。
雖說很多人都喜歡這部電視劇,不過小編卻不喜歡翁美玲版本的《射鵰》,不是因為翁美玲和黃日華的演技不好,而是因為裡面的武打動作太過真實了。每次碰到一些過招的場面時,就看到兩個人鬥牛一樣「嘿哈」地你來我往,拳腳相加,配上上「啪啪」的聲音,這便是武俠了。
可能那個時代的人喜歡看這樣真實的過招,不過作為八零後的我來說,小編覺得太過真實反而不好看:打來打去的就那幾個動作,看不到每樣功夫的區別在哪裡。
小編其實是最喜歡看這個年代的武俠電視劇了,畢竟這個時候的武俠電視,武功招數普遍都是乾淨利落的,比如李莫愁的拂塵功,看的人眼花繚亂;段譽的六脈神劍,聽著「丟丟」聲都過癮;林青霞的天魔琴,殺人乾脆不拖泥帶水
事實上,這個時期幾乎所有的武俠劇都是這樣,即便連臺灣武俠劇,招式也都是乾淨利落的。而和香港武俠不一樣的是,臺灣武俠劇的招數伴隨著電閃雷鳴,看著卻又別有一番風味。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邀月宮主和燕南天對戰的場景,那堪比現代的戰鬥機啊。
當然,這個時代的武打動作也有一個缺點,不過也算是一個優點吧,便是武打動作點到即止,讓人看完後還意猶未盡的。
其實00年代的武俠電視劇,我能看進的可能也就吳啟華的《倚天屠龍記》吧,其他的勉強還能接受。這個時期給我的感覺就是武俠電視劇中,每個武俠動作一言不合就來個慢動作。
尤為典型的是劉亦菲版的《神鵰俠侶》。為了武打招式的美態,小龍女丟出的一個綢帶,都要給它來個慢鏡頭特寫;站在傘上,也要來個慢鏡頭特寫。甚至於張開雙臂,都要弄個慢鏡頭。
乍一看這樣的武俠,的確是場面挺美的。不過,我看武俠就是為了看武打動作,而不是看美,畢竟美的東西我在其他地方也能看到。
其實最近幾年的武俠電視劇,小編是基本上不看了。
小編自認為看武俠電視劇不是看別人顏值的人,也正因如此,當初的吳倩蓮的《神鵰俠侶》,小編也能看的津津有味。而對於陳妍希版的《神鵰俠侶》,當初小編還是抱有很大期待的。事實上,不光是《神鵰俠侶》,包括後面翻拍的幾部金庸武俠電視劇,每一部小編都抱有期待,但結果等來的卻是失望。
這段時間拍攝的武俠電視劇,裡面所有的武打動作基本上全靠特效,演員只要擺個動作擺拍特寫一下,其他的特效基本能搞定。武打的場面堪比玄幻小說,讓人瞠目結舌。
也正因失望了幾次,現在基本上任何武俠電視劇,小編都不會再看了,包括今年火了一陣的《絕代雙驕》,小編都沒再繼續看下去了。
小編覺得,咱們的武俠電視製作人既然要拍攝一部武俠電視劇,那麼就應該先去掌握一下「武」的精髓。尤其是武俠劇那些流量的明星,既然獲得了高額的片酬,就應該給我們觀眾帶來最起碼能過得去的武打招式,而不是武俠動作。
看武俠劇的時候,觀眾看的不是漂亮的場景,看的不是特寫的鏡頭,看的不是道具特效,而僅僅只是「武打」這個動作而已。各位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呢?